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

第263章 (大章)天漢元年

臺階上,上官桀滿腦門子問號。

懷疑自己的耳朵。

自己聽到了什麼?太子太傅緊急進宮,要求陛下讓衛長公主就藩?

瘋了?

整個朝堂裡,羣臣都走光了,現在大殿裡面,全都是衛霍家族的人。

現在大家要集中力量爲大漢統一全球出謀劃策。

這個時候,太子逼宮嗎?!

甚至,上官桀感覺自己在階梯上都聽到了陛下的暴怒吼聲。

此時,暴勝之快步從階梯下趕來。

暴勝之是這些年來,在警察系統中爬上來的人。

歷史上的暴勝之本來是繡衣使者的,但是在這個時間線命運完全改變了。

不過,他出名的方式,依舊是追擊道匪。

前世時間線,暴勝之身穿錦衣手持巨斧追砍盜匪,嚇唬的附近州郡盜匪直接消失了。

這麼猛的人,誰也不敢觸黴頭。

而這一世,暴勝之出名是因爲治理盜匪路霸的額問題。

本來官居一郡警司的他,是不會到基層幹事情的。

但是他管理的夜郎地區,盜匪路霸橫行。

於是,暴勝之日常乘坐馬車,就在盜匪猖狂的地方活動。

但凡被攔下來,暴勝之不跟你廢話,直接掏槍槍斃。

一來二去,不只是在當地威名赫赫,甚至上了大漢日報。

當地的盜匪路霸,不是沒有反抗。

有人甚至遇到暴勝之之後,一羣人準備把他做了。

暴勝之帶着兩個手下,三條槍,三把刀,那傢伙,把一羣人是都給宰了。

這件事情直接震動附近州郡,消息直接送到了長安。

部分人認爲,暴勝之過於暴戾,手段太過份了,不處理難以平息民怨。

而另外一邊,很多人認爲暴勝之本來可以在州郡警局躺着喝茶,卻衝鋒陷陣,在第一線處理問題,應該嘉獎。

最終,在當地做生意的走商和幹運輸的,送上萬民傘一把。

這把傘,成爲了決定一切的物品。

最終,朝廷直接把暴勝之調到了司警麾下,成爲副手。

那幾年車隊在全國到處走,霍海卻根本沒在查案件,實際上就是暴勝之一直在提點刑事。

而最近三年,因爲他的能力突出,被調到了警正的位置上。

而原本的警正皇甫華現在已經調任光祿勳值守宮殿。

暴勝之雖然是警正,是九卿之一,但實際上平日是不來朝堂的,他來,難道是來抓人的?

大家都面面相覷。

總不能陛下下令要把石慶抓起來吧。

衆人面面相覷之間,霍光看了一眼司馬遷。

現在霍光是太常,也就是天官,太史令就是太常麾下的官員。

司馬遷現在,已經就任太史令了。

和之前管音樂管禮儀的太常不同,霍光這個太常,管的可是民生穩定,是維持朝堂穩定。

所以太史令這個官職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本來太史令主要任務是先看各地送給朝廷的公文,他看完了送給丞相看,丞相看完送給皇帝看。

這樣就能確保丞相送給皇帝的公文,沒被丞相修改過。

所以故意放置在了太常麾下。

而現在,他還多了審覈新聞,審覈議會議題朝堂議題這三個工作。

別看只是審覈,既不做決定,也不會多說一句話,但性質就不同了,是真正的預備役九卿。

司馬遷在這個位置上工作,又跟霍光幹,經受了考驗,現在比以前的司馬遷強到不知道哪兒去。

以前的司馬遷就是個筆桿子,現在是個有腦子的筆桿子。

司馬遷立刻提起裙襬,往朝堂宮殿走去。

等司馬遷進入朝堂內部。

此時石慶默默不語。

新來的暴勝之還沒來得及開口,站在一旁。

唯有霍海在說話。

霍海:“如今大漢人口增加飛速,各地一戶人的平均人數,對比二十年前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統計有多少戶人,已經不滿足於朝堂行政的需要。”

“所以,朝廷需要有一個新的九卿級別的部門,民部。”

“這個民部主要工作有三。其一,統計戶籍,人口數量。”

“其二,統計人口質量,也就是學歷文化,工作詳情。”

“其三,統計人口流量,也就是人口遷移。”

“這三件事情是主要的,還有一些次要的,比如統計婚籍、建立孤兒福利體系、照顧孤老、瞻仰從前線退下的殘疾軍人以及照顧犧牲軍人的家屬等。”

“這個九卿級別的人,需要有三個特徵。”

“第一,地位崇高,舉國沒有任何人敢於阻攔他。”

“第二,精通科學的統計學,有豐富的御下能力。”

“第三,主管民政,愛民是最重要的。”

說完之後,霍海拱手:“臣認爲,這個工作,非長公主莫屬。”

其他人若有所思,石慶急忙反對:“陛下,不可!宗親怎麼能擔任九卿職務呢?”

劉徹:“你老糊塗了?宗正難道不是九卿之一?”

司馬遷立刻意識到,霍海提出的這些條,看起來是要進行更精確的戶籍統計,管理戶籍。

實際上……是要廢奴,徹底的廢奴。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作用,司馬遷自己看不懂。

但司馬遷知道,霍海做事,絕對不會只是這麼簡單,肯定還有更有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這個戶籍調查,最重要的是形成一個有跡可查的檔案。

任何人一旦犯事兒,就可以追查。

或許,一萬個,幾萬個人裡面,有一個人手眼通天利用各種方法能繞開這個檔案,但是,剩下的人,都在檔案之中。

這樣,人口上億的大漢,不再朝廷掌控中的人數,最多不會過萬。

而且,一旦發生特殊事件,朝廷馬上可以根據相應的事件,鎖定究竟是哪些人羣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動機。

就能完成突發事件快速反應。

只不過司馬遷進來晚了,並沒有聽完整。

劉徹思索了一下:“這麼重要的職務,怎麼能是九卿之一呢,但三公之一也不合適,這個職務,單獨獨立在朝堂之外吧,以後這個職務就跟宗正一樣,由宗室擔任。”

“這個職務,就叫做……國正吧。”

“民部,國正。”

“裡有里正,鄉有鄉正,縣有縣正,皇室宗族有宗正。如今劃分華洲範圍爲中央之國,那中央之國也就應該有國正。當然,朝正就不會有了。因爲朝正就是朕。”

這個職務……在場的人都深吸一口氣。

這個職務,和以前的皇帝有什麼區別!?!

以前的皇帝管理大漢十三州。

現在的皇帝即將君臨全球。

所以,原十三州需要一個直接負責人對皇帝負責。

這個人,就是民部國正。

不!準確的說民部國正權利比以前的皇帝要大!

因爲以前的大漢十三州,合起來面積都只有三百來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四千萬。

而現在的中央之國,至少有近三千萬平方公里面積,人口至少有兩億多!

這還是現在,等嬰兒潮這一代完全成年時,大漢的人口將會迅速逼近五億。

石慶愕然。

他沒想到,自己過來想要想辦法把衛長公主送出大漢十三州,給太子消除登基的隱患。

結果現在,卻把衛長公主送上了一個高到可怕的位置。

石慶突然嚎啕大哭,磕頭:“陛下啊陛下!如果有一國正,太子如何自處啊,如何自處啊!”

“陛下,不只是現在,未來的太子,下一朝太子,下下朝太子,將如何自處?!”

衛青開口了:“石大人此言差矣,有了國正這個職務,太子就無法自處了?那以前大漢有那麼多王爵,難不成太子就能自處了?”

“太子依舊是太子。”

“是儲君。”

霍海打岔:“說到這裡,陛下,臣認爲,咱們應該取消忌諱這一說,否則未來的皇帝名字都不好取。要不然名字和某種科學理論的名字重合,豈不是以後查文獻的時候科學家根本看不懂文獻,還得找歷史學家詢問?”

“話說如果取消了忌諱的話,君這個字其實很適合女孩子取名字用。什麼碧君啊,婉君啊……”

劉徹瞪了霍海一眼。

此時,朝堂上的年輕宗室都傻了。

世界上居然還有人敢跟陛下開玩笑,而且是開這種玩笑!

霍海聳肩。

這講的是老實話。

幸虧劉據還沒當皇帝。

劉據當了皇帝,據爲己有要改爲佔爲己有,據說要改成什麼說?證據依據大數據改成什麼?

人們要引經據典,都得……哦不好意思,不能引經據典了,因爲不能用據。

劉徹:“這事兒讓民部國正去討論吧。”

石慶依舊不甘心:“陛下!”

劉徹:“國正,不一定和太子有衝突。”

“太子本身也有另外一個不計入三公九卿卻比三公九卿更高的職務,就是監國。”

“太子是監國,長公主是國正,不是正好?”

“倘若哪一朝沒有長公主,就另外選一名優秀宗室,或是空缺即可。”

衆多宗親也是面面相覷。

現在有了國正這個職務。

國正和監國,明顯是同級別職務。

以前長公主只是尊貴,沒有政治能力,現在長公主有了政治能力,那和太子有什麼區別?

再說太子這個儲君,反而處在弱勢地位。

因爲國正一直有實權,而監國只有在皇帝出巡的時候纔有責任。

最近這些年,劉徹喜歡上了外出尋訪,反正以前去上林苑打獵休息十來天的事件,現在都夠巡視洛陽了。

巡視一下怎麼了?

所以,太子監國的身份還是發揮了一些效果的。

或者,爲了順耳,可以把監國按照春秋戰國時期的說法,稱爲攝政。

那麼,國正和攝政,這職務就很對稱了。

但也只是聽起來對稱。

衛長公主要是坐上了國正的職務,那就壓太子一頭了,這就是總覽國事的理事了。

劉徹已經不準備在這件事情上多費口舌了,擡頭看向暴勝之:“暴勝之,你有什麼事兒?”

暴勝之急忙出列:“陛下!”

……

臺階上衆人人都傻了。

“國正?民部?”

這個民部說是民部,卻不是民部,而是以前的大農令,加隋唐的民部,加上現代國家的國務形成的一個部門。

這權利,大到逆天。

卜式笑了笑:“一直以來,不斷地有聰明人,以爲自己想出了能一擊絕殺的辦法,去找武侯大人的麻煩。但每一次,武侯大人都會在翻手一步直接殺死對手。而且用的辦法永遠不是順着別人的思路破題,而是直接掀桌子。”

趙過補充:“最關鍵是,每次武侯大人都會在這樣的事情中,佔盡便宜。”

桑弘羊卻正色:“既然有了國正這個職務,那說明陛下要把重心完全轉向到征伐之中,真正的下定決心要一統全球了。”

爲了一統全球,陛下都準備把大漢十三州部的所有事務,甚至是現在華洲基本盤的所有事務,全部丟給衛長公主了。

這和直接把所有權利交給了霍海有什麼區別?

不會真有人覺得霍海十年沒有歸朝,上來就提出這種事情,然後陛下不經思考就同意了吧?

這肯定是陛下和武侯商量好的啊!

什麼君臣間隙,都是演給大家看的嗎?

此時,霍光愣在原地。

霍光終於知道爲什麼自己永遠沒法戰勝二哥了。

霍光一直以來想的都是,要當上大司馬大將軍,成爲朝堂文武百官之首。

 

甚至要做出舉世成就,讓後來人企及不到大司馬大將軍這個職務。

霍光認爲自己能夠位極人臣。

但現在霍光突然明白了。

自己可能能做到沒錯,但自己永遠都在走別人走過的走成功了的路。

所以,自己獲得的最大的成功,也就比前人最大的成功能大出一絲,就已經頂天了。

而二哥不同。

二哥,從來都不屑去比照別人的成功。

ωωω▲тt kān▲co

或許,以後後人都不會把成功叫做成功,而叫做你威武啊。

就好像現在做一件事情做成第一,不是你第一了,而是你是冠軍了。

霍光頓了一下,看向天空。

天空海闊,自己的大哥二哥天馬行空。

一個縱橫沙場無人可當。

一個引領大漢舉世無雙。

而自己……

霍光,只挫敗了三秒。

霍光,對自己太瞭解了。

霍光知道,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的人生。

二哥那天馬行空的一生,是二哥的人生。

自己去追尋別人已經獲得了的成功,也是一種人生,而這是自己的人生。

大司馬大將軍,依舊是我的目標!

霍光堅定的看向遠天的雲彩,隨即感嘆:“我命……”

王內侍急匆匆出來,打斷了霍光,王內侍急迫:“諸公!”

衆人回頭看去。

王內侍臉色難看到了極點:“黃河決堤!黃河決堤!”

衆人愣了一下,隨後立刻往宮殿跑去。

劉徹剛剛下令召回百官,進去撒了個尿,出來一看,百官就到齊了。

“嗯?!”

黃河決堤的事情還要從三十多年前說起。

田蚡的食邑位於山東鄃縣,地處黃河北岸。

三十六年前,黃河在瓠子南岸決口時,洪水南流導致河北岸的鄃縣未受影響。田蚡出於私利,擔心堵口後黃河改道北流會威脅自家封地,因此反對治河。

田蚡的理由是天命論,“江河之決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強塞”。

當時劉徹也不懂科學,信了他的邪。

而霍海來長安的時候,田蚡屍體都涼透了。

後來,隨着科學發展,劉徹才知道自己上了個大逼當。

於是,劉徹有錢了之後,發動了一次付費徭役,把缺口堵了。

歷史上本來要持續二十三年波及十六郡到後期造成人相食的災害,就控制在了十年時間就結束了。

當初爲什麼大河以南的諸郡,特別是洛陽宛城這樣的富庶之地,居然稍微一點天災,就六萬災民跑來長安?

要知道當初流離失所的實際上是十幾萬人,幾萬人去了朔方,幾萬人來了長安,路上還死了不少。

原因就是當初大河以南十多個郡受災,根本沒有糧食產出。

這事情之後,劉徹就在想辦法治理黃河。

要說的話,劉徹治理黃河,比霍海見過的前世的黃河好治理多了。

畢竟黃河還沒那麼黃呢。

但是,在最開始的幾年,大家不懂科學,卻又發展迅猛的時候,在從隴西到朔方這一代,開墾還是非常多。

開墾,就會導致水土流失。

黃河本來沒啥問題,但是缺口氾濫十年沒人管,那缺口就像是……皮褲破了一塊。

衆所周知,皮褲沒破就是新的,破了一塊就等於破完了。

這些年來,上游水土流失,導致下游擡高。

擡高後,中等程度的洪水就等於以前的大洪水。大洪水就等於以前的特大洪水。

所以,口子,又崩了。

好在,整個地區的百姓,被水災折磨過十年,當初有經驗的老一輩現在也才三十來歲四十多歲,又身體健壯。

所以水災是爆發了,但是,附近的居民跑的比兔子還快。

受災人數不多,一共氾濫了三郡之地,卻只衝垮了三十棟民居。

不過,依舊有上百人失蹤。

其中大量都是單獨外出工作的年輕人。

聽到是水災,霍海沒有想平時那麼輕鬆,而是嚴肅了起來。

前世的時候,有一年霍海去旅遊,聽說一個地方有一個很著名的水災水位紀念碑。

於是就在城裡河邊去問,紀念碑再哪兒。

河邊的人往城的方向指“那邊”。

霍海又去城裡問。

城裡的人往城郊指。

城郊的人往山裡指。

霍海就懵逼了,怎麼會有一個在山野的洪水紀念碑會有名呢?

到了山下,村民往山上指。

霍海不信,但是問了幾個人,都問到了同一個答案,最終還是爬上了山。

接近山頂的位置,霍海俯瞰整個城市,回頭看着水位紀念碑,人懵逼了好幾分鐘。

當年的洪水,把該地區淹的只剩下山頂一小塊。

這就是洪水。

不過,看了暴勝之的具體報告,霍海松了一口氣。

不是很嚴重,就是水位擡升。

霍海:“當務之急有三個。”

“第一當然是救災,救災最好直接派遣軍隊去,強壯的軍人調度起來比地方救災力量強大不知道多少倍,而且從體力能力各方面都比地方優秀,現在有鐵路,只需要火車開過去就行。”

“第二是停止在上游的砍伐,從今天開始禁止亂砍亂伐,開始保護各地生態,建立法律保護黃河的植被。”

“第三是在合適的地方建立完善的速生林體系和巨木伐木規則,來供應中原的使用。當然,也要保護到當地生態,不要把原始森林砍沒了,日後和黃河一樣。”

大臣們還沒開始討論呢,就的到了解決方案。

劉徹:“丞相發話,那就辦去吧。”

霍去病:“既然是出動大軍救災,臣請纓。”

人羣中,終軍感覺自己這輩子值了,大司馬驃騎將軍,居然也用自己請纓這個典故了。

隨即站出來:“臣願意前往輔佐大司馬驃騎將軍賑災。”

劉徹思索了一下點頭:“可以。”

既然兩人主動地,那就這樣正好。

“具體需要多少錢糧,多少人力,需要多長時間,計算一下吧。”

等一羣人算完,劉徹疑惑:“就這點兒錢?朕自己掏了,都去辦吧。”

霍海站了出來:“陛下,時代變了,以後救災不再是像以前那樣了。”

衆人都懵逼了。

霍海:“以前救災,儘量能讓半數災民活下來,然後再接下來幾年或者十年在該區域免去農業稅,就已經頂天了。”

“而現在,社會繁榮到了這種程度,僅僅是讓他們活下去嗎?災情影響整個地區的發展十數年,等過幾十年這個地方豈不是是一個大坑?”

“我們應該救災,但是救災結束不意味着一切結束,接下來是重建。”

“我們最差要讓該地的人回覆原本的生活水平,當然了,指的是平均,而不是某個鉅富家庭被毀了還要給他發錢發成鉅富。”

有些人點頭,有些人擺頭。

這得要多少錢啊!

霍海繼續:“各地的規劃其實很差,而隨着時間的推進,我們朝廷對於各種發展的規劃越來越有規律,越來越好,效率越來越高。”

“在受災之後,要救災要重建,是不是應該蹭着災難毀滅了基建和城市村鎮,而把城市,村鎮,還有道路,規劃成符合時下最新規劃的程度。”

“這樣等整個地區重建完成,直接就是附近的經濟高地,一方面能彌平災害的損傷,另一方面在這樣的過程中,大漢十三州核心地帶的人對於災害抵禦能力越來越強,大家對於朝廷的信任度越來越高。”

“所有人對朝廷的信任度越高,經濟越繁榮,發展越迅速。”

霍海講完之後大家都沒想到。

如此說來,災難變成了好事了?

霍海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沒有人會爲了朝廷的災後補貼而去主動尋找災難,如果有,那就讓那個地方成爲永久的典型吧。”

人性的惡劣,霍海從來不低估。

劉徹:“再算。”

算完之後,劉徹倒吸涼氣。

以劉徹的身價,都直呼內行:“要不……算了吧?”

霍海:“不一定做到最好,儘量吧,隨着大漢越來越富裕,未來做的越來越好,到時候大家會記得今天的決定,記得陛下的決定的。”

劉徹一聽,擡頭:“再算。”

距離真正的出兵,還有時間。

霍海還需要熟悉朝堂。

衛長公主也要熟悉國正這個職務。

算完後,劉徹順口:“自從有了科學的思維後,我們應該喊出口號,人定勝天。”

“如今世界變革,大漢要引領天下的發展,大漢人要引領天下的發展。”

“即日起,改元。”

“改太初爲天漢。”

誰都知道天漢是天朝大漢的意思。

但劉徹愛怎麼說怎麼說吧。

改元了,新的週期來了。

接下來是外擴週期!

外擴週期伴隨着人口再次膨脹,第二次工業革命真正的大發展才剛剛開始。

第240章 最擅長的事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203章 (大章)大漢的少男少女們第242章 研究猴子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88章 幫我造幣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第5章 你缺鋅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第28章 招募門客第46章 農學實驗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第30章 封鋼鐵俠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196.第193章 (大章)爲子孫謀第240章 最擅長的事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149.第149章 (大章)左輪和燧發槍第247章 死亡戰爭第48章 爲了尊嚴第92章 波斯舞第43章 梅雪鬥春第264章 (大章)嘬嘬嘬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第92章 波斯舞第63章 人人都是生意精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169.第169章 (大章)股市暴漲!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61章 長安的靈魂第242章 研究猴子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第53章 各有打算127.第127章 (大章合一)爹啊爹啊145.第145章 (大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13章 董夫子倒吸涼氣第225章 (大章)世界142.第142章 (大章)壕無人性第18章 鹽鐵之事第92章 波斯舞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第71章 虧麻了都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197.第194章 (大章)職業背鍋人137.第137章 (大章)貴族階層護城河165.第165章 (大章)計劃通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第247章 死亡戰爭第27章 李廣難封第49章 夏人工人第28章 招募門客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132.第132章 (大章)伯樂的安排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第63章 人人都是生意精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第116章 使勁放假!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220章 (大章)買下南越國!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第259章 (大章)最後一條動脈第113章 轟動長安!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第64章 太子奶129.第129章 (大章合一)畝產翻數倍!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249章 (大章)戒導老仙第88章 幫我造幣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93章 史上第一次相聲177.第176章 (大章)打壓一波,拉攏一波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
第240章 最擅長的事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203章 (大章)大漢的少男少女們第242章 研究猴子第12章 學習?學個屁第88章 幫我造幣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第5章 你缺鋅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157.第157章 (大章)紡織工業化!第28章 招募門客第46章 農學實驗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第30章 封鋼鐵俠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196.第193章 (大章)爲子孫謀第240章 最擅長的事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第199章 (大章)丟雷老X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149.第149章 (大章)左輪和燧發槍第247章 死亡戰爭第48章 爲了尊嚴第92章 波斯舞第43章 梅雪鬥春第264章 (大章)嘬嘬嘬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192.第190章 (大章)巫蠱元兇!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126.第126章 (超大章合訂)屎裡有毒第92章 波斯舞第63章 人人都是生意精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169.第169章 (大章)股市暴漲!第57章 條件反射性反咬第61章 長安的靈魂第242章 研究猴子185.第184章 (大章)封侯!!第230章 (大章)七年等一回!第53章 各有打算127.第127章 (大章合一)爹啊爹啊145.第145章 (大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第212章 (大章)春闈 出征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232章 (大章)真正大手筆!第13章 董夫子倒吸涼氣第225章 (大章)世界142.第142章 (大章)壕無人性第18章 鹽鐵之事第92章 波斯舞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第71章 虧麻了都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197.第194章 (大章)職業背鍋人137.第137章 (大章)貴族階層護城河165.第165章 (大章)計劃通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第247章 死亡戰爭第27章 李廣難封第49章 夏人工人第28章 招募門客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132.第132章 (大章)伯樂的安排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第63章 人人都是生意精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第116章 使勁放假!第69章 岳父看女婿(求首訂)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第201章 (大章)不疑(恩師太子)第220章 (大章)買下南越國!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第259章 (大章)最後一條動脈第113章 轟動長安!173.第173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10章 輕型軌道車!(萬字更新)第64章 太子奶129.第129章 (大章合一)畝產翻數倍!第113章 轟動長安!第249章 (大章)戒導老仙第88章 幫我造幣第29章 卜式哥們兒第100章 小白臉始祖(萬字23)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第93章 史上第一次相聲177.第176章 (大章)打壓一波,拉攏一波153.第153章 (大章)廢物公子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