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七章 丟了安全褲的僞燕

在烈日的見證下,緊閉了多時的潼關關門打開,顯得疲憊至極的崔乾佑,自縛雙手,率先從關門處走出。

後面的軍隊,魚貫而出。

只是相對於崔乾佑以及他的近衛這些人的沉默,其餘人在心中稍微忐忑的同時,更多的卻是一種輕鬆和喜悅,甚至於可以用欣喜來形容。

王慶一身龍袍跨坐馬上,背後十二杆寫了‘唐’字的龍旗獵獵作響。

他望着出降的衆人,不由的有些感慨。

潼關啊!

隋唐演義裡面多次提到的雄關,關中的最後一道屏障,同樣也是東出關中的一道障礙,如今在自己的面前緩緩打開。

如同一個將衣服解開,躺在那裡一動不動,任君肆意憐的美人,對自己徹底敞開了懷抱。

自縛雙手的崔乾佑步行領頭走到最前面,在大約距離列着軍陣等待的王慶還有兩箭之地的時候,他扭頭對後面的部下道:“將將兵器放在一旁。”

兵卒有些不捨,手中兵刃一丟,他們就真的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但還真沒有拿着兵刃投降的這一說,猶豫一會兒之後,還是依言將背後的弓、壺中的箭,手中的槍、腰間的刀取下放在一邊,滿是不捨。

隨着走過的人增多,這裡逐漸堆積起了一座各色兵刃組成的大山。

“罪臣崔乾佑,拜見聖上!”

崔乾佑走到距離王慶大約五米的地方,單膝跪地,口中稱罪,表示臣服,且跪地之後,不曾起身。

王思禮有些不悅,想要說話,王慶已經從馬上下來。

他嘴巴動了動,想要阻攔,王慶朝着輕輕的擺擺手,示意不用擔心。

崔乾佑這算是在給自己一個下馬威,若是之前的唐玄宗,在這樣的時候,擔心崔乾佑會突然爆發,說不定還真的不敢過來親自將崔乾佑攙起,親解其縛。

但王慶經歷過的陣仗多了,並且一身的盔甲在身,本身武藝又極強,自然不會將崔乾佑的這點小把戲看在眼裡。

崔乾佑要是真的有異心,想要學習荊軻來一個乾佑刺唐皇,最大的可能就是被王慶當場懟死。

王思禮給左右使了眼色,手按在腰間刀柄之上,全神貫注的盯着崔乾佑,只要發現崔乾佑有任何的異動,立即便會衝上來護駕。

“崔卿快快請起,先前各爲其主,如今能夠棄暗投明,朕心甚慰。”

王慶走上前去,伸手將跪地的崔乾佑扶起,然後親自給他解綁在後面的繩子。

崔乾佑有些感慨,這李隆基果然膽大,有人君之相,自己這一手,一般的帝王都不敢過來弄這一套,而李隆基卻是連絲毫的猶豫都沒有,直接就從馬上下來了,動作自然。

這哪是安祿山所言的昏君啊!

“罪臣萬死,不敢當陛下此等禮遇……”

幾萬大軍,足足出了半個時辰,方纔出來完。

見終於不再有兵馬從關門裡出來了,早已經得到命令前鋒營謝遜,帶着部下往潼關猛飆,到裡面仔仔細細的檢查一番,沒有發現什麼危險之後,便帶人上了潼關的關牆。

一面紅底黑字上書‘唐’字、左右各有一條五爪金龍的大旗,在烈日之下,微風之中不斷飄揚。

至此,這座丟掉了一個多月的雄關,再次回到的唐朝的懷抱。

關中多了屏障同時,也意味着在洛陽建都的僞燕最大的關隘已失,從潼關到洛陽,沒有太多的天險可受。

失去了潼關的僞燕,就像是一個穿短裙丟了安全褲的美人,再沒有絲毫的安全可言。

面對王慶所領導的大唐這個猛男,不會再有多少的抵抗能力,被推倒,成爲了不可改變的命運。

“走,進潼關瞧瞧!

朕一直聞聽潼關乃是關中屏障,這麼多年來,朕還從來沒有進入這道屏障看過,今日至此,可要好好的看看。”

見關牆之上已經佈滿大唐的旗幟,王慶笑着朝身邊的王思禮以及崔乾佑說了一聲,然後率先前去。

這些投降的兵馬依然留在外面,不準入潼關。

有衆多的軍官,按照先前所交代的,對他們進行打散、重組、分割,這些最下面的事情,王慶是不用親自下手的。

崔乾佑的兵馬被保留下來了一千沒有動,這是先前王慶對他的承諾,不過今後他再想要領兵打仗,就需要王慶給他下令,撥付兵馬糧草。

雄關漫漫,古老的關牆之上佈滿了各種各樣的傷痕,默默無言的向人訴說着,這個民族的多災多難,以及浴火重生之後的輝煌……

潼關拿下之後,王慶沒有多做停留,立即便派遣前鋒營的謝遜,以及河西、隴右常思敏部兵分兩路,直取洛陽,而他,在將投降的兵馬整理好之後,留下可靠的人手駐守潼關,而後便帶着人馬浩浩蕩蕩的往都東而去。

洛陽城內,人心惶惶,尤其是洛陽皇宮!

率先接到消息的安慶緒吃這一驚,簡直是魂不附體!

“崔乾佑!”

“崔乾佑!”

他一遍遍的重複着這個名字,咬牙切齒。

這個狗孃養的東西,沒有一絲一毫忠誠可言的賊子!

枉他這些年來受了自己家這麼多的恩惠,居然在這最關緊的時候選擇倒戈!

如果不是嚴莊事先提醒,讓自己到現在都會被矇在鼓裡!

自己差點就輕信了這賊子話,還上書說他對自己的大燕忠心耿耿之類,孃的,騙傻子呢?

有三天前上書表忠心,三天後就將反水投降投的這樣徹底的嗎?

消息傳來之後,安慶緒除了慌亂之外,就是在不停的咒罵投降反戈的崔乾佑,一時間居然沒有其餘的辦法。

在這樣的緊要關頭,面對這樣危機的局面,他一時間也是拿不定了主意。

“快,前去傳右相前來覲見!”

他這樣慌亂的轉了一陣之後,忙朝着身邊的宦官下了令。

在這個時候,能指望也只有嚴莊這個幫助他一起謀反取得皇位,提前預知崔乾佑不可靠,派人前去試探、被自己親自加封爲丞相的人了。

其餘人,全都是一羣的庸才,根本就指望不上!

第一四三章 氣破肚皮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一三七章 一舉數得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一六四章 隱藏的福利第五四二章 殺了這幫狗東西!第二五三章 焚天煮海梁山道第三九四章 皇帝的黑歷史第一七六章 洪水滔天第八十二章 嘶!第二十九章 單騎走馬第五零六章 不能讓丞相晚節不保第四六九章 魏延取長安第五三零章 西京破第四三三章 時局在變,計劃也在變第三四一章 關東亂之陳餘復趙、魏豹起兵第九十六章 打死王八蛋第五三五章 血戰小商河第四十三章 驕兵對衰國第九十四章 挖坑容易,栽樹難活第五二二章 專屬於華人的基地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五零零章 無名之輩第二六八章 浮樑買茶的商人第三九五章 放大招第四九三章 關禁閉鄧艾投降,得回信曹睿大喜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二二八章 杏黃旗落地(三千字求訂閱!)第四五八章 梁山第三零零章 王慶對虞姬言:這就是在做大事第三十六章 泰一神的使者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二六二章 貶官江州,非一日之功第四零七章 霸王舉鼎與王慶舞獅第四三七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四九一章 想要劫持丞相的鄧艾第三三九章 關東亂之楚王伐齊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二十章 榮歸故里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九章 二進桃花源第三七三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二)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四八七章 西涼王印第四二八章 驚喜震撼交加第四八五章 僞諸葛不是諸葛第九章 二進桃花源第三二七章 血染十字街口第五二二章 專屬於華人的基地第五二四章 偉大的帝國英靈……第四八九章 巧舌將軍馬岱第二九九章 實力背鍋俠項伯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四八五章 僞諸葛不是諸葛第一零六章 調教(三)第二四三章 兀那黑廝,哪裡走!第二六七章 很有內涵的琵琶行第三一五章 分封之事最終定形第四二二章 土地雖多,卻沒有一分多餘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三八零章 不知名的小吏杜甫杜子美第一一四章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第一七九章 好像被自己給坑了第四五七章 岳家軍舊屬聽令第三二七章 血染十字街口第五三四章 不破胡虜,誓不回還!第一一二章 制酒(一)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一七七章 從八品承奉郎第一二七章 花和尚魯智深(一)第三四三章 不甘寂寞的安樂侯子嬰第二六五章 猶抱琵琶半遮面第一九五章 圍魏救趙,雙管齊下第二五三章 焚天煮海梁山道第三五八章 滅韓之戰——張良勸降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第三二六章 系統紊亂,穿越竇娥第五零三章 劉大耳託夢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三十四章 挽弓射鹿第四九六章 一‘壺’激起千層浪第一九五章 圍魏救趙,雙管齊下第一四六章 脆弱的生命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四四八章 畫大餅第二十章 榮歸故里第二六四章 移船相近邀相見(均訂180加更)第三一三章 封漢中巴蜀之地第一六七章 詩賦第四九一章 想要劫持丞相的鄧艾第三九三章 老糊塗的皇帝第三三二章 不靠譜的竇天章第一四零章 宿怨(一)第四三一章 一戰剛平一戰又起第四十一章 齊國二守臣第三十九章 免費午餐不好吃第四七九章 洛陽城破第三十五章 如意算盤沒打響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
第一四三章 氣破肚皮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一三七章 一舉數得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一六四章 隱藏的福利第五四二章 殺了這幫狗東西!第二五三章 焚天煮海梁山道第三九四章 皇帝的黑歷史第一七六章 洪水滔天第八十二章 嘶!第二十九章 單騎走馬第五零六章 不能讓丞相晚節不保第四六九章 魏延取長安第五三零章 西京破第四三三章 時局在變,計劃也在變第三四一章 關東亂之陳餘復趙、魏豹起兵第九十六章 打死王八蛋第五三五章 血戰小商河第四十三章 驕兵對衰國第九十四章 挖坑容易,栽樹難活第五二二章 專屬於華人的基地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五零零章 無名之輩第二六八章 浮樑買茶的商人第三九五章 放大招第四九三章 關禁閉鄧艾投降,得回信曹睿大喜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二二八章 杏黃旗落地(三千字求訂閱!)第四五八章 梁山第三零零章 王慶對虞姬言:這就是在做大事第三十六章 泰一神的使者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二六二章 貶官江州,非一日之功第四零七章 霸王舉鼎與王慶舞獅第四三七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四九一章 想要劫持丞相的鄧艾第三三九章 關東亂之楚王伐齊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二十章 榮歸故里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九章 二進桃花源第三七三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二)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四八七章 西涼王印第四二八章 驚喜震撼交加第四八五章 僞諸葛不是諸葛第九章 二進桃花源第三二七章 血染十字街口第五二二章 專屬於華人的基地第五二四章 偉大的帝國英靈……第四八九章 巧舌將軍馬岱第二九九章 實力背鍋俠項伯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四八五章 僞諸葛不是諸葛第一零六章 調教(三)第二四三章 兀那黑廝,哪裡走!第二六七章 很有內涵的琵琶行第三一五章 分封之事最終定形第四二二章 土地雖多,卻沒有一分多餘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三八零章 不知名的小吏杜甫杜子美第一一四章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第一七九章 好像被自己給坑了第四五七章 岳家軍舊屬聽令第三二七章 血染十字街口第五三四章 不破胡虜,誓不回還!第一一二章 制酒(一)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一七七章 從八品承奉郎第一二七章 花和尚魯智深(一)第三四三章 不甘寂寞的安樂侯子嬰第二六五章 猶抱琵琶半遮面第一九五章 圍魏救趙,雙管齊下第二五三章 焚天煮海梁山道第三五八章 滅韓之戰——張良勸降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第三二六章 系統紊亂,穿越竇娥第五零三章 劉大耳託夢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三十四章 挽弓射鹿第四九六章 一‘壺’激起千層浪第一九五章 圍魏救趙,雙管齊下第一四六章 脆弱的生命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四四八章 畫大餅第二十章 榮歸故里第二六四章 移船相近邀相見(均訂180加更)第三一三章 封漢中巴蜀之地第一六七章 詩賦第四九一章 想要劫持丞相的鄧艾第三九三章 老糊塗的皇帝第三三二章 不靠譜的竇天章第一四零章 宿怨(一)第四三一章 一戰剛平一戰又起第四十一章 齊國二守臣第三十九章 免費午餐不好吃第四七九章 洛陽城破第三十五章 如意算盤沒打響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