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135章 (大章)史上第一大朝會

第135章 (大章)史上第一大朝會

清早,項緒駕車,霍海坐在車上打哈欠。

新年前的最後一天,是早就定好的朝會的日子。

本來朝會這種事情,霍海是不會來的,不過這一次朝會要討論的事情,全都跟霍海有關,想不來都不行。

霍海大概能想象到,這應該是歷史上那一次鹽鐵中朝,只是被自己搞成了煤鋼大朝會。

到了皇宮,一名羽林衛立刻上前,說是引導霍海去朝堂,實際上鞍前馬後,又是墊小凳子讓霍海下車,又是幫霍海掌燈。

雖然天其實已經很亮了。

霍海看着這年輕的最多和霍光差不多大的羽林衛:“你叫什麼。”

一邊問霍海一邊往前走。

羽林衛低頭弓腰:“上官桀。”

霍海腳步停了下來。

上官桀?

聽着耳熟。

霍海:“你家還有親人嗎?”

上官桀小心翼翼的照路:“老母親還在,父親戰死了,我還有個妹妹。”

霍海:“沒有權貴親屬?”

上官桀擺頭。

這小孩能在這個年紀正式成爲羽林衛,很難得了。

一路上霍海都在思考上官桀是誰,最終只是記得,這個名字經常和金日磾桑弘羊霍光這些名字一起出現。

四大輔臣之一。

這個人原來是羽林衛。

羽林衛的來歷霍海可還是記得清清楚楚的,所有的羽林衛,都是良家子的後代,準確的說是,主動參軍的良家子的後代。

而且,百分之一百全是孤兒。

都是將士戰死留下的遺孤。

想通之後,霍海大呼上當。

以前看短視頻,看到某知名王姓作家,說漢武帝時期,戰死的將士見不着屍體死了失蹤了的,全家人充爲奴隸,霍海信以爲真。

等知道羽林衛的由來後,才知道,搞了半天,抹黑是吧。

到了宮門口,霍海看到路博德迎了上來,這傢伙笑嘻嘻的,看來最近有好事。

霍海:“你笑的臉都快爛了。”

路博德哈哈大笑,直接笑出聲:“我的研究有點成果,義妁終於答應和我一起去看燈會了。”

霍海歪頭:“你怎麼知道有燈會?”

燈會是爲了刺激消費的又一舉措,是留在元宵節那天的。

目前來說元宵節其實應該叫做上元節,後面還有中元節下元節,就是紀念三一主神的和後世的三元節還不太一樣。

霍海要把上元節推動成元宵節,搞一個標準夜市出來。

這既可以積累經驗,又可以給以後的夜市夜生活打個樣。

不過路博德作爲羽林衛副統領,知道也正常。

“爽了是吧。”霍海笑着。

路博德:“可惜不久之後我就沒辦法繼續研究了。”

霍海擺了擺頭:“你安心研究吧。”

路博德可能以爲他要外派掛職然後準備出征了?其實還需要些時日。

路博德擺頭:“可能沒那麼輕鬆。”

兩人聊了一會兒,霍海纔看向路博德:“這小子挺會做人的,照顧一下。”

路博德尬笑:“這不好吧,我哪兒敢往陛下身邊調派人。”

霍海:“誰說讓你把他調到陛下身邊去,你把他調到能往上爬的地方去就行了。你不願意的話我找我哥做。”

別忘了路博德只是羽林衛的二把手,霍去病纔是名義上的一把手。

路博德:“這個簡單。”

上官桀投來了感激的眼光。

上官桀這種要背景沒背景要錢沒錢的小孩,能一步步成爲四大輔臣,證明他的能力絕對是人中俊傑。

只可惜他還鬥不過霍光。

但是,如果現在有機會,那隻需要一手提拔,他就成了自己人了,何樂而不爲?

等進入朝堂,霍海才發現,今天的形勢格外嚴峻。

甚至羣臣都不插科打諢了,很明顯,所有人今天來就是來開戰的。

雖然前幾次朝會霍海都沒來,但前幾次發生了什麼,霍海很清楚。

鹽鐵鋼煤的討論,已經激烈到了極限。

鹽鐵已經夠恐怖了,而鋼煤還在鹽鐵之上。

畢竟柴米油鹽醬醋茶,排名老末的茶都恐怖如斯,而鹽也就排在七個的第四位。

而煤,是代替柴的存在,或者說是升級版的柴。

這是多大的利益,不是傻子都知道。

既然知道,那就要爭。

羣臣都不說話,霍海也不說,霍海拿着一把椅子,在角落裡靠柱子坐了下來。

靠着倒頭就睡。

很快,劉徹就來到了朝堂,霍海都還不知道。

附近幾個人也沒人喊霍海的。

等霍海一覺睡醒時,正看到東方朔在高談闊論,大談埃及梨軒如何如何。

霍海又仔細聽了兩句,才發現,東方朔是要組建使節隊伍去埃及的梨軒(亞歷山大港)訪問。

又聽了會兒,才知道剛剛內瑟斯上朝堂給羣臣講述了埃及的情況。

現在已經退出去了。

東方朔直言使節隊伍是假,要安插間諜探查一路上各國的情況纔是真。

不少大臣認爲,現在大漢對於匈奴是優勢狀態,西域各國不敢造次,所以這一次出使,不會像張騫那麼費勁,應該加大規模。

劉徹同意了之後,東方朔退回了大臣們之中,非常滿意。

在前面幾年,東方朔除了當噴子噴一些看不慣的事物之外,沒有提出過任何建設性意見。

簡單來說大漢無敵破壞王。

如今在朝堂上抒發己見,主導一次大的外事活動,讓東方朔總算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覺自己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

退下來的東方朔還看了一眼霍海,投來感謝的目光。

霍海也不敢說這事兒是自己的功勞,但內瑟斯這事兒霍海的確出了一些力氣,對着東方朔比了個大拇指。

不少人都看在眼裡。

很多人都在嘀咕了起來:霍海這個無利不起早的傢伙,有他參與的事兒,就沒有不賺錢的!他盯上了遙遠的埃及?

此時,李蔡走了出來,拱手:“陛下,臣有本奏。”

“國不可一日無君,大漢中央之國有陛下坐鎮,而江都國卻失其君。”

在場的人很多都不知道這回事兒。

霍海裝不知道。

之前趙禹那傢伙想要搞霍海,讓霍海看了劉建的卷宗,霍海對裡面的事情一清二楚。

這個江都國以前叫做吳國,七王之亂造反就是吳國帶的頭。

景帝又把吳國封給了自己的兒子劉非。

劉非允文允武,同時推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又多次立下戰功,是諸王代表。

江都國總算是脫離了政治影響,好起來了。

但好了沒多久,劉建這個變態,又是亂搞男女關係,而且還是在小媽愛好者,還搞骨科,還亂殺人,還搞人獸研究,本來就死路一條了,他還偷偷詛咒劉徹,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他還對其他王的造反知情不報。

所以,幾個月前他就‘自殺’體面了。

李蔡口中卻是另一套說辭:“劉建此人荒唐至極……但國不可一日無君。”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蔡,不知道李蔡要推薦誰成爲新的江都王。

李蔡話鋒一轉:“既然無君,就該收歸中國,建議陛下改江都國爲廣陵郡。”

“聽聞陛下的第四子已經誕生,這過個幾年,也好再封廣陵王廣陵國。”

劉徹:“衆愛卿以爲如何?”

一羣人都稱好。

這個時候,一個小女孩走上了朝堂。

大概十三四歲的樣子。

李蔡:“當初劉建自殺後,其妻妾妃子都被拋棄在了大街上,無人管,但他還有一個女兒,名爲劉細君,乃是皇室後裔,所以被官員送到了長安。”

霍海在後面嘀咕:“什麼狗屁被拋棄在了大街上沒人管,是當地貴族豪強把他那些個老婆給分了吧。拖油瓶沒人要。”

劉徹瞥了一眼後面:“霍海,你在嘀咕什麼?”

霍海:“臣說!劉建不是個東西!居然爲了私慾弄得老婆孩子沒人管,簡直是對不起高祖陛下!死了就行嗎?建議拖出來鞭屍。”

“給諸王提個醒。”

劉細君轉託看向霍海。

十四五歲,其實都可以嫁人了。

只是皇室後代,沒人敢動而已。

她當然也明白事理了。

雖然老爹不是個東西,但是當女兒的,也不能任人罵啊,瞪了過去。

劉徹:“劉細君是翁主,按理說應該可以嫁人了,但是又沒有好的人選,在長安又沒有去處。”

“這個事情,就交由你來安排了。”

霍海左看右看:“誰?”

劉徹:“你,霍海,夠不夠清楚。”

霍海只能拱手:“臣遵旨。”

劉細君又仔細的看了看霍海:他就是霍海?

劉細君可是個喜歡文藝的貴族女,當然了,這個時代沒有哪個貴女不喜歡文藝的。

聽到霍海就是霍海後,劉細君對霍海更多的是好奇。

劉徹捏了捏鬍鬚,心中暗笑:狗東西,你還想尚公主,要是劉細君看上你了,朕就下旨賜婚。

劉徹已經看霍海不爽很久了,但是一直沒有辦法也沒有理由阻止霍海靠近衛長公主,現在終於有轉機了。

看到劉細君主動走向了霍海,劉徹更是笑麻了。

霍海內心卻在想:我剛剛罵了她爹,她會不會一怒暴起,捅我一刀?

不過什麼都沒發生,劉細君就站在了霍海身旁。

接着衛青拱手:“陛下,臣有要事,要用地圖。”

劉徹手一揮,王內侍帶人把卷起來的巨大的牛皮地圖給放了下來。

這是大漢地圖。

上面標註了大江大河,十三州以及所有城市的位置。

衛青指着黃河幾字型彎兒裡面:“這個地方,秦時叫做九原,是秦長城所在。”

“之後卻一直在匈奴手中,但在六……七年前,我們把這一部分收了回來,在這裡建立了五原郡。”

羣臣都在點頭,這個事情大家都還記得。

百年來一次的開疆擴土,想要忘記都難。

衛青指着其中一個地方:“去年,我們在朝堂上討論過,要在這裡分爲,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雲中郡。”

所有人都看向了霍海。

本來,匈奴投降的四萬人就會被安排在這五個地方,形成新的四個郡加上原來的五原郡,成爲北境五郡。

但是,現在匈奴人沒上去。

衛青:“壞消息是,匈奴人被留下了,沒法派他們去擴充郡城。好消息是……”

衛青總覺得說這個話有點怪。

但還是開口:“好消息是,去年河洛受災,大量百姓趕往長安。”

“其中有一部分經過函谷關時,關守怕放他們到長安會惹事兒,於是給指了歪路……於是這羣難民多達五萬人,一路順着大河而上,走到了這裡,留了下來。”

廢話,想要不留下都費勁,那大河也要走的過去啊,那地方本來準確的說就是匈奴人的實際控制區。

雖然匈奴被衛青霍去病打的節節敗退,但大漢一直沒有對這片土地進行有效的統治,現在是個兩不管地帶。

很多大臣聽到是這麼個好消息,一口水噴了出來。

劉細君疑惑:“這算好消息嗎?那麼多難民去了那麼荒蕪的地方……”

霍海:“你懂個屁,你知道爲什麼河洛的人會受災嗎?”

因爲河洛地區本來留做賑災的物資,全部被送去了五郡,爲的就是以投降的匈奴人口爲基礎,建立五座郡城,這樣一來,黃河南岸在百年之後再度全部成爲漢地。

霍海:“什麼關守指了歪路,分明是陛下故意讓難民去的。”

要知道這些資源送去那兒,路上起碼要消耗百分之六十。

這麼大的損耗,送去的資源不用?

萬一翻年匈奴南下,把那些東西搶了怎麼辦?

霍海留住匈奴人,或者說劉徹聽霍海的留下匈奴人,是避免南北匈奴政策的弊端,避免形成南匈奴日後造反。

這個南匈奴長期接觸漢人的技術,又有匈奴人的兇性,未來很不好處理。

反而留下他們在長安挖煤,是最佳選擇。

而五郡必須要開,怎麼辦?那就送本來要來難民北上。

這樣一來,難民用上了準備好的物資,活了下來,五郡順利開拓。

這話在朝堂上說起來,這麼扯淡,史官估計也是順勢記錄了下來。

霍海總算是知道自己看歷史的時候總看到那麼多扯淡的事情了。

當時還以爲古人腦回路不一樣,現在才知道都是扯淡的。

畢竟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史官都是要記錄的。

衛青總不能說‘陛下把匈奴人都留下給自己挖煤賺錢了,把本來要賑災的難民送去了北方開疆擴土’吧。

更關鍵的是,關守怕放了難民進長安會惹禍這種胡說八道會有人信?

長安貴族豪族遍地,從長安西去的陵縣,那可是長達幾十公里的城市帶,一大堆陵縣。

裡面住的全是有錢人。

這些人每年都等着難民到長安,然後好分奴隸呢!

只是今年,難民被霍海一口吃了而已。

不過這事情也是給霍海打掩護了。

在衛青看來,霍海吃了,就是霍家吃了,這些人就等於是霍家的了。

劉細君若有所思似乎逐漸明白了什麼是政治。

“你們這些壞人。”

霍海回頭:“還能壞的過你爹???”

劉細君愣了一下陷入了沉思。

究竟是擁有權利,利用權利一句話左右數萬人的命運更壞,還是利於權利,玩弄幾個人的生命更壞?

在事情蓋棺定論之前,誰又能知道這幾萬人的命運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

可以說,這次所謂的天災,和難民潮,從它發生,一直到現在的處理結果,全程都在朝堂的控制之下,甚至就是劉徹計劃好的。

只是中途發生了變故,難民的一部分和匈奴人的一部分發生了命運置換罷了。

劉細君低下頭去,似乎在思考什麼。

霍海看得出,劉細君有很強的參政慾望,她可能覺得自己如果在朝堂,做的會比袞袞諸公更好。

想到這個之後,霍海突然思索了起來。

劉細君劉細君,這個名字聽得耳熟。

原來是她。

“你最好離政治遠遠地。”霍海警告她:“就算是現在朝堂上不爲外人知的談論,也只是政治最淺顯的一點東西而已,你根本不懂剛剛朝堂上發生了什麼。”

此時衛青還在講開五郡的事情,還有築沃野縣城,設立雲中郡什麼的事情。

他跟最近的小學老師們學的,拿着一根細木棍,指着地圖的點,更方便其他人理解,講述着開五郡的好處。

當然了,講的全是對大漢的好處。

劉細君:“那他現在在講什麼?難道不是對大漢的好處嗎?”

霍海:“大將軍在講,五原雲中常年是匈奴最適合放牧的地方,暗示這裡可以養殖數百萬頭羊,足夠供給全大漢所有人穿上羊毛衣。”

“這數百萬頭羊,能製造出每年超過十五億大錢的收益。”

“只要你們同意這個方針,接下來這五郡建立,你們就可以去這兒放牧了,至於這錢誰最後賺到手,那就看誰本事大了。”

劉細君愕然,又看向了講述對攻打匈奴的好處的衛青,不敢相信。

衛青什麼時候講這些了?

霍海繼續翻譯:“現在衛青大將軍講的是,他嘗試過用利誘的方式讓兩個大河北岸幷州冀州以北活動的匈奴王,讓他們給大漢放牧,他們不幹。”

“衛青大將軍建議出動小股部隊,乾死他們,免得他們耽誤五郡的建立。如果耽擱了五郡的建立,那就別想放牧賺錢了。”

劉細君完全聽不懂。

也看不出衛青哪兒說這些話了。

霍海旁邊的一個不認識的官員回頭看着霍海,心想這種事情怎麼能說出來呢。

果然,最後衛青結案陳詞:“臣建議,派遣大軍,從右北平出發,掃平這兩隻匈奴王部落。”

“臣提議,李廣將軍爲帥。”

霍海愣了一下,沒有再翻譯。

本來以爲只是這麼個事兒,沒想到該李廣登場了。

也就是說,這事兒其實是劉徹提出的。

劉徹要再逼李廣一把。

李廣如果再打不出成績,那就沒有話可以拿出來說了,李廣如果不封侯,就得死。

至於爲什麼選右北平……

因爲李蔡是安樂侯,所謂安樂侯的安樂縣,就是後世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那個安樂公同一個縣,也就是北平!李蔡之前幾年開始轉爲親近讀書人,就是在培植自己的勢力。

他以封地安樂縣作爲基礎,輻射整個北平區域,培植了不少官員進入朝堂。

右北平,就是北平東北方向的廣大區域。

雖然看起來大,但實際上從行政看,官員派遣都很集中。全是李蔡的人。

加上他跟着石奮、張歐他們學習的誰都不得罪的策略,讓李蔡在這條路上也走的很穩。

如果一直沒人動的話,李蔡即將完成從隴西涼州土鱉到真正貴族的進化。

董卓沒做到,馬騰沒做到,丁原沒做到,他們沒做到的事情,差點被李蔡做到了。

也就是說,劉徹對李家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接下來就是把李廣李蔡綁着出發。

此戰過後,右北平所有官員都得滾下來,到時候……

霍海漸漸想通了,難怪路博德說今天的事情不好阻止。

如果到時候沒成功,李廣得死,李蔡在朝堂培植的勢力會因爲戰事不利全部被連根拔起,不久之後李蔡也得死。

而路博德就會接替李蔡的人成爲右北平太守。

那麼明年,就該霍去病登場了。

李廣完不成的戰事,由霍去病去,那還不是輕鬆加愉快?恐怕接下來這次,就是歷史上霍去病從東北打到西北打穿整個大漠封狼居胥那一次。

而,這樣一來,就等於把李蔡的政治資產全面轉換成了霍去病的。

同時,劉徹還能擡兩個新人上臺。

其中一個是路博德,另外一個,應該是……曹襄。

兩個人現在一個是皇帝的衛戍,一個是太子的衛戍,不久之後就開始走上朝堂。

劉徹也就對軍改完成了新的改革,全面讓老一派全部下野,到時候朝堂上除了衛霍之外剩下的也都全是青壯派。

也就是說,大總攻要來了。

可惜……劉徹千算萬算沒算到霍去病死了。

無論是天意還是意外,還是失利益者的反攻,都是一回事兒。

霍海現在還沒搞出青黴素呢!

所有人都在講,霍海站起身來:“臣反對!”

全場所有人都轉頭看了過來。

都是很疑惑。

雖然衛家霍家裝的有仇一樣,也只是裝作有間隙,並沒有真正的在朝堂爲敵。

今天這事兒,明明只要李家出問題,那得到這個利益的就是衛霍。

現在就看李家選,要北平還是要隴西,只能二選一。

漏下來那個,就是衛霍分。

現在霍家老二站出來反對?

你們幹事兒之前沒有互相商量好麼?

衛青也是疑惑,然後沉聲:“太子舍人長安少尉霍大人,你好像是個文官。”

劉徹雖然也沒想到霍海會旗幟鮮明的站出來反對,但也要提醒衛青:“如果此次征伐成功,霍海可以說是排頭功的,因爲征伐的錢糧,就是要從他治下來的。”

衛青拱手:“原來如此,陛下,不過霍大人爲什麼反對作戰,這事兒臣不明白。”

劉徹:“你問朕?朕也不明白。”

朝堂上沒人明白。

霍海:“臣在研究新的戰爭工具,如果成功,不需要動大軍,只需要一支精兵,就能拿下幷州冀州以北的區域。”

雖然但是,霍海當然不可能主動去承諾什麼打穿大漠,封狼居胥。

但這事兒也不能讓李家先去跳樓。

萬一真的是他們下的毒手呢?

霍海不是憐惜他們,而是怕他們狗急跳牆。

如果李廣李蔡栽了,接下來李家日子就不好過了,幾年後他們怨氣積壓到了一定程度,惡向膽邊生,搞霍去病,完全是符合邏輯的。

霍海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做的,但霍海不想擔風險。

一旦霍去病無了,那自己和霍光,又跟歷史上的走向一樣了。

除非……自己親自去當將軍從東打到西。

這還不累死個人?

霍海當然要把李家排除在外。

霍海:“陛下,臣研究的東西,足夠改變戰爭的形式,只需要看一眼,大家就知道臣所言非虛了。”

“等研究成果出來,臣認爲,只需要一萬兵馬,兵分兩路,就能解決幷州冀州百姓受到的威脅。”

此話一出,羣臣面面相覷,然後哈哈大笑。

好傢伙,一萬兵馬,還兵分兩路?

您這是外行話說的內行都笑了啊。

在場的除了年紀小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當過武將的,都很清楚戰爭是怎麼回事。

這話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

霍海:“可如果我說的是真的,一次北上的開支是多少?到時候,我們準備一次大戰的錢糧又能幹多少事兒?”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劉徹也是沉思了起來。

如果是真的。

那自己準備打匈奴一次的錢糧,豈不是能掃平帝國四境?!

霍海:“只需要一個月後,就能見到新式武器的厲害,當然了,計劃中的新式武器不止一件,只是一個月後就能見到第一件的厲害了。”

“要真正的形成戰鬥力,少則一年,多則幾年。”

劉徹:“百年大漢都等了,一年有什麼等不得的?”

“別說一年,只要能穩贏,等五年十年又如何?”

相比於擊敗匈奴,讓李家做選擇只是小事兒。

劉徹馬上就把李家拋在一邊了。

對比起徹底戰勝匈奴,李家算得了什麼?

如果戰勝匈奴,那河西走廊本身就沒那麼強的意義了,那李家在隴西死皮賴臉的賴着就賴着唄,慢慢分解掉就行了,就不用急着馬上處理了。

劉徹思索了一下:“時間差不多了,先吃早飯,吃完之後,討論下一個議程。”

說這個話的時候,劉徹話裡有話。

所有大臣都明白,馬上開始,就要討論煤鋼的事情了,如果這一次沒爭取到,那後面就沒可能了。

這個事情,比明年的戰事還重要。

不過也有大臣在想,大清早的吃什麼飯,早飯是什麼飯?

等已經習慣了三餐制的其他官員科普,他們才知道,長安現在已經流行一天吃三頓了,吃兩頓已經不能滿足給身體提供強大的動能來幹事兒了,長安現在繁華,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每天要走的路要乾的事兒太多了,吃三頓才能幹事兒。

吃着飯,李敢瞪着霍海。

霍海看李敢瞪自己,忍不住擺頭:“蠢貨。”

虎賁校尉,還真是又虎又笨。

李蔡摁住李敢的肩膀,把李敢的頭轉向它處:“別亂看。”

李廣走上前看向霍海:“霍大人。”

霍海扒拉了一口小米粥,吃了一口水煮蛋:“李大人,有事兒?”

李廣:“我有個老朋友,在你的研究院工作,我有些東西,想請霍大人幫忙帶給他。”

霍海歪頭:“你的老朋友?在我研究院工作?誰啊?”

李廣:“王朔。”

霍海縮頭,王朔?好傢伙,什麼時候來的?

李廣講了起來,霍海才反應過來自己會錯意了。

這個王朔,是一個相士,也可以說是天文學家。

反正就是和落下閎類似的職業,但水平不如落下閎。而看星象不如太常太史令,但又有兩把刷子那種。

長安城一直流傳着一個故事,說李廣去問一個天文學家他爲什麼不能封侯,那個天文學家告訴他是因爲他殺降。

原來這個天文學家叫王朔。

霍海點頭:“行,我幫你帶。”

李廣:“李家也想做生意,不知道霍大人手裡有沒有好項目可以合作。”

霍海擺頭:“我沒有什麼要和你合作的,不過項目多的是,特別是要在隴西發展的項目,有很多。”

李廣明白了,霍海是在拒絕結盟,但又表明態度不會敵對。

難怪今天要突然解圍。

但,爲什麼呢?

按道理霍家吞掉李家的全部資源,更符合霍家的利益啊?難道有更大的利益存在而我沒看見?

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220章 (大章)買下南越國!第92章 波斯舞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7章 李廣難封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8章 爲了尊嚴第35章 包月(加更)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90章 雪漫長安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74章 天造地設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103章 粉塵爆炸(萬字23)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158.第158章 (大章) 時代的列車,司機到位!第21章 丞相之姿第265章 (大章)青黴素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第61章 長安的靈魂第116章 使勁放假!第89章 天命人第5章 你缺鋅158.第158章 (大章) 時代的列車,司機到位!190.第188章 (大章)恐怖的規模165.第165章 (大章)計劃通第31章 澳洲放牛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11章 (大章)春闈前第28章 招募門客149.第149章 (大章)左輪和燧發槍第31章 澳洲放牛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第79章 熊貓來了!第3章 委以重任?第108章 滾去讀書96.第96章 老天爺是太陽神的領導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84章 鉅子鋸子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97章 沙漠大儒(23萬更)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159.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車!第65章 美鍋隊長第31章 澳洲放牛第41章 白話運動第242章 研究猴子第218章 (大章)粵地粵人粵菜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46章 農學實驗第66章 霍家夫子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41章 白話運動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257章 (大章)封禪立碑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84章 鉅子鋸子第36章 經濟理論第45章 黑白的熊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40章 留名青史130.第130章 (大章)火藥問世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17章 古今咸陽第58章 橫着宮豎着宮?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第30章 封鋼鐵俠第94章 說學逗唱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206章 (大章)史上第一輛汽車第16章 禦寒之物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95章 教育產業
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220章 (大章)買下南越國!第92章 波斯舞166.第166章 (大章)匈奴公主155.第155章 (大章)請建匈奴公司!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7章 李廣難封第85章 三墨盡默(日更七千求訂閱)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8章 爲了尊嚴第35章 包月(加更)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90章 雪漫長安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74章 天造地設131.第131章 (大章)玩弄人心第103章 粉塵爆炸(萬字23)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158.第158章 (大章) 時代的列車,司機到位!第21章 丞相之姿第265章 (大章)青黴素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第61章 長安的靈魂第116章 使勁放假!第89章 天命人第5章 你缺鋅158.第158章 (大章) 時代的列車,司機到位!190.第188章 (大章)恐怖的規模165.第165章 (大章)計劃通第31章 澳洲放牛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11章 (大章)春闈前第28章 招募門客149.第149章 (大章)左輪和燧發槍第31章 澳洲放牛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第79章 熊貓來了!第3章 委以重任?第108章 滾去讀書96.第96章 老天爺是太陽神的領導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84章 鉅子鋸子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97章 沙漠大儒(23萬更)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159.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車!第65章 美鍋隊長第31章 澳洲放牛第41章 白話運動第242章 研究猴子第218章 (大章)粵地粵人粵菜第205章 (大章)孝子哭喪第46章 農學實驗第66章 霍家夫子133.第133章 (大章)開河道時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128.第128章 (大章合併)治水方案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41章 白話運動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257章 (大章)封禪立碑176.第175章 (大章)切斷後患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第107章 新式學堂(萬字更新)第84章 鉅子鋸子第36章 經濟理論第45章 黑白的熊第87章 混凝土路(日更七千求訂閱)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187.第186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書月票活動開始啦)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計第40章 留名青史130.第130章 (大章)火藥問世第10章 誰還沒個家學淵源?!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17章 古今咸陽第58章 橫着宮豎着宮?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261章 (大章)太初九年春第30章 封鋼鐵俠第94章 說學逗唱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206章 (大章)史上第一輛汽車第16章 禦寒之物第38章 文氣激盪(加更)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95章 教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