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 提兵東出函谷關

藍田玉山黑風口處,建立起來了一個大大的神祠,祠中別無他物,只有最中心處有着一頭人立而起的白虎,白虎兩隻前爪之上,捧着一架縮小了一些的曲轅犁模型。

這是關中百姓自發捐錢捐物出人力建造起來的,建造的格外仔細,沒敢有絲毫的馬虎,唯恐怠慢了給他們帶來極大恩澤的山君白虎。

在山君白虎祠中,供奉着諸多的今年新產的帶殼糧食,稻、黍、稷、麥、菽等這些一樣不缺,而且還都是上好的。

每日都有不少關中庶民,拿着一束田裡產的最好的莊稼,不遠千里的趕來藍田玉山黑風口山君白虎祠,自發的虔誠的爲山君白虎祭獻叩拜,感念山君帶來的巨大恩澤。

王慶今日也來到山君白虎祠,看着這些對自己施禮後,又跪拜白虎神像的民衆,心中不由欣喜。

經過這一年來官方和民間的共同努力,曲轅犁在關中已經推開了六成,漢中蜀中大約推開了兩成。

曲轅犁所帶來種種好處,在經過了兩次耕作之後,使用過的民衆,已經深切的體會到它的好處。

因爲耕作迅速的原因,不少民衆都有餘力,在耕種完自己的地之後,開了不少荒地。

再加上今年風調雨順,先前又修建梳理了諸多灌溉水渠,所以關中乃至於漢中蜀中都是大熟,民戶之家多有餘糧,倉癝充盈。

治下民衆皆雲此爲漢王洪福、山君白虎之故,大爲感激拜謝。

藍田玉山黑風口處山君白虎祠就是在此等情況下應運而生。

有些距離這裡過遠的人,最近曾請願,說是距離山君白虎祠太過遙遠,參拜不易,想要在他們那邊就近擇風水之地,修建白虎分祠,以便於衆人蔘拜。

這對於弘揚王慶的名聲,穩固他在治下之民心中的形象極爲有利,因爲人們在參拜感謝山君白虎的同時,自覺不知覺的就會想到,因爲漢王項籍之故,山君白虎方纔獻圖。

王慶聞聽此事,自然應允。

……

鴻門駐軍地,大軍雲集,兵戈如林,旌旗蔽空,無言的靜默中,無形的殺伐之氣,鋪天蓋地的朝着四周席捲而去,似乎連吹着的寒風都被衝擊變小許多。

一年的休養生息,一年全力的冶煉鋼鐵打造兵刃,如今終於初見成效,王慶得裝備優良的騎兵共計兩萬人。

這兩萬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不僅裝備優良,個人以及整體素質更是一流,可以說是整個中原大地上,最爲精銳的一支隊伍!

關東徹底動亂,各國征戰不休,國力大損,這樣的消息,時刻關注關東形勢的王慶自然知道,如今已經到了兵強馬壯,收復天下的時候了!

不過魏豹的突然起兵,還是讓王慶有些意外。

歷史上,魏豹起兵就是因爲那個傳奇一般的女相士許負說了魏豹的媳婦薄姬將貴爲天子之母,魏豹會錯意,以爲自己是天命所歸之人,可以擁有天下,遂起兵聯項羽共抗劉老三。

後來被破,自己也被擒,楚軍圍滎陽,周苛以“反國之臣,難與共守“爲辭殺豹,媳婦薄姬也被劉老三納入後宮。

後來一番寵幸之後,有了身孕,生下一子劉恆。

劉恆八歲被封代王,薄姬並不怎麼爭寵,存在感很低,所以在劉老三駕崩之後,呂雉就沒有多難爲她,反而若讓她隨其子一道前往代國爲代國太后。

後呂雉駕崩,大臣議立新帝,認爲外家呂氏不善,皆稱薄姬仁善,故迎立代王劉恆爲帝,是爲漢文帝,尊薄姬爲太后。

至此許負預言方爲應驗。

現在魏豹起兵,理由還是相同,但劉老三已經身死,自己是要爭取天下的,莫不是魏豹媳婦要給自己睡?從而生一個天子出來?

王慶失笑搖頭,鬼神之事,倒也難說,且不理會它。

天漢二年十二月十二,三十萬大軍東出函谷關。

魏豹此時已經滅掉東南的河南王申陽,正舉兵圍攻殷王司馬印。

他先前出兵之時,也曾考慮居於關中、這一年來一直未有軍事行動的漢王項籍會趁機出兵東侵略,因此在函谷關東四十里之處,擇險峻地形處佈置下三萬人馬據守。

並嚴令,若是關中大股兵馬出關,只許固守,不許出關迎敵,待他率師回還,兵和一處,再做打算。

守城大將馮敬也曾跟隨魏豹一起救趙,領略過霸王項羽在戰場上無敵的英姿,此時得知是那個男子親自出關,並且擁兵三十萬之衆,是他十倍,自然嚴守魏豹命令,在派人火速通知魏豹之後,緊守城關,不敢迎戰。

函谷關天險確實是險,不過都在王慶手中,魏豹先前所選擇築城關的地方雖然比較險要,但卻不能將所有東出之路盡數堵死。

在試探了兩天,馮敬就是不肯出戰之後,王慶立刻就下達命令,讓大司馬韓信帶領十萬兵馬,以鍾離昧,季布二人爲副手,直接從城關附近走過。

馮敬若是敢開城關,就直接去打,若不敢開關,則韓信帶領着兵馬直接往魏國西北部殺去。

寒風蕭瑟,帶着枯草飛舞,扯得旗幟嘩啦啦作響。

緊閉的城關之上,衆多西魏守軍緊張的看着城下不遠處排成一條長龍靜默通過的漢軍。

城關守將馮敬手心微汗,擔心這些楚軍會突然攻關,依照項籍的能力以及手下兵卒的數量之多,裝備之良,戰力之強,他並沒有信心能夠支撐到魏王魏豹前來。

所幸,這些兵馬並沒有表現出想要攻城的樣子,但看到他們所前往的方向,他的眉頭不由的又皺了起來。

“將軍,此時漢軍行軍鬆懈,且陣型單薄,小將願領三千人馬出城關,擊之,截斷,令其首尾不能相顧!則漢軍必亂,到時將軍再領人馬出關,必能大勝一場!

不然,若是令其這般通過,則我魏國腹地必然受威脅!”

一個長有絡腮鬍子的將領大聲請戰。

馮敬握握拳頭,還是沒同意。

指着下方兩箭之地行走的漢軍道:“漢軍十五人爲一行,位於我城關方向,有三列人皆持櫓盾,就是預防我等突然殺出,擊之。

你雖勇猛,但短時間想要殺透截斷並不容易。

一旦被纏住,漢軍前後立刻呼應回援,則盡數休矣。”

說完見這將領有些不服氣,還想請戰,就指指城關對面三裡之處以及更遠的地方,那裡有着更多的漢軍在虎視眈眈,特別是連成一片的騎兵,更是看的人心驚。

那將領還想說些什麼,終究還是沒敢開口。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論如何,只要我等能守住城關不失,項籍行事就不敢太過放肆……”

第二二零章 殺了吧第四六八章 大都督,還請速速入寨!第四四三章 愁腸百結第一五八章 爲君將兮奮匈奴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五三八章 金牌連到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五三五章 血戰小商河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二四三章 兀那黑廝,哪裡走!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三三四章 神機軍師終勝一籌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六章 王謝桓庾第三八六章 憋屈的河西、隴右兵馬第三六九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一)第三七零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二)第六十九章 衛丸子第十二章 被低估了的桓衝第七十八章 ,少說話莫飲酒,謹防無賴子第一二二章 良善人家第一零一章 不能客氣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四五五章 爭相賂唐(發車了,嘀嘀嘀)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四八六章 心驚不已的鄧艾第四四三章 愁腸百結第四九零章 王慶欲施連環計第二一六章 你計策早被料到矣(求訂閱)第一零一章 不能客氣第四四八章 畫大餅第八十二章 張飛故計第二十四章 桓家寶樹第五三二章 世間自有溫情在第一九七章 夜捉船火兒(140均訂加更)第四八零章 橫財第四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四一九章 來自王皇帝的譴責信第二五二章 沒有位面之子存在第三四八章 韓信滅趙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二六七章 很有內涵的琵琶行第四一五章 潑汽油點火第一六九章 考官的驚喜第二八七章 張良:不若殺之以自代第一九八章 阮氏三雄第四零四章 可敢隨朕一戰?第三七四章 展顏一笑百媚生第四八三章 氣悶的曹睿,歡喜的劉禪第二一五章 呼延灼用計第二四二章 戰!死戰!第六十一章 血碳第五三九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一三一章 食人惡魔(二)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第五零四章 潼關之前,各懷鬼胎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一零九章 大郎,吃了這碗……第四零一章 君舟民水第五零五章 坐地漲價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來自撲街作者的一封信。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四三七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三十八章 一衣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第四六零章 扶阿斗?第二五一章 讀原著的好處第二九六章 遊擊之王彭越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四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一零四章 調教(一)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四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三一零章 復仇與窮途第一二六章 人肉作坊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三八八章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第四三一章 一戰剛平一戰又起第三五七章 滅韓之戰——齊楚回師第八十三章 功高莫過救主第二六八章 浮樑買茶的商人第五一三章 莫須有第二四六章 花和尚阻路第三五零章 韓信滅趙(三)第三章 怪異的桃花源人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三二七章 血染十字街口第二五一章 讀原著的好處第四六三章 你中了俺丞相的計了!第四三五章 菊花爆滿山第一九三章 神勇雙槍將(爲晨、、、、曦陽IJ萬賞加更)第五一六章 被當作興奮劑見義勇爲(嘀嘀嘀)第四三三章 時局在變,計劃也在變第二零一章 梁山大點兵第四二六章 只爲大唐江山永固第二八四章 謀劃關中第三二三章 足夠吹一輩子的婚禮(二合一)
第二二零章 殺了吧第四六八章 大都督,還請速速入寨!第四四三章 愁腸百結第一五八章 爲君將兮奮匈奴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五三八章 金牌連到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五三五章 血戰小商河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二四三章 兀那黑廝,哪裡走!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三三四章 神機軍師終勝一籌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六章 王謝桓庾第三八六章 憋屈的河西、隴右兵馬第三六九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一)第三七零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二)第六十九章 衛丸子第十二章 被低估了的桓衝第七十八章 ,少說話莫飲酒,謹防無賴子第一二二章 良善人家第一零一章 不能客氣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四五五章 爭相賂唐(發車了,嘀嘀嘀)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四八六章 心驚不已的鄧艾第四四三章 愁腸百結第四九零章 王慶欲施連環計第二一六章 你計策早被料到矣(求訂閱)第一零一章 不能客氣第四四八章 畫大餅第八十二章 張飛故計第二十四章 桓家寶樹第五三二章 世間自有溫情在第一九七章 夜捉船火兒(140均訂加更)第四八零章 橫財第四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四一九章 來自王皇帝的譴責信第二五二章 沒有位面之子存在第三四八章 韓信滅趙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二六七章 很有內涵的琵琶行第四一五章 潑汽油點火第一六九章 考官的驚喜第二八七章 張良:不若殺之以自代第一九八章 阮氏三雄第四零四章 可敢隨朕一戰?第三七四章 展顏一笑百媚生第四八三章 氣悶的曹睿,歡喜的劉禪第二一五章 呼延灼用計第二四二章 戰!死戰!第六十一章 血碳第五三九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一三一章 食人惡魔(二)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第五零四章 潼關之前,各懷鬼胎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一零九章 大郎,吃了這碗……第四零一章 君舟民水第五零五章 坐地漲價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來自撲街作者的一封信。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四三七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三十八章 一衣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第四六零章 扶阿斗?第二五一章 讀原著的好處第二九六章 遊擊之王彭越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四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一零四章 調教(一)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四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三一零章 復仇與窮途第一二六章 人肉作坊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三八八章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第四三一章 一戰剛平一戰又起第三五七章 滅韓之戰——齊楚回師第八十三章 功高莫過救主第二六八章 浮樑買茶的商人第五一三章 莫須有第二四六章 花和尚阻路第三五零章 韓信滅趙(三)第三章 怪異的桃花源人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三二七章 血染十字街口第二五一章 讀原著的好處第四六三章 你中了俺丞相的計了!第四三五章 菊花爆滿山第一九三章 神勇雙槍將(爲晨、、、、曦陽IJ萬賞加更)第五一六章 被當作興奮劑見義勇爲(嘀嘀嘀)第四三三章 時局在變,計劃也在變第二零一章 梁山大點兵第四二六章 只爲大唐江山永固第二八四章 謀劃關中第三二三章 足夠吹一輩子的婚禮(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