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個不留

匈奴早已沒有了以前的兇悍勁頭,亂喊亂叫,爭相逃命,好象喪家之犬。[。]

直到匈奴只剩下不到兩千人,周陽這才手一揮,漢軍停止了射殺。

要命的弩矢終於停了,可是,匈奴並沒有停下來,仍是在叫嚷躲藏,跟沒頭蒼蠅似的。處於如此絕境,誰會想到,漢軍竟然會停止射殺,他們這是慣性所致。

直到過了老一陣,匈奴這才發現弩矢竟然沒有了,愕然不已,你看看我,我望望你,入眼的盡是迷茫與不解。

緊接着就是狂喜,弩矢實在是要命,能停下來是最好,齊聲歡呼“崑崙神”。

這一聲歡呼充滿着激情,飽含真情,他們真的是太感激崑崙神了,要不是偉大的崑崙神顯靈,誰能讓弩矢停歇呢?

他們的歡喜只存在短短的一瞬間,周陽的聲音響起:“左大都尉聽着,你提議要與漢軍較量騎術、箭術、刀法,我以爲此議甚好!你,率領你的人出來!”

這是真的嗎?

左大都尉以爲自己聽錯了,愣怔了好一陣,這纔有些結巴的問道:“你是誰?你說的是真的?”

“我是周陽。說話算數!”周陽的聲音再次響起。

周陽兩次設謀打敗匈奴,就連軍臣單于本人都敗於周陽之手,就是沒有人聽過周陽的聲音,這是匈奴第一次聽周陽說話,左大都尉有些不信:“漢人狡猾,比草原上的狼還要狡猾,你說的話,我不信!”

“很好,我會讓你相信的!”周陽的聲音再次響起,還有一個鏗鏘有力的字:“射!”

話音一落,不計其數的弩矢又射了過來,射倒一片匈奴。

“別射了,我信,我信了!”左大都尉哪敢有絲毫懷疑。

如此說話,無異於低頭服輸,這是他這一輩子第一次以如此低聲下氣的語氣向漢人說話,也是匈奴大臣中第一次如此向漢人說話!

情勢處此,由不得他!

“列陣,出去!”左大都尉飛身上馬,率領殘部出了道口。

一出道口,只見漫山遍野的漢軍,紅色的旗幟,紅色的軍服,好象一片赤潮。漢軍人如龍,馬如虎,氣勢如虹,一瞧便知是漢軍的精銳。

匈奴一出道口,背後衝出一支漢軍,把他們的後路給截住了。爲首一員漢將,身如鐵塔,一雙猿臂,眼如銅鈴,正是飛將軍李廣。

李廣親自斷後,匈奴無路可逃了。即使匈奴縮回道口也沒有用,不過是重陷弩陣而已。

一面周字大旗在風中招展,舒捲如畫,獵獵作響。

旗下一人,正是周陽,瞧這年紀,還在弱冠之年,用他這樣的人做統帥,這也太異想天開了,讓人驚詫。

“你就是周陽?”左大都尉絕對不願相信自己的眼睛。

“沒錯!我就是周陽!”周陽微一頷首,眼裡精光閃動。

“你要怎樣才能讓我相信你?”左大都尉素知漢人信奉兵不厭詐,一個不小心就會中了漢人的計。

“讓你相信?你太高看自己了!”周陽嘴角一裂,很是好笑的道:“我只是告訴你,你必須按照我的話去做!”

“要是不呢?”左大都尉聽着周陽的話,總覺得彆扭,那可是高高在上的勝利者語氣啊!

匈奴什麼時間成了失敗者?

“你能選擇嗎?”周陽以譏嘲的口吻嘲笑他:“在這裡,我說了算!你只能照辦!我身後的騎兵,是剛剛組建,他們還沒有經歷過騎兵的廝殺!你們打敗了他們,你們就可以活命,我放你們走!”

略一停頓,周陽的聲音陡然轉高亢:“你不照辦,我現在就射殺你們!”

左大都尉權衡起來,雙眉緊皺。周陽說得沒錯,他沒有任何的選擇餘地,只能照周陽說的辦。因爲,他現在仍是處於漢軍的弩陣威脅中,不照辦立時就得死。照辦了,未必就能活,至少還有一絲希望。

“大匈奴的勇士們:你們是大匈奴最好的勇士,是大漠上的雄鷹,漢人不過是小雞,等着你們去抓!”左大都尉回過身,揮着彎刀,對匈奴大聲打氣,聲如雷霆,遠遠傳了開去。

他說得口沫橫飛,激情四射,脖子上的青筋直跳,然而,匈奴個個耷拉着腦袋,垂頭喪氣,跟斗敗的公雞似的。

左大都尉一顆心直往上沉,大聲吼叫起來:“你們還是大匈奴的勇士嗎?你們對得起大匈奴嗎?你們對得起大單于嗎?你們怎麼向崑崙神祈禱?”

一聲又一聲的質問,彷彿炸雷似的,匈奴仍是死氣沉沉,沒有一點反應。

“崑崙神!崑崙神!”

左大都尉實在沒辦法激起軍心了,只得揮臂高呼,妄圖以神祗來喚醒他們的鬥志。結果,想得到,仍是……

看着左大都尉表演獨角戲,李廣笑得伏在馬背上,猿臂前伸,指着左大都尉:“可笑啊可笑!如今這種情形下,要想激起軍心士氣,只有讓他們看到勝利的希望才行!要是沒有勝利的希望,就是起孫吳於地下,又有何用呢?”

“大帥,激勵士氣,讓匈奴見識見識一下如何激勵軍心士氣的!”程不識笑呵呵的,衝周陽擠眉弄眼。

他和匈奴打了一輩子的仗,就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搞笑的事情了。當然,匈奴越是垂頭喪氣,越是叫人開心!

周陽也有些好笑,沒想到匈奴一敗士氣竟然如此低落。用他們來歷練騎兵,很難達到目的,早知如此,何必多此一舉,一陣弩矢射殺了事。

策馬來到漢軍前,微一掃視,漢軍個個士氣高昂,眼裡閃着熾烈的戰意,挺着胸,昂着頭,只要周陽一聲令下,就會朝匈奴撲過去。

漢軍的士氣與匈奴恰成鮮明的對比,周陽甚是滿意,大聲道:“弟兄們:你們都看見了,匈奴低垂着頭!這是數十年來,匈奴第一次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你們足以自豪!你們可以向你們的兒女說:匈奴第一次低頭,是在我的面前!”

匈奴壓着漢朝打了數十年,就從來沒有如此低過頭的,漢軍親眼見證,那是何等的大快人心。再給周陽一句“匈奴第一次低頭,是在我的面前”激得熱血上涌,齊聲高呼:“大漢萬歲!大漢萬歲!”

數萬大軍齊聲吶喊,聲浪直衝雲霄,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律律!”

戰馬嘶鳴,與之相和,人歡馬騰,一派肅殺之氣!

“你們聽聽,我們是第一次在漢人面前低下頭顱!你們羞不羞?”左大都尉又找到一個激勵軍心士氣的籍口。

可是沒用,匈奴的頭顱垂得更低了,連臉都不紅一下。匈奴奉行的就是打勝了衝上去,打敗了趕緊逃,誰會害羞?

“他們,是匈奴單于最精銳的軍隊,殺過無數的百姓,燒燬過我們的村莊、城池,罪惡累累,死有餘辜!”周陽右手重重揮下:“我,命令你們,殺光他們!一個不留!”

聲如洪鐘,遠遠傳了開去。

“一個不留!”

“一個不留!”

漢軍齊聲吶喊,揮着漢劍,漢劍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好象一面面碩大的鏡子。

周陽猛的拔出漢劍,朝匈奴一指:“殺!”

蹄聲驟然響起,如炸雷轟地,數千漢朝騎兵好象潮水一般朝匈奴涌了過去。

如雷的蹄聲,濺起的煙塵,漫卷的旗幟,閃光的漢劍,看在眼裡,讓人熱血涌動,周陽右手緊緊握在劍柄上。

這可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有如此規模的漢朝騎兵馳騁,讓人激動啊!

接連兩仗,讓漢軍繳獲了不少戰馬,再加上滋擾,收穫頗豐,周陽現在手裡有七千騎兵了,要是再加上建章軍,有一萬騎兵了。

漢匈打了數十年,一將手握一萬騎兵,還沒有過,這很讓人激動。

時間短,這些騎兵和精銳騎兵還有很大的差距,他們極需要歷練,拿左大都尉的殘部開刀,是個不錯的選擇。

望着象海潮一般涌來的漢朝騎兵,左大都尉的瞳孔一縮,他可是識貨之人。這支騎兵雖然組建的時間不長,卻有如此陣勢,如此氣勢,很難得了,就是自詡騎射嫺熟的匈奴也不見得能做到。要是假以時日,他們必然能成爲匈奴的強勁對手,騎射箭術砍殺不在匈奴之下。

似乎,有一支漢人的騎兵打得匈奴大敗。哦,那是河套之戰的秦朝騎兵,他們身着皮甲,揮着闊身長劍,腰間懸着人頭,號稱“飛騎鼻祖”。

沒想到,這種氣勢,今日復現了!

“漢軍威武!”

就在左大都尉轉念頭之際,漢軍戰號沖天,鋪天蓋地的殺了過來。

漢軍氣勢如虹,若是殺到,匈奴會在瞬間崩潰,左大都尉暗歎一口氣,事已不可爲了。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原本低垂着頭顱的匈奴,竟然好象換了個人似的,也不知道誰高喊一聲“烏特拉”,緊接着“烏特拉”的吼聲響徹天際。

原本沒有聲氣的匈奴,一下子活了過來,飛身上馬,揮着彎刀,朝漢軍衝去。

生與死,是激勵人鬥志的最好手段。匈奴也明白過來,只有拼命一搏,他們纔有生路,這是垂死掙扎。

左大都尉愣了半天才明白過來,大喜過望,飛身上馬,大吼一聲“烏特拉”,揮着彎刀就衝了過去。

“這還有點意思!”周陽看在眼裡,不住點頭。

只有強勁的對手,才能達到歷練騎兵的目的。要是匈奴象適才那般,奄奄一息,那就是屠殺,根本不是歷練騎兵,還不如找一羣豬讓他們砍殺。

周陽傳下號令,要建章軍掠陣,要弩陣嚴陣以待,若是匈奴想逃走,直接射殺。

李廣、程不識帶着漢軍,在戰場邊上馳騁,監視匈奴的一舉一動。

兩軍先是放箭射殺,中箭落馬者不在少數。說起射箭,漢軍騎兵並不比匈奴差,這些騎兵都是周陽千挑萬選的,入選的條件之一就是箭術了得。

在冷兵器時代,箭術能左右戰爭的勝負,不能不謹慎對待。

入選之後,周陽從建章軍裡挑出一些善於教人的兵士去訓練他們騎射,象蘇建有磨刀石之稱的人自然會再次擔負起訓練的擔子。

建章軍的騎射本就驚人,不在匈奴射鵰者之下,有了他們的調教,這騎兵的進步自然是很驚人了。

這一輪箭術比拼,匈奴處於下風,傷亡是漢朝騎兵的數倍。當然,漢朝騎兵佔有人數優勢,他們是匈奴的四五倍。

一邊放箭,一邊衝鋒,不斷有人落馬。直到弓箭已經不能發揮作用了,漢軍這才收了弓箭,拔出漢劍,揮舞着,大聲怒吼“大漢萬歲”,好象海潮一般朝匈奴捲去。

“烏特拉!”

處於漢軍重重包圍中的匈奴,只有拼死一戰,只有打敗漢軍,他們纔有活命的希望,無不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大吼着,揮着彎刀,朝漢軍迎去。

漢軍的紅色浪潮與匈奴相碰,好象兩座大山轟然相撞,濺出無盡的血花,不少人墜馬。

死傷在所難免,漢軍的傷亡比起匈奴要少得多,他們雖是第一次經歷面對面的騎兵廝殺,畢竟人數多,是匈奴的數倍。

匈奴雖然砍殺技巧了得,彎刀變化多端,可是,一把彎刀對上四五把漢劍,這後果非常嚴重:地上的屍體越積越多!

匈奴紛紛落馬,慘叫聲響成一片。反觀漢軍,卻是氣勢更盛,也許是第一次如此面對面的砍殺,激發了他們的血性,雙眼發紅,好象紅寶石般,發着駭人的光芒。

左大都尉戰陣經驗豐富,略微一掃戰場情勢,就知道對匈奴極爲不妙,要是不能扭轉局勢,要不了多久,他們都會成爲漢軍劍下亡魂。

一明瞭情勢,左大都尉大吼一聲,揮着彎刀:“跟我來,跟我衝!”

對他的武勇,匈奴是信服的,一聽這話,齊向他匯攏。左大都尉刀法了得,刀光勝雪,一連砍翻兩個漢軍,聚攏了十幾個匈奴。只要再有一會兒功夫,就會有更多的匈奴聚攏,在他的衝殺下,局面肯定會有所不同。

然而,就在這時,破空之聲響起,數枝大黃箭對着左大都尉射來。

“射鵰者!”

左大都尉一聽聲音就知道放箭之人箭術精絕,不在匈奴的射鵰者之下,忙左躲右閃,讓了開去。

他是躲開了,然而,他剛剛聚攏的匈奴卻成了箭下亡魂,已經給漢軍射成了篩子。

當然,這是出自建章軍之手。在這支漢軍騎兵中,就有不少建章軍充當軍官,統領他們。正是因爲有建章軍作爲骨幹,漢軍騎兵的進步才這麼驚人。

建章軍的頭腦極爲靈活,一見左大都尉所爲,哪會給他機會,來個擒賊先擒王,齊齊發箭射來。左大都尉縱然了得,在這麼多建章軍面前,也是雙拳難敵四手,左支右絀。

“圍住他!”

蘇建右手一揮,一隊漢軍衝過來,把左大都尉團團圍住。

雖是身處重圍,左大都尉仍是不懼,大吼道:“漢人,來吧!你們還算有點膽子!死在你們手裡,我不冤!”

數十年來,匈奴瞧不起漢人,他這麼說,已是對漢人的看法大爲改觀了,由瞧不起,到視爲對手,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殺!”

蘇建大吼一聲,漢軍對着左大都尉衝了過去,手中的漢劍高舉着。

左大都尉給蘇建纏住,匈奴失去了主心骨,雖是奮力拼殺,卻是徒勞,根本無法扭轉局勢,被殺的匈奴越來越多,地上的碎肉疊了一層又一層。

那是因爲,漢軍的兵力優勢越來越明顯,從最初的一把彎刀對付四五把漢劍,已經提升到一把彎刀對十幾把漢劍,匈奴能不成碎肉?

周陽打量着戰場情景,對這安排還是滿意。再好的訓練,也是趕不上戰場拼殺!敵人越強,越是能歷練人!

當然,傷亡不可避免。只有活下來的纔是精銳,這就是戰場上的生存法則。

要是不這麼歷練,秋後大戰,他們的傷亡會更大。周陽相信,有了這次的面對面廝殺,漢朝騎兵會有不小的進步。

漢軍的砍殺、騎術、箭術,還不錯,只要再假以時日,必然會大有可爲。在不久的將來,不計其數的漢朝精銳騎兵馳騁在大漠上,不再是夢想。

可是,這也有所不足,主要是裝備方面了,周陽陷入了沉思。

這缺陷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騎兵穿的是札甲,過多的要害暴露在外,要是讓他們全身都包裹在盔甲中,防禦力就會有個質的飛躍,傷亡會大爲減少。

二是隻有弓箭,這會浪費戰機。要是給他們配上弩,遠在匈奴的射程外用弩射殺,這戰果會更大。匈奴的騎射是不錯,可是,他們沒有先進的文明,發達的技藝,這弩正好是匈奴的剋星。要是漢軍裝備了弩,遠遠就射殺,這會給匈奴以巨大殺傷,而自己的傷亡會小很多。

三是弓箭派不上用場了,只能揮着漢劍衝鋒。要是此時漢朝騎兵手裡拿的不是漢劍,而是一種長柄武器,丈多兩丈長,端在手裡,對着匈奴衝鋒。一旦兩軍相撞,那會是什麼後果?匈奴會人仰馬翻,死傷無數。

這要何種武器才合用呢?

周陽的雙眼陡然睜大,閃着熾熱的光芒,比起天空上的烈日還要明亮。

“大帥,大帥!”

李廣的聲音把周陽驚醒過來,只見李廣一臉的喜色,雙臂背在背後,還有些調皮。周陽掃視一眼戰場,到處是歡呼的漢軍,戰鬥早就結束了,沒有一個匈奴:“殺光了?”

“大帥既已下令,當然是一個不能留了!”李廣呵呵一笑:“可是,有一個不能不留。就是他!”

猿臂輕舒,左大都尉給他拎在手裡,跟老鷹拎小雞似的,重重砸在地上。

此時的左大都尉雙臂給砍下了,臉色煞白,沒有血色,目光黯淡,失去了光澤,有些發灰。這個匈奴的第一勇將,已經廢了!。

第100 西羌滅亡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3章 舌戰羣臣第47章 橫插一腳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8章 主父偃第2章 冤家聚頭第5章 營地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19章 飛將軍第76章 血!血!血!(下)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30章 廢和親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8章 破綻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11章 滅東胡(下)第37章 天崩地裂第9章 家第20章 大漢軍略第80章 景帝血詔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61章 希望破滅第33章 墨家城堡第10章 還我清白第45章 廢皇后第8章 破綻第3章 獵殺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2章 留侯世家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86章 趁火打劫第71章 萬衆矚目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2章 射鵰者第39章 東方朔第54章 始皇偉哉第36章 正式練兵第44章 喜得貴子第2章 衛子夫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74章 橫掃第7章 惹事精第55章 豪言壯語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33章 墨家城堡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34章 先輩遺風第20章 龍城見第12章 再勝一陣第23章 出擊第31章 初承重任第36章 正式練兵第8章 破綻第23章 出擊第43章 秦朝遺民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33章 墨家城堡第36章 正式練兵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35章 千年鼎革第1章 秦皇雄風第7章 惹事精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6章 急風驟雨第33章 墨家城堡第8章 破綻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54章 大軍雲集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23章 無敵大軍第22章 天遂人願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8章 別無選擇第42章 名將風範第17章 又見太子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104 單于復位第41章 董仲舒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99章 宣示兵威第91章 晉升列侯第36章 調教阿嬌第30章 反陰樑王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27章 舉國歡騰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11章 初戰告捷
第100 西羌滅亡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3章 舌戰羣臣第47章 橫插一腳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8章 主父偃第2章 冤家聚頭第5章 營地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19章 飛將軍第76章 血!血!血!(下)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30章 廢和親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8章 破綻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11章 滅東胡(下)第37章 天崩地裂第9章 家第20章 大漢軍略第80章 景帝血詔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61章 希望破滅第33章 墨家城堡第10章 還我清白第45章 廢皇后第8章 破綻第3章 獵殺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2章 留侯世家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86章 趁火打劫第71章 萬衆矚目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2章 射鵰者第39章 東方朔第54章 始皇偉哉第36章 正式練兵第44章 喜得貴子第2章 衛子夫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74章 橫掃第7章 惹事精第55章 豪言壯語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33章 墨家城堡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34章 先輩遺風第20章 龍城見第12章 再勝一陣第23章 出擊第31章 初承重任第36章 正式練兵第8章 破綻第23章 出擊第43章 秦朝遺民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33章 墨家城堡第36章 正式練兵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35章 千年鼎革第1章 秦皇雄風第7章 惹事精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6章 急風驟雨第33章 墨家城堡第8章 破綻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54章 大軍雲集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23章 無敵大軍第22章 天遂人願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8章 別無選擇第42章 名將風範第17章 又見太子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104 單于復位第41章 董仲舒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99章 宣示兵威第91章 晉升列侯第36章 調教阿嬌第30章 反陰樑王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27章 舉國歡騰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11章 初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