第432章 重複被割韭菜的股民
隨着下午交易的結束,戴石和他的團隊終於鬆了一口氣。
經過一整天的緊張操作,置地集團成功地將香江電話公司的持股比例提升到了41.6%,這一數字超過了他們最初的預期。
而四大交易所的股民們,此刻才反應過來。
自己似乎又再一次被割韭菜了。
三十多港元每股買進來,二十多港元每股又賣出去?
虧得多的,甚至每股虧了十港元。
股民們罵罵咧咧,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
他們原本以爲香江電話公司的股價會越走越高,沒想到卻成了資本遊戲的犧牲品。
許多人懊悔不已,後悔自己爲什麼要追高,在股價下跌時就慌了,結果越陷越深。
看這最後的交易,很顯然對方是真的盯着香江電話公司而來的。
只是,對方卻是不願意將股價拉高罷了。
“這分明是有人在背後操縱市場!”一位中年股民憤憤不平地說道,他的臉色鐵青,手中緊緊攥着交易單,上面顯示着他以每股35港元買入的香江電話股票,買了一千股,如今卻以25港元的價格被強行賣出,短短一天時間就損失一萬港元,虧損了近30%。
“是啊,上午還有人高價收購,下午就突然消失了,最後時刻卻又再次出現,這不是擺明了在割我們的韭菜嗎?”另一位股民附和道,他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和失望。
“這也怪不得別人,只能怪自己太貪心。”一位年長的股民搖了搖頭,眼神中滿是滄桑與教訓,“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我們耳熟能詳,可真到了關鍵時刻,卻總是心存僥倖,以爲能抓住那個‘穩賺不賠’的機會。
這次,算是給我們這些老股民上了一課,提醒我們別再輕易被市場的虛假繁榮矇蔽了雙眼。”
交易大廳內,抱怨聲此起彼伏,許多人都在爲自己的損失懊悔不已。
然而,股市就是這樣,一個零和遊戲,如果都那麼好賺,那總得有虧的人出來填坑。
當你賺錢的時候,總會有人在虧着錢,這是股市不變的鐵律。
在這裡,貪婪與恐懼交織,智慧與運氣並存,每個人都必須爲自己的決策負責。
就在股民們爲自己的虧損唉聲嘆氣之時,馬世民已經出現在了萬青大廈31層環宇投資公司的辦公室裡。
“馬先生,不負衆望!”見到馬世民,戴石上前迎接,笑着說道。
“戴總,你們的操作非常出色,遠超我的預期,這次對香江電話公司的佈局,不僅提升了我們的持股比例,更在市場上掀起了一場精彩的資本風暴。”馬世民與戴石握了握手,臉上洋溢着滿意的笑容,隨後突然提出一個建議,“你們有沒有興趣搬到康樂大廈去辦公?我覺得那裡的環境和設施都會更適合你們未來的發展。”
名義上,環宇投資公司是置地集團的頂頭上司,因爲林浩然收購置地集團的所有行動,都是以環宇投資公司的名義進行的。
所以,如今置地集團的持股方爲環宇投資公司。
然而,衆所周知,環宇投資公司不過是名義上的控制者,它並不會對旗下收購的企業進行任何干涉。
諸如靑洲英坭公司、港燈集團、中華煤氣公司等,這些企業均歸屬於環宇投資公司的名下。
但誰都清楚,真正的掌舵者乃是隱藏在幕後的老闆林浩然!
而馬世民正是看中了環宇投資公司的實力,此次收購香江電話公司的行動,堪稱完美無瑕。
這樣的運作能力,絲毫不遜色於怡和證券公司的操盤團隊!
若環宇投資公司能遷址至康樂大廈,無疑將極大促進他們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未來若再有意併購其他企業,也將更加得心應手。
這正是馬世民力主環宇投資公司搬遷至康樂大廈的緣由。
畢竟,大家同屬一位老闆的麾下,雖然互不隸屬,可有着同一個主人!
“馬先生,老闆還真提及過此事,”戴石笑着說道,“他在去美國之前,曾與我聊過,計劃從美國回來後,就將環宇投資公司的辦公室遷至康樂大廈。不過,最終決定還需等老闆回來親自拍板!”
環宇投資公司目前在香江的規模相對較小,如今在香江的員工總數僅略高於一百人,大部分員工已轉移至美國。
因此,若真要從萬青大廈搬遷至置地集團,實際操作難度並不大,隨時可付諸實施。
康樂大廈作爲如今香江的第二大高樓,在香江那可是妥妥的地標建築,相比之下,萬青大廈確實略顯遜色,林浩然將環宇投資公司的辦公室搬過去也很正常。
甚至,他也打算將自己的私人會客廳以及辦公室,也一同搬到康樂大廈去。
至於萬青大廈那邊的辦公室,給回萬青集團使用,沒必要浪費。
“嗯,戴總,明天后天剛好是週末。目前我們持有香江電話公司的股份已經達到了41.6%,後續如何安排,我會與老闆商議後再通知你。今天辛苦你們了!”馬世民微笑着說道。 “這都是分內之事,大家都是爲了老闆的事業在努力。”戴石謙遜地搖了搖頭回應道。
接着,兩人再次覆盤了今天的股市動態。
環宇投資公司方面,通過衆多海外註冊的公司賬號默默吸納香江電話公司的股票,因此在短期內,只要他們不公開自己對香江電話公司的收購意圖,就無需擔心證監處會發現他們的行動。
目前,置地集團的首要任務是整理並準備收購香江電話公司所需的各項資料,隨後向證監處提交,明確表明置地集團收購香江電話公司的目的。
唯有證監處那邊給出答覆,他們才能光明正大地進行下一步。
至於現在,暫時處於暗處爲好。
雖然41.6%的股份已經不算小數,甚至足以對香江電話公司實現控股。
但是老闆林浩然並不滿足於此,而馬世民也並不介意繼續增持股份,畢竟香江電話公司是一家非常優質的企業,在不差錢的情況下,掌控越多的股份,自然就越好,控股的身份也越牢固。
儘管考慮到香江電話公司的特殊性,雖然不是公共事業上市企業,可如果將其私有化可能會引來總督府的干涉,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必須要保留其上市地位。
可最起碼,至少要確保掌控超過50%的股份甚至更多,目前41.6%的股份顯然還遠遠不夠!
晚上九點,馬世民在家中撥通了遠在芝加哥的林浩然的電話。
這個時候,芝加哥正處於早上的八點鐘,正常情況下,林浩然已經起牀了。
果不其然,馬世民剛撥打了電話,那邊便有人接了。
“老闆,是我,馬世民。”馬世民的聲音透過電話線,清晰地傳達到了林浩然的耳邊。
“哦,馬先生啊,這麼早打電話來,是香江電話公司那邊有好消息了嗎?”林浩然的聲音帶着一絲剛醒的慵懶,但很快就恢復了精神。
“老闆果真料事如神,沒錯,老闆,我們現在已經成功持股41.6%了,遠超我們最初的預期……”馬世民的聲音中帶着難以掩飾的興奮,他緊接着將今天一整天的操作細節和成果詳細地向林浩然彙報了一遍。
對林浩然而言,香江電話公司固然也是香江企業界的一位巨頭,但相較於置地集團這樣的龐然大物,其在林浩然心中的重要性就顯得稍遜一籌了。
因此,對於這次的收購行動,林浩然更多的是持有一種平常心,看作是商業佈局中的一環。
然而,馬世民作爲置地集團的掌舵者,他的視角和感受就與林浩然有所不同了。
儘管香江電話公司的整體實力確實無法與置地集團相提並論,但馬世民非常清楚,一旦成功收購這家企業,將爲置地集團帶來新的增長點,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其市場地位,以及多元化的發展。
正因如此,當馬世民從戴石那邊得知置地集團已經成功持股香江電話公司41.6%,遠超最初預期的消息時,他內心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這不僅意味着他們離完全控股香江電話公司又近了一步,更預示着置地集團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收購了香江電話公司之後,置地集團的實力得到了顯著的增強,日益壯大。
未來,置地集團超越匯灃銀行,成爲香江第一大企業,這一目標正逐漸變得觸手可及。
至於怡和洋行,如今在香江的業務已大幅縮減,失去了置地集團這一重要夥伴後,其實力更是大打折扣。
更何況,它們還計劃將總部搬離香江,這無疑預示着未來怡和洋行將逐漸遠離香江企業的核心圈層,這代表着這家曾經的‘洋行之王’逐漸與香江說拜拜了,自然就與置地集團在香江沒有什麼競爭了。
“好,做得不錯!”林浩然在電話那頭頓時笑出聲來,語氣中滿是讚賞。
如今看到成果如此顯著,他自然感到十分滿意,儘管這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罷了。
在昨晚睡覺前,林浩然就接到了馬世民的電話,當時置地集團已經掌控的香江電話公司股份不過二十多個點而已。
雖然這個數字已經不算小了,但在林浩然看來,還遠遠沒有達到控股的地步,也就無法真正掌控這家壟斷香江固話業務的企業。
然而,美國這邊僅僅過了一夜,香江那邊的情況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持有41.6%的股份,已經足以真正對香江電話公司進行控股了。
這意味着他們可以將這傢俱有壟斷地位的企業收爲己用,徹底入主,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置地集團在香江乃至整個亞洲的影響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