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這個機遇什麼時候出現

結束了疲憊的一天,當鍾白返回家中,倒在牀上之後,卻沒有立刻休息。

因爲回答路長鳴的問題,又勾起了鍾白對稀土這一行的記憶,而這又恰恰是他之前對於白峰集團兩個規劃方向中間的一個。

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平時主要用在永磁材料(包括合金)、石化、玻璃等幾個行業中。

沒有稀土,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沒有智能手機、特斯拉和高鐵的世界,世界原油轉化率只剩下2020年的一半,任何一個國家都造不出激光制導武器。

沒有稀土,我們將不再有電視屏幕、電腦硬盤、光纖電纜、數碼相機和大多數醫療成像設備。

這些只是冰山一角,總之稀土在各種工業上的應用廣度,超乎一般人想象!

本質上來說,球墨鑄鐵只是稀土合金運用的一個小分支,雖然微不足道,但前提還是稀土開採和製作稀土產品這條線。

而稀土開採又是稀土產品的基礎,說到稀土開採,那就要提及稀土儲量和80年代初稀土行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環境了。

稀土儲量世界第一是歷史和大自然留給中華民族的資產。

無論是鍾白的前世還是今生,華國都是唯一一個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

在1970年代之前,華國的稀土儲量佔世界儲量的90%,然而,1996年到2009年之間,華國稀土儲量大減37%,到了2010年只剩2700萬噸。

這中間固然有采用極度浪費的掠奪性開採方式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華國在提煉技術上長期落後於西方國家,所以纔不得不以底價出口稀土精礦,再以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價格購入稀土產品。

從八十年代開始,華國稀土進入了產量急速增長的時期,由於改革開放提出了“資源換技術”的指導思想,出於換取大筆外匯需要,華國推行了“大礦大開、小礦小開、有水快流”的指導方針,以刺激稀土資源的大量出口,這在其他自然資源領域並不少見。

當年,爲了向擁有世界最先進工藝的法國羅地亞工廠求購稀土分離的相關技術,傲慢的法國人不止要價遠遠超過華國的預期,更是要求產出產品的大頭必須賣給對方。

沒有工業技術,華國只能忍氣吞聲,爲法國貢獻研發支出並承擔環境污染,地位上僅相當於一家沒有獨立話語權的分公司。

多年以後,國家回顧這一塊的時候才發現,當初爲了短期利益採取的這種做法,給華國稀土產業所造成的傷害是十分巨大的。

鍾白當然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的發生,稀土關聯着諸多高精尖產業的發展,如果能夠在這個年代讓華國稀土提煉技術走上國際尖端,那麼自然就不會出現“資源換技術”的局面,不但能夠保護華國的稀土不被那些發達國家掠奪,而且還能大大的提高華國工業強國的速度!

“如果有一個良好的機遇,就能好好制定計劃,讓白峰集團加速進入稀土行業了。”鍾白默默的嘆息一聲。

但以白峰集團現在僅僅不到2000萬資本的體量,想要涉足燒錢如流水的稀土行業,是何其困難?

而且,這個機遇,什麼時候出現?

這不是鍾白靠躺在牀上空想就能解決的,隨着一陣睡意襲來,他慢慢的合上了雙眼……

……

京城,工業部。

副部長向盼的工作很忙,昨天的天都一日遊只不過是他每週排得滿滿的行程之一。

剛剛上班,秘書就把今天待批閱的一大堆文件放在了辦公桌上。

向盼還是按照以往的習慣,工作之前先泡一杯濃茶,然後再回憶一下昨天有那些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接下來纔會開始今天的工作。

白峰集團成立的陣仗比他想象中的要大,那個餘東峰的演講格局也很高,雖然聽上去目標有點難以企及,但不得不說,這年頭隨着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鋪開,這些年輕企業家的雄心壯志也頗爲有豪氣。

在向盼看來,白峰集團的成立偶然因素是很大的。

從一家服裝代理公司直接跨領域進入工業設備製造,餘東峰的眼光不可謂不毒辣,但DWX系列單體液壓支柱核心技術卻是天河省工業廳的鐘白髮明的。

向盼默默的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沒有鍾白,那麼白峰集團有99%的可能性成立不了!

這個年輕的小科長,還真是挺有本事……昨天自己去機場的時候,劉正富和呂旭東來送是很正常的,但是天河省軍區副司令員高健也一路過來送自己,這是向盼沒有想到的。

而且他更沒有想到的是,高健居然還單獨給自己提了一件事!

他們省軍區的385軍科所想把鍾白特聘爲兼職研究員!

當時,向盼還以爲高健在和自己開玩笑,但對方表情嚴肅的表示,在宴會上就動過直接挖人的想法,但事後又改變爲聘爲兼職研究員,希望鍾白有空能參與他們那邊的稀土合金項目。

當然,對於高健的這個要求,向盼當場是沒有直接表態的。

畢竟劉正富和呂旭東還在場,自己雖然是他們的領導,但一聲不吭的就把天河省廳的優秀人才拿去做人情,這種事情他還是做不出來的。

所以向盼表示,等他回去之後再說,一定會給高健一個回覆的,同時又暗示對方,這事兒你還得和劉正富他們說說才行啊。

高健當時表情沒有什麼變化,似乎這個回答也沒有出乎意料,只是平靜的點了點頭,表示後續會再聯繫的。

“這個鍾白,是比餘東峰更優秀的存在啊……”想到這兒,向盼不禁微微搖了搖頭,拿起了面前那起碼超過二十公分高的待批閱文件,開始從最上面一份一份看了起來。

頭兩份都沒什麼,但當向盼看到第三份文件的時候,籤批文件的鋼筆在半空中停住了!

這是一份人事教育司的待批閱文件,裡面的內容是……

《關於在全國工業系統抽調相關人員參加稀土高級人才培訓班的通知》!

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小的瑕疵第一百一十四章 罷工第一百八十七章 修改措辭第六百四十八章 慌亂的佐川真人第四百六十章 餘東峰的表演第四百四十六章 都回來了第五十九章 如何產品創新第六百七十八章 前往外事部第六百六十一章 緊急備用金兩萬美元第四十四章 變換爐第一百三十三章 皮爾·卡丹代理權第三百五十六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二百四十三章 規矩不能亂第二百五十三章 孺子可教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那味道,真甜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種不同的體系第四百七十五章 符可爲來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幾方都得利第七百四十一章 抵達瓊州第六百二十二章 你好我好兄弟好第一百八十七章 修改措辭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並沒有什麼情緒第三百四十九章 吳小平的建議第七百三十五章 意外撿到個人才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大收穫的一天第二十章 把困難擺在前面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全保證金第四百九十九章 拿下訂單第一百六十二章 瑞士美食第三十章 形成來源第五百九十六章 欠人情的貼牌羽絨服第578章 遠景目標,永磁材料釹鐵硼第八十九章 一定要快點回復啊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第三百五十四章 困難局面第五百零二章 真不考慮貸款?第七百三十六章 活絡的阿光第六百九十八章 聯盟化收購協議第一百零四章 我並不看好第五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七十四章 特別轉讓交易的方式第七百零七章 聯合新聞發佈會第十一章 開會第七百零一章 補充特刊獨家轉載權第七章 是打字員還是新工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借調方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罷工第五百九十二章 主動要求實習?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去京城一趟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腦補過度的耿大力第六百四十八章 慌亂的佐川真人第二百零六章 被毀壞的數據線第五百一十二章 部裡注資第五百五十三章 直接進入普查階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抵達哈爾科夫第四百二十五章 認識又怎能不深刻第二十六章 酒桌待遇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佬不愧是大佬第四百八十二章 能搞多快就搞多快第六百七十二章 耿大力出場第六百七十三章 答案竟然是這個第二百一十章 KCO特種含氮肥程序1.0第一百零四章 我並不看好第一百七十三章 我要宣佈一下規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請朱廠長主持工作第一百四十章 馬上入賬第六百七十四章 全循環利用技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還有什麼安排第六百五十四章 這麼大一盤棋第五百六十七章 該給財務上增加人手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說小化肥廠就不能轉型第一百二十八章 彙報第五百二十七章 應該追求更高的目標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天才第三百二十六章 更新技術第七百一十一章 不甘心的大和沙麗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來自MD的三人組第三百八十三章 如何建立信任第三百八十九章 換個型號第八章 不是待遇問題第六百二十三章 RB有色金屬三巨頭第七百三十五章 意外撿到個人才第四百六十八章 把那個二愣子挖過來第四章 我可以第八十四章 我會德語第一百一十七章 程淮魯的判斷力第四百五十四章 MD人的第一波出礦第二百六十五章 縣長的指示第六百四十六章 相信我,沒錯的第三百章 樸素的吶喊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廖莎第五百三十四章 爲什麼鍾白會有這種理解?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大收穫的一天第三百八十八章 我們自己也弄一個機械廠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個年代華僑的威力第六十五章 高價的原因第五百六十四章 咽不下那口氣第六百零七章 徐院士的囑託第四百八十章 出租車司機的重磅情報第三百八十六章 等電話
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小的瑕疵第一百一十四章 罷工第一百八十七章 修改措辭第六百四十八章 慌亂的佐川真人第四百六十章 餘東峰的表演第四百四十六章 都回來了第五十九章 如何產品創新第六百七十八章 前往外事部第六百六十一章 緊急備用金兩萬美元第四十四章 變換爐第一百三十三章 皮爾·卡丹代理權第三百五十六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二百四十三章 規矩不能亂第二百五十三章 孺子可教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那味道,真甜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種不同的體系第四百七十五章 符可爲來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幾方都得利第七百四十一章 抵達瓊州第六百二十二章 你好我好兄弟好第一百八十七章 修改措辭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並沒有什麼情緒第三百四十九章 吳小平的建議第七百三十五章 意外撿到個人才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大收穫的一天第二十章 把困難擺在前面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全保證金第四百九十九章 拿下訂單第一百六十二章 瑞士美食第三十章 形成來源第五百九十六章 欠人情的貼牌羽絨服第578章 遠景目標,永磁材料釹鐵硼第八十九章 一定要快點回復啊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第三百五十四章 困難局面第五百零二章 真不考慮貸款?第七百三十六章 活絡的阿光第六百九十八章 聯盟化收購協議第一百零四章 我並不看好第五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七十四章 特別轉讓交易的方式第七百零七章 聯合新聞發佈會第十一章 開會第七百零一章 補充特刊獨家轉載權第七章 是打字員還是新工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借調方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罷工第五百九十二章 主動要求實習?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去京城一趟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腦補過度的耿大力第六百四十八章 慌亂的佐川真人第二百零六章 被毀壞的數據線第五百一十二章 部裡注資第五百五十三章 直接進入普查階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抵達哈爾科夫第四百二十五章 認識又怎能不深刻第二十六章 酒桌待遇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佬不愧是大佬第四百八十二章 能搞多快就搞多快第六百七十二章 耿大力出場第六百七十三章 答案竟然是這個第二百一十章 KCO特種含氮肥程序1.0第一百零四章 我並不看好第一百七十三章 我要宣佈一下規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請朱廠長主持工作第一百四十章 馬上入賬第六百七十四章 全循環利用技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還有什麼安排第六百五十四章 這麼大一盤棋第五百六十七章 該給財務上增加人手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說小化肥廠就不能轉型第一百二十八章 彙報第五百二十七章 應該追求更高的目標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天才第三百二十六章 更新技術第七百一十一章 不甘心的大和沙麗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來自MD的三人組第三百八十三章 如何建立信任第三百八十九章 換個型號第八章 不是待遇問題第六百二十三章 RB有色金屬三巨頭第七百三十五章 意外撿到個人才第四百六十八章 把那個二愣子挖過來第四章 我可以第八十四章 我會德語第一百一十七章 程淮魯的判斷力第四百五十四章 MD人的第一波出礦第二百六十五章 縣長的指示第六百四十六章 相信我,沒錯的第三百章 樸素的吶喊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廖莎第五百三十四章 爲什麼鍾白會有這種理解?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大收穫的一天第三百八十八章 我們自己也弄一個機械廠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個年代華僑的威力第六十五章 高價的原因第五百六十四章 咽不下那口氣第六百零七章 徐院士的囑託第四百八十章 出租車司機的重磅情報第三百八十六章 等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