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亨銀行作爲一家歷史悠久的商業銀行,雖然在香江算不上頂級銀行,但也足以稱得上是一家中大型銀行了。
這樣的銀行,在香江早已經積累了足夠高的知名度與口碑。
如果不是整個香江幾乎都被匯灃銀行一手遮天,其它銀行只能在夾縫中生存,道亨銀行未必不能發展起來。
而且,通過崔子龍負責的情報機構調查,道亨銀行的內部結構是非常優質的。
現在,他們的確因爲擠兌潮面臨危機,但他們投資已經放貸出去的資金,都是實打實的優質資產,只要度過眼前這難關,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所以,只要價格合適,讓東亞銀行將道亨銀行併購,是一件非常划算的投資。
本身,一個想賣,一個想買,可謂是情投意合。
於是,當晚東亞銀行與道亨銀行便展開了談判。
道亨銀行的母公司Crindlays Bank的董事長更是授權道亨銀行總經理汪陽炎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儘快將道亨銀行賣掉。
畢竟,原本的道亨銀行也算是不錯了,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買家。
如今,道亨銀行陷入了擠兌潮的危機,如今銀行金庫裡的現金更是所剩不多。
這種情況下,如果英國Crindlays Bank不向道亨銀行注資,那麼道亨銀行很快就會因無法應對洶涌的擠兌而倒閉。
屆時,不僅道亨銀行多年積累的品牌價值毀於一旦,Crindlays Bank之前投入的各項成本也會血本無歸,還可能因銀行倒閉引發的一系列法律糾紛和聲譽危機而焦頭爛額。
讓英國Crindlays Bank注資?
那是不可能的。
Crindlays Bank早已經放棄道亨銀行這家香江銀行了,甚至都快要將它當着是麻煩了。
既然如此,還不如趁此機會,儘快將道亨銀行甩賣掉。
如此一來,道亨銀行的擠兌潮就與他們無關了,此外他們起碼也還能收回一筆可觀的資金,不至於徹底虧本,多少能彌補一些過往投入的損失。
道亨銀行這邊開出1億港元的價格出售。
而東亞銀行開出1千萬港元的價格收購。
這一巨大價差瞬間讓談判桌上的氣氛降至冰點。
不過,得虧了一個想賣,一個想買,於是雙方倒也剋制住情緒,沒有讓這場談判在開場就徹底破裂。
於是,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艱難談判,在東亞銀行這邊的堅持下,最終雙方談成了以三千萬港元的價格成交。
也就是說,道亨銀行的母公司Crindlays Bank將無須再承擔道亨銀行的擠兌潮壓力,但是隻收回三千萬港元,相較於之前投入的成本,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損失,不過對於此刻急於脫手的 Crindlays Bank而言,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在擠兌潮之前,道亨銀行一直想要出售的價格是3億港元。
這個價格雖然算得上是市場價,但一直以來都找不到合適的買家。
沒想到,如今最終只能以三千萬港元的低價成交,着實令人欷歔。
不過,在當前道亨銀行所面臨的局勢,如果此次不賣,那麼等待它的極有可能是迅速崩塌的命運。
一旦資金鍊徹底斷裂,無法滿足儲戶們瘋狂的擠兌需求,銀行破產清算將不可避免。
到時候,口碑徹底崩塌,沒有了任何的價值可言,別說是賣了,送給別人也不一定要。
如今,好歹能收回三千萬港元。
當然了,肯定是不能如此簡單成交的,雙方還簽署了一系列的協議,以保障此次併購交易的順利進行以及後續的平穩過渡。
協議內容細緻且全面,涵蓋了諸多關鍵方面。
其中一條最爲關鍵,那就是由於交接時間需要一定週期,在此期間道亨銀行仍需維持基本運營,以保障儲戶利益和金融秩序穩定,所以雙方明確了過渡期的管理責任與風險劃分。
在過渡期管理責任方面,道亨銀行現有的管理層在東亞銀行專業人員的監督與指導下,繼續負責銀行的日常運營工作,包括但不限於處理儲戶的存取款業務、維持銀行網點的正常開放、保障員工的正常工作秩序等。
最爲重要的一點便是,在過渡期間,道亨銀行的存款利息也將會與東亞銀行執行同樣的利率,也就是一年定期存款4.5%,五年定期存款則是5%。
只要東亞銀行對外宣佈收購道亨銀行,並且執行同樣存款利息,那麼道亨銀行的擠兌潮危機自然就解決了。
到時候,道亨銀行的儲戶們別說是提現了,恨不得存更多才對。
等談成之後,已經是晚上的十一點多了。
雙方都鬆了口氣。
整個談判過程,道亨銀行總經理汪陽炎幾乎是全程電話連線母公司Crindlays Bank那邊,畢竟最終的談成價格,也需要那邊答應。
施勳道,林家別墅。
當林浩然正準備入睡的時候,接到了來自大山的電話。
“老闆,不辱使命,終於談成了,最終成交價在三千萬港元!”電話那邊,大山興奮地說道。
談判期間,大山也有打個電話給林浩然講談判的進度,當時林浩然的回答是,只要在五千萬港元以內,都可以。
如今,三千萬港元的成交價,已經出乎林浩然的意料了。
“大山先生,幹得不錯,我記你一功!”林浩然睡意全無,微笑着說道。
雖然幾千萬港元對他而言不算什麼大錢,但能省則省,他也不是那種隨意揮霍財富之人,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這次併購能以如此低價成交,也算是在爲他省錢了。
畢竟,東亞銀行可是他的全資企業。
“老闆,對方面臨這樣的危機,如砧板上的魚肉,咱們能談下這個價格也是情理之中,不過,後續過渡期纔是真正的硬仗,得確保道亨銀行平穩過渡到咱們體系裡,不能出什麼岔子。”大山在電話那頭語氣沉穩,顯然已經開始思考後續的挑戰。
林浩然微微頷首,道亨銀行也算是一家知名度很大的銀行了,如今被他以三千萬港元的小代價拿下,代表着他在這場香江金融棋局中落下了一枚極具分量的棋子,未來可施展的空間愈發廣闊。
“既然已經簽署了收購合同,這樣,你馬上派人聯繫廣告公司,連夜做好新的東亞銀行招牌,在明天營業前,都掛到12家道亨銀行的營業廳上,同時也張貼收購公告,向所有到訪客戶以及周邊民衆宣告這一重大消息。
要讓外界知道,道亨銀行雖歷經波折,但如今已有了更堅實的後盾,會以全新的姿態繼續服務大衆。”林浩然迅速下達指令。
時間太晚了,這個時候依靠電視臺、報紙來宣傳,顯然已經晚了。
如今,吸納更多的存款,是東亞銀行的首要任務,而且時間不等人。
因此,林浩然深知,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渠道,以最快速度將併購消息傳遞給公衆,穩定儲戶情緒,同時吸引新的存款。
也就是說,明天他們便要開始通過這些新收購的銀行進行吸納。
如果真要等所有工作都交接完成纔開展業務,那無疑會錯失當前穩定儲戶、吸納存款的黃金窗口期。
因爲即便是林浩然,也不清楚總督府那邊會在什麼時候下場。
萬一他們還沒交接完,總督府便干涉了呢?
雖然總督府承諾過不會干預東亞銀行與匯灃銀行之間的競爭,但是如今涉及的影響,顯然已經不再單單是匯灃銀行一家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到全香江的銀行了。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抓緊時間,爭分奪秒以最快速度穩定道亨銀行的儲戶基礎,並吸引新的存款流入。
如此一來,從原來的20家分行漲至32家,那麼每天吸納的資金必定要比前兩天的要多上許多。
大山在電話那頭應道:“明白,老闆!我也是這麼想的,我這就安排人手去辦,保證明天一早,所有道亨銀行的營業廳都能煥然一新,收購消息也能準確無誤地傳達出去。”
“嗯,今晚就辛苦你們了!”
掛斷電話後,林浩然一時之間沒有了繼續睡覺的打算,乾脆起牀來到了書房。
東亞銀行併購道亨銀行,雖然看起來不顯眼,但對他的未來佈局而言,卻是一着具有深遠戰略意義的妙棋。
今天一整天,東亞銀行一共吸納了12.46億港元的定期存款,其中5年期定期存款佔據了其中的六成!
加上第一天時間所吸納的11.38億港元,兩天時間,東亞銀行狂攬了 23.84億港元的定期存款,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數字。
這還是受限於東亞銀行的營業廳太過於少,只有區區20家,要是營業廳數量能更多些,吸納的存款規模恐怕還會更加驚人。
如今,收購了道亨銀行之後,直接新增12家正規營業廳。
趁着總督府那邊還沒有下場阻止,他必須爭分奪秒,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吸納更多的存款。
畢竟,每多一筆錢,對他在海外的佈局就越有優勢。
雖然這些錢是儲戶的,並不是東亞銀行,更不是他林浩然個人的。
但是,作爲一家銀行,東亞銀行完全可以利用這些錢去錢生錢,特別是他早已經計劃好的在日本經濟泡沫前對日本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僅僅依靠置地集團一家企業對日本投資,他可不會滿足。
到時候,這些從民間吸納的資金,將會以數倍甚至是十幾倍、幾十倍的規模迴流到他的投資版圖中,爲他帶來難以估量的財富增長。
經濟泡沫期的日本有多瘋狂,作爲一位穿越者,他雖然沒有跑去日本親身經歷過,但也能夠從一些書籍、網絡資料以及前世的金融見聞中窺得一二。
那是一個投機盛行、資產價格飆升到離譜程度的時代,房地產價格如脫繮野馬般一路狂奔,股市也是牛氣沖天,彷彿只要投入資金,就能坐等財富如潮水般涌來。
東亞銀行對日本的投資,完全無須像東亞銀行那般,通過房地產等各行各業去賺更多,只需要簡單的在日本成立一家投資公司,專門投資股票即可。
畢竟,日經指數由泡沫前的不足一萬,漲至將近萬萬,僅僅是指數就翻了四倍,就更不用說那些表現突出的上市企業了。
只要股票選得好,別說4倍的收益了,10倍20倍都有可能。
特別是1985年廣島協議簽署後,日元對美元快速升值,日本央行開始降息,擴大信貸刺激國內需求……
即便是傻瓜,在這個時期對日本投資,都能隨便就能賺得盆滿鉢滿,更不用說有着後世記憶與金融知識的林浩然了。
這麼一算,每年5%的利息,又算個嘚?
……
轉眼間,一晚上就過去了。
經過一晚上的準備,不少起早牀經過各個道亨銀行分行的市民驚訝地發現,各個分行的道亨銀行招牌上面,居然都增加了“東亞銀行”四個醒目的金色大字,在晨曦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與原有的“道亨銀行”標識並排而立,卻又在視覺上巧妙地突出了新東家的身份。
分行門口,張貼着一張巨大的收購公告,詳細闡述了東亞銀行對道亨銀行的併購事宜,以及未來將保持服務質量和存款利率執行東亞銀行標準的承諾,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客戶的尊重與重視。
市民們紛紛駐足圍觀,議論紛紛。
“喲,這怎麼回事?道亨銀行被東亞銀行收購啦?”一位中年大叔停下腳步,指着公告,滿臉驚訝地跟身旁的同伴說道。
同伴湊近看了看,也瞪大了眼睛:“還真是!這消息來得太突然了,昨天我朋友還擔心自己存在道亨銀行裡的資金呢,當時我們不少人都覺得道亨銀行怕是要撐不下去了,沒想到纔不過過去一晚上,居然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
“公告上面說,道亨銀行將與東亞銀行進行合併,並且存款利息也完全按照東亞銀行的存款利息來執行,一年定期 4.5%,五年定期 5%,那我豈不是不用去東亞銀行排隊也可以?”一名原本打算今天去東亞銀行存款的市民興奮地說道。
這個網點周邊沒有東亞銀行,正好道亨銀行的分行填補了東亞銀行的服務空白。
對他而言,這無疑是個極大的利好消息。
原本還發愁爲了那更高的存款利息,得大老遠跑去東亞銀行排隊辦理業務,如今在家門口的道亨銀行分行就能搞定,省時又省力。
“可不是嘛!這下好了,既不用擔心道亨銀行倒閉,自己的錢打了水漂,又能享受到和東亞銀行一樣的存款利息,簡直一舉兩得。”另一位市民附和道。
隨着消息在市民中迅速傳播開來,越來越多的儲戶得知了這一情況。
原本因擠兌潮而人心惶惶的道亨銀行儲戶們,情緒逐漸穩定下來。
這下子,再也不用擔心道亨銀行倒閉了。
不僅僅是道亨銀行的各大營業廳,就連東亞銀行的各大營業廳,也貼出了公告,如果排隊過長,大家不僅僅可以到其它東亞銀行的分行去存定期,同樣也可以在道亨銀行的分行辦理定期存款業務。
於是,在各大銀行還沒開始營業的時候,東亞銀行併購道亨銀行的消息便傳遍了整個香江。
一時之間,不少媒體前往東亞銀行以及道亨銀行求證。
得到的答覆自然是肯定的。
原本,還有人懷疑事情的真實這下子,性,但兩家銀行言之鑿鑿的迴應,讓所有的質疑聲瞬間消散。
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香江的金融圈乃至整個社會都掀起了軒然大波。
匯灃銀行總部,剛到辦公室的沈弼便接到了這個電話,頓時憤怒不已。
東亞銀行此舉的目的,他自然明白,無非就是利用更多的分行去吸納更多的民間存款。
而作爲目前香江實力最強的銀行,匯灃銀行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損失是最大的。
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這幾天匯灃銀行的情況,已經讓股東會非常不滿了。
如果再不阻止,繼續讓匯灃銀行以及恆聲銀行的市場份額進一步被蠶食,他這個匯灃銀行董事會主席的位置恐怕都岌岌可危了。
昨天,匯灃銀行以及恆聲銀行再度流失將近7億港元的儲存資金,一天比一天多,這對匯灃銀行和恆生銀行而言,簡直就如同慢性病一樣,眼睜睜地看着它不斷侵蝕着自身的根基,卻一時間找不到有效的應對之策。
“不行,既然總督府那邊不肯下場幫忙,我必須得聯合其它銀行擴大影響力,從而逼迫總督府下場!”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沈弼終究是坐不住,準備利用香江銀行公會會長的身份,將所有公會成員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討應對東亞銀行這一“擴張攻勢”的策略。
畢竟,除了匯灃銀行、恆聲銀行之外,其它銀行也同樣是受害者。
雖然率先提高銀行利息打算收割其它銀行的是他們匯灃銀行,但他們匯灃銀行終究沒有成功實現這個目的。
因此,沈弼即便清楚地知道那些銀行即便厭恨他們匯灃銀行,但如今大家都如同一根繩上的螞蚱,面對東亞銀行咄咄逼人的擴張態勢,唯有抱團取暖,纔有一線生機。
於是,沈弼迅速地行動了起來。
與此同時,在新的一天裡,各大銀行依然如前兩天那樣,繼續排起大長龍。
東亞銀行和道亨銀行的隊伍,自然是以存款爲目的。
而其它銀行的隊伍,則是以取款或擔憂資金安全、前來諮詢後續安排的儲戶爲主。
整個香江的金融圈,瀰漫着一種緊張而又微妙的氛圍。
道亨銀行的員工們雖然一時之間難以想象得到自己前一天還擔心失業,第二天卻成了東亞銀行旗下子公司的員工身份。
但也正因爲這樣的轉變,這些員工幹起活來也更加賣力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已經來到了下午五點鐘了。
不過,今晚的東亞銀行與道亨銀行依然如同前兩天的東亞銀行那般,櫃員們照舊加班到八點鐘。
在三倍工資的激勵下,櫃員們毫無怨言,反而幹勁十足。
畢竟,這樣的機會可是非常難得的。
誰打工還不是爲了更高的工資?
隨着32家分行的卷閘門緩緩落下,各分行也開始進行緊張的統計工作,最終各分行的統計數據都彙集到東亞銀行總部,然後進行匯合統計。
經過一番緊張而細緻的統計,東亞銀行總部的會議室裡燈火通明,所有高層管理人員都屏息以待。
隨着數據的逐一彙總,一個令人振奮的數字逐漸顯現——今日,東亞銀行與新併入的道亨銀行分行共吸納了超過20億港元的定期存款,高達20.86億港元!
這併購之後,雖然沒有實現翻倍,但增長的速度,已經令東亞銀行的高層以及林浩然感到驚訝不已了。
前一天,才12億港元,今天就20億了。
用三千萬港元的資金,撬動一天8億港元的資金,不要太划算!
“老闆,我們發現,道亨銀行的工作效率一點都不比東亞銀行的工作效率低,我們猜測,應該是這些員工在得知自己的工作得以保全,且未來有了更堅實的依靠後,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大山向林浩然彙報道。
“嗯,這說明收購道亨銀行是一步妙棋,可還有沒有其它合適的銀行收購?”林浩然笑着說道。
“暫時沒有,根據崔總那邊的情報資料顯示,目前有倒閉危機且有出售計劃的銀行,都是一些中小銀行,而且都不算什麼優質銀行,因此我不建議收購。”大山說道。
“嗯,既然如此,那就暫時不擴張吧”林浩然點了點頭說道。
三天下來,相當於他旗下的銀行已經增加了44.7億港元的儲戶資金,林浩然已經非常滿意了。
希望接下來還能再搞多一段時間。
如果能夠搞個一百多億港元,那麼未來起碼可以幫他在日本賺多幾百億甚至是上千億港元。
而他,只需要付出一點微不足道的利息。
這就是他爲何有收購銀行的想法。
僅僅依靠置地集團、港燈集團等企業,雖然同樣能夠賺得盆滿鉢滿,但是資金顯然難以滿足他在海外大規模佈局,尤其是對日本經濟泡沫期進行精準投資的需求,以及投資歐美國家一些重要的企業。
銀行的資金吸納能力,無疑爲他打開了一扇更爲廣闊的財富之門。
他如今的確不缺現金,特別是在豐田股票一役中直接賺了幾十億港元。
但林浩然可不嫌錢多。
如果能夠繼續吸納更多的資金,爲海外投資佈局提供更爲雄厚的資金支持,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在金融市場中,資金就是一切的基礎,是撬動更大財富的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