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決戰來臨(二)

秋風蕭瑟,吹在身上,隱隱生寒。

匈奴營地,匈奴醒來後,準備拜日升。拜日升前,把肉乾架在火堆上烤,偎着馬奶子。

今日,他們收到了一道很特別的命令。要兵士烤一天的肉乾,其餘的肉乾全部交出去。

爲何會有這道命令,沒有人能弄明白。可是,匈奴仍然執行了,留下一天的肉乾,剩下的送到指定地點。

也就是空曠的原野上,肉乾堆成了山,一座又一座肉山。望着這麼多的肉乾,匈奴大是歡喜,有吃有喝,還愁什麼呢?

拜過日升,匈奴猛啃肉乾,灌起了馬奶子。吃飽喝足,坐在一起聊天,說得最多的就是單于爲何要把肉乾堆在一起。

當然,這冉題誰也不能回答,只能猜測罷了。

吃飽喝足,略事歇息,這是大戰之前的必要準備。

“嗚嗚!”

如咽如訴的號角聲響起,這是匈奴的集結命令,今天是決戰的日子。號角格外嘹亮。

匈奴穿上皮甲,背上弓箭,椅上彎刀,騎上戰馬,來到空地上,排成一個個騎陣。

不得不說,軍臣單于以漢人爲師的作法很有成效,如今的匈奴營地帳幕頗有章法,橫成行,豎成列。道路四通八達。一處受攻,別處可以迅速增援。

以往,要想在營地裡馳騁,想都別想。如今,在營地裡跑馬不再是問題,匈奴的集結很快速,沒多久就排成了陣勢。

軍臣單于騎着追風寶駒,在一衆大臣的簇擁下。策馬而來。來到陣前,軍臣單于一拉馬繮,戰馬停了下來,掃視一眼兵士。

兵士一如往昔,並沒有異常。可是。軍臣單于的臉上卻是抽搐了一下,至於原因。卻是沒有人明白。

“大匈奴的勇士們:今日,將是大匈奴歷史上最爲輝煌的日子!今日。是大匈奴大破漢軍的好日子!”軍臣單于猛的拔出彎刀,高舉在頭上。不住揮動,開始了戰前話:“用你們的弓箭,射穿漢人的胸膛!用你們的彎刀,砍下漢人的頭顱!搶光漢人的財物!殺死漢人的親人!迫使漢人妻妾痛哭!”

“烏特拉!”

驚天的吶喊,沖天而上,震得天上的浮雲都在晃動。

雖然屢次敗於漢軍之手,可是。匈奴恩仇必報,吃了這麼大的虧,要他們不想着報復都不行,與漢軍大戰一場,正是匈奴心中所想,這叼聲異常之大。

聽在耳裡,軍臣單于完完全全能感受到那種激憤,心念微微一動,他的這個決定有沒有必要呢?

這個決定太重大。一旦實行。就沒有絲毫退路了。

此時此刻,軍臣單于不得不好好衡量。

“大匈奴打過漢皇劉邦!冒頓單于戲弄過劉邦的妻子!”這兩件事是匈奴的得意事,一提起來,軍臣單于異常興奮,聲調徒然轉高:“大匈奴的勇士殺過的漢人比起草原上的牛羊還要多!擄掠過的漢人財物,比起草原上的青草還要多!大匈奴的勇士,用你們的彎刀,殺光漢人!”

“殺光漢人!”

“殺光漢人!”

驚天的咆哮再次響起。

聽着如雷般的吼聲,軍臣單于終於下定了決心,還是算了。肉乾留着吧,不用燒了。有如此高昂的士氣,何愁不勝?犯不着行此險着。

他原本想仿效項羽,來個破釜沉舟。把肉乾都燒掉,讓匈奴有進無退。可是,這事太過重大,他想了一晚上,都沒有下定決心。如今,聽了匈奴的吼聲,士氣高昂,軍心可用,暫時不必用此着。

“殺光漢人!”

軍臣單于右手中的彎刀一揮,指着南方。

“隆隆!”

如雷的蹄聲響起。匈奴營門大開。匈奴好象潰堤的洪水一般,涌了出去,朝着漢軍營地,滾滾而來。

濺起的煙塵,遮蔽了天上的太陽,結成一朵巨大的烏雲。

“崑崙神保估!”

軍臣單于擡起頭,仰望天空的朝陽,默默祝禱一句,一拍馬背,策馬而出,追風寶駒腳程極快,就象一團滾動的白雪,說不出的美麗。

默默默

漢軍卓地。

漢營集結在一起,乍一望去,就象紅色的海潮,漫山遍野都是。

漢軍兵士手裡多出一塊木簡。是木簡,不是竹簡。三寸寬,尺許長。可以在上面寫字。

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馮敬、秦無悔他們各自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陣前一輛雲車,周陽站在望樓上,在漢軍的注視中,緩緩升起來。

升到最高點,雲車停了下來。周陽掃視漢軍,盔明甲亮、眼裡閃着熾烈的光芒,戰意沖天,周陽甚是滿意。

“弟兄們:匈奴是大漢的死敵,不死不休!”周陽開始了戰前訓話:“匈奴圍過高祖,遺書謾過高後,此辱至今未雪!匈奴殺死的百姓。比我們殺死的匈奴多得多!匈奴屠過的村莊,比起草原上的青草還要多!你們恨不恨匈奴?”

匈奴可恨,誰個不恨?

“悄!”

漢軍揮着手臂,齊聲高呼,道出了無盡的恨意。

高祖劉邦被圍平城,差點給冒頓活捉,這事讓多少人爲之切齒?呂太后給冒頓調戲,多少人爲之羞愧無地?

匈奴擄掠成性,屠過多少村莊,殺過多少百姓,一提起來,人人咬斷一口鋼齒。對匈奴的恨意,豈止一個。“恨”字

“今日。我們將在這裡,與匈奴血戰!”周陽的右臂不住揮動。聲調轉高:“人人奮勇,一往無前,有死無生!殺光匈奴!報仇雪恨!”

“殺光匈奴!”

“報仇雪恨!”

漢軍兵士再次振臂高呼,聲震長空。

“我們中的許多人,將不會再看見明天的太陽!”周陽的聲調很是振奮:“爲破匈奴而死,死而無憾!”

“死,而無憾!”

“籍而無憾!”

漢軍再次爆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吼聲。

生命固然重要,對於熱血男兒來說。打敗匈奴比生命更重要。爲擊破匈奴,他們願意獻出一切,熱血、性命”全拋切!

把手中的木簡高舉着,周陽道:“我們今日的英勇事蹟,必將永流傳!寫下我們的遺言,留給我們的後人。讓他們驕傲!爲我們今日的英勇事蹟而驕傲!”

Wшw ▲ttka n ▲¢Ο

略一停頓,大聲道:“我的遺言就是:視死如歸!”

咬破手指,在木簡上寫下“視死如歸”四個鮮紅大字,把木簡朝向漢軍,讓漢軍看得清清楚楚。

“視死如歸!”

漢軍吼叫着,咬破手指。開始寫遺書。

遺書一成,就要大戰,能有多少人活着回來?誰也說不清。

可是,沒有人猶豫,只一口氣功夫,漢軍兵士就寫好了遺書,放在地上,自有人前來收拾。若是他們戰死,他們的家人就會收到這遺書。

周陽拔出漢劍,猛的朝北一指。大吼一聲:“漢軍威武!”

“漢軍威武!”

沖天的戰號聲中,營門大開。漢軍好象洪水一樣,涌出了營地,開始佈陣。

周陽在雲車上,兵士推動雲車。緩緩出了營地,來到曠野中。周陽手中的令旗不住揮動,漢軍在他的指揮下,列成陣勢。

漢軍練有素,周陽再下過一番功夫,列陣很迅速,沒多久,一個。巨大的方形陣勢就列成了。周陽在雲車上看得特別清楚,這是一個紅色的方形,大方形中還有不少小方形。

左右兩翼和後背,是由戰車組成的防禦陣勢,防止匈奴從兩翼和後背進攻。在戰車之後,是戟陣,嚴陣以待。若是戰車被破,戟陣馬上就會發揮威力,保護漢軍的側翼和後背。

排在最前面的並不是弩陣,而是數列戟手,他們的任務是保護戟陣。在開打之前,他們還有遮擋匈奴視線,不讓匈奴發現弩陣。

周陽決心把弩陣的秘密保魯到最後一方。

在這些戟手之後。就是弩陣。一架架強弩,好象一隻只蓄勢待發的兇獸。漢軍對付匈奴的利器,弩陣。終於要發威了。

周陽手中令旗一展,漢軍動了。向北壓去。

漢軍陣勢謹嚴,這一移動,就象海潮在洶涌,卻是絲毫不見亂象,仍是巨大的方形。

人如龍。馬如虎。戰陣隆隆。蹄聲如雷,凡漢軍所過之處,衰草翻倒。泥土亂濺,就算是螞蟻也別想活命。

“隆隆!”

沒過多久,北方傳來驚天動地的蹄聲,周陽朝北一望,只見北方一道流暢的水線,正朝南方涌來。

來了!

匈奴來了!

蹄聲如雷,震人耳膜,從蹄聲判斷,匈奴應該是傾巢出動。

周陽絲毫沒有讓漢軍停下來的意思,漢軍依然是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朝北開去。

隨着距離的拉近,周陽看清了,只見北方是旗幟的海洋,匈奴的狼旗不計其數,在風中飄揚,獵獵作響。

最顯眼的就是軍臣單于的王旗了。巨大的金狼威武生猛,彷彿要吞噬活人似的。

王旗下,軍臣單于騎着追風寶騎,身穿金甲,頭戴金盔,背上硬弓勁矢,腰懸彎刀,威風凜凜,宛若天神。

在他身後的是最爲精銳的單于本部兵馬,着鐵甲,腰椅鐵製彎刀。這些匈奴,身材高大,異於常人,胯下戰馬,神駿非凡,一望便知。是匈奴的精銳。

單于本部兵馬居中,左右兩翼是其他的大臣或部落的兵士,他們的裝備、身材、騎術,比起單于本部精兵,大爲不如。

只要把單于本部精兵給收拾了,單于此次南下就是以慘敗告終。

上次的雁門大戰,漢軍打敗的就是單于本部精兵,那是在暴雨限制其發揮的情況下完成的。若是正常情況下,漢軍打不過單于本部精兵,畢竟,騎兵打步兵具有天然優勢。更別說是單于本部精銳了。

如今不同了,漢軍有冷兵器時代無解的弩陣,一旦發威,單于本部兵馬就將會傷亡慘重。

匈奴排成一個個。陣勢,近三十萬匈奴,擺下了數十個騎陣,一齊壓上來,那是何等的壯觀。周陽在雲車上,居高臨下,看得特別真切。只見匈奴的騎陣擺了十來里長,以正常馬速前進,好象洶涌的波浪,隨時會把擋在面前的所有東西吞噬。

兩軍相對而行,卻是不約而同的停了下來。中間留出三裡多一塊空地,留作廝殺用。

可以想得到,要不了多久,這塊空地,將會給鮮血浸溼,將會堆滿

體。

兩軍停下來後。並沒有立即發起進攻,只是緊守陣勢。周陽在雲車上,把匈奴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周陽要等匈奴來進攻,弩陣的威力纔會發揮到最大。

此時的軍臣單于以及一衆大臣,驚訝莫銘。他們驚訝的是,漢軍的陣勢太怪異了,怪異得他們打了

“奇了!漢軍的陣勢奇了!”

“很奇怪!”

“打了幾十年的漢軍,就沒見過這麼古怪的陣勢!”

一衆大臣緊盯着漢軍的陣勢,緊擰着眉頭,不住思索,卻是一臉的茫然之色。

正常情況下,漢軍的陣勢應該把戰車放在最前面,結成車陣,讓匈奴來進攻。漢軍利用車陣防守,可以消耗匈奴。這是兵家常識,只要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防守正面的重要性。

而周陽恰恰相反,根本不守正面。正面一輛戰車也沒有,難道周陽以爲,就憑几列戟手就能守住正面?這也太小瞧匈奴的攻擊力了。

若是有戰車防守,匈奴的進攻會不順,會有很大麻煩。若是沒有戰車,那麼匈奴騎兵一旦馳突起來,那就是屠殺。

“周陽傻了?”

“他那麼能打仗,怎麼會傻?”

“一定有詭計!”

“漢人信奉兵不厭詐,這是詭計!”

一衆大臣,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有說周陽犯傻的,有說是周陽詭計的,各種說法都有,不一而足。

若匈奴有云車,站在雲車上,一定能看到好象怪獸一樣的弩陣,那麼。一切都會明瞭。問題是,匈奴沒有云車,他們的視線給戟手擋住了。看不見弩陣,只能妄自猜測。

用軍臣單于的話來說,周陽是狡猾的敵人,比草原上的狐狸還要狡猾。他斷斷不敢認爲周陽犯傻了。狡猾的敵人周陽如此佈陣,必然有他的用意,只是想不明白罷了。

“中行說,你熟悉漢朝內情。你可知周陽爲何如此佈陣?”軍臣單于不得不諮詢中行說。

對中行說,一衆大臣極爲瞧不起。可是,中行說的確是有才,往往能想到他們想不到的主意,此事問他,必有合理的解釋,不由得齊刷刷的瞧着中行說。

中行說卻是眉頭一皺,沉吟着道:“稟大單于,奴才實是不知。略通兵法的人都知道,戰車應該布在正面,左右兩翼用騎兵護住,後背可以用戟手護住,也可以派騎兵保護。可是,周陽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正面不用戰車,卻是把戰車放到左右兩翼與後背,讓人費解。”

一衆大臣大失所望,撇撇嘴。嘀咕道:“蠢笨的漢狗!”

“左谷蠢王,你以爲呢?”軍臣單于只得諮詢足智多謀的伊稚斜了。

“大單于,這事我也想不透。”伊稚斜的眉頭皺得很緊:“可是,漢人有一句話說得明白,反常即爲妖。周陽如此佈陣,必有其用意。”

軍臣單于微微頜首:“嗯!”

“大單于,周陽是想把我們誘進陣中,然後再來圍殲。”立即有大臣自作聰明,妄自猜測起來。

這種說法,倒也有幾分信服力,有不少大臣附和。

伊稚斜卻是冷哼一聲,道:“你以爲周陽跟你一般蠢?我上次偷襲。給他誘入陣中,那是因爲我只有五萬人,他有二十萬,把我誘入陣中,完全可以圍殲我。如今,大匈奴三十萬將士全在這裡,比漢軍多的多,漢軍拿什麼來圍困我們?用漢人的兵法來說。倍則圍之,周陽要圍住我們,需要六十萬大軍,他有嗎?”

亂猜的大臣臉色難看了,不敢再吱聲。

“若說真要圍的話,應該是大匈奴圍住漢軍!”伊稚斜以此作結。

這個結論很正確。

利用複雜的地形,用弱勢兵力圍住優勢敵人。不是不可能。可是。這裡是長城下,一馬平川的平原的帶,沒有可以利用的地形耍想圍住敵人,就需要比敵人多得多的兵力,漢軍不具備這條件。

匈奴比起漢軍多了十幾萬,圍住漢軍倒有可能。

中行說和伊稚斜兩人都不明白周陽的意圖,軍臣單于雖是明悟之人。於這種反常的佈陣,也是難以明白。三人是匈奴中最爲明悟之人。連他們都弄不明白,一衆大臣更別想了。

“本單于以爲,周陽之所以把戰車用去防守兩翼與後背,而不放在正面,那是因爲他以爲正面足夠強大,不需要戰車了。那麼,漢軍正面是如何的強大呢?”軍臣單于這一判斷正是周陽的用意所在。

弩陣無堅不摧,具有毀天滅地的着力。哪裡還需要戰車來防守?

“要想知道漢軍正面有多強大,只需要打打就能明白了。”軍臣單于雙目一凝,大聲道:“侯產兒,你領三萬本部精銳,對漢軍正面發起強攻。記住,一定要狠。要把周陽壓箱底的手段逼出來!”

“大單于請放心,我這就去!”侯產兒領命。這頭陣交給自己,那是何等的榮幸,興奮不已。

帶上三子本部精銳,揮着彎刀。大吼一聲:“殺光漢人!”

一拍馬背,率先衝了出去。

“殺光漢人!”

三萬單于本部精銳,高吼着,旋風般朝漢軍撲去。

單于本部精銳,是匈奴最精銳的精兵了,正面衝鋒,那是無堅不摧的。這一發威,漢軍一定討不了好。軍臣單于信心豐足,準備看漢軍倒黴。

然而,他的瞳孔猛的一縮,他驚異的發現,他的本部精銳竟然長了翅膀,會飛了!

不,不是長了翅膀,是變成了落葉!

給狂風吹拂的落葉,在空中飄呀飄!

第55章 豪言壯語第81章 《破龍城》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47章 絕世之兵第34章 趙過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23章 毒計第1章 豪門公子第2章 射鵰者第47章 絕世之兵第6章 歡喜無邊第28章 南宮公主第52章 屠殺,開始!第35章 千年鼎革第45章 廢皇后第58章 大舉南下第63章 迎頭痛擊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10章 兵臨城下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85章 王對王第17章 機會來了第21章 由不得你第4章 要變天了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52章 惜別第103 帝國雄風第34章 蠢蠢欲動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49章 改弦更張第35章 千年鼎革第46章 烈烈英風第75章 漢奸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48 滿載而歸第64章 血染大漠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21章 由不得你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41章 董仲舒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71章 暴打樑王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76章 血!血!血!(上)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11章 意外驚喜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40章 人才濟濟第6章 淑女阿嬌第92章 魂兮歸來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51章 災難降臨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5章 滅門之禍第11章 滅東胡(中)第87章 百越收復第5章 萬戶侯第56章 一網打盡第97章 喜得寶駒第96章 驕人戰績第39章 凌辱之恨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9章 飛將軍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53章 調兵遣將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27章 舉國歡騰第85章 揚帆出海第35章 千年鼎革第18章 阿嬌第33章 賜官第21章 公主上門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13章 賜爵第35章 中華瑰寶第103 帝國雄風第61章 晴天霹靂第45章 廢皇后第61章 高歌猛進第71章 萬衆矚目第91章 瘋狂吧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60章 怒火滔天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85章 揚帆出海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1章 豪門公子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68章 妙計惑敵
第55章 豪言壯語第81章 《破龍城》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47章 絕世之兵第34章 趙過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23章 毒計第1章 豪門公子第2章 射鵰者第47章 絕世之兵第6章 歡喜無邊第28章 南宮公主第52章 屠殺,開始!第35章 千年鼎革第45章 廢皇后第58章 大舉南下第63章 迎頭痛擊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10章 兵臨城下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85章 王對王第17章 機會來了第21章 由不得你第4章 要變天了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52章 惜別第103 帝國雄風第34章 蠢蠢欲動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49章 改弦更張第35章 千年鼎革第46章 烈烈英風第75章 漢奸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48 滿載而歸第64章 血染大漠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21章 由不得你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41章 董仲舒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71章 暴打樑王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76章 血!血!血!(上)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11章 意外驚喜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40章 人才濟濟第6章 淑女阿嬌第92章 魂兮歸來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51章 災難降臨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5章 滅門之禍第11章 滅東胡(中)第87章 百越收復第5章 萬戶侯第56章 一網打盡第97章 喜得寶駒第96章 驕人戰績第39章 凌辱之恨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9章 飛將軍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53章 調兵遣將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27章 舉國歡騰第85章 揚帆出海第35章 千年鼎革第18章 阿嬌第33章 賜官第21章 公主上門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13章 賜爵第35章 中華瑰寶第103 帝國雄風第61章 晴天霹靂第45章 廢皇后第61章 高歌猛進第71章 萬衆矚目第91章 瘋狂吧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60章 怒火滔天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85章 揚帆出海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1章 豪門公子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68章 妙計惑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