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萬戶侯

情士們高昂着頭,挺着胸。眼裡閃着熾烈的戰意,精神腫狐 着景帝的檢閱。

程不識策馬而來,來到景帝面前,停了下來。在馬上微微欠身。這是馬上軍禮:“北征將士列陣完畢。請皇上檢閱!”

景帝檢閱軍隊時,向景帝稟報,也是無上榮耀,李廣唱禮,這事就落到程不識身上了,這是周陽與一衆將領商議的結果。

“將士們辛苦了!”景帝一拍赤電寶馬,緩緩從陣中馳過,大聲慰勞。

“大漢萬歲!”漢軍將士們高呼,算是對景帝慰勞的回答。

“漢軍威武!”沖天的戰號。出自百姓之口。

在周陽、李廣、程不識、周亞夫、馮敬、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的陪同下,景帝一邊慰營將士們,一邊策馬緩緩經過。

等到景帝馳過,檢閱也就完成了。

漢朝雖然數十年給匈奴壓着打。卻沒有忘記仇恨,一直想復仇。對軍隊很是重視,雖然漢朝採取的是防禦戰略,守得城池勿失即可。歷代皇帝時不時就要去巡視長安附近的軍營,細柳、消上去得最多。

漢文帝巡視細柳,發現周亞夫成爲一段佳話。

可是,與如今的檢閱根本沒法比。以前檢閱,那是爲了打敗匈奴而巡視。眼下,卻是打敗了匈奴的勝利之師,完全不同,景帝笑得鼻子眼睛作了一家人。

威武、雄壯、氣勢不凡,殺氣騰騰。這是勝利之師的寫照,遠非景帝巡視過的莆上之軍所能比,他能不歡喜麼?

昂起頭,挺起胸,景帝一副揚眉吐氣之慨,拉轉馬頭,加快速度從軍陣中馳過,來到宮門前,翻身下馬,把馬繮遞給春陀,快步進了未央宮。再次登上城樓。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封賞,這是這次慶典的重要環節,依然振奮人 心。

在萬人期待中,景帝緩緩開口了:“匈奴橫行,滋擾華夏,邊關泣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聯不得已而興義師,賴天之幸,將士用命,長城大破匈奴,斬首四十餘萬,開一代雄風!大漢創建以來,從未有如此大勝!”

略一停頓,微微一掃城下,不管是百姓還是將士們,無不是凝神細聽。大是滿意。做皇帝,除了建功立業。就是掌控別人的生死,行賞罰事最樂了。

景帝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賞罰不知道進行過多少回,就沒有如今這般樂。平定七國之亂,升賞周亞夫、樑王、寰嬰他們,景帝很快活。可是,和眼下比起來,沒得比。這是對匈奴的大勝,數十年積累的憤怒、仇恨,化爲無上喜悅,要不快活都不行。

,王琺比北

“賞功罰過,勸善之意,如此大勝,聯不惜重賞!”景帝的目光停在周陽身土,第一個要封賞的肯定是周陽,這沒什麼好說的。

問題是,會封周陽何等之賞呢?謎底沒有揭開之前,依然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在周陽身上。

竇太后眼睛看不見,耳朵已經豎的老高了,她心裡一個勁的想“會給周陽何等之賞呢?”

許茹更是一雙妙目瞪得滾圓,緊張得都快暈過去,南宮公主不得不扶着她。作爲母親,周陽受賞,她很激動,很自豪,可是,在封賞到來之際,她又是緊張得快撐不住了。

“周陽將門虎子,少讀兵書。深通韜略,不憤匈奴橫行,仗劍從軍。奮擊邊關!”景帝一通好聽的言辭下來,把周陽誇到天上去了。

“我有這麼好嗎?”周陽自問一句。

以前那個周陽,自小沒學好,吃喝玩樂,樣樣精通,鬥雞走狗,無不爲,就是不讀兵書,這和“少讀兵書”挨不上邊。

至於深通韜略,好象有點靠譜,周陽讀過不少商戰之書,和讀兵書沒什麼兩樣。

仗劍從軍,奮擊邊關之語,那是奉令而行,不去也得去。

匈奴橫行,周陽不憤,景帝這麼多讚賞之語中,就這句話最正確。

周亞夫一臉的得色,拈起了鬍鬚。眼睛一睜一眯的,非常享受。景帝那是金口誇讚,從此以後。周陽以前的那些破事兒,誰敢提?誰敢譏笑?

經過景帝這麼一說,周陽簡直就是標標準準的“乖孩子”好得不能再好,一個,大義凜然,爲國爲朝廷的世家子弟就給刻劃出來了。

“襲阿胡部營地,出謀敗匈奴左谷蠢王,就是單于的御弟伊稚斜,於安陶!”景帝生怕百姓不知左谷蠢王是哪一位,竟然解釋了一句。

安陶之戰,是漢軍今年的第一個勝仗,早就傳遍了天下。可是,知道這竟走出自周陽之手的人卻不多。百姓一陣驚呼。

“大帥着武!”

百姓齊聲歡呼起來,吼聲之響亮,比起吼戰號一點不差。

容歡呼聲停歇下來,景帝接着道:“雁門大捷,周陽謀之,引暴雨灌單于營地,一襲而敗之。”

這個“引”字用得好,又給周陽又多了一項本領,那就是上曉天文。能夠把暴雨引到單于的營地去。

那是因勢就勢,哪裡是引了?周陽聽得直皺眉。

可是,百姓並沒有驚訝,而是一陣歡呼。因爲,在百姓的聲口相傳中,周陽具有三頭六臂,會呼風喚雨。要引暴雨灌單于的營地。似乎並不難。

景帝介紹完了周陽統兵以前的戰功,這才說他最大的功勞:“周陽奉旨統兵,殲滅左大都尉一萬精銳。驚走左賢王十萬大軍,大長大漢威

”。: 業比,幾。火燒大漠,燒死匈奴牧民、牛羊無數;邊關黎兵,連戰賢瑕,斬首九萬;長城大戰,斬首二十餘萬。單于五十萬大軍,逃回龍城的不到十萬,這是大漢創建以來,最大的勝仗”。

“大漢萬歲!”

“漢軍威武!”

“大帥威武!”

景帝話音一落,百姓發出一片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儘管已經知道漢軍大勝,可是。當最終的戰果從景帝嘴裡說出來時。震憾力依然那麼強烈,百姓賣力的吶喊,長安再一次陷入了沸騰!

聽着百姓的歡呼聲,周陽的眼睛溼潤了。在邊關與匈奴鬥智鬥力。所吃的苦,受的累,多了去了。讓人筋疲力盡。可是,有百姓的認可,這比什麼都重要,值了!

絕對值了!

“四豐餘萬吶!”

“四十餘萬吶!”

宮闕上的王爺、徹侯、關內侯、王子、美人們,不住感嘆。別的不說,光是聽聽這個數字,就很震憾人心了!

景帝很是興奮,吸口氣,強抑一下激動的心情,接着道:“此戰,大漢繳獲了四十多萬匹駿馬,繳獲的帳幕堆成了山,繳獲的彎刀堆成了山。繳獲的,”

越說越興奮,景帝一口氣不知道說了卓少個。“繳獲的”。

歷來只有匈奴擄掠漢朝,屠戮漢朝的村莊,就沒有漢朝繳獲過匈奴的東西,如今不僅繳獲,還堆成了山。駿馬更是驚人的數十萬之多,這比任何誇讚之辭更容易激動人心,百姓又是驚天的歡呼。

這事太振奮人心了,百姓的歡呼聲久久不能平息,直到景帝一而再。再而三的雙手下壓,要百姓停下來。方纔停歇。

說完了周陽的功勳,就該是封賞了。百姓緊盯着周陽。

在百姓的期待中,景帝金口張開,吐出了一長串美妙的音符:“聯封周陽破虜侯,位在關內侯,賜邑一萬三千戶!”

竟然是萬戶侯!

周陽立下如大功,景帝肯定會重賞。這是必然的。可是,景帝一封就是一萬三千戶食邑的萬戶侯。還是大出人們的意料。

周亞夫名滿天下,平定七國之亂,也沒有一下子封成萬戶侯也是一步一步積功才成爲萬戶侯的。

周陽直接就是萬戶侯,這是漢朝創建以來,除了蕭何、張良、陳平、曹參、冉勃、輿吟這些功臣以外,第一個被封爲萬戶候的人。

這開了漢朝一代先河。

周陽的戰功很大,大長了漢朝的威風,讓漢人揚眉吐氣,給封爲萬戶侯,正是百姓所盼的,又是一陣驚天的歡呼聲響起。

“大帥威武!”

百姓揮着胳膊,大聲吶喊起來。

萬戶侯,在漢朝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是大功勞的代名詞。

“萬戶侯”這個詞流傳於後世,激勵多少豪傑!

周陽萬萬沒有想到,景帝竟然一下子封他爲萬戶侯,不由得愣住了。周亞夫紅光滿面,忙提醒一句:“陽兒,快謝恩!”

“謝皇上!”周陽這才清醒過來,向聳帝致謝。

景帝很是享受的看着周陽。當皇帝的感覺真好:“北闕甲第賜破虜侯府一座!”

對功臣賜府第,這是漢朝的例行之事。這事一點也不意外。

景帝的封賞一完,周陽正式成了侯爺,漢朝的新貴誕生了。

漢爵二十,最高的是徹侯,後因犯漢武帝的諱,改成列侯。其次是關內侯,周陽這個破唐侯。就是第十九級。並不是最高的徹侯。

徹侯,在整個漢朝數百年的歷史中,也沒有幾個人獲封。主要是開國幾大功臣,至於他們的後裔,即使繼承了爵位,也不會是徹侯。因爲漢律規定,庇廕於祖輩,爵位自降一等。蕭何、陳平、張良他們的後人,雖是繼承他們的爵位,已是關內侯,不再是徹侯。

準確的說,在這一時期,漢朝已經沒有人獲得徹侯的爵位了。

周陽這個破虜侯,是所有侯爺中,很靠前的了。周陽若要成爲徹侯,還得一場一場戰爭的熬,還得再打幾個這樣的大勝仗。

徹侯以上就是諸侯王了,這是禁忌,根本就不可能落在異姓頭上。劉邦刑白馬而盟“非劉不得王。”這是漢朝的鐵律。一直給執行了數

打破這一金科玉律的是曹操,逼漢獻帝封他爲魏王,劉邦這一盟誓方纔被廢掉。

無數雙火熱的目光集中在周陽身上,火辣辣的。彷彿要把周陽融化一般。

萬戶侯在漢朝雖不如徹侯那般稀少。卻也不多,沒有驚天動地的功勞是不可能成爲萬戶侯的,這本身就惹人豔慕了。

最讓他們豔慕的是周陽的封號。破虜侯,這三個字意味着什麼?景帝封周陽爲破虜侯,大有深意,只要一品就能明白。

長城大捷,漢軍大勝,匈奴大敗。匈奴是大敗,還沒有“破

河套之地、漠北之地、龍城、單于庭、狼居胥山,這些對匈奴至關重要的地方還在匈奴手裡,離破的程度還遠着呢。

後人說漢武帝“擊破”匈奴。而不是說“擊敗”匈奴,雖只一字之差。境界卻是天差地遠。哪種程度才能叫“破。呢?至少不能再恢復過來,不能再威脅中國的安危。

趙武靈王、李牧、蒙恬,哪一個不是大敗匈奴,取得了驚人的戰果。可是,匈奴敗而不破,又恢復過來了。

在中國歷史上,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中,只有漢行的對匈奴戰爭當得一個“破“字。至於唐朝對突駐 。境界更高,直接就是“滅”字,不是破字了。

周陽這個破虜侯橫空出世,還不耐人品味嗎?

豔慕又能怎樣?誰叫周陽是數十年對付匈奴最有辦法的人呢?漢朝若是決心立定,要破匈奴。要追到漠北。統兵之人,舍周陽其誰飲?

周亞夫開心得真想開懷暢笑,有這個封號在,將來破匈奴一事。幾乎就是周陽立功了。周亞夫可是知道景帝的雄心有多大的,要不是現在不能笑,他肯定是摟着周陽笑個痛快。

“萬戶侯!萬戶侯!”

許茹一個勁的嘀咕着,右手不住捶着胸口,一顆心快從胸腔中蹦出來了。

“許姨,恭喜!”冉宮公主向許茹道賀。

“謝公主!”許茹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對周陽的封賞一完,百姓、觀禮的徹侯、關內侯、王爺、太守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生子當如周大帥”這成了美談。周陽歲在弱冠,就給封爲萬產侯,一定會成爲千古美談!

封完了周陽,接下來該是封賞李廣、程不識他們這些大好了。

景帝清咳一聲,道:“飛將軍李廣神箭無敵,數逐單于,傷單于肩。獲單于坐騎,功莫大焉,爵關內侯。賜邑八千戶

李廣不能封侯,一直是千古憾事。多少人爲他遺憾。更有人感慨,爲李廣鳴不平,說漢朝的軍功體制有問題。漢朝皇帝無情。其實,這說明了漢朝軍功制度的良好,只認軍功不認人,哪怕你是皇親國戚,沒有戰功,也不能封侯。

漢朝軍功制度主要是承襲秦朝。秦朝軍功就是這樣,認功不認人。哪怕是秦王的兄弟、長輩,沒有軍功,也不能封侯。

象衛青、霍去病這樣的私生子,不要說在漢朝,就是在現代社會,私生子也會遭人白眼,爲人瞧不起。漢武帝卻簡拔他們做了大將軍。建立了莫大的功業,位在封侯,傳爲千古美談。

對漢朝的軍功制度,我們更多的還是讚美,而不是詆譭。

可是,名將如李廣,卻不能封侯。着實讓人撫腕。認真研究李廣進行的戰役,他的確是不夠封侯的資格。在數次重大的戰役中,他總是失鼎??象漠北決戰這樣重要的戰役。他趕到的時候,衛青已經大勝了。李廣羞愧無地,最後在軍中自殺。

他自殺一事,還惹出一場莫大的風波。李廣的兒子李敢。以爲是衛青逼李廣自殺,就去逼問衛青。還打傷了衛青。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性格與衛青的低姿態完全不同。知道這事後,勃然大怒,竟是在離漢武帝不遠的地方把李敢給射殺了。

爲了保全霍去病,漢武帝還撒謊,說李敢是給鹿撞死了,太史公以此譏笑漢武帝。

如今,李廣如願封侯,成爲千古美談。

“謝皇上!”李廣高喉嚨大嗓子,透着無盡的喜悅。

景帝很是滿意,接着道:“賜程不識爵關內侯,食邑七千戶。

程不識與李廣同爲邊關名將,只是,程不識沒有逐單于,箭傷單于的功勞,食邑少了一千戶。

漢朝對臣子的賞賜多用食邑。若是不夠晉爵的話,就增封食邑。至於食邑多少,沒有定數,功勞越大。得的越多。象張良,劉邦很豪爽的封他“子房自擇齊地三萬戶。”張良推辭不要,說他在陳留與劉邦相遇,願得陳留之地,劉邦就封他爲留侯。

張良、蕭何這些功臣,食邑多達數萬戶,比起周陽多得多,周陽要妾的路還有很長。

一個接一個的封賞,封了公孫賀關內侯,食邑五千戶。公孫建和公孫賀一樣是五千戶,關內侯。馮敬也封了關心侯,食邑六千戶。

輪到秦無悔了,周陽的眼睛睜大了。儘管早就知道景帝會封賞秦無悔,可是,當這一刻到來時,周陽仍是有些緊張。

秦無悔是前朝軍人的後裔,漢朝皇帝封賞他,絕對是奇談。不僅周陽關注,李廣、程不識他們哪一個不關注呢?

“賜秦無悔爵關內侯,食邑四千戶。”景帝眼裡光芒閃動,於秦無悔的來歷絕口不提。

不是景帝沒魄力提,而是現在他的身份不能公諸於衆,因爲這涉及到軍事機密。陰山中不僅僅有秦弩。還有很多軍械、糧草,若秦無悔的來歷一旦公開,匈奴能不懷疑嗎?

軍臣單于、伊稚斜、中行說,哪一個笨了?

一旦讓他們起疑,就要去陰山中尋找。陰山中有數百個藏兵洞,儘管有蒙恬設計的機關,匈奴要發現很困難,可是,並非不可能。

瞎貓能碰上死耗子,難道匈奴不能湊巧找到幾個?一旦給匈奴證實了。匈奴就會大規模去找,陰山現在還在匈奴手裡,後果不堪設想。

按照秦無悔的功勞,他們守護陰山的糧草、軍械,數十年如一日,忠義感天動地,封個萬戶侯不是問題。可是,那樣做的話,會讓人生疑。是以,景帝把握好了分寸,只封他四千戶,不惹人起疑就行了。

對秦無悔的真正封賞,要等到奪回河套,拿回陰山去了。那時,再賞回來便是。

對景帝的處置,周陽很是佩服,景帝明君,做事不操切,難得!(,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作

,王琺比北

第21章 公主上門第72章 兵發閩越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4章 獻上一計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12章 留侯世家第17章 升任校尉第8章 漢武大帝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54章 始皇偉哉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30章 反陰樑王第91章 瘋狂吧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13章 英雄末路第71章 天佑大漢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24章 就此了結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43章 秦朝遺民第2章 衛子夫第40章 緊鑼密鼓第30章 幸福時光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7章 男兒行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97章 喜得寶駒第83章 刻石勒功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43章 一見鍾情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12章 豐碩戰果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54章 大軍雲集第33章 單于暴走第103 帝國雄風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56章 一網打盡第7章 惹事精第33章 墨家城堡第63章 迎頭痛擊第6章 殺戮時刻第5章 萬戶侯第8章 漢武大帝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91章 瘋狂吧第27章 雄心壯志第31章 反目成仇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64章 血染大漠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67章 怒火中燒第15章 曹壽逼婚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56章 會獵龍城第56章 會獵龍城第51章 災難降臨第22章 匈奴震恐第34章 說聲謝謝第58章 龍城!龍城!第30章 幸福時光第20章 龍城見第57章 惡有惡報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38章 宮中劇變第89章 單于屈服第6章 淑女阿嬌第11章 滅東胡(上)第70章 一舉成擒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49章 風暴之前第35章 中華瑰寶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46章 烈烈英風第36章 正式練兵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78章 敵變我變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14章 以逸待勞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83章 收臺灣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61章 晴天霹靂第6章 急風驟雨第16章 喜悅無邊第9章 周陽破案第15章 滅門之禍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71章 天佑大漢
第21章 公主上門第72章 兵發閩越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4章 獻上一計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12章 留侯世家第17章 升任校尉第8章 漢武大帝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54章 始皇偉哉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30章 反陰樑王第91章 瘋狂吧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13章 英雄末路第71章 天佑大漢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24章 就此了結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43章 秦朝遺民第2章 衛子夫第40章 緊鑼密鼓第30章 幸福時光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7章 男兒行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97章 喜得寶駒第83章 刻石勒功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43章 一見鍾情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12章 豐碩戰果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54章 大軍雲集第33章 單于暴走第103 帝國雄風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56章 一網打盡第7章 惹事精第33章 墨家城堡第63章 迎頭痛擊第6章 殺戮時刻第5章 萬戶侯第8章 漢武大帝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91章 瘋狂吧第27章 雄心壯志第31章 反目成仇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64章 血染大漠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67章 怒火中燒第15章 曹壽逼婚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56章 會獵龍城第56章 會獵龍城第51章 災難降臨第22章 匈奴震恐第34章 說聲謝謝第58章 龍城!龍城!第30章 幸福時光第20章 龍城見第57章 惡有惡報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38章 宮中劇變第89章 單于屈服第6章 淑女阿嬌第11章 滅東胡(上)第70章 一舉成擒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49章 風暴之前第35章 中華瑰寶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46章 烈烈英風第36章 正式練兵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78章 敵變我變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14章 以逸待勞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83章 收臺灣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61章 晴天霹靂第6章 急風驟雨第16章 喜悅無邊第9章 周陽破案第15章 滅門之禍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71章 天佑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