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

“各位乘客您好,您乘坐的列車運行前方到站是星城南站。在星城南站下車的旅客,請您提前做好下車準備。列車在06站臺停靠,停車十分鐘”

伴隨着車廂內廣播的響起,徐川合上了小桌板上的筆記本電腦,伸了個懶腰。

果然,相對比坐飛機來說,他還是更願意坐高鐵一點。

寬敞安靜的環境能讓他更好的休息或者看書看報,而且五六個小時內的航程,高鐵也不會比飛機慢多少。

另一邊,星城南站的接待大廳中,十幾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站在空曠的大廳中吹着寒風等待着。

一旁,被工作人員拉開的大紅色橫幅和站在邊上扛着長槍短炮的媒體記者更是引得南站大廳中的一些路人頻頻回頭。

所有人都在安靜的等待,直到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從商務通道中走出閘門後,湘南的省程紹祺書記帶着自己身後的隊伍快步走上前去,隔着老遠就熱情地招呼道:“徐院士,一路上辛苦了,歡迎您回家!”

雖然知道眼前這位對這種公式化的迎接不怎麼喜歡,不過對於湘南和星城來說,相關的迎接肯定是要做的。

尤其是這一次大型強粒子對撞機項目落戶在星城,可以說幾乎全是這位的功勞。

一個千億級別的超級項目,一個國際性的大型科研項目,放到任何地方都能帶動整個城市,乃至整個省份的科研、經濟發展。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能影響到整個領域,乃至全世界高能物理領域的發展。

看着接待大廳中的人羣,徐川露出了個標準的笑容:“哪裡的事,程先生你們這也太熱情太隆重了”

程紹祺熱情的伸出雙手,緊緊的握住手晃了晃滿臉的笑容:“徐院士您爲祖國的科研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祖國的驕傲,也是咱們湘南的驕傲!我這只不過是替咱湘南的鄉親父老們表達一下我們心中的感謝而已。”

徐川謙虛的笑着應付,對他來說,這種客套的話語聽得太多了已經沒多少的感覺了。

不過對方親自過來迎接,心意他還是得領的。

當然,他也知道,這和前兩個月落戶在星城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有關。

在接待大廳寒暄了好一陣,婉拒了這位程書記的邀請晚餐什麼的,約定了有時間再聊後,他總算是擺脫了這羣熱情的領導們,跟隨着鄭海登上了紅旗轎車,出發前往了對撞機工程基地。

目前來說,大型強粒子對撞機除了工程項目的啓動會召開以外,還有總部的選擇、探測器的研究路線等問題都需要解決。

這會初期的規劃工作,是在國防科大校區中借用了一棟辦公大樓開展的,所以這一次徐川也直接來到了這所特殊的學校中。

說起這所特殊的院校,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國內唯二兩所軍隊直屬的大學。

它的前身是著名的“哈軍工”,其成立的時間也相當微妙。

1945年米國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震驚世界,加速了二戰結束進程,後續半島援助戰爭想必大家也都知道。

面對這震懾人心的核威脅,爲儘快研發出原子彈,就是在這樣的戰火,從誕生伊始就肩負着強國安邦的使命下,哈軍工成立了。

它與我國“兩弾一星”事業緊密相連,爲‘馬蘭實驗基地’提供大量的人才,可以說是兩弾一星工程的人才儲備庫庫。

從這所學校中出來的學生,不說能力有多麼的頂級,但毫無疑問他們都會是祖國最爲中堅的力量。

說起這所大學,還有一個小趣事,那就是在國內的地圖app上,你找不到這所大學的地址,也搜不到它的名字,哪怕你知道它在哪裡。

如果能找到,不用客氣,舉報你就能拿到獎金。

在校區的一角,某棟實驗大樓中,徐川找到了代替他主持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前期工作的邰學文院士。

這位這位兩鬢夾雜着白髮的主任正和人爭論着什麼。

對於華國來說,雖然這次建造的並不是國內的首臺對撞機;但作爲當下設計規模最大,對撞能級最高的設備,對未來科學的發展,有着十足的推進作用。

包括總部選址這種事情,弘揚中華文化、紅色精神等方面也是選址的目標之一。

畢竟在未來,這臺大型科研設備將引領國際高能物理及相關技術的發展,也將吸納迎接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學者。

如何提供一處安靜的學術環境,又能恰到好處的展示華國文化,無疑是重點之一。

眼下這位邰學文院士和人爭論的,就是對撞機總部的選擇。

徐川靜悄悄的湊過去聽了一下,這兩人的爭論點在於總部的選址是否要落在星城裡面。

作爲曾經在CERN那邊擔任過理事代表的邰學文覺得應該考慮星城之外的選址,將總部放在城市之外,既能提供一個安靜的科研環境,也能帶動總部地區與周邊的經濟發展。

而與他爭論的對象則是一名年紀更大一些的老人家,謝天華院士,國內加速器領域的奠基人之一。

世界上第一臺以高能量電子束治療腫瘤的醫用加速器、華國的第一臺高能電子直線加速器、華國第一臺對撞機正負電子對撞機、新型電子直線加速器等多項站在世界前沿的項目都和這位老人有關。

他的意見則是在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時應該更多的考慮一些經費支出等方面,將選址落在城市中,或者城郊區域,能節省不少的經費。

兩人各有理由,也都站得住腳,但也導致了這會爭論的特別激烈,誰也不服誰,唾沫子都快飛濺到對方的臉上去了。

“咳”

輕咳一聲,徐川打斷了兩人的爭論。

邰學文擡起頭,看到徐川后愣了一下,隨即臉上帶着笑容開口道:“徐院士你來的正好,你來評評理,謝天華這老東西非要將選址落在星城,我都懷疑他收了星城政府的好處!”

對面,名叫謝天華的老院士眉頭一橫,冷懟道:“什麼叫做我收了好處?邰學文你個老傢伙把話說清楚!”

“我將總部選址放在城市區域也是爲了節省經費!你知不知道在荒野中建一個總部要花多少錢?相關配套的設備建築什麼的都是要用錢的,你當國家的錢不是錢?”

“咱們國家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到處都需要用錢。對撞機項目很重要,但是能省的地方爲什麼不節省一點?”

見兩人又有懟起來的趨勢,徐川連忙勸導道:“邰院士,謝院士,咱現在有初步的規劃選址嗎?我先看看?”

邰學文點了點頭,在辦公桌上翻了翻,找到一份報告遞了過來,道:“有的,總部的初步選擇,這些天我們考慮了一些地址,你看看。” 徐川接過報告翻了翻,上面羅列了一些選址和座標,還有對應的一些優勢條件和綜合考慮。

從選址來看,對撞機包括總部、實驗室的選址基本都落在了幾個大型探測器的邊緣,這也是CERN那邊修建實驗室的標準。

不同的是,有些選址在較爲偏僻的荒野,有些則是緊貼着城市。

翻了翻手中的報告,徐川對着桌上地圖看了一會,突然開口道:“邰主任、謝老,既然總部的選址有爭議,不如咱們折中一下如何?”

“折中?”邰學文愣了一下,問道:“你的意思是?”

徐川笑了笑,道:“參考我之前主導過的可控核聚變項目工程,我覺得這個地方應該符合要求。”

說着,他指了一下規劃報告上的某個標點。

兩人順着他的指向看去,一座綠色的山林地帶映入眼簾。

“桃花嶺?”

看着點出來的位置,謝天華唸叨了一句,思索了起來。

徐川點了點頭,道:“沒錯,相對比考慮將總部修建在某處偏僻的荒野地帶和城市中來說,我其實更偏向於謝老的意見一點。”

“這個地方算是城市中的郊區,附近沒有什麼人煙,拆遷補償什麼的也很少。”

“而且我剛剛有留意到,在桃花嶺附近有規劃在建設的道路。此外地鐵也離得不遠,甚至後續簡單的延伸擴建一下就能到,從交通方面來考慮的話很方便。”

“至於弘揚傳統文化、紅色精神這些,因爲貼近城區,也有足夠的優勢。”

邰學文皺着眉頭道:“但是它並不在探測器區域。”

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總部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各種工作、生活和服務設施,如辦公會議場所、醫療急救、消防搶險設施、配變電站、冷卻物質、儲備系統等方面都需要考慮。

而這些設施有很多都和探測器有關係,大部分也都是爲探測器以及收到到的數據準備的。

如果條件允許,一般都會建造在探測器的上面,CERN就是這樣做,其總部就建立在

他與謝老院士爭論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在這裡,從平面結構上來說,對撞機是一個圓圈,其探測器部署在這個圓圈線路上。

雖然整體來說它深埋在百米深的地底,但毫無疑問,對撞機是一種對外界干擾極其敏感的設備,尤其是探測器部署的區域。

清北兩所大學的科研設備曾受地鐵修建的干擾導致精準度出現各種問題,放到對撞機上也一樣。

尤其是在對高能物理粒子探測的時候,外界的干擾極易導致探測器的失真。

因此探測器一般都是修建在周邊無人的區域的。

他之前主張將總部放到郊野,也有着這樣的考量。郊野之外沒有繁華的城市和建築,能最大的降低外界對探測器和科研工作的干擾。

聞言,徐川笑了笑,道:“其實咱們沒必要一味的參考CERN的標準,總部也並不一定需要建造在探測器上面。CERN剛成立LHC剛建造的時候,數據傳輸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所以總部貼合探測器也是爲了方便科研。”

“但現在不同了,高速發展的互聯時代可以讓我們實時的在地球任意角落都掌控接收到數據。”

“而且桃花嶺足夠大,西邊是象鼻窩森林公園,有着足夠的地方可以進行擴建,從各方面來考慮,將總部放在桃花嶺區域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辦公室中,邰學文和謝天華兩位院士看着規劃地圖和報告共同思索了一下,贊同的點了點頭。

從這會的分析來看,桃花嶺的確是個很不錯的場地,貼近城區交通方便,位置足夠大,能完成整體的實驗需求,而且地理處於郊區和待開發狀態,沒有過多的拆遷和投入。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星城市政fu對於這片地區的規劃,但對撞機總部的落址,無論如何都比原先的規劃更加優越。

最關鍵的是,這位總負責人開口了,合情合理的選址下,這份面子,他們都得給。

點了點頭,邰學文主任開口道:“既然這樣,我這邊先安排人對桃花嶺和周邊的環境做一個大體的考察,然後和星城市政fu那邊交流一下,確定情況。”

頓了頓,他接着看向徐川道:“總部的選址先這樣定下來,關於對撞機工程的啓動會,你這邊怎麼看?”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笑了笑,道:“當然是往大了舉辦!”

“關於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修建,不說全世界都在關注,至少整個物理領域都在注視着我們。這個時候我們關起門來自己搞,無疑於弱了聯合全世界學者的CERN一籌。”

深吸了口氣,他接着道:“而且和CERN相比,我們的根基更加薄弱,人才也更少,只有藉助性能強悍的對撞機,在這一次的競爭中吸引來大量的物理人才,纔有可能做到使物理聖地轉移到我們這邊來.”

在來湘南之前,徐川就仔細的考慮了關於對撞機的部署和安排。

且不管目前在米國的插手下,CERN與他們的競爭,光是在高能物理領域的研究和發展,華國一個國家就不可能吃下。

高能物理是面向全世界的一門學科,也是面向人類未來的科學;理論物理前沿領域的研究,需要的並非一國之力,而是一個文明的力量,才能大步向前。

而且在基礎物理和高能物理領域的發展,他們目前的確要落後不少。

這也是他一直都想着將世界物理聖地轉移到華國來的原因,藉助性能強悍的對撞機吸引來全世界的人才,進而培養屬於自己的學者,纔是真正的王道。

而更關鍵的是,在徐川心裡還有一個更遙遠的夢想和計劃,需要對撞機這個項目先爲其做一些鋪墊。

那是一個需要聯合整個人類文明的力量去進行開拓的領域,如果能順利做到,它將爲人類文明帶來第二個家園!

當然,無論是在強粒子對撞機項目中,還是在那個遙遠的夢想中,華國,都需要佔據主導的地位!

PS:昨天的章節寫了一些比較敏感的東西,然後審覈過不去,編輯大大也勸我刪了,影響了後續的劇情安排,今天只能重寫一點其他的,抱歉(;′⌒`)。

另:昨天斷更了,明天補上,最少兩更,多則三更,求個月票。

第878章 智能駕駛的突破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99章 上架感言第801章 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徐川教授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43章 聚變堆小型化的希望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258章 生日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24章 頒獎典禮第559章 超隱身戰機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1233章 人類不能失去徐教授,就像西方不能第443章 聚變堆小型化的希望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1237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您還需要諾獎嗎?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166章 數學與物理的完美融合第29章 數競國決開始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971章 成品:碳基驅動IC芯片!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841章 斷代的發展第434章 行星發動機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1116章 無緣《探索總刊》的世紀論文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833章 毀滅一座城市沒什麼問題第957章 實驗數據分析完成!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1210章 當下最有可能實現的超光速航行技術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205章 NS方程的階段性成果第528章 報告會都要預定了嗎?第1167章 徐川:你們在航天領域不夠資格!第36章 回家過年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1014章 強生集團的謀劃第1220章 爲什麼只有中文沒有英文?第262章 米國的調查第153章 前往LHC第752章 我要Neuralink腦機接口公司!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729章 被隨手幹掉的世界級數學難題第260章 超隱身材料第126章 伴星存在的概率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1142章 敏感的量子比特疊加態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1034章 徐川:我給你交代!第1152章 遊戲封測‘文明重啓’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1180章 最後的自由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227章 對抗核輻射的手段第157章 CERN的發佈會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1109章 費米實驗室的抗議第1123章 難以想象的誘惑!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1202章 量子霸權!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698章 徐川:我對錢不感興趣第416章 廬陽那邊的禮物第983章 顛覆整個半導體產業界!第1224章 至關重要的鋰空氣隔離膜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1183章 孕育新數學的思想第838章 毫無疑問,成功了!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955章 火星消失的大氣層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977章 決定我們未來共同命運的時刻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829章 靈性十足的‘AI助手’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63章 750+20+20第1051章 徐川:拿那麼多的諾獎也沒什麼用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1079章 智能體II型AI第712章 和徐川搶人?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240章 化學的未來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512章 取名這種事,我最拿手了!第414章 老人的到來第593章 你找我來,是爲了炫耀這些成果嗎?第25章 練習短跑
第878章 智能駕駛的突破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99章 上架感言第801章 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徐川教授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43章 聚變堆小型化的希望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258章 生日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24章 頒獎典禮第559章 超隱身戰機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1233章 人類不能失去徐教授,就像西方不能第443章 聚變堆小型化的希望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1237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您還需要諾獎嗎?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166章 數學與物理的完美融合第29章 數競國決開始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971章 成品:碳基驅動IC芯片!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841章 斷代的發展第434章 行星發動機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1116章 無緣《探索總刊》的世紀論文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833章 毀滅一座城市沒什麼問題第957章 實驗數據分析完成!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1210章 當下最有可能實現的超光速航行技術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205章 NS方程的階段性成果第528章 報告會都要預定了嗎?第1167章 徐川:你們在航天領域不夠資格!第36章 回家過年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1014章 強生集團的謀劃第1220章 爲什麼只有中文沒有英文?第262章 米國的調查第153章 前往LHC第752章 我要Neuralink腦機接口公司!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729章 被隨手幹掉的世界級數學難題第260章 超隱身材料第126章 伴星存在的概率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1142章 敏感的量子比特疊加態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1034章 徐川:我給你交代!第1152章 遊戲封測‘文明重啓’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1180章 最後的自由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227章 對抗核輻射的手段第157章 CERN的發佈會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1109章 費米實驗室的抗議第1123章 難以想象的誘惑!第385章 重啓實驗!第1202章 量子霸權!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698章 徐川:我對錢不感興趣第416章 廬陽那邊的禮物第983章 顛覆整個半導體產業界!第1224章 至關重要的鋰空氣隔離膜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1183章 孕育新數學的思想第838章 毫無疑問,成功了!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955章 火星消失的大氣層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977章 決定我們未來共同命運的時刻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829章 靈性十足的‘AI助手’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63章 750+20+20第1051章 徐川:拿那麼多的諾獎也沒什麼用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1079章 智能體II型AI第712章 和徐川搶人?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240章 化學的未來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512章 取名這種事,我最拿手了!第414章 老人的到來第593章 你找我來,是爲了炫耀這些成果嗎?第25章 練習短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