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大章)烏托邦崩塌

朝堂之上,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被這件事情徹底的改變了自己的認知。

原來,戰爭不止舞刀弄槍那一種戰爭。

原來經濟制度漏洞居然能導致一國被滅!

卜式很快就抓住了其中的關鍵:“我們不太可能多次複雜這一切。”

衆人都看向了卜式。

卜式是朝廷官員中,對於經濟方面最懂的人了,要不是他,整個草原上的大規模養殖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單靠現在的獸醫是壓制不住草原上養殖牛羊特別是養羊的疫病擴散的。

而卜式利用嚴格的人員流動規章,限制了疫病傳播。

今年草原上爆發過三次單圈羊死光的情況,卻沒有波及到整個草原,市場一片穩定,可以說卜式在其中起到了絕對的作用。

如今卜式在朝堂的威望已經很高了。

他說出這句話後,其他不那麼懂經濟的人,都沒有質疑,而是要知道爲什麼。

桑弘羊:“爲什麼?如果這一切可以複製,那我們可以不廢吹灰之力佔領全球。”

目前,大漢已經對美洲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並且已經都確定了南北半球之分。

葛三的隊伍在去年中旬發現美洲後,一邊收集農作物,一邊南下。

終於,在非常炎熱的地帶,遇到一個比較成熟的,算是有了國家的規模,但並沒有國家制度的地方。

這個地方霍海看地圖看出來是墨西哥。

而在墨西哥往南,誕生出了一個有文明,且比較厲害的文明,這個文明很多人都會看星象!

這對於大漢來說,絕對高看他們一眼,他們的水平比大漢四周的其他部族都要高。當然了這個新發現的地方生活上的各種能力比大漢周圍的族羣差遠了。

霍海推測這個地方應該是瑪雅文明。

在這兒,終於搞到了三種土豆。

而葛三的船隊繼續南下,終於搞來了橡膠,同時也終於到了南半球。

葛三驚奇的發現,本來應該越來越冷的日子,結果越來越暖和了。

所以,從美洲出發,葛三認爲一共有五個勢力。

分別是,雪林羽毛人族羣,瓦罐羽毛人族羣,沙原國,蛇羽國,叢林羽毛人族羣。

當然了實際上葛三現在還沒探索到美洲的東部,這是在西部沿海,所以他並沒有探索到另外連個該大族羣分部。

但這個認知已經非常完整了。

也就是說,目前大漢已經將近拿下了人力地理環境下的極限疆域。

而在陸地上,往外依次是大夏匈奴,大夏大月氏,安息,埃及,羅馬。往新大陸方向是五個羽人國。

這是人口至少在百萬級別的國家的分部,而如果是以萬爲單位,地圖上已經探明的國家,已經至少三百來個了。

如果可以用經濟的方式去打通這些地方,很明顯更省事兒。

如果是用軍隊的方式去打通,很明顯難度更高。

但是,卜式直接否決了這種可能性。

在場所有人都看向了卜式。

卜式:“很簡單的道理,陛下已經說過了,我們要在大漢人力所及的地理環境內部,實現中央之國的願望,而在之外,則是大漢的征服之地。”

“霍武侯之所以能用經濟手段在短短几年時間拿下南越國,實際上是給南越子民許諾了很多條件的。”

“而且這些條件我們後期是要去實現的,就比如陛下已經批准了要在南越國建立稻米生產基地橡膠生產基地,還有水果罐頭魚罐頭生產基地,一方面供給海上貿易的消耗,一方面給大漢北境的百姓提供更優渥的物質生活。”

“但是,別忘了,這些廠子和生產基地在這兒,會讓南越國大量百姓受益,無論是生活水平還是人口質量還是人口數量,都會在接下來幾十年間大爆發。”

“但,我們不可能給大夏許諾,不可能給安息許諾,不可能給羅馬許諾。”

大漢是要去征服世界,不是要當大傻子去給全世界做慈善。

桑弘羊:“有什麼不可以?”

幾年前,桑弘羊和卜式一起到了霍海的第一家紙鋪。

當初兩人就感覺到了對方身上的‘經濟味兒’‘銅臭味’。

但當時,卜式就敏銳的感覺到,桑弘羊是惡犬。

而今天,桑弘羊恐怕是明知故問。

或者說,桑弘羊根本沒感覺到問題,下意識的覺得這是可以做的。

卜式:“我們要用經濟的方式拿下大夏,拿下安息,拿下羅馬,就要跟大夏人安息人羅馬人許諾。但是最後等我們兼併了他們之後,卻做不到許諾,只能食言。”

桑弘羊攤手:“有何不可?有腦子的人自然能享受到。沒腦子的人活該有這樣的命運。”

卜式:“你別忘了,我們現在的政策是德政,要所有人培養出道德。如果我們一邊喊讓百姓有道德,一邊自己瘋狂幹缺德事。百姓真的會有道德嗎?”

桑弘羊:“用軍隊的法子,就有道德了?”

事實上物競天擇,未來大漢軍隊馳騁,必然是能找到理由的,但是從目的看,理由本身不就是藉口嗎?

但不一樣,從道德上來說,這是有底線的。

和無底線的不同。

桑弘羊就比較沒有底線,他沒意識到問題所在。

而在場很多人聽完卜式的話,都反應了過來。

司馬相如:“的確不可以。”

張湯點頭:“確實。”

劉徹:“經濟手段能省事兒,但是說道就要做到,不只是南越國,我們對滇國的承諾,還有在這之前對夜郎國的承諾,都應該執行。”

“如今南邊大部分疆域已經定了。蜀郡巴郡犍爲郡昆明皆治益州刺史部,刺史部設置在雒縣(廣漢),交、粵、象、九等新入南越諸郡,設置南海刺史部,治……河口。”

所謂河口,就是紅河河口。

因爲接下來的計劃中,紅河沿岸全部要變成規模化的農業生產,所以必須要有人坐鎮。

益州那邊刺史部沒有選擇成都,是預防益州刺史耽擱蜀郡現在的發展。

而南海刺史部設在河口,是爲了把河口的地位提上來,讓本地人感受到河口地位提高,不再是番禺爲王的時代了。

因爲番禺即將大發展,經濟要提高,存在感會更高,如果讓番禺的原南越國百官吃了太多好處,反而不穩定。

所以要降低番禺的政治地位,也就順便壓制了經濟發展。

等大漢內部的人,慢慢去南越國把他們手裡那些土地都給買下來後,再把治所移回到粵府。

而成都那邊也一樣,等成都發展到了超穩的軌道上,往南的商路全部鋪設好了,連通天竺之後,再把治所從雒縣移回成都。

做完明面安排後,劉徹還需要和幾個關鍵崗位上的官員商討細節,不過不是現在。

“既然如此,退朝吧,準備好本月的議會。”

議會制度已經穩定下來了,朝會過去後,議會就要開始了。

朝會商量完南海刺史部的問題,議會可就要商討如何開發河粵地區了。

等人都走了,張湯並沒有走。

劉徹有點意外:“張愛卿,你不去處理政務?”

張湯拱手:“陛下,最近有一件事情一直讓臣有些憂慮,臣冥思苦想之後還是覺得應該報告給陛下。”

劉徹挑眉:“有事兒就應該彙報,你有什麼顧慮的。”

張湯:“實在是……有人提出了有關人口發展的觀點,乍一聽很正確,但是……這個人是劉德。”

劉德……

劉徹一下就想到了不好的回憶。

原來是他。

難怪張湯不敢直接稟報。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劉德的父親劉闢強說起。

劉闢強,是一個很有學識,但是又不願意出名的宗室,劉徹非常喜歡劉闢強,就留着劉闢強在朝廷掛了虛職,每每參議。

事實上,劉闢強,劉德父子可是在宣帝時期連續接任大漢宗正的職務的。

宗正職務非同一般,他們有多被喜愛,就不需多言了。

當初,劉徹直接稱呼劉德爲“劉氏千里駒”,這可是千里駒這個典故的來源。

而且劉德這個人,樂善好施,非常討喜。

所以當初劉徹有心提拔劉德,就在淮南王劉安犯事兒後,派遣劉德去查劉安。

問題就出在這兒。

如果歷史不改變,劉德將會在善於科學研究的淮南王劉安那兒找到一本奇書,書上寫的是製造黃金的方法。

不是提煉黃金,是製造黃金。

鍊金術。

而劉德劉闢強父子都不會動這本書,等到劉德的兒子劉向發現這本書後,就會提出製造黃金。

要知道大漢的皇族葬禮還用海量的黃金,海昏侯這種,墓穴裡挖出十幾公斤黃金出來。

那些當皇帝的墓葬裡有多少,就別提了。

這麼大的黃金缺口,有人說能製造黃金,當然值得嘗試。

那是在武帝讓民生崩塌的後期,漢宣帝給了劉向兩千萬大錢之巨。

結果黃金是製造出來了,但卻是假黃金。

怎麼假呢?這黃金和真黃金一個顏色,但是卻沒法如黃金一樣延展,那不就是假的嗎。

如果歷史的車輪不變,這事兒要劉德在幾十年後纔會挨飛刀呢。

那時候劉闢強都要死了,劉德都六十幾了。

因爲是大漢宗親中年齡最大的,所以用一張老臉換取了皇帝的饒恕。

而現在呢,劉闢強正當年,劉德還是個青年。

誰叫霍海搞什麼新學啊。

劉德是個喜歡讀書的,劉德的祖父叫做劉富,那是正經的富得流油。

劉闢強也在這些年跟着做生意,家裡錢用都用不完。

歷史上的劉德家資幾百萬,非常驚人。現在的劉德,家資幾十個億,怎麼敗都敗不光。

怎麼辦?

於是劉德也開始研究新學,並且還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實驗室。

強德科學實驗室。

結果,劉德就把淮南王劉安那本《鍊金術》給翻了出來,跑去鍊金。

這事情肯定不能自己獨吞啊,自己多大的臉敢吃這個?

於是劉德就找了劉徹。

劉徹本來就挺喜歡劉德的,聽說他要錢,直接給批了。

批了多少?十個億。

劉徹不敢說出去,怕被人記載在歷史上,要被笑幾千年。

因爲《鍊金術》還是那個鍊金術,換了個時間練,練出來的還是假黃金。

這事情爆發出來後,劉徹有點氣。

倒不是賠不起,區區十個億,丟劉徹根本不算什麼。

何況十個億花出去後,進入了市場內部循環,刺激經濟,無論成不成,都是對經濟的正向刺激。

但實在是丟不起這個人,畢竟億以上的項目劉徹都是和霍海一起搞的,就算沒有一起搞,那也是類似的項目,基本沒虧過。

這一次虧大了,劉徹就不喜歡劉德了。

所以,劉德有研究發現,沒法報告給劉徹,而是讓張湯轉述。

而這個研究發現,不是今年的,而是一年半之前的!

那個時候,劉德剛剛搞造黃金實驗失敗了,劉徹正在氣頭上,怎麼會看他的新研究?

過去一年多了,劉徹心態平穩下來了:“你說。”

張湯打開一卷書,上面記錄着從春秋戰國時代,各國的人口和畝產計算。

然後是大漢的。

這個東西劉徹熟悉,倒背如流。

張湯:“陛下,從春秋戰國以來,天下的農耕技術一直在進步,所以畝產一直在變多,所以人口也一直在增長。”

“但是天下一直大亂,所以人口沒有一個穩定的增長期,並沒有按照預想去增長。”

劉徹狐疑:“什麼叫預想?”

張湯:“陛下,舉個例子,目前我們大漢一個家庭平均五口人。在不缺糧食後,一個家庭的年輕一輩十年應該生三個孩子,就算四十歲的平均壽命,從適合生育的十五歲到三十歲,應該要生,四到五個孩子。”

“所以這樣的家庭,傳承一輪,應該多出五個人口。”

劉徹點頭。

張湯繼續:“也就是說,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排除三十以上不適合生孩子十五歲以下的孩子之間不能生孩子,大漢現在的人口,十五年應該要翻一倍。”

“準確的說,我們現在登記的沒登記的人口一共七千萬,十五年後,應該是一億零五百萬。增加了百分之五十的人口。”

“而下一個十五年,又是增加百分之五十的人口。總計一億五千七百五十萬。”

“也就是說三十年,人口要翻一倍以上。”

劉徹狐疑:“怎麼了?”

張湯繼續計算:“陛下您看,我們現在的畝產是這麼多,因爲我們革新了農耕技術,所以現在的七千萬人不缺糧食吃了,都要吃糧食,都會吃糧食,而且周圍肉眼所見之內,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攻打我們大漢,所以人口已經進入了完美符合預期的增長週期。”

“三十年後將會是一億五千七百五十萬人口。”

劉徹有點興奮。

三十年後人口這麼多嗎?!

張湯繼續:“隨着人口增加,我們的糧食產量還會增加,因爲精耕細作,所以糧食產量還要上漲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說,三十年後,我們要有現在兩倍的人口,一點二倍的糧食。”

劉徹:“可以啊!”

這是天大的好事兒!

大漢目前的糧食,只需要年產量五分之一,就能養活四千萬人。

也就是說實際上糧食夠養活兩億人。

因爲交通的提升,所以不存在天量的運輸損耗,所以就算運輸損耗一些,也能養活一億九千萬人。

而大漢的領土擴張,加上對境內蠻族和周邊附屬國的完全加入,解放出了工人,讓他們做工,同時給他們提供糧食。

就耗費了七千萬人的糧食。

與此同時,整個北境,所有的經濟發達的地區,都在吃肉,畜類消耗的糧食,達到了和人消耗的類似的程度時,人均食肉量應該就上來了。

也就是說,大漢現在養活七千萬人口,花的是一一四千萬人口的糧食。

而三十年後,大漢有一億五千萬人,需要的就是大概三億糧食。

目前是養活兩億人的糧食,又因爲精耕細作,提升百分之二十,那就是養活兩億四千萬人的糧食。

這缺口怎麼辦?

那隻能苦役苦邊荒的人了。

讓他們只吃糧食,不要吃那麼多肉。

如果只是保存現在長安等北方城市加成都地區的人繼續吃肉,那其實兩億一千萬人的糧食就能養活這一億五千萬人。

還多出三千萬人的糧食呢。

劉徹算數很強,馬上就算了出來。

張湯:“三十年後的人,不缺糧食,還會生孩子。”

說到這裡,劉徹心裡一根絃斷了,嘭的一聲!

張湯:“四十五年後,大漢將會有兩億兩千萬人,但是糧食只夠養活一億八千萬人。”

“甚至,生孩子多的本來就是北方吃肉的人,他們的生活水平不大可能降低,因爲他們最有錢。”

“所以實際上到時候大漢的糧食應該只能養活一億五千萬人。”

“有七千萬人將會餓死。”

劉徹心裡咯噔一下。

張湯:“劉德提出這個猜想,把他叫做“人口陷阱”理論。”

“他認爲,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下,所有人都會瘋狂的生孩子,到時候,突然有一天,糧食就不夠吃了,但是所有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在生孩子。”

“要知道這些年月每年還有餘糧,所以在餘糧吃完之前,除了朝廷,沒人會注意到糧食不夠吃這一點。”

“而到了餘糧被吃完那一年,就是舉國餓死幾千萬人的那一年!”

聽到這句話,劉徹突然明白張湯爲什麼不敢報告了。

這聽起來很合理,但又有些奇怪,因爲歷史上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怎麼說呢,歷史上第一次有可能發生糧食危機就是武帝朝。

畢竟要滿足對外不被進攻,對內糧食產量剛剛暴漲。

這樣才能帶來人口暴力增長的慣性。

劉徹一通搜刮後,讓本來衣食無憂的百姓憂起來了,就沒生那麼多孩子,完美的避開了人口陷阱。

但是,現在可不是了。

現在經濟發展成這樣,大炮一響,誰能攻打大漢?沒有任何內憂外患,而農業技術能突破嗎?不能突破,三十年後豈不是會發生人口陷阱事件?

如果農業技術突破,能一直突破嗎?

劉徹懵了。

這怎麼辦?

難道命令所有百姓,不允許生五個以上的孩子,最多生四個?

百姓能理解這個政策是爲什麼?

未來會被拿出來罵吧?

別說現在的百姓全是文盲,就算百姓全讀了書,他們也理解不了這個人口計劃是在拯救大漢,避免陷入人口陷阱吧?

劉徹看向張湯:“你怎麼覺得?你覺得這個事情可能嗎?”

張湯:“臣做過實驗了。”

劉徹狐疑的同時震驚。

這怎麼做實驗?

張湯:“好消息是,劉德的人口陷阱解釋是假的。”

“壞消息是,真相比這個恐怖多了。”

劉徹:“……”

張湯:“事實上,根本不可能到達人口上限,就已經崩潰了。”

劉徹:“???!!!”

張湯:“臣小時候審耗子的事情陛下知道的吧?臣在一年半前得到劉德這個理論後,又沒法上報,於是臣做了個實驗。”

“當時不是提出了不再處死死刑犯,二把他們轉換成勞改犯去牢裡面做工人麼?”

“這樣一來天牢就空出來了。”

“臣把天牢改成了鐵箱子,做成了老鼠籠,在裡面養老鼠。”

“一共六十四個老鼠籠。”

劉徹:“怎麼樣。”

張湯低頭:“臣在每個箱子裡面放了十隻研究院做實驗的老鼠,以老鼠的生育能力,短短一年後,每個箱子都到了三千以上。”

“而臣給每個箱子分配了足夠養七千只老鼠的空間,養一萬隻老鼠的食物和水。”

“到今天……六十一個箱子裡的老鼠死光了,還有三個箱子有老鼠,合起來一共三百隻……”

劉徹愕然。

怎麼會?

每個箱子有七千只老鼠的空間,有一萬隻老鼠的食物和水。

就算要毀滅,也應該是老鼠突然突破一萬,並且短時間翻倍,變成兩萬,然後再因爲實物不夠,崩塌吧!

怎麼會每個箱子才突破三千,就開始走下坡路?

這個實驗劉徹一定要搞清楚。

這事關未來!

張湯苦笑:“當時霍武侯提出了烏托邦假想,我還給這個實驗取名爲耗子烏托邦,結果沒想到……成了號子地獄。”

劉徹起身:“走,去天牢。”

到了天牢,劉徹發現這裡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因爲霍海提出了勞改犯賺錢戰略,所以現在大漢的法律在瘋狂的修改。

前年,大漢有百分之零點六三的人口被判處死刑,有百分之三的人口被判處流放。

去年,大漢只有萬分之四的人口被判處死刑,有萬分之十五的人口被判處流放。有百分之零點五的人口被判處勞改,其中大部分是兩年以內。

但這個數字還是太高了,這等於大漢去年有三萬五千人被判處了死刑。

當然了,這是包括邊疆各地搞事情那些必須死,而且一死死一戶口本那種。

劉徹的目標是把這個數字降低到每年一千以內。

同時把大漢監獄的產業做到一年兩千億以上。

所以,劉徹老早就沒來過天牢了,這兒都完全廢除了。

可現在,這裡似乎成了實驗室。

很多穿白大褂的人在這兒活動。

不少人帶着口罩。

而天牢的牆壁依舊很厚,但是貌似在頂端打開了門可以進去,而不再是從底部進去。

而頂部做了一圈鋼鐵樓梯和過道,可以挨個觀察,送食物,投放水。

看起來,這些監牢內部應該是用鋼鐵從新焊接鉚接了,然後內部再做了裝飾,避免老鼠外逃。

劉徹一想到這每一個房間以前都住滿了老鼠,然後又全部死了,就感覺恐怖。

不過,劉徹更想知道,爲什麼。

“實驗報告或者日誌在哪兒?”

張湯讓旁邊的人去拿。

張湯一邊:“這是廷尉的試驗所,目前招募了三百個新學學生,其中有二十個學過法家的優秀大學畢業生,還有一百名醫療、木工、鐵匠等各種工種的新學專科畢業生,我們的研究力量在長安城,算是比較差的,但是我們實驗少,所以每單個實驗投入的人力物力,在長安算是頂流的。”

劉徹點頭。

很快,海量的實驗日誌被端了過來。

劉徹看了起來。

看完第一本的全過程,劉徹摸不着頭腦。

丟進房間的十隻耗子,一進去就開始生產了。

他們分成了五對。

隨後,第一波出生的老鼠,衣食無憂,僅僅三個月後,就成熟,開始生產。

這個期間有多少老鼠,只能推測。

大概一窩六七個,第一個月出生了三十隻新老鼠。

第二個月也是三十隻,第三個月也是。

但是第三個月時,第一個月出生的老鼠,開始生產了。

根據食物被吃的數量,推測在第四個月時,有了三百隻左右成熟老鼠的食物消耗。

因爲部分老鼠沒成年,所以當時的老鼠數量應該突破五百了。

第五個月開始,老鼠數量開始了狂飆。

這不是關鍵。

關鍵是,老鼠開始以家族爲單位競爭。

其中牢房內側高處的住所成了香饃饃,所有老鼠都在這裡爭鬥。

而一個家族贏了之後,開始高速繁殖。因爲這個地方接近投食口。

接下來,這個家族不斷地壯大,老鼠數量越來越多。

第九個月時,牢房一半的老鼠都是它們家族成員。

這種半對半的成員對比持續到了第十二個月。

這時候,牢房的老鼠數量不是三千,而是五千。

幾乎所有老鼠都開始爭搶,開始搏殺。

很快,大家殺紅眼了。

老鼠的日常從吃飯生孩子,變成了吃飯、打架。

突然之間,沒有什麼新老鼠出生了。

莫名其第一年零三個月,隨着殺瘋了的最後幾隻耗子淌血而亡,一號牢籠,死光了。

準確的說,根據日誌上記載,大家發現這裡的老鼠死光後進去檢查,發現其實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幾隻老鼠活着,這是這幾隻老鼠似乎智力有問題,認識不到投喂的優質食物纔是食物,它們一直在吃老鼠幹。

劉徹翻開第二本,沒有看前面,直接看最後結果。

結果看的一頭霧水。

這個牢房也發生了家族爭鬥。

最終打起來後成年老鼠開始不養育後代了,公老鼠殺瘋了都在廝殺,而母老鼠開始代替了前期公老鼠搶食物的家族性爭鬥。

而大量幼鼠分明有爹媽卻成了孤兒,被丟棄在外。

劉徹看了第三號牢籠的。

又不一樣!

這個牢籠第六個月有一個家族全勝了!其他家族被殺光了!

這個家族在第十三個月才數量突破三千。

但是這個家族後期畸形鼠數量巨大。

劉徹:“近親繁殖。”

劉徹馬上就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這個牢籠淘汰了八隻原始老鼠的基因,只有兩隻老鼠的基因傳下來,所以每一隻老鼠互相之間都是血親。

瘋狂的混血導致遺傳病概率飆升,最終已經不是幾百萬分之一變成幾萬分之一那麼簡單了,而是半對半的出現顯性遺傳病。

而沒有發病的其實也都是有內在的無法觀察的遺傳病。

六個月一統,十三個月突破三千,十五個月,也就是三個月之前,全部死掉。

全是因爲基因缺陷死的。

至於原始的兩隻老鼠,可能是被子孫後代給吃了,所以沒有基因問題的他們也沒活下來。

劉徹又翻開一本。

這一本看的劉徹瞪大了眼睛。

第七個月開始,這個牢籠的公老鼠開始搞基,不跟母老鼠交配了,第九個月就沒有新老鼠誕生了,一年零二個月就死光了。

死因是母老鼠跟公老鼠搶另一隻公老鼠。

第七本實驗日誌。

第八本,第九本。

一本一本看下來。

千奇百怪。

死的各不相同。

根據糧食缺陷和人口膨脹理論,老鼠應該要在數量突破一萬,瞬間飆升兩萬的時候纔出問題。

結果是,每個房間在空間上容量到接近一半的時候就開始出問題,超過六成幾乎就是已經在瘋狂死亡了。

死的比生的快。

老鼠這種東西死的比生的快,根本沒法想象。

一路看下來。

劉徹明白了一個道理。

就是某種自然陷阱是存在的,並且不只是自然,而且還和社會有關係。

劉徹思索了一下,大概明白了張湯爲什麼要告訴自己這個實驗,或者說以這種方式告訴自己這個實驗。

張湯,對勳貴有意見,不想讓大漢形成大家族。

劉徹知道,這肯定和張湯的政見有關係。

但是劉徹並不打算滿足張湯。

劉徹看完後:“人一胎一個,一懷孕就是十個月。老鼠一胎七八個,懷孕十多天就生,一年六七胎。”

“換句話說就算這種陷阱真的存在,可能會在一萬到幾十萬年後爆發。”

“到是不打緊。”

張湯沒說話。

劉徹:“但是這個實驗展現出的各種問題,千奇百怪,的確太奇怪了,但有一點,這個實驗過於滅絕人性了,禁了吧。”

張湯不敢多說,低頭領旨。

隨後,劉徹把對南越的安排的聖旨,連同這件事情寫了下來,一起送去給了霍海。

番禺。

衛長公主生產在即。

此時,閩越和東海兩國的代表都來到了番禺,要見霍海。

他們都想投了大漢,不再做邊緣屬國而是真正的加入。

來人名字都很有意思,千代江、新垣信、北野海濤,不知道的人肯定不相信這些是漢姓,更不相信他們這麼會挑,把這些姓氏挑出來做自己的姓氏了。

這些閩越東海越的人最近十年之前大多沒有姓氏,所以這些姓氏是他們挑選的。

可能本地說話的習慣和發音音節對於單姓不友好吧,所以多選了複姓。

而且可能是這些姓氏在百越語言中有類似發音詞有某些含義,否則他們不會選這些在漢地都少見的漢姓來自己用。

不過霍海並沒有急着招待他們,而是給劉徹回信。

【陛下不必擔心,老鼠烏托邦之所以毀滅就是因爲吃飯、喝水、住房子都不花錢,閒的。大漢大部分人青壯年階段都是要努力賺錢買房子的。

只要我們沒有烏托邦,就不存在烏托邦的崩塌。】

回完信,霍海:“你們誰先說?找我做什麼,你們不應該去會稽郡找朝廷的官員麼?”

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6章 圖窮匕見第43章 梅雪鬥春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第259章 (大章)最後一條動脈第262章 (大章)誰的朝堂!第7章 霍海真猛男!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第104章 浮法玻璃(萬更求訂閱)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第34章 皇炭廠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78章 醫學研究135.第135章 (大章)史上第一大朝會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203章 (大章)大漢的少男少女們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91章 我不是戲祖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74章 天造地設第90章 雪漫長安第95章 教育產業140.第140章 (大章)三種火藥武器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197章 (大章)啊?我反對!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89章 天命人第95章 教育產業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第61章 長安的靈魂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第76章 未來想象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39章 全面啓動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130.第130章 (大章)火藥問世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140.第140章 (大章)三種火藥武器第43章 梅雪鬥春127.第127章 (大章合一)爹啊爹啊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95章 教育產業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的起點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第257章 (大章)封禪立碑第99章 各種各樣的紙184.第183章 (大章)物產成百倍豐富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第78章 醫學研究127.第127章 (大章合一)爹啊爹啊183.第182章 (大章)橡膠計劃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3章 委以重任?151.第151章 (大章)你這賤嘴第206章 (大章)史上第一輛汽車169.第169章 (大章)股市暴漲!第249章 (大章)戒導老仙194.第192章 世界版圖的擴張第27章 李廣難封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70章 第一把交椅(求首訂)132.第132章 (大章)伯樂的安排51.第51章 白嫖之魂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
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6章 圖窮匕見第43章 梅雪鬥春144.第144章 (大章)天竺外事 西遊記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15章 營銷的秘訣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182.第181章 (大章)穿越者?第259章 (大章)最後一條動脈第262章 (大章)誰的朝堂!第7章 霍海真猛男!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第104章 浮法玻璃(萬更求訂閱)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第34章 皇炭廠第108章 滾去讀書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78章 醫學研究135.第135章 (大章)史上第一大朝會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203章 (大章)大漢的少男少女們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91章 我不是戲祖134.第134章 (大章)風起雲涌189.第187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74章 天造地設第90章 雪漫長安第95章 教育產業140.第140章 (大章)三種火藥武器第114章 少尉大人說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197章 (大章)啊?我反對!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252章 (大章)驅散長夜第86章 要想富多修路第89章 天命人第95章 教育產業第1章 管不住褲腰帶第195章 (大章)科舉來了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第61章 長安的靈魂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鬥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第76章 未來想象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39章 全面啓動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130.第130章 (大章)火藥問世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第105章 我還沒上車啊!140.第140章 (大章)三種火藥武器第43章 梅雪鬥春127.第127章 (大章合一)爹啊爹啊第223章 (大章)劃新時代第95章 教育產業191.第189章 (大章)概率學BUG第227章 (大章)目光短淺眼界窄看不清139.第139章 (大章)橋樑學的起點第118章 朝堂小會(萬字23)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164.第164章 (大章)兩大帝國的崩潰第257章 (大章)封禪立碑第99章 各種各樣的紙184.第183章 (大章)物產成百倍豐富163.第163章 (大章)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207章 (大章)大婚與國事第214章 (大章)孔孟之鄉193.第191章 (大章)人盡其才第237章 禁止圈地的手段第78章 醫學研究127.第127章 (大章合一)爹啊爹啊183.第182章 (大章)橡膠計劃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3章 委以重任?151.第151章 (大章)你這賤嘴第206章 (大章)史上第一輛汽車169.第169章 (大章)股市暴漲!第249章 (大章)戒導老仙194.第192章 世界版圖的擴張第27章 李廣難封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70章 第一把交椅(求首訂)132.第132章 (大章)伯樂的安排51.第51章 白嫖之魂第217章 (大章)萬炮齊鳴(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