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出訪廬陽科學島

米國AMSC超導公司的代表提出的問題,讓會場中前來參加新聞發佈會的廠商們代表們都感興趣的擡起了頭。

一種新型材料的研發,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無論是人工SEI薄膜,還是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都可以說是材料界的熱門領域,全世界研究了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東西。

然而全世界研究了十幾年都沒做到成果,在這位徐教授手中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

若要說真的是純運氣好,那也未免有點太不可思議了。

一次可以說是運氣好,但兩次都說運氣,恐怕沒多少人相信。

之前沒多少人想過這方面的東西,而米國AMSC超導公司的代表提出來後,這些廠商代表們迅速就想通了。

相比較運氣,他們更願意相信這位徐教授手中真的有一份‘神奇’的數學模型。

雖說在傳統材料研發的過程中,數學模型一直都是起輔助作用的,但以這位徐教授的數學能力和物理能力,他說不定能在這方面找到一條其他的路,起到關鍵性作用。

尤其是在此之前,人工SEI薄膜的新聞發佈會上,曾有的德聯邦材料研究所的研究員在發佈會上提問過有關數學模型的問題,沒記錯的話,當時這位徐教授似乎並沒有否認他手中有一份針對材料研究的模型。

真要掌握了一個這樣的數學模型,那麼能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研究出兩項顛覆相關行業的材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可能纔是今天最大的收穫。

一時間,會場中的騷動和情緒波動有些劇烈了起來,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講臺上那個人的回答。

講臺上,徐川看了眼AMSC超導公司的代表。

這位代表有點意思啊,想要將注意力集中到他手中的模型上去?還是有其他的想法?

不知道是AMSC超導公司的指示,還是他自己的舉動。

不過川海材料研究所中有一個數學模型這算是公開的東西,瞞不過去的。

當然,他也沒準備瞞。

思忖了一下,徐川開口道:“我名下的川海材料研究所的確有一個材料研究方面的數學模型,不過它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大的作用。”

“至於我研究的人工SEI薄膜和高溫超導材料都是依賴這個模型而做出來的,這個就更不可能了。”

“從來都沒有人能依賴一個數學模型來完成一種新材料的研發,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座的各位也都是材料領域的專家,相信大家應該很清楚數學模型在材料中的作用。”

話落,AMSC超導公司的代表迅速接着提問道:“那請問徐教授有沒有想過公開這個數學模型?”

“對於材料界來說,一個優秀的數學模型能極大的推動材料學科的發展,相信您會爲材料界的發展而考慮。”

聽到這話,徐川都忍不住嗤笑了一下,這真是有點太不要β臉了。

“如果AMSC超導公司願意免費公開所有的專利授權,我也願意公開這個數學模型。”

“如果你沒法代表AMSC超導公司的話,建議AMSC超導公司換個有能力的代表過來。下一個。”

一場新聞發佈會,如果沒有AMSC超導公司搗亂的話,還是挺完美的。

不過對於徐川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大事。

要注意點的地方,就是後續需要加強網絡安全和保密方面的工作了。

AMSC超導公司這一波,可能會引起不少材料公司的注意。

商業竊取或者收買川海材料研究所的研究員,獲取材料計算模型的事情這些‘資本家’並不是做不出來。

而材料計算模型和其他東西還不太一樣,如果源代碼和底層數學公式泄露,對方是能直接用的。

關於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的發佈會結束,徐川回到川海材料研究所,不過他並沒有立刻投入到工作中,而是抽時間給愛德華·威騰打了個電話。

CERN升級LHC大型強粒子對撞機需要的超導材料可是一個大訂單,價值至少上百億RMB,這樣的訂單,值得他親自出手攔截了。

“喂,徐川,找我有什麼事嗎?”電話接通後,威騰的聲音從手機中傳來,帶着一絲疲憊。

徐川聽出了這絲疲憊,關切的問道:“導師您這是怎麼了?聽聲音感覺有些勞累的樣子?”

威騰回道:“沒什麼,最近CERN這邊的工作量有些大而已。”

“CERN還在尋找惰性中微子和暗物質嗎?”徐川迅速問道。

愛德華·威騰沉默了一下,點了點頭道:“是的,但一直都沒什麼結果,或許你說的是正確的,僅憑現在的設備,我們很難找到暗物質的蹤跡。”

頓了頓,他接着道:“CERN這邊也差不多快放棄了,我們正在商議對LHC進行升級。”

徐川笑了笑,道:“我正是爲這件事給導師您打電話的。”

威騰:“?”

徐川:“LHC的這一次升級,應該會採用從櫻花國那邊採購的Bi系列高溫超導材料對吧?”

聞言,威騰有些詫異,好奇問道:“伱怎麼知道的?我記得這件事目前還沒公佈出去的樣子?”

徐川笑道:“這個就不說了,我想問問CERN對新的超導材料感興趣嗎?我這邊手上有一種常壓152K,臨界磁場20T以上,臨界電流在20T下可達到5500A/mm2的新高溫超導材料,CERN是否會感興趣?”

對面,愛德華·威騰微張着嘴愣在了那裡,半響纔回過神來說,驚訝不已的嚥了口空氣詢問道:“152K,20T?你確定?”

作爲一名常年駐紮在CERN理論物理學家,他對於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性能再瞭解不過了。

如今LHC使用的超導磁體是由鈮鈦(NbTi)超導材料製成的,目前能提供8T的磁場強度,再高就會因爲產生逆超導現象,導致鈮鈦合金還原成常態。

而CERN目前預定從櫻花國那邊採購的Bi系列高溫超導合金,臨界溫度在102K,臨界磁場在13T左右。

從數據來看,已經被完爆了。

徐川笑着點了點頭,道:“沒錯,是我名下的川海材料研究所研發出來的最新超導材料,已經經過了完整的測試,也已經召開了新聞發佈會。”

“如果導師您關注材料界的話,最遲明天應該就能看到相關的消息。”

聞言,愛德華·威騰頓時就想起了他之前去華國邀請這位學生參與CERN暗物質探索項目時的記憶了。

當時他這位學生拒絕了邀請,表示自己手中還有研究在做,現在看來,就是這份高溫超導材料了。

只是,他搞研究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一些。

頂多半年的時間啊,在高溫超導領域就做出瞭如此的巨大的成果。

對於一份高溫超導材料來說,其實152K的超導溫度並不是關鍵,因爲它已經越過液氮77K的溫度線了。

但20T的臨界磁場強度,以及在在20T下臨界電流可達到5500A/mm2這兩樣參數,對於高溫超導材料來說就太重要了。

尤其是對於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來說,臨界磁場強度越高,對撞能級也就越高。

20T的臨界磁場,足夠將對撞能級提升到三位數的級別了。

這種對撞能級,用來尋找暗物質,無論如何應該都夠了吧?

思索了一番後,威騰接着問道:“我會先和格羅斯主xi說一聲的,明天會有一場相關的會議,我到時候會在會議上提出來。”

頓了頓,他接着問道:“對了,我需要你提供一份超導材料的參數數據,另外,這份超導材料能量產嗎?如果僅僅是實驗室中的產品,恐怕沒多大意義。”

徐川笑着點了點頭,道:“數據沒問題,我等會就發到你郵箱。至於工業化,我已經找到了工業化量產的方法,目前正在尋找合作的廠商,相信以華國的速度,要不了多久就能批量生產出來。”

威騰:“如果是這樣,我會去和理事會交流的。這對於CERN來說,是一件好事。你等我的消息,我會給你反饋的。”

徐川笑道:“麻煩導師了”

這邊,徐川在和自己的導師愛德華·威騰交涉,試圖截和CERN與櫻花國的高溫超導材料訂單。

另一邊,高弘明和彭鴻禧院士已經搭乘高鐵來到了廬陽。

這裡坐落着華國最大的可控核聚變基地,擁有着廬陽超環(HT-7)、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EAST)、EAST輔助加熱系統、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CRAFT)四大核聚變研究領域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再次來到廬陽科學島,驗證過身份後,彭鴻禧走入工業園區,看着經過近十年發展,近乎陌生的場景,這位老人的眼神中帶着一絲複雜的感情。

他曾經在這裡工作了長達十幾年的時間,98年華科院等離子體物理所承擔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HT-7U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的建造時,他就在這裡主導工作了,直到前些年才退休回到水木。

儘管他已經離開了,但他仍然關注着這邊的消息。

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廬陽華科院等離子體研究所已經成爲了華國最重要的可控核聚變研究基地,也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取得了輝煌而燦爛的成果。

如2012年時,EAST裝置打破世界紀錄,獲得超過400秒的2000萬攝氏度高參數偏濾器等離子體;2017年,創紀錄地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2018年實現了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等多項重大突破等等。

一項項的成果讓他心生慰藉,也讓他感到自豪。

如今再一次來到這裡,不由的讓他有些感懷。

就像是自己帶大的孩子,儘管它如今的已經獨立出去闖蕩了,但看到它在可控核聚變這條道路上走的更遠,也會有一種滿足和自豪。

“喲,老彭,是什麼風將你給吹過來了?”研究院大樓中,正在辦公的諶明繼院士笑着起身迎接彭鴻禧和高弘明。

兩人以前曾經是同事,不過他以前不在這邊,後面彭鴻禧退位後,他從西南核物理研究所那邊調派過來接手了廬陽華科院等離子體研究所的主導工作。

“咱兩有好幾年沒見了吧。”彭鴻禧笑着上前,有些感嘆的說道。

“是啊,12年你離開後,也就在14年院士大會的時候見過一面。如今又過去了五六年了。”諶明繼想了想後笑道。

“來,先快進來坐。”

辦公室中,諶明繼泡了壺清茶,三人寒暄了一會後,彭鴻禧開口道:“說正事,這次過來,是有事想找你商量一下。”

諶明繼院士笑了笑,道:“什麼事兒?能值得你親自出山跑一趟?”

“去年的時候,我答應徐川徐院士的邀請,幫助他完成金陵可控核聚變項目,現在項目已經啓動了,目前進入了一個關鍵節,徐院士爲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內的等離子體湍流建立一套數學模型.”

聽着彭鴻禧說的話,諶明繼臉上雖然依舊帶着笑容,不過眼神已經有了一些變化。

他這位老友重新出山輔助那位年輕人建立金陵可控核聚變項目工程的事情,他自然知道。只不過他並沒有去管而已,也沒有去過問。

現在這麼一說,他大抵清楚了這兩位到底是爲什麼而來的。

“經過了數輪超算的驗證,等離子體湍的數控模型參數完美,再加上時間不等人,對於我們和國家而言,越快完成可控核聚變項目越好,所以這次過來,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借用一次EAST裝置,完成對模型的實控驗算。”

對面,諶明繼沉思了一下,道:“抱歉,恕我沒辦法答應你的請求。”

聞言,彭鴻禧露出一絲詫異,迅速道:“這是一件大好事啊,等離子體湍的控制模型對於反應堆腔室中等離子體運行的幫助有多大你應該再清楚不過了。”

諶明繼搖了搖頭,收斂了笑容道:“正是因爲清楚,我才拒絕。”

“等離子體湍流的控制模型對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運行毫無疑問是至關重要的,但要改動控制系統,對於EAST裝置的風險太大了。”

“如果反應堆腔室中的等離子體失控,那麼對於EAST裝置來說後果是災難性的。”

“櫻花國QST中聚變研究所的JT-60SA可控核聚變實驗堆就是前車之鑑,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EAST裝置上,你我都將是罪人。”

“所以恕我沒法答應你這個請求,EAST裝置是所有人的心血,我不可能拿它去冒險。”

第251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第1001章 更有意義的技術第915章 能夠打穿航母的子彈第687章 費薩爾親王:我上學的時候都沒這麼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1162章 不僅僅是宇宙的索取者,更是文明的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491章 成了!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398章 上天都在幫助他們!第1103章 數學界毫無爭辯的第一人!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751章 馬斯克:你想要什麼?第434章 行星發動機第982章 ‘迭層編織雕刻技術’!第163章 完善計算方法第990章 百萬億級的超級工程第1093章 掛谷猜想!第905章 震驚全世界的消息第837章 除了他,沒人有這麼強悍的數學能力了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812章 早已不在同一個起點華米兩國第390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255章 這已經很強了!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037章 隱藏在火星細菌基因結構中的秘密第748章 強電統一!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80章 再上熱搜第835章 順利的電磁研究工作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934章 CERN的邀請,卡德拉暗物質?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882章 或許他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989章 火星地球化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53章 自負的第一區第153章 前往LHC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759章 葵花小課堂之我們中出了個大佬!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765章 金陵時代之照!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1046章 征服來自地球之外的世界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97章 建模工作開始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999章 遠征巴納德星?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70章 難住數學教授的題目第111章 見證奇蹟第51章 發現規律第625章 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第255章 這已經很強了!第713章 如同恆星般閃耀於文明的長河!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1086章 蟲羣意識?第1074章 一分鐘摧毀目標!第1028章 血肉苦弱 機械飛昇,千里眼第1095章 陶哲軒的疑惑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316章 薅西方國家的羊毛第658章 丟臉丟到全世界去了(感謝花南若大佬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682章 少俠,我想去太空旅行!第633章 未來的路線第310章 威騰帶來的靈感與觀測暗物質的方法第282章 萬一有希望呢?(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1191章 大統一的時代!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1068章 停止開發月球?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
第251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第1001章 更有意義的技術第915章 能夠打穿航母的子彈第687章 費薩爾親王:我上學的時候都沒這麼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1162章 不僅僅是宇宙的索取者,更是文明的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491章 成了!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398章 上天都在幫助他們!第1103章 數學界毫無爭辯的第一人!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751章 馬斯克:你想要什麼?第434章 行星發動機第982章 ‘迭層編織雕刻技術’!第163章 完善計算方法第990章 百萬億級的超級工程第1093章 掛谷猜想!第905章 震驚全世界的消息第837章 除了他,沒人有這麼強悍的數學能力了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812章 早已不在同一個起點華米兩國第390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255章 這已經很強了!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037章 隱藏在火星細菌基因結構中的秘密第748章 強電統一!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80章 再上熱搜第835章 順利的電磁研究工作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934章 CERN的邀請,卡德拉暗物質?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882章 或許他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989章 火星地球化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53章 自負的第一區第153章 前往LHC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759章 葵花小課堂之我們中出了個大佬!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765章 金陵時代之照!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1046章 征服來自地球之外的世界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97章 建模工作開始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49章 展開破譯工作第999章 遠征巴納德星?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70章 難住數學教授的題目第111章 見證奇蹟第51章 發現規律第625章 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第255章 這已經很強了!第713章 如同恆星般閃耀於文明的長河!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1086章 蟲羣意識?第1074章 一分鐘摧毀目標!第1028章 血肉苦弱 機械飛昇,千里眼第1095章 陶哲軒的疑惑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316章 薅西方國家的羊毛第658章 丟臉丟到全世界去了(感謝花南若大佬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682章 少俠,我想去太空旅行!第633章 未來的路線第310章 威騰帶來的靈感與觀測暗物質的方法第282章 萬一有希望呢?(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1191章 大統一的時代!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1068章 停止開發月球?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