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此,我們確有此意。如果林先生有意收購怡和證券公司,我們願意將其出售給您!想必您也清楚,怡和洋行持有怡和證券公司大約40%的股分,是無可爭辯的控股股東。
一旦林先生成功購入我們的股份,您將直接成爲怡和證券公司的新東家!”西門·凱瑟克毫不猶豫地亮出了關鍵的籌碼,希望能激起林浩然的興趣。
林浩然的手指輕輕敲打着辦公桌,沉默良久後,他轉向西門·凱瑟克,直接問道:“對於怡和證券公司的股份,你們的開價是多少?”
一旁的馬世民,並沒有插嘴。
畢竟,人家是找林浩然本人,而不是來找置地集團。
“8億港元,林先生只需支付這個數目,我們就能將所有怡和證券公司的股份悉數轉讓給您,屆時您將掌控這家總市值達到15億港元的企業!”西門·凱瑟克的話語中透露出,彷彿以8億港元購入這些股份是一樁極爲划算的交易。
若怡和證券公司手握衆多優質地產項目,作爲上市企業,它無疑會吸引衆多投資者的目光。
然而,就怡和證券公司當前的狀況而言,別說8億港元,即便是五億港元,林浩然都覺得它不值。
沒有了怡和洋行作爲後臺的怡和證券公司,業績勢必會下跌。
如今,怡和證券公司最值錢的,或許就是他在香江這麼多年打下來的影響力,以及衆多行業內的精英了。
他不禁嗤笑一聲,反駁道:“西門先生,您這是把我當成容易上當的冤大頭了吧?這年頭賺錢可不容易,我可沒有多餘的閒錢去揮霍。”
被林浩然這麼一說,西門·凱瑟克的臉色差點掛不住了。
想到怡和洋行當前的困境,以及他們迫切希望撤離香江的現狀,出售怡和證券公司似乎成了最佳選擇。
畢竟,一旦失去怡和洋行作爲強大後盾,怡和證券公司的業績和市值都有可能下滑,這無疑會給怡和洋行帶來巨大的損失。
繼續保留怡和證券公司的股份,很顯然非常不理智。
於是,西門·凱瑟克深吸一口氣,試圖調整氣氛:“林先生,我理解您的顧慮,但請相信,怡和證券公司的價值遠不止於此。我們願意與您進一步商討價格,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他盡力平復了自己的情緒,接着說道:“那麼林先生,您認爲合理的價格是多少呢?”
林浩然微微一笑,從容地報出一個數字:“一億港元,我願意以這個價格收購你們40%的股權,這在我看來已經相當慷慨了。”
西門·凱瑟克聞言,臉色驟變,幾乎是從椅子上彈跳起來,怒聲道:“林先生,您怎麼不去搶?”
面對西門·凱瑟克的憤怒反應,林浩然依舊保持着平靜與從容。
他緩緩站起身,雙手輕輕搭在辦公桌上,目光直視西門·凱瑟克,語氣平淡地開口說道:“西門先生,讓我澄清一下,我提出的一億港元報價,並非出於輕率或惡意,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基於對當前市場環境以及對怡和證券公司實際狀況的深入剖析。
據我所知,怡和證券公司目前甚至還在租用怡和大廈的辦公空間,這麼大的一家企業,居然連完全屬於自己獨立的辦公大樓都沒有,這不禁讓人質疑其資產結構和獨立性。
要知道,就連我父親以前掌管的萬安集團,市值遠低於怡和證券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的總部大廈。
西門先生,您認爲,在這種情況下,怡和證券公司的真正價值何在?它如何能夠支撐起15億的總市值?
在我看來,市場的估值往往存在泡沫,而怡和證券公司的市值顯然存在高估的情況,因此,我的報價是基於現實情況的考量,而非無端的壓價。”
“不不不,林先生,您可能不瞭解,怡和證券公司近年來業績斐然,不說營收,去年與前年僅僅利潤均突破了1.5億港元,即便再往前追溯一年,其利潤也超過了1億港元。
這樣的盈利能力,在我看來,不僅完全能夠支撐其15億港元的市值,甚至可以說有着更高的價值潛力,達到20億港元亦不爲過。
因此,說其市值偏高,恐怕有失偏頗。”
西門·凱瑟克以爲林浩然不瞭解怡和證券公司的營收情況,於是再次平復心情,耐心地解釋道,試圖讓林浩然認識到怡和證券公司的真正價值。
林浩然微微一笑,並沒有因西門·凱瑟克的解釋而有絲毫動搖:“西門先生,我的報價是一億港元,這是我的底線,如果你們接受,我們就有交易可談;如果不接受,那就只好作罷。我實話實說,我對怡和證券公司的興趣確實有限。”
西門·凱瑟克聞言,臉色鐵青,覺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林先生,您這報價簡直是對我們怡和證券公司的蔑視!既然如此,我看我們也沒有繼續談下去的必要了!”
林浩然依舊保持着笑容,語氣中帶着幾分調侃:“西門先生,既然話已至此,那我也不多留您了,慢走,不送!”
西門·凱瑟克滿心憋屈,深知再留下去也是無益,於是帶着滿腔怒火,幾乎是逃一般地離開了馬世民的辦公室。 望着西門·凱瑟克被氣得離開的樣子,就連馬世民都笑了出來,並沒有因爲自己曾經是怡和洋行高層而對西門·凱瑟克有一絲憐憫。
畢竟,他如今的老闆是林浩然,而不是怡和洋行這個前東家。
“沒想到他們居然想要將怡和證券公司都給賣掉,這可是他們怡和洋行如今在香江最重要的子公司了,看樣子,他們真的要徹底退出香江這個市場了。”馬世民有些感慨地說道。
“若是沒有與總督府結怨,有總督府做後盾,即便怡和洋行將總部遷往英國,怡和證券公司在香江也能風生水起。
但這次他們爲了報復我,妄圖操控輿論,拖香江地產業下水,引發危機,結果卻讓總督府損失慘重。
這樣的因果報應,讓怡和洋行在總督府那裡留下了惡劣的印象,即便處罰已過,未來也別指望總督府再給予絲毫偏袒。
失去後臺支持,怡和證券公司的衰落只是時間問題,其他公司定會趁機蠶食其市場份額,他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想趁着股價尚高,儘快脫手。
只可惜,我可不是任人宰割的冤大頭!”林浩然笑着說道。
“老闆,您對怡和證券公司真的毫無興趣嗎?誠然,他們40%股份標價8億是高了些,但若以5億港元成交,無疑是筆劃算的買賣。
您若掌控怡和證券,結合您在香江的影響力與怡和證券多年積累的品牌效應及人才資源,定能在業界大展拳腳,推動其市值再創新高!
而且,怡和證券無論對您個人還是置地集團來說,都有着不可小覷的價值,我覺得這家公司非常值得考慮收購。
如果您個人不感興趣,或許我們可以以置地集團作爲購買方來洽談收購事宜?”馬世民對於林浩然對怡和證券公司表現出的冷淡態度,感到頗爲意外。
馬世民剛剛其實想插話了,因爲他作爲怡和洋行前高管,還是比較瞭解怡和證券公司的。
或許,怡和證券公司的固有資產不算多,但是它的真正價值,在於怡和證券公司這個多年積累下來的招牌,以及公司內衆多的行業人才。
這些,也是怡和證券公司能夠傲視香江市場的關鍵。
當然了,怡和洋行這個背後靠山也缺一不可。
只是因爲剛剛林浩然表現毫無興趣的樣子,如果他插嘴的話,讓西門·凱瑟克以爲置地集團感興趣,這樣的話,談價不好談罷了。
但是,西門·凱瑟克一離開,馬世民便忍不住說出來了。
馬先生,我有我的想法,對於怡和證券公司,你就不要多牽扯太多了,接下來很快,你就知道我想要做什麼了!”林浩然神秘地笑道。
居然無緣無故想要拿輿論來嫁禍與他,這個仇,林浩然自然不會如此輕易地就放下了。
他林浩然如今,可不是隨便就能欺負的。
雖然政府對怡和洋行出了5億的罰款,可那是政府對怡和洋行的懲罰。
他林浩然,可還沒有報這個仇呢!
原本,他還在考慮如何對付怡和洋行,比如對付怡和洋行的海外產業?
沒想到,西門·凱瑟克居然主動送上門來。
在西門·凱瑟克透露出怡和洋行要將怡和證券公司出售的時候,林浩然的內心,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個想法。
他要趁此機會,狠狠地報復怡和洋行!
他不僅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更要讓怡和洋行爲他們的所作所爲付出代價。
既然怡和洋行決意徹底撤離香江,林浩然便準備在他們離開之前,再給予一次沉重的打擊。
他林浩然,可不是任人宰割之輩。
對怡和洋行的這次報復,不僅是爲了出一口惡氣,更是要向所有人展示,膽敢欺凌他林浩然,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