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視野面就越是開闊。
方子業是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研究員,當前鄂省骨科的學科帶頭人,華國骨科界、外科界知名的專家、研究員之一,方子業的地位不算低了。
方子業每年常規可以拿到的年薪,即便是不去飛刀做手術,稅後都可以拿到一百八十萬。
但這些錢,其實只是小頭,還有其他的補貼,國家級的科研獎勵獎項,更是大頭。如果再算上專利分成的話,方子業是真的達到了財富自由。
目前,方子業的存款又來到了兩千萬……
其實吧,年收入一千萬在漢市也就是有點‘小錢’,在整個華國連前十萬都未必排得上號。不過方子業的權限非常高。
所以,方子業能接觸到的視野面,就與一般人不同了。
方子業剛剛看到的視頻記錄,是一個已經去世了的小孩。
她的名字叫小龍龍,她是龍年出生的。比方希言大了一歲。
按照道理,今年的她應該讀幼兒園了,不過她被她的媽媽從星星天國帶回人間後,人間的‘污穢’配不上她,她就又回了星星天國。
半歲時,被確診爲“全身多發骨肉瘤”!
視頻一開始,是她剛來醫院裡就診的視頻,她在掙扎。
後面的視頻,是她來了醫院裡一年後的視頻,她在逃避……
最後,她安詳地離開了,給人間留下了這一段視頻,以及另外一個小男孩的眼角膜,還有幾個孩子的器官……
她的任務可能就是化身救人的天使,但救人要付出代價和痛苦。
所以人間只給她留下了痛苦之後,她再舉霞飛昇了。
骨肉瘤也分了很多亞型,年齡越小的孩子,若被確診爲骨肉瘤後,進展越是迅速,可謂是超級‘惡性腫瘤’之一了……
方子業的表情一動不動,繼續看向另外一個視頻。
“一個九歲的小男孩,穿着病號服,認認真真地在寫作業。”
“他的身材幹瘦……”這是一段解說視頻。
“其實他不是在寫作業,寫作業、考試成績,於他而言是沒有太多意義的……”
視頻緩緩滾動後,方子業也纔看到了他認真寫的內容:“爸爸媽媽,我好愛你們。”
“爸爸媽媽,我捨不得你們……”
九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他幾乎只知道要學習,只要爸爸媽媽會愛他,他捨不得自己的爸爸媽媽,其他的一切,他都搞不懂。
……
這些真實的病案資料,不是別人主動發給方子業的,而是方子業自己去主動找到的。
微型循環儀聯合化療方案,固然可以讓很多骨腫瘤患者獲得良好預後,但一些好發於兒童的腫瘤,卻在這種聯合方案中,療效甚微。
經過當前的統計,兒童骨腫瘤的死亡率,並沒有比聯合化療方案前好很多。
雖然是特殊類型的骨腫瘤,可每年腫瘤帶走的小天使寶寶,在華國,每百萬兒童就平均有100人左右死於腫瘤。
每年約有2.5萬名15歲以下兒童患惡性腫瘤!
相比於成人而言,患病率不算高,但兒童腫瘤的發生發展速率會比成人更快!
兒科其實與方子業卵關係沒有,方子業沒有希言之前,是不怎麼去關注兒科的事情的。
但方希言是方子業的女兒,小孩子哪裡有不生病住院的?
方子業就親眼看到了三個小孩在住院期間走了,小孩子嘛,性格天真率性,走得可不那麼乖,在病房裡打針的時候,掙扎得全身血痕……
方子業固然是沒有那麼大的情懷,可身爲父親後,他是真的看不得這樣的場面。
所以,近期來,方子業就會找一些相應的短視頻看看,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往兒童腫瘤方向靠一靠,能不能想到一個比較優的治療方案。
也沒有其他原因,就只是因爲方子業遇到了。
如果方子業沒有帶希言去兒科住院,方子業注意不到。
如果是方子業的父母去了什麼地方住院,方子業或許看到的就是老人的“痛苦”!
但父母的身體挺好,所以方子業能聚焦的視野面,也就是自己看到的,聽到的……
“粑粑,粑粑。”
“我們去比賽好不好,那邊有比賽,獎品是一個好大好大的玩偶。”方希言不知道什麼時候跑了過來,開口天真。
方子業趕緊關掉手機,不希望方希言看到自己集中在看的視頻。
她還只是個孩子,而且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方子業不希望她過早地經歷這些世事無常。
“嗯,好!~”方子業起身。
一個小時後,方子業抱歉地說:“對不起啊希言,爸爸比不過那個叔叔,他跑得太快了。爸爸輸了。”
方希言有點失望,偷偷又羨慕地看着另外一個小男孩抱走了她想要的大娃娃,說:“他跑得比兔子還快,哼!”
“也就是比跑步,要是比治病救人的話,爸爸一隻手就可以打過所有人的爸爸!~”
方希言當然也知道方子業努力了,可方子業並不擅長短跑,纔拿到了第三名的成績。
“希言,爸爸去陪你堆城堡好不好啊?我們去拿桶,挖沙子。”方子業知道,對付小孩子就要轉移注意力。
“好呀好呀!~”小孩子很好騙,也很好哄。
只要不寵溺,認定了不能做的事情就絕對不做,她們也不會那麼刁蠻。
方希言玩得很開心,撅着屁股,一身都是沙子,笑得也像個傻子。
同樣的,方子業、方南、樑霞幾個人身上也是沙子,方希言的鏟子可沒有隻對付自己。
不過希言也算是守規矩的,她只是給方子業等人身上澆沙子,很聽話的沒有給其他人澆……
這會兒,方希言又交到了一個朋友,是一個比方希言大了一歲的小男孩,兩個人用方希言的工具在堆模型。
方希言還在教對方要把沙子往裡面擠一下,這樣成形纔會更緊。
夕陽下,兩個小孩子的天真可以融化自己的世界。
因爲方子業的世界就只是自己可以看得到的世界,無法共情其他人的視野。
沙灘上,有很多小孩子在玩,每個人都玩得頗爲盡興。
當然,哭的寶寶也哭得很盡興,要去深處踩水的犟種寶寶也被家長夾在手裡,板得盡興……
在這一刻,方子業的心裡確定了下來。
下一個課題,就是兒童的腫瘤相關了,哪怕這個課題沒有那麼大的經濟效益,但它具有的社會學意義是很多其他課題不能比的……
希言玩得累了,掛在了方子業的身上就睡着了。
方子業要把她給外婆、奶奶都不允許,所以閔麗敏阿姨開車,帶着幾個人回了家。
……
晚上,揭翰、蘭天羅兩個人結束了手術後,便第一時間跑了過來蹭飯。
揭翰進門洗手後,一邊換鞋,一邊客氣問道:“閔阿姨,我留的伙食費用完了嗎?應該快用完了吧……”揭翰被調來新院區後,方子業的家裡就成了他的食堂。
固然點外賣也很方便,但蘭天羅和方子業經常邀請,他也沒特別客氣。不過講究的是親兄弟明算賬。
經常蹭飯歸蹭飯,伙食費還是要勻的。
揭翰與方子業不是“發小朋友”,只是師兄弟,但他、蘭天羅、揭翰三小隻一起經歷的事情不少,三個人相遇時,就只是最普通的小醫生,而後一起,交換資源、搗鼓這裡、搗鼓那裡,纔有瞭如今的成就。
“揭翰,你不用這麼客氣,你時常買來的乾貨,都夠伙食費了。”方子業道。
“那不能,我可不是隻帶一張嘴,等會兒杉杉也要過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阿姨,您要是不收的話,我就只能和杉杉去點外賣了。”揭翰作勢要走。
揭翰博士畢業後,就與黃杉完婚了。
黃杉法律系目前還是博士在讀,她畢業後大概率是留在漢市大學法律系任教,而不是出去當律師。
說話間,黃杉就到了。
“你點啥外賣?”
穿着小西裝,個子小巧的她,手裡非常靈性地帶了一個大娃娃。
“希言,希言,你看看阿姨給你帶了什麼。”黃杉進門就喊。
“哇,是佩奇……”方希言第一眼就看到了粉嘟嘟的佩奇,她恨不得馬上從凳子上下來,把佩奇抱住。
“乖,玩偶是杉杉阿姨帶給你的,規矩吃飯。”洛聽竹嚴詞勒令。
吃飯有規矩,也是方子業和洛聽竹給方希言定下的規矩。
黃杉這才一一叫人:“方伯伯,樑阿姨,閔阿姨……”
“杉杉也來了啊,那可以開飯了。”樑霞道。
“剛剛揭翰說要再給我們伙食費,我說不用,你們經常給希言買娃娃玩具,這些也都是錢。”
黃杉說:“給希言買的玩具是禮物,伙食費是伙食費。”
“阿姨,您不收我們的加工費都是體貼我們了,這熱騰騰的飯菜,可比外賣健康可口。”
“方哥。嫂子!”黃杉性格開放,已經失去了當年的呆萌,如今的她已經是個非常成熟的大齡女生,比以前更加端莊大方。
值得一提的是,揭翰是與方子業一起買房的,方子業家住2501,揭翰家住2403。蘭天羅的房子則是在2402。
方子業家是食堂,揭翰家是麻將館,蘭天羅家是茶室。
畢竟,目前來看,方子業來了新院區後,就真的有來無回了。
不過也挺好,方子業既然可以作爲一方諸侯,那也正好不用回去和師父袁威宏打擂臺,方子業沒有權利慾望,所以就安安心心地拖着一個科室做課題。
“黃杉,你是不是也快畢業了啊?”洛聽竹問。
“是的,準確來講,我已經畢業了,現在只是給老師做課題結題的瑣碎任務。當然,也還有留校的一些手續。”
“很快就可以放暑假了……”黃杉期待着。
她將是法律系的講師,法律系是每年都有暑假的。
……
飯罷,方希言被帶着出去遛彎,洛聽竹和黃杉兩人則是去聊週末逛街的事情。
樓下,蘭天羅家裡。
揭翰抓了抓頭:“天羅,本來我是不該多問的,你和童話兩個人,到底是打算怎麼搞?糾結這麼多年,也還沒有個結果麼?”
蘭天羅偏頭:“三觀不合,上個月,徹底分了!~昨天,徹底斷了。”
“現在的我,是貴族。”蘭天羅笑着道。
今年方子業三十四歲了,蘭天羅比方子業小了四歲,也過了而立之年,當然也不算大。
“你們怎麼就鬧成了這個樣子啊?”揭翰說。
“也沒有鬧,和平分手的,我和她的觀念真的不合,早分早好,對她對我很好。”
“她是功利心比較重的那一類人,我呢,還是相對比較佛系的。我覺得我現在的狀態很好,她覺得我可以出去單獨帶組,甚至讓我去協和。”蘭天羅說。
本來童話是打算來中南的,但這件事也沒有後續,反而是童話經常遊走蘭天羅去協和醫院的骨科,說發展前景比較大。
童話還說,蘭天羅對得起方子業了,也不欠方子業什麼。
如果以後想要有所建樹,必然要單獨分離出來。
如果一直有方子業的光環籠罩,蘭天羅就只能是一輩子的“下級”,擺不脫方子業的夢魘。
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講,這件事固然是真的。
可從人生建樹方面,童話的視角就有些狹隘了。
“我覺得人家童話說得沒錯。”方子業說。
蘭天羅回道:“肯定沒錯,她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說錯話呢?這種最基本的利益分析,每個人都做得出來。”
“所以我和她不合適,我就喜歡做課題,做手術的感覺,不想當什麼課題組長,超級大教授。”
“治病救人,塌實地做課題,做事情,就是我的愛好。”
“你看看揭翰師兄,和黃杉嫂子,他們怎麼沒這麼想呢?”
“也想過!~”
揭翰也老實巴交回:“不過我後來又想明白了,人這一輩子啊,終究也就是那麼幾件事,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湊在一起,緣分不容易。”
“團隊如桌子,一邊的腳斷了,也就散了架。”
“廖教授出國的那段時間有多痛苦,咱們都是親身經歷的。”
三小隻經常聚,也聚不膩。
誰也沒有特別把對方當作“神明”!
哪怕是方子業如今的成就很高,當年也是需要揭翰提攜‘科研論文’的‘臨牀武夫’而已。
“下一個課題,我打算做兒科腫瘤。”方子業直言不諱。
揭翰和蘭天羅略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只是揭翰有點糾結:“去兒科做腫瘤課題,醫療糾紛的機率倒是不會很大,但師兄您看得下去嗎?”
“我怕我心態崩掉了啊。”
小孩子可不可愛?有多可愛?
他有多可愛,兒科腫瘤病房的世界就有多麼殘酷!~
蘭天羅也勸道:“師兄,兒童腫瘤,能不碰嗎?不是怕麻煩,而是真的……”
“借用胡青元的一句話,我們畢竟只是人間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