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晉國風起

子珏見識了華美壯麗的章華臺之後,回到了淮國淮安。這一次醒來除了見識一下號稱春秋第一宮闕的章華臺之外,另一件就是王雍薨逝了。

自己的這位子孫,資質並不算好,但是卻運氣逆天的有孫叔敖相助,淮國不僅沒有衰敗,反而更加興盛。子珏派遣兩頭雲鶴將其帶了回來。

王雍原本是能多活兩載,正是當初用了幾次觀星臺所致。

王雍薨逝,其子王嶽即位,諡號曰:‘宣,爲淮宣公。

聖善周聞曰宣;能布令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

可惜的是王雍並不是天命之子,雖然乾的不錯,淮國氣運增加很快,但是並沒有獎勵天階以上的物品。

王嶽的屬性比之王雍還要差一些,即便有玄鳥庇護加持,他的屬性也很一般。

【王嶽:內政:78,權謀:75,謀略:80,統帥:78,武力:81,魅力:88。】

王晟當初爲天命之子,將淮國公室的氣運佔去的太多,導致後面的子嗣屬性就差的太多了。

不過好在,淮國公族之中有一些人才,孫叔敖也還健在,淮國的實力短時間也不會下降。

爲了防止齊楚兩國壯大,王雍這些年來一直對齊國、楚國進行擾亂,讓齊國和楚國內亂不止。

齊侯潘病逝,其子即位,但是還沒等齊侯潘的葬禮結束,他的弟弟,齊桓公另一個兒子,呂商直接在葬禮上殺了侄子,搶了齊侯之位,自立爲齊侯。

齊國的繼承製度這幾十年來,快要從父死子繼直接變成了兄弟相繼了,可想而知,齊國亂成什麼樣子了。

另一邊的楚國也好不到哪去,弟殺兄,子殺父,同樣內亂嚴重,淮國這幾十年來,一直用暗探參與其中,推波助瀾,以至於到了現在齊楚兩國的實力都在下降。

王嶽即位之後,依舊沿用這個制度,繼續讓齊國和楚國保持內亂,但是淮國將目光關注在齊國和楚國身上的時候,晉國卻在此時悄然崛起了。

晉國公室內亂,經過一番爭奪廝殺,公子重耳在秦國的支持下返回晉國擊敗了侄子,奪下了晉侯之位。

子珏看到晉國在重耳的帶領下,快速恢復實力崛起,也感到驚訝,更重要的是,他清晰的感覺到了晉國的氣運在快速提升。

晉國本就是大國,其土地人口都要超過齊國,和楚國比肩。此時得到邦周天命相助,晉國的實力提升極爲驚人。看到這種情況,子珏立刻明白了,這是邦周天命第二次反噬,若是應對不好,淮國就要有難了。

子珏知道前世晉文公是齊桓公之後第二位霸主,現在這位晉侯得到邦周天命相助後,估計很快就要稱霸天下,同時要來對付淮國了。而因爲晉國崛起太快,淮國一時間沒顧得上。

看到這種情形,子珏知道自己必須提醒一下自己的後裔,免得到時候吃了大虧。

王嶽緩緩從睡夢中醒來,這一覺睡得很是舒服。而且他在睡着的時候,似乎夢到了先祖文王,文王告訴他讓他前往宗廟祭拜,想到這裡,王嶽立刻回過神來,連忙命人更衣,然後急匆匆的向宗廟之中趕去。

王嶽讓人守在宗廟外,禁止任何人進入,然後推開大門走了進去。

淮國的宗廟正中就是子珏的神像,王嶽走進宗廟之中,先恭敬的上香,然後跪在子珏神像面前叩首道:「子姓王氏十一世孫嶽,叩見老祖宗。」

下一秒,只見那嫋嫋青煙快速匯聚,轉眼之間,一個虛影出現在半空中。

「王嶽,此番叫你前來是有大事要告知你。」

王嶽激動的看向子珏,雖然他已經知曉,先祖一直都在,但是在親眼目睹之後,和聽聞所受到的衝擊是完全不一

樣的:「還請老祖宗示下。」

「當年殷商天崩,孤帶殷商殘餘子民,一路東逃至奄,奄王不聽吾言,不助方國,坐困孤城,最後身死國滅。孤帶餘衆南下至淮,建立淮國。」

「自此淮國綿延至今,只是我淮國終究與邦周不同,邦周諸國視我淮國爲眼中釘,如今邦周之中又有新的霸主崛起了。」

「老祖宗,齊國和楚國內亂,國力日衰,不足以稱霸,晉國公室作亂,是哪一個諸侯國興起了?」王嶽有些奇怪。

「晉國!」子珏說到:「重耳即位,晉國氣運提升,已經具有霸主之資,其威勢比之齊桓更甚。」

齊桓公的威名王嶽很清楚,當初若不是淮國武昭公乃是淮國天命之子,有一衆良臣輔佐,這纔將齊桓公擊敗。武昭公可是南滅吳國、西吞鍾離、北並郯國,將淮國推至頂峰的人物。

齊桓公當初面對武昭公竟然能佔據上風,可想而知其威勢了,而且就算是經過幾代內亂,齊國依舊是東方大國。現在這晉國居然比齊國還要強,王嶽頓時就感到一股壓力。

「天下局勢卻愈發詭譎多變,即便是晟兒、雍兒諸多壓制,齊楚依舊強盛,現在再加上晉國,天下愈發紛亂,你是個好孩子,可是卻是中人之姿,若是在他國,還能做個守成之君,可是在淮國,如何應對天下之勢?」

聽到這話,王嶽當即悲慼道:「老祖宗,是嶽太過愚笨,不能承擔先祖重任,守護我子姓王氏,實在是無顏面見老祖宗了!」

「非是你的錯,我等原本就要絕於奄國,此番逆天改命,自然是要承受天命反噬。」

「家族傳承有天命神器,此番若是形勢危機,就用此渡過難關吧,只是神器天成,凡人操控必遭反噬,到時你就....」

王嶽擦乾眼淚道:「老祖宗,嶽不怕,即便是付出生命。到時嶽也可以再次見到先祖了。」

子珏微微嘆息,然後道:「一切小心!你去吧!」

王嶽恭敬的叩首,然後離開宗廟,在得知晉國崛起之後,他心中更是迫切。

在看到王嶽離開後,子珏開始使用屬性卡來提升他的屬性,屬性卡最高可以提升到89,這能夠讓其在接下來的應對中,輕鬆一些。

第4章 封邦建國第15章 梅里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7章 淮齊之盟第13章 避其鋒芒第51章 死不瞑目第28章 王釗薨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50章 周室東遷第13章 洞天之主第48章 孫叔敖第29章 王權交替第14章 對陣楚軍第29章 王權交替第19章 尊王攘夷第78章 學宮第46章 仲國第81章 宮室詭譎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21章 撤退第25章 匹夫之怒第13章 避其鋒芒第33章 築壩蓄水第4章 邗都之戰(2)第14章 對陣楚軍第51章 死不瞑目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1章 繼承遺產第13章 避其鋒芒第72章 質子第40章 滑稽記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3章 水淹周軍第2章 周軍追至第6章 徐茂使齊第12章 洞天福地第66章 謀取巢國第30章 攻城戰第43章 公羊革新第30章 順水推舟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24章 氣運玄鳥第3章 水淹周軍第81章 宮室詭譎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30章 攻城戰第14章 對陣楚軍第11章 亂齊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38章 水軍第15章 邦周伐淮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81章 宮室詭譎第30章 攻城戰第6章 齊國會盟第19章 攻城戰第28章 王釗薨第25章 和議第3章 邗都之戰第14章 對陣楚軍第43章 公羊革新第22章 全軍覆沒第37章 霸業終結第4章 邗都之戰(2)第12章 伐吳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21章 撤退第22章 勢如破竹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56章 周室荒唐第39章 暗流第19章 攻城戰第17章 首戰得勝第20章 吞併紀國第9章 發展與鹽第50章 父慈子孝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35章 突襲穎澤第6章 齊國會盟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25章 匹夫之怒第31章 齊國之謀第21章 征伐萊國第55章 晉國風起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50章 周室東遷第33章 築壩蓄水第19章 尊王攘夷第42章 華夏名劍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84章 秦楚攻晉第31章 齊國之謀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
第4章 封邦建國第15章 梅里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7章 淮齊之盟第13章 避其鋒芒第51章 死不瞑目第28章 王釗薨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50章 周室東遷第13章 洞天之主第48章 孫叔敖第29章 王權交替第14章 對陣楚軍第29章 王權交替第19章 尊王攘夷第78章 學宮第46章 仲國第81章 宮室詭譎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21章 撤退第25章 匹夫之怒第13章 避其鋒芒第33章 築壩蓄水第4章 邗都之戰(2)第14章 對陣楚軍第51章 死不瞑目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1章 繼承遺產第13章 避其鋒芒第72章 質子第40章 滑稽記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3章 水淹周軍第2章 周軍追至第6章 徐茂使齊第12章 洞天福地第66章 謀取巢國第30章 攻城戰第43章 公羊革新第30章 順水推舟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24章 氣運玄鳥第3章 水淹周軍第81章 宮室詭譎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30章 攻城戰第14章 對陣楚軍第11章 亂齊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38章 水軍第15章 邦周伐淮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81章 宮室詭譎第30章 攻城戰第6章 齊國會盟第19章 攻城戰第28章 王釗薨第25章 和議第3章 邗都之戰第14章 對陣楚軍第43章 公羊革新第22章 全軍覆沒第37章 霸業終結第4章 邗都之戰(2)第12章 伐吳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21章 撤退第22章 勢如破竹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56章 周室荒唐第39章 暗流第19章 攻城戰第17章 首戰得勝第20章 吞併紀國第9章 發展與鹽第50章 父慈子孝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35章 突襲穎澤第6章 齊國會盟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25章 匹夫之怒第31章 齊國之謀第21章 征伐萊國第55章 晉國風起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50章 周室東遷第33章 築壩蓄水第19章 尊王攘夷第42章 華夏名劍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84章 秦楚攻晉第31章 齊國之謀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