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先天對決

轟隆隆~~~

彷彿山地榴彈炮轟擊過一般,巨大的光劍落地後爆發出強勁的衝擊力,散開的劍陣真氣如同鋒利的刀子一般,在數千人的隊伍裡上下翻飛!

被逼到絕路的天山派一上來就用出了殺手鐗,天山劍陣的核心正是天山派老祖主持!

這一次天山派可謂是主力盡出,在與明軍的對抗中,原本弟子衆多的天山派也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佛門密宗隨着佛兵起義軍滅亡消失無蹤,天山派的普通弟子也損失大半,連天山七子也葬送在與明軍的會戰當中!

天山派用事實證明,武林門派再牛比,也不是朝廷的對手……

光是死人和消耗,武林門派就傷不起!

明軍在平叛戰爭中陣亡數萬人都不會傷筋動骨,天山派死個幾百名弟子就差不多快完犢子了……

要不是後來天山老祖看不下去親自出關制止了打出血仇的天山派弟子繼續下山送命,恐怕用不着李察派兵登臨天山,天山派就跟密宗一樣消失了……

如今天山派不算連武者都不是的普通雜役,真正的弟子只剩餘不足百人,而且其中晉入筋骨境的不足一成,後天境更是一個沒有!

畢竟後天境都是相當強大的武者,當初天山派和密宗合力掀起農民佛兵起義,將希望都寄託在起義軍中,天山派自然會派出包括天山七子在內所有的後天境武者參與。

甚至密宗還出了一位先天境宗師,這名宗師在最後一場戰役中,被上萬明軍圍在中央,生生被人命填死了……

輔助軍從6萬多人打成1萬多人,其中八成都是死在武者手裡,真正死在普通農民起義軍手裡的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吉納維芙的亡靈軍團也在平叛戰爭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正是亡靈軍團充當着督戰隊,才讓輔助軍爆發出了百分之一萬的戰鬥力……

換誰身後有着一羣‘鬼怪’監督,也不敢後退啊!

一招過後,武力不佳還沒有準備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烏合之衆頓時去了大半,好在這一招重在面殺傷力,四散的真氣單體殺傷力不算太強,戰力個個都在後天境的錦衣衛指揮使只有傷者,無一人陣亡。

連懵逼狀態中蒼茫防護的陶安邦都只是虛驚一場。

至於抱團結陣防禦的靈鷲宮核心九天九部的女弟子,更是一人未傷,其中只有小孩軀體的靈鷲宮天山童姥看到劍陣威力後,更是仰天大笑。

“哈哈,看來霍老賊已經歸西了,如果他的力量加入這劍陣,現在還能戰鬥的絕對不超過百人之數。”

陶安邦掃了眼死傷狼藉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島幫衆,忍不住心裡吐槽道:“就這還不是夠慘麼?”

剛剛擊發天山劍陣最強殺招的天山派弟子顯然無法迅速來第二下,這玩意畢竟不是科技產物,不可能連續‘發射’……

當然,在場被埋伏的衆人也不會讓天山派繼續發動劍陣!

一招下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幫衆就差不多被清場了,再來一下誰能受得了?

要知道,不少距離光劍墜落點近的錦衣衛指揮使都受了內傷!

不用陶安邦下令,還具有戰力的錦衣衛指揮使紛紛抽出繡春刀殺向已經暴露身形的天山派弟子。

和天山派有着舊怨的靈鷲宮女弟子也毫不示弱,蜂擁殺向人數處於絕對弱勢的天山派弟子。

而天山童姥則施展非凡的輕功,腳踏雪面衝向她感應到的天山老祖所在位置。

顯而易見的,爲了這次伏擊本就實力不咋地的天山派可謂是主力盡出。

實際上,如果不是天山老祖還在,天山派早就分崩離析了……

在佛兵起義被鎮壓的那一刻,天山派就已經從武林大派中除名,整個門派中堅力量和後起之輩全都被砸進那場戰爭當中。

一羣武者帶領一批烏合之衆能跟明軍拼到優勢戰損比已經很不錯了,只可惜雙方的體量差距擺在那裡,天山派的努力註定白費……

其實到了起義軍被鎮壓的後期,天山派就不想繼續跟明軍對抗,哪怕所有的田產都被均出去,也願意向朝廷認慫……

只是,都打到這個地步了,豈是你一個所謂的‘武林大派’說停就停的?

理所當然的,李察要求天山派無條件投降,所有人放下武器交出天山派老巢,交由李察安排,李察可以饒恕天山派弟子一條性命,但天山派必須成爲歷史灰塵!

顯而易見的,視傳承如生命的天山派不可能接受這種投降條件,乾脆當起了縮頭烏龜,呆在天山派裡不出來……

在天山派老祖眼裡,軍隊再強大,也沒辦法翻越天山吧。

然而,天山派老祖忘記他們本身在江湖武林中的仇家,李察調遣的千名後天境一流高手更是將天山派逼到了絕路!

於是,就有了現如今天山派的背水一戰。

天山派弟子之前顯然被動員激勵了一番,在滅派危機下一個個悍不畏死竭盡所能的殺敵,天山派老祖更是一開始就跟天山童姥對上,兩人彷彿在拍攝大片一般,凝實的真氣形成各種各樣肉眼可見的招式在半空中撞擊,即便是後天境強者被戰鬥的餘波碰到一下,也是立馬吐血身亡的下場!

先天境與後天境的差距可見一斑!

難怪外界都說先天境是凡人脫胎換骨的境界,一招進入先天,人就不再是‘人’了……

在普通人眼裡,天山童姥和天山派老祖的對決就跟人仙打架差不多,兩者的輕功甚至達到了短時間滯空的效果!

親眼目睹全力爆發的先天境強者的戰鬥力,陶安邦不禁慶幸天山童姥口裡的霍老賊已經沒了。

如果天山派真的有兩位先天境宗師,自己這一回恐怕真的會永遠留在這裡。

遍觀整個戰團,除了天山童姥和天山老祖一時半會看不出勝負外,其餘地方天山派弟子已經在圍毆中逐漸凋零,哪怕不少錦衣衛指揮使因爲傷勢無法加入戰局,光憑靈鷲宮的女弟子也足以剿滅天山派最後的餘孽。

就在這時,一道蒼老的聲音在陶安邦耳邊響起。

233 暴增的聲望等級423 私人財產受到保護207 考覈與淘汰309 女真金國108 吐蕃人的輕視(第五更求訂閱)138 李察的戰略127 第一野戰軍團310 滅唐兩條路179 慘烈的推進492 向蒙古宣戰284 堅定抗明立場271 干涉吐番內戰065 自殺式衝鋒489 矮人入局331 東逃日本446 高昂的造價194 戰錘種族的分佈153 騎兵碾壓433 地方巡捕治安警備隊286 打不下去了472 統一印度185 亡靈大軍499 蘇聯建築全開313 進攻長安208 收權199 倒行逆施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436 100比1的戰損055 掃蕩和拉壯丁290 閱兵033 投靠042 暴起殺人494 爆豆的奧斯曼213 五位內閣大臣046 交手419 攻城炮抵達197 不得不進行的貨幣改革313 進攻長安030 炸崩了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176 醜化243 調查武林093 強悍的武者鋒矢261 斬草除根433 地方巡捕治安警備隊152 萬騎衝鋒(求起點QQ閱讀正版訂閱)181 拉鋸消耗294 解決472 統一印度484 奧地利亡國203 市政委員會246 平定叛亂200 與龍家的妥協077 一萬三千平叛大軍270 義務屯墾兵018 孤家寡人304 涼州軍079 開始攻城486 巴伐利亞落幕063 官兵要撤退363 一追一逃200 與龍家的妥協116 以少擊多194 戰錘種族的分佈027 進攻豺狼人054 強大的官府166 士氣高昂的衝鋒475 歐陸王權的敵人261 斬草除根081 十一抽殺律112 切斷糧道(第四更求訂閱)332 宋太祖的理想150 唐軍對射266 受傷的總是士紳102 婚娶政策407 反攻開始335 合格的戰損比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509 大結局(二合一)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438 紙幣經濟計劃239 均田得罪人054 強大的官府328 不到百萬人口440 暹羅王國094 李察的反省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349 全民抗敵067 負罪營128 軍功授田284 堅定抗明立場226 被高估的民勇179 慘烈的推進496 大潰敗424 南宋滅亡203 市政委員會110 嚇壞的吐蕃人267 調兵平叛113 昭武狄遮的驚訝102 婚娶政策
233 暴增的聲望等級423 私人財產受到保護207 考覈與淘汰309 女真金國108 吐蕃人的輕視(第五更求訂閱)138 李察的戰略127 第一野戰軍團310 滅唐兩條路179 慘烈的推進492 向蒙古宣戰284 堅定抗明立場271 干涉吐番內戰065 自殺式衝鋒489 矮人入局331 東逃日本446 高昂的造價194 戰錘種族的分佈153 騎兵碾壓433 地方巡捕治安警備隊286 打不下去了472 統一印度185 亡靈大軍499 蘇聯建築全開313 進攻長安208 收權199 倒行逆施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436 100比1的戰損055 掃蕩和拉壯丁290 閱兵033 投靠042 暴起殺人494 爆豆的奧斯曼213 五位內閣大臣046 交手419 攻城炮抵達197 不得不進行的貨幣改革313 進攻長安030 炸崩了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176 醜化243 調查武林093 強悍的武者鋒矢261 斬草除根433 地方巡捕治安警備隊152 萬騎衝鋒(求起點QQ閱讀正版訂閱)181 拉鋸消耗294 解決472 統一印度484 奧地利亡國203 市政委員會246 平定叛亂200 與龍家的妥協077 一萬三千平叛大軍270 義務屯墾兵018 孤家寡人304 涼州軍079 開始攻城486 巴伐利亞落幕063 官兵要撤退363 一追一逃200 與龍家的妥協116 以少擊多194 戰錘種族的分佈027 進攻豺狼人054 強大的官府166 士氣高昂的衝鋒475 歐陸王權的敵人261 斬草除根081 十一抽殺律112 切斷糧道(第四更求訂閱)332 宋太祖的理想150 唐軍對射266 受傷的總是士紳102 婚娶政策407 反攻開始335 合格的戰損比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509 大結局(二合一)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438 紙幣經濟計劃239 均田得罪人054 強大的官府328 不到百萬人口440 暹羅王國094 李察的反省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349 全民抗敵067 負罪營128 軍功授田284 堅定抗明立場226 被高估的民勇179 慘烈的推進496 大潰敗424 南宋滅亡203 市政委員會110 嚇壞的吐蕃人267 調兵平叛113 昭武狄遮的驚訝102 婚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