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嗎?

電磁軌道炮第一輪的常規彈藥測試實驗結束,開闊的測試場地已經是一片狼藉。

趁着準備第二輪‘活性毀傷元技術’製備的炮彈測試之前的空暇時間,一行人來到了開闊的測試場地現場。

畢竟在觀測室中看各種探測器和傳感器傳遞回來的實驗數據和圖像,遠遠沒有身臨其境來的感受深刻。

開闊的測試場地中,用於實驗的各種標靶、混凝土石牆、堅硬厚實的鋼板在雷神號電磁軌道炮的轟炸下已經變成了一堆破爛。

哪怕是航母上專用的特種鋼材,也如同被隕石擊中了的月球一樣,表面遍佈着隕石坑形狀的損傷洞口。

而那些因遭受了電磁軌道炮龐大沖擊損傷而四濺開來的碎塊碎屑,更是可以說幾乎在衝擊波的作用下,分散遍佈在了整個測試場地。

站在徐川的身邊,王永院士笑着開口道:“感覺如何?”

開闊的測試場地中,徐川彎腰從地面上撿起了一塊成年男子巴掌大小的殘破的裝甲碎片,開口道:

“170mm的複合型特種防護材料,被直接打穿了.嘖嘖這門電磁軌道炮的威力,比我想象中還要強大。”

他手中的殘片,是從他面前測試用的龐大複合型特種防護材料上撕裂下來的碎塊。

從已經完全扭曲的橫截面來看,可以清晰的看到這種防護材料是數層不同的材料構造而成的。

有尼龍材料,凱夫拉碳化硼陶瓷板、也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

事實上,這種所謂的複合型特種防護材料,換一種說法,其實就是軍用的防彈衣常用的材料複合組裝而成的。

一般來說,防彈衣的衣套常用化纖織品製作。

而防彈層是用金屬,或陶瓷片、玻璃鋼、尼龍、凱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液體防護材料、聚酰亞胺纖維等材料複合製造而成的。

這種複合材料可吸收彈頭或彈片的動能,對低速彈頭或彈片有明顯的防護效果,在控制一定的凹陷情況下可減輕對人體胸、腹部的傷害。

相對比單一的鋼材,或陶瓷等材料來說,這種複合型材料對子彈、電磁軌道炮的純金屬炮彈這種依賴純動能造成傷害的武器的防護能力更強。

因爲它內部的緩衝層用以消釋衝擊動能,並減輕非貫穿性損傷。

一般來說,六到九釐米左右的複合型防護材料,就足夠攔下普通的步槍子彈了,並且將衝擊力緩衝到對人體不會造成什麼傷害的地步。

雖然說從堅硬度上面來說它並不能和特種的鋼材相比,但在消除衝擊力,應對純動能武器的性能上,卻是遠超鋼鐵的。

然而即便是這種複合型材料,厚度達到了驚人的170mm的情況下,依舊沒能夠完全攔住電磁軌道炮的衝擊力,被撕裂成了破碎的殘片。

足以見得火力全開的電磁軌道炮殺傷力到底有多麼的恐怖。

王永院士笑着開口說道:“純金屬炮彈的殺傷力,還是有些不足的。”

看着滿地狼藉的測試標靶,徐川砸吧了一下舌頭,忍不住開口問道:“都這麼強悍了,這還不足?”

王永笑着點點頭,解釋道:“從殺傷力的角度考慮,無論是特種合金穿甲彈,還是貧鈾材料製備的穿甲彈,都無法改變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彈芯‘只能穿不能爆’的事實。”

“這意味着目前的穿甲彈很難造成二次殺傷效應,僅能靠彈芯融化時產生的射流破壞敵裝甲類裝備。”

“所以目前的電磁軌道炮技術,在殺傷力方面還是有較大的提升的。”

“等一會看看王海福教授研究的‘活性毀傷元技術’製備的炮彈材料殺傷力情況如何吧。”

“理論上來說,它應該能造成比純金屬炮彈更高的傷害,尤其是對護甲保護在內的單位。”

在工作人員快速的清理下,一片狼藉的測試場地很快就恢復了乾淨整潔。

那些已經被炸爛了的標靶通過叉車和剷車清理了出去,新的標靶材料重新運送了進來,固定在測試場地中。

第二輪的實驗測試,使用的是王海福教授帶人通過活性毀傷元技術臨時趕製出來的爆炸材料製備的炮彈。

相對比傳統的純金屬炮彈和特種合金炮彈來說,這種“活性毀傷元技術”製備的爆炸材料主要用於改進穿甲彈的彈芯。

經過改進後的穿甲彈,理論上來說可以實現在穿透裝甲後引爆彈芯、實現在密閉範圍內的二次殺傷。

換句話來說,如果使用它製備成榴霰彈一類的彈種,不但能夠用破片和彈丸實現火力覆蓋,而且還可以引爆破片和彈丸使得殺傷範圍進一步擴大。

觀測實驗室中,第二輪的測試已經展開。

最先開始進行的破壞的標靶同樣是使用石材混合少量泥土堆砌而成的石牆。

這其實就是模仿的普通山體結構。

當第一枚活性毀傷元炮彈推上雷神號電磁軌道炮的炮匣中時,觀測室中,不僅僅是徐川在期待,王永和王恩哥,包括海軍裝備處的蔀長歐陽振都在期待着第二次的實驗。

這種曾經拿到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活性毀傷元技術,與電磁軌道炮的匹配度如何,就看接下來的實驗了。

畢竟防護與穿透這對“矛盾體”一直是令武器研究者十分頭疼的問題。

由於材料技術的發展,穿甲材料和防護材料呈現輪番增強的趨勢,誰也不知道明天更先進的到底是哪一種技術。

伴隨着第一枚活性毀傷元炮彈推上雷神號電磁軌道炮的炮匣,那狹長炮管尾部的磁場指示燈,從淡紅色跳變成了淡綠色。

“充能完畢,當前雷神號磁場強度穩定,第二輪測試即將開始。”

伴隨着實驗室中一道智能彙報聲響起,第一枚活性毀傷元炮彈以肉眼無法捕捉的速度,撞上了數百米開外的石牆。

如同第一輪的純金屬炮彈一般,率先呈現在衆人眼前的是炮彈本身攜帶的海量動能撞上石牆而形成的衝擊性破壞。

漫天的塵埃和碎石朝着四周飛去,如同小山一般的石牆直接被掏空出一個巨型大坑。

隨着第一輪爆炸的響起,在衆人注視的目光下,測試用的石牆內部,傳出了第二輪的爆破聲。

那由第一輪的炮彈衝擊造成的坑洞中,猛烈的爆破如同在內部安裝了一枚定時炸彈一般,直接將原本還算是完整的石牆直接爆破塌陷了下去。

那四周原本勉勵支撐的牆壁,在遇上第二波的活性毀傷爆破後,已然有一部分無力在維持平衡。

就像是塌方一般,石牆再度垮下去了一小部分。

儘管從爆炸的威力上來看,第二次的活性毀傷單元材料形成的破壞遠遠無法和第一波的衝擊相提並論。

甚至可以說連第一波傷害的百分之一都沒有。

但它的目標已經達到了。

如果說,這枚炮彈擊中的是一艘軍艦,那麼軍艦內部的人員或設備,在第二波的爆炸下,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傷亡或破壞了。

別看爆炸威力小,那也只是對比的。

在彈頭高度撞擊到目標造成的第一輪衝擊性破壞後,產生第二次爆炸進行二次打擊已經穿透了防護層,對內部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觀測室中,一項項的實驗數據通過佈置在測試場地中的感應器或探測器傳遞了回來。

看着監控屏幕上的畫面和相關的實驗數據,王永院士激動的一揮手,攥着拳頭興奮的開口道:“漂亮!”

儘管目前還只是實驗了第一枚活性毀傷元炮彈,但前後兩輪的損傷和爆破,已經證實了這種新材料製備的炮彈,的確具備二輪殺傷手段!

更關鍵的是,電磁軌道炮本身附帶的超強磁場,以及出膛時形成的高壓電流,並未對炮彈內部的活性毀傷材料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先不論威力如何,至少它成功的實現了純金屬炮彈不可能形成的二次爆破殺傷。

這對於電磁軌道炮技術來說,突破是巨大的!

觀測室中,徐川盯着屏幕上那些探測器和感應器傳遞回來的數據和曲線,思索了一會後開口道。

“4.2兆焦耳。”

房間中,王永院士聽到這個數字後,微微愣了下,有點沒反應過來。

他有些詫異和好奇的看了一眼徐川,開口問道:“什麼?”

徐川淡淡的開口道:“二次爆炸,也就是那枚炮彈中的活性損傷材料爆炸形成的能量,應該在4.2兆焦耳左右。”

聞言,王永又愣了一下,看着屏幕上那亂七八糟各式各樣的探測和感應數據,整個人都有些懵逼。

愣了好一會,他忽然看向站在另一邊的王恩哥,喊道:“老王,你將活性損傷元炮彈的性能告訴他了?”

“啥?”

監控屏幕臺前,正盯着監控畫面的王恩哥院士扭頭看了過來,臉上帶着疑問,顯然是沒聽清楚王永院士說了什麼。

王永院士深吸了口氣,重新問道:“我說,你之前發給徐院士的郵件中,將活性損傷元炮彈的性能數據也附帶過去了?”

王恩哥搖了搖頭,道:“沒有,活性損傷元炮彈昨天才到,還沒測試呢,我將這玩意的數據發給他幹哈?”

聽到王恩哥的回答,王永院士臉上露出了狐疑的神色。

他盯着這位老友看了一眼後,目光轉移到了徐川身上,帶着疑惑的語氣問道:“你是怎麼知道活性損傷材料爆炸形成的能量在4.2兆焦耳左右的?”

徐川淡淡的笑了笑,指向監控屏幕上那實時傳遞回來的實驗數據,開口道:“那上面不是有嗎?”

聞言,王永一臉茫然的看向了監控屏幕。

看着那實時傳遞回來,亂七八糟的監控和感應數據,整個人都有些懵。

這上面,哪裡有活性損傷材料爆炸形成的能量數據了?

他們的監控探測和感應器什麼時候能精確的捕捉到這種數據了?

有些懷疑的看了一眼監控屏幕,試圖在上面找到具體數據的他發現自己根本就找不到後,纔將目光重新落回了徐川的身上,有些遲疑的問道。

“這上面沒有這個數據吧?”

徐川笑了笑,道:“表面上的確沒有,但是簡單的計算一下就可以了。”

聽到這話,王永院士的眉毛狠狠抽搐了下。

尼瑪?

什麼鬼?這玩意能從這些監控數據上計算出來?

目光落到監控屏幕上,看着那幾乎完全沒有關聯的監控數據,這會他已經開始懷疑人生了。

作爲海軍工程大學工學院的院士,雖然並不是數學專業的學者,但常年從事於磁場物理和凝聚態材料學研究的他,數學說不上多好,但也不會差。

畢竟他能夠熟練的使用數學工具來解決在這些研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徐川之前發過來的理論研究,那個有關於三維橢圓電磁場與高維大尺度反散射問題的分析與計算的理論,就是他帶人做出來的數學模型。

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證明他的數學能力不低了。

但此時此刻,他看着監控屏幕上那些亂七八糟的實時反饋數據,怎麼都不敢相信居然有人能從裡面準確的計算出活性損傷元材料爆炸二次爆炸的能量大小。

看着一臉狐疑不相信自己的王永,徐川笑着開口道:“要打個賭嗎?等下結束測試後,應該是可以系統性的測試出來活性損傷元材料爆炸的能量大小的。”

聽到這話,王永院士回過神來,搖了搖頭,開口說道:“打賭就沒必要了。”

這種必輸的賭,他纔不想打。

事實上,活性損傷元材料爆炸產生的能量,的確在4.2兆焦耳左右。

這個數據,其實是一公斤標準TNT炸藥爆炸的能量。

京城理工大學那邊的王海福教授,就是按照這個標準來做的內芯。

只是,他怎麼都想不通,這個世界上還能有這種怪胎,居然能夠憑藉這種反饋的雜亂數據,計算出活性損傷元材料二次爆炸產生的能量。

這真的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嗎?

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694章 黎曼猜想,有答案了?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964章 或許超光速旅行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第438章 手搓常溫超導材料?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433章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799章 最大的錯誤,或者說‘漏洞’!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1124章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第85章 南大的獎勵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308章 打破標準模型的粒子!第97章 建模工作開始第1073章 來自外太空的降維打擊!第456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單章第482章 委屈的三星第1082章 全球性災難!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945章 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第1058章 臭名昭著的環保組織第794章 改寫物理學聖地第837章 除了他,沒人有這麼強悍的數學能力了第1006章 火星作業。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370章 破曉!啓動!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137章 收穫與分贓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329章 現在的期刊都這麼會玩了嗎?第101章 如何解決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卷疊(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353章 出訪廬陽科學島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260章 超隱身材料第403章 高能級中子輻照實驗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437章 僅僅只是試着研究一下而已第779章 再懟無良記者第406章 示範堆建堆!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848章 室溫超導的機理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700章 破局的契機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556章 科研又雙叒叕的背鍋了?第1071章 希格斯教授的另一份手稿第927章 米國的小算盤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1206章 第一輪撞擊,完成!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1099章 與虛空的對峙!第62章 省狀元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1184章 小行星剎車成功!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429章 破曉!第1187章 沒有哪篇論文能夠與之媲美!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1205章 撞擊!撞擊!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965章 ;碳基芯片的突破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
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694章 黎曼猜想,有答案了?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964章 或許超光速旅行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第438章 手搓常溫超導材料?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433章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799章 最大的錯誤,或者說‘漏洞’!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1124章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第85章 南大的獎勵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308章 打破標準模型的粒子!第97章 建模工作開始第1073章 來自外太空的降維打擊!第456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單章第482章 委屈的三星第1082章 全球性災難!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945章 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第1058章 臭名昭著的環保組織第794章 改寫物理學聖地第837章 除了他,沒人有這麼強悍的數學能力了第1006章 火星作業。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370章 破曉!啓動!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137章 收穫與分贓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329章 現在的期刊都這麼會玩了嗎?第101章 如何解決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卷疊(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353章 出訪廬陽科學島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260章 超隱身材料第403章 高能級中子輻照實驗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437章 僅僅只是試着研究一下而已第779章 再懟無良記者第406章 示範堆建堆!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848章 室溫超導的機理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700章 破局的契機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556章 科研又雙叒叕的背鍋了?第1071章 希格斯教授的另一份手稿第927章 米國的小算盤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1206章 第一輪撞擊,完成!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1099章 與虛空的對峙!第62章 省狀元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1184章 小行星剎車成功!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429章 破曉!第1187章 沒有哪篇論文能夠與之媲美!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1205章 撞擊!撞擊!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965章 ;碳基芯片的突破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