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

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

霍炎出生的消息,在整個長安都引起了轟動。

那可不是一般人,是霍海的兒子。

更轟動的是,一船嬰兒用品,從南海郡出發,經過了沿海,經過了長江,經過漢水,在宛城下貨,搭在在火車上,抵達長安。

整個過程,一共花了十二天。

十二天。

這些嬰兒用品,都是霍炎在長公主肚子裡的時候,霍海準備的東西。

因爲這船各式各樣的嬰兒商品的到來,還有人嘀咕過。

一名宗室在劉徹面前嘀咕:“當初五皇子出生的時候,霍大人也只是準備了一件學步車,如今霍炎出生,霍大人還真是不辭辛苦,搞出這麼多嬰兒用的物品,那橡膠奶嘴,嘖嘖,真是精妙。”

劉徹根本沒有任何思考,直接:“拖下去打,打完丟回去反省。”

當初劉墨出生的時候,霍海正在前線打仗,實驗火槍,打的匈奴節節敗退。

那個時候,霍海哪有時間做什麼準備?能提前準備一個學步車,已經不錯了。

劉徹把人拖出去後,才細想覺得霍海這些年做的太多了。

於是,劉徹發了一道震驚整個長安的聖旨。

霍海屢立奇功,衛長公主賢良淑德,夫妻二人功勳卓著,封霍海幼子霍炎,南國公。

封公?

公侯伯子男的事情,似乎已經遠去了很多年了。

大漢不封公是有原因的。

而如今,劉徹在丞相都不想要的情況下,來了一次一百八十度大掉頭,直接封南國公?!

雖然劉徹寵愛衛長公主,但給衛長公主的孩子封公,也未免太過於寵愛了吧?!

這是什麼意思?算是開啓了新的時代,因爲大漢人口太多底盤太大所以準備封各種國公了?

還是說國公只封給外戚?

如果從某種角度上講王只封給宗親,那公只封給外戚,侯封給外姓以及恩不如王公厚的宗親外戚。

這樣也比較說得通。

而宗親的母系往下傳屬於外戚,皇帝自己的皇后、夫人的親戚屬於外戚,這樣的劃分也非常有可能。

但也許,劉徹要開放封公限制,允許建立公國?

這可就幾乎等於違背了漢初的外姓不可封王的鐵律了啊!

公,是什麼?就是小一點的王國。

對比侯國來說,公國已經具有了完全的獨立性,地盤夠大,旁人伸不進來手。

關起門來,可能幹任何事情。

一家兩家還好,若世上有他十來個公國,豈不是重演春秋戰國的舊事?!

可是話說回來,當初世界多大?如今世界多大?

當初秦始皇出兵攻打西毆,得準備個三五年,還需要專門挖一條靈渠。

如今呢?只是運輸貨物,都能十二天運到,這不到兩週啊!

如果是運輸軍隊,十天能不能到?甚至八天?

未必不能!

八天時間長安的大軍就在南海郡城粵府的外海架炮了,有反叛的可能性嗎?

幾乎沒有。

所有人都這麼想,只有霍海不這麼想。

旨意送到霍海手中的時候,霍海思索了起來,很快就明白了劉徹的想法。

劉徹先是把原來的南越國的屬地,全部封成了南海刺史部,看起來就沒有把這個地方肢解掉。

爲的是讓本地人安心。

但是看到南海郡送過去的工業產品後,劉徹肯定意識到了這邊的發展要比想象中好。

這麼好的發展,肯定沒有亂局,如果是亂局,肯定是發展不起來的。

所以就證明南海刺史部的劃分,有點過於謹慎了。

所以,就把南海郡單獨劃出來,劃成南國。

這樣,南國和南海刺史部,就分開了。

等於把原來南越國拆分成了兩部分。

這個設想也非常符合霍海一開始的想法。

一個刺史部,擁有兩個三角洲?這太奢侈了。

出去打聽打聽,任意一個三角洲海灣都可以誕生出一個世界級文明,一個州級別的單位,擁有兩個?那肯定不行啊。

必須得分開。

但是分開後,怎麼保證統治力呢?

其實很簡單。

金北已經到了河口了,紅河三角洲的平原已經成爲大漢的水稻稻米供給中心了,而紅河的第二流的土地,全都要成爲橡膠生產基地,水果生產基地。

而橡膠生產基地和水果生產基地,這些東西,劉徹的佔股都是六成七成。

等於全民在給他打工,他指派的公司官員佔據着這兒民間所有勢力,而他指派的政府官員,佔據着行政上的權利。

所以,這個地方孕育不出任何權利,幾乎所有權利全都是皇權空降。

但是發現這兒適合發展之後,讓劉徹直接把粵府丟在旁邊不發展,劉徹又不甘心。

那怎麼辦?

只能讓霍海發展。

霍海把這兒發展好了,特別是農業方面發展好了,纔好收農業稅。

順便利用這兒的土地架設食品、水果加工廠,從中獲利。

有南國公這個職務在,不怕霍海不出力。

而當初一切都是計劃好了的,未來霍炎成年後,必然不可能就藩南國。

到時候大漢的領土將會推的非常廣,到時候肯定會改封的。

交換條件就是,從南國的只有農業稅,變成到其他地方,能使用商稅。

這個主意是霍海出的,霍海自己能拒絕嗎?

不能。

霍海自己是會賺錢,隨隨便便就能超過一個公國的稅收的百分之一。

但是,霍海自己的兒子會賺錢嗎?

孫子呢?

重孫呢?

他們要是自己賺不了錢,豈不是成了廢物?

但是,如果他們在海外有一片公國,面積有一州之地,而在這個地方收的商稅,百分之一可以任他們使用。

這是多大的好處?

人家奮鬥一萬代,都賺不到這麼多錢。

所以,如果未來劉徹提出改藩,霍炎是絕對願意的。

而到時候,劉徹就可以順勢收回已經發展好的粵府,一個成爲了南方航運基地的粵府。

這其實還要歸功於閩越的人野心大。

本來在大漢對南越起心思的時候,劉徹就想過如果閩越這邊的人投了,那就在閩越建立一個大港口,作爲大漢往南往西航運的港口。

這樣一來,閩越地區絕對起飛。

但是閩越一直不投降,反而南越不費工夫就拿下了,這就讓局勢發生了變化。

粵府就上了檯面,而原本劃在鷺島、南安(廈、泉)一帶的港口,就順勢取消了。

爲什麼取消的這麼果斷,而不是等一等呢?

畢竟粵府作爲南越國故地,如果發展起來了,其實還是有一定影響的,誰能確定沒有古越舊人的舊思想傳下去?

但!

壞就壞在閩越和東海的問題更大。

當初霍海提議設立一個錦衣衛,作爲對外的間諜基地,又王賀治理。

王賀的人,遍佈南越國。

直到霍海的人接手,霍海親自過來,王賀的人才從南越往閩越移動。

這些間諜,過去了之後,爲了拿下信任,能說得出什麼來呢?

‘王上額頭有一道紫氣!’

‘我關這裡有王氣。’

“大王,您可以帶一頂白帽子。”

結果如何?

東越王騶餘善有自立爲粵武帝的打算!

這可以說是王賀的人釣魚執法,給騶餘善的自信心擡起來了,才讓他失了智。

也可以說是他自己作死。

如果沒有霍海帶來的影響,騶餘善也不是個安生的人,他會在六年後自立越武帝。

就是這傢伙有點不學無術。

是,南越國是也稱帝過,但是情況完全不同。

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成爲漢朝藩屬國。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高祖崩而呂后臨朝,開始和趙佗交惡。

呂后七年(前181年),呂后發佈對南越禁令,後趙佗稱帝。

就是在呂后臨朝這一段時間裡,趙佗稱帝,並且和長沙國作戰。

但是在文帝元年(前179年)後,呂后崩,趙佗立刻去了自己的帝號。

該說的不說,趙佗死的時候,應該是以高祖類似的規格偷偷埋了,畢竟是享受過帝號的人。

而第二任南越王趙昧,是越南文王,但下葬的時候,以文帝的規格埋的。

現在騶餘善起的心思是什麼?

這可不只是口頭上佔便宜,他還自立爲武帝。

他可不是死了之後諡號武王,然後偷偷以武帝的規格埋葬。

而是活着的時候,想要自立爲武帝。

這個意思就和漢武帝那個武帝不一樣了。

他這是周武王繼任周文王的意思。

也就是說騶餘善想要在名義上,佔據越武帝的名義,然後從法統上,繼承南越國。

他在東海國的地盤上號東越王,繼承南越國,中間還夾着一個閩越,什麼意思?

就是說,騶餘善有一統百越然後自立爲帝的打算。

先不說這事情八字還沒一撇,你就把終極目標給喊出來了。

再就是說那稱越武帝,它吉利嗎?

人家南越文王可是死了之後才偷偷用了這個名號。

你活着的時候去當粵武帝?

劉徹現在或者,他雖然有感覺自己要成漢武帝了,但是都沒說自己是漢武帝這一茬。

以劉徹現在的戰功,只要腦子沒問題,都應該知道自己是漢武帝了,甚至滿朝文武還有民間的人也都很清楚劉徹的諡號肯定是武帝。

但也沒有活着的時候喊出來的啊!

你是多急着昇天?

事實上,歷史上的騶餘善在六年後喊出越武帝的口號,幾個月後就被人砍了頭,然後百越就全部歸一統了。

而在如今,他偷偷跟人說自己想當粵武帝,直接葬送了鷺島能成爲國際大城市的機會!

未來還不知道要幾百年上千年,鷺島這個大陸下方國門才能成爲國際大城市。

最冤枉的是,丫騶餘善已經從南安去東海都二十多年了!

準確的說騶餘善現在是‘浙王’。

但因爲百越之間互相理不清楚的血緣關係,騶餘善的大部分人都系出南安,這也不算特別冤枉。

如果說騶餘善有什麼錯的話,那就是他不該做大事之前滿世界到處說。

當然了,在騶餘善的角度,他可能只跟幾個心腹說過。

但,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其中一個心腹,是劉徹的手下。

做大事的人,不能跟任何人說,就像司馬懿,在他造反前一天,除了他大兒子之外,沒人知道他要造反。

霍海把密信給收了起來,把聖旨給收了起來。

劉細君正在逗霍炎玩兒呢。

衛長公主在旁邊給霍炎墊嬰兒牀。

霍海靠攏,用手指戳了戳霍炎的臉。

小傢伙有點不滿意,頭躲了一下。

霍海:“哎呀,你還躲開!”

霍海眼睛一轉,左手拍了拍右手袖子上的灰塵,右手又打了打左手袖子,整理了下衣服,一個大禮:“在下武侯霍海,給南國公請安了。”

旁邊劉勝哈哈大笑:“那在下中山王,也給南國公請安了。”

衛長公主:“去去去,一個都當爹了還跟孩子一樣,一個爲老不尊,你倆旁邊兒玩兒去。”

霍海和劉勝被趕走了。

劉勝:“霍海你什麼時候回長安啊?”

霍海:“至少要等霍炎半歲了才能走,要不然走不了。”

小孩子本來就不是那麼適合舟車勞頓。

最近霍海和衛長公主試過了,霍炎登船後在近海並不暈船,沒有繼承衛長公主的暈船屬性。

不過,現在的霍炎還是太小了,不可能從粵府坐船出發到宛城那麼遠。

人家普通人家爲了舉家生計不得已而爲之的可能能接受,但是霍海不可能去冒這個風險。

劉勝:“那我可能要先走一步了。”

“這南國這纔多久啊,就被你經營的這麼好了,聽說長江也是做的風生水起,要不是要順便回去一趟中山國,我都不樂意走北面,去長江試試坐大船通行多好。”

霍海:“你要走了?”

劉勝點頭。

霍海:“趙嬰齊的錢你搞到手了嗎?”

劉勝哈哈大笑。

霍海說過,趙嬰齊現在就是肥羊。

目前霍海手握以及幫劉徹代持的田土絕對是不會拿出去賣的。

所以趙嬰齊的錢,根本花不出去。

就算他們一家人,開銷再怎麼瘋狂,也都沒用。

不能把錢變成資本,變成生產資料,錢就是廢鐵。比廢鐵還不如。

而劉勝就是盯上趙嬰齊的錢的第一個人。

劉勝是劉徹的兄弟,趙嬰齊當然是認識劉勝的,畢竟他以前在羽林衛當守衛的時候經常見到宗親們。

而劉勝也成了趙嬰齊這個即將被錢拖着溺水的人的救命稻草。

他出十億大錢,請劉勝幫忙,幫忙搞一個侯爵爵位。

趙嬰齊現在明白了過來,自己手握這麼多錢,還不是貴族,這就像是一個小孩子抱着金元寶從鬧市跑過去。

以前他背後還有一整隊護院武者。

現在這些護院,也恨不得把這金元寶搞到手。

所以,趙嬰齊不得不給劉勝送錢。

而劉勝:“十億?如果是五年前,我劉勝除了田土等固定產之外,只算其他金銀財寶和中山國稅收,一年也不過幾百萬大錢。”

“但是現在,十億在我面前不值一提,你知道我的運輸公司現在在長安股市上價值多少嗎?七百八十億!”

當然了,劉勝自己只有百分之四的股份。

這還是算上他已經分給他兒子的那些,他可是幾十個兒子,單論自己,只有百分之二不到了。

但就這百分之二,那也是將近十五億。

不過吹牛嗶嘛,當然要往大了吹。

最近人來人往,大家也不藏着掖着了,都把長安的事情掛在嘴邊談,趙嬰齊也聽說了很多現在長安的事情。

雖然自己離開沒多少年,但趙嬰齊真不敢置信。

但不得不信,一艘一艘越來越大的艦船不停地南下,由不得趙嬰齊不信。

於是,趙嬰齊把這個數字提升成了二十億。

二十億五銖錢,請劉勝幫忙。

另外,再另外給劉勝十億,只要劉勝承諾會跟劉徹鄭重的講這個事情。

劉勝一想,自己家裡五十多個兒子,幾十個女兒,上百個孫子、外孫嗷嗷待哺,自己只需要給劉徹提一嘴這個事情,就能拿十個億,最多捱罵,當然答應了。

但劉勝明知道這事兒不靠譜,根本不可能,還是依舊答應了。

三十億真心太多了。

趙嬰齊這個傻子,把自己的國家給賣了,換來的錢的百分之十五,真心不少了。

 

霍海聽劉勝說完後,開口:“換成三十億欠條,三十億大錢留在這裡。”

劉勝:“求之不得!”

如果運輸十五億半兩錢回去,偷偷鑄幣,肯定會被陛下盯上。如果運輸回長安,消耗再怎麼小,運費也得耗費個幾億出去。

留在這裡,直接解決問題。

劉勝:“這錢留下幹嘛?”

霍海笑了笑:“當然是鑄成五銖錢,在整個南方使用。”

劉勝:“不是都用欠條麼?”

霍海:“趙嬰齊想得到擠兌這個辦法,別人想不到?我防着趙嬰齊這一手,會不防着別的人?”

霍海目前還不想上槓杆,免得一招棋錯滿盤皆輸。

如果經濟鏈條上崩一環,對現在這個蒸蒸日上的大漢是個巨大的打擊,對大漢的信譽也是毀滅性的打擊。

這可是花了五年時間才搭建起來的。

都搞定後,霍海託劉勝幫自己帶一件禮物回去。

霍海的人在海里高了兩座巨大的紅珊瑚,一個給劉徹的,另外一個準備送給霍去病做禮物。

霍海離家兩年了,霍去病終於要迎娶正妻了。

長安新城一個新起的梅姓富商的女兒,名叫梅映雪。

只是婚期霍海肯定是回不去了。

所以禮物要送回去。

這個婚禮的消息,也是讓霍海松了一口氣。

從時間推算,此時此刻,歷史上的霍去病肯定已經去世了。

在這一世,霍去病活得好好的,還娶了一個妻子。

這都是歷史上沒有的事情。

說明歷史真的被成功的修改了。

霍海一直待在南方,是準備隨時接替霍去病的任務。

一旦霍去病死了,自己就要成爲霍家那個南征北戰的人了。

而且,霍海還要做兩手準備。

因爲霍去病是劉徹親手養大的,當做親兒子養大的,所以以前劉徹纔對霍家那麼好。

如果霍去病沒了,那就算自己功績再多,劉徹都以做生意的角度來對待自己,那實際上就沒有什麼光環在了。

那霍海就不得不考慮,如果有一天劉徹站在了對立面,自己如何自處,霍家如何自處的問題。

如今霍去病沒有事,活的好好的。

不知道是因爲沒人下手,還是因爲沒有出長安所以沒有感染獲病。

無論是哪一種,都一樣。

霍去病活得好好的,就意味着歷史已經發生了變化,霍海也就沒有必要做第二手準備了。

所以,不久之後霍海就可以回去長安了。

……

時間流轉。

轉眼已經來到了九月。

整個粵府,大量的百姓都在清洗紅薯。

整個廣府的百姓都震驚了。

世上居然還有產量如此巨大的作物??

現在粵府也流行大漢日報和科學報。

科學報上說,紅薯可以當做菜使用,也可以做成紅薯幹,做成紅薯澱粉,做成紅薯粉條,可以餵養豬。

不過,科學報並沒有說紅薯能當半主食吃。

大漢現在的環境,不需要讓普通人吃的過於差來提升人口數量。

之所以把紅薯拿到這邊來種,一方面是爲了增加各地本身的出肉量,另一方面是在災害發生的時候,有足夠多的各類植物避免顆粒無收。

就比如現在這邊容易遭受風災,水稻會倒伏,但紅薯就不太怕這個東西。

而增加出肉量這個事情也很關鍵。

長安地區,十二到十八歲的青年,統計的身高,已經到了駭人的程度。

怎麼駭人呢?

長安十八歲青年男性的身高,達到了一米七七。

要知道長安地區成年人隨機抽查,身高是一米六九。

現在大漢的糧食政策幾乎已經確定了,各地各自養豬狗牛羊,然後由蜀養豬,幾個港口捕魚,草原養牛羊。

這樣分配之下,能夠最快的最有效的最高效的提升蛋白質攝入。

其中蜀地養豬這一點比較奇怪,蜀郡北方和長安之間不通。

要送東西去長安,得走南方,從長江走,或者從北面的漢水走,送去宛城,然後從鐵路去長安。

繞這麼大個圈子,似乎還不如在江漢平原養豬。

但問題是,豬不是牛羊,牛羊是可以驅趕走,大批量驅趕的。

而豬不行。

所以,運輸活豬從來都不是懸着之一。

實際上蜀地到時候運出來的會是各種豬肉製品。

爲什麼要在蜀地製作豬肉製品?因爲蜀地產鹽。

產鹽,產松柏,產豬,適合紅薯種植。

這些BUFF迭在一起,就成了生豬養殖基地的不二之選了。

但,粵府這太熱了,不太適合保存臘肉、火腿等製品,所以本地也要產豬才行。

聽聞霍海要回長安了,粵府萬民請願,希望霍海留下。

以前大家是沒有理由的,但是霍炎被封爲南國公,而南國就是番禺附近這一片,大家也就有了理由。

但是霍海還是得走。

最終,本地人希望霍海能參加本地的宴請,然後才走。

霍海也是沒拒絕得了,只能參加了。

霍海留下的粵菜,一道一道的端了上來。

整個番禺魚檔口長街擺上了桌椅。

霍海看到一頭烤全豬擺在桌子上,旁邊還搭配了叉燒,脆皮豬肉,燒鵝,燒鴨。

還有北方傳過來的在這邊又本地化的滷水。

霍海也是不客氣,直接開吃。

各個地方的人都感謝霍海帶來了新的飲食,各種好菜,而霍海以狂吃海塞來表達自己的態度。

吃完之後,霍海莫名的還有些傷感。

此次回去長安,之後就算再吃到海鮮,那也是沒有現在在沿海各地吃到的新鮮了。

粵來酒家的大廚端上來一盤樸實無華的面,請霍海吃。

霍海吃了一口。

比了個大拇指。

好靚的湯!

雖然面本身比北方的面差遠了,也沒有蜀地那種習慣的湯頭味覺豐富。

但是就論湯本身,還得是老廣啊!

這是竹升面吧?

大廚:“侯爺,吃出來裡面的驚喜了嗎?”

霍海細細品味:“這湯沒有加鹽,而是加入了蜀地生產的豬腿燉煮,你們這麼快就研究出臘豬腿適合燉煮,真是有心了。”

只可惜只是臘豬腿,還不是火腿。

否則味道就絕了。

大廚一臉得意:“侯爺的舌頭果然厲害,我只放了一小塊,居然都能吃出來,不過不是這個,您再品!”

霍海疑惑的又藏了一口湯,忍不住誇讚:“是烏魚子!”

“產自夷島附近的烏魚的子,曬乾後用高度酒精烤熟,然後在燉煮在湯裡面,纔有這個味道。”

大廚震驚,比出大拇指:“侯爺果然是食神,居然能吃的出來這麼一丁點的鮮味,沒錯,我加了一點烏魚子,可是我說的不是這個。”

霍海狐疑:“哦?還有其他特殊之處,這我就吃不出來了。”

大廚懷抱雙臂,得意:“侯爺沒有發現吧,我早就聽說侯爺喜歡吃辣,所以託人從北方帶了一包辣椒過來,這碗麪裡面多了辣味之後,那才叫夠味!”

“好頂啊!”

“差點辣翻我們整個後廚!”

“侯爺,我現在說起來,您應該注意到了吧?”

辣味?!

霍海又喝了一口湯。

大廚看霍海沒感覺,還皺着眉頭,於是從大碗裡面打出來一小碗,喝了一口。

然後伸着舌頭:“嘶~好辣!”

旁邊的人不信邪。

也去嘗試。

“嘶~”

“這就是辣味嗎,真帶勁啊!”

“這辣椒的味道,不愧是從美洲帶回來的,果然醇厚,比茱萸的味道醇厚多了。”

“夠味啊!”

霍海:→。→

霍海心說我吃一頓飯,洗菜水倒進珠江,可能會辣翻整個粵府。

拍了拍大廚的肩膀,霍海:“以後儘量不要往辣椒這個方向發展,不適合你們。”

“鄉親們,飯都吃完了,我就先走一步了。”

“大家不要再送了。”

如今整個海上,沒有船,大家的船都在幹運輸等大事兒,到處送人。

而整個粵府的船都被路博德徵用了,他要對瓊島強硬下手了。

所以,就算大家想要送,也沒法送。

霍海告別了所有人之後,登上了大船。

如今回程的船,還是那艘頭尾比例三比一的船。

而在造船廠那邊,這一年來新產的鋼骨鐵皮船,早就變成至少六比一甚至七比一八比一的比例的船了。

在螺旋槳的推動下,八比一的船快的驚人,如果全功率開動,不管不顧,從會稽郡到粵府,只需要兩天!

就是整個船都在咚咚咚咚的抖動。

如果忙着做事兒可能意識不到。

一旦閒下來,聽到這聲音能心態炸裂。

這種船目前被朝廷用來運輸,只有劉徹的私人公司和霍海的公司有,並沒有售賣給別的任何民間公司。

反而是這個三比一的超寬船,成了獨一份。

因爲寬體,又慢又穩,不像是爲了運輸而存在的,更像是專門給貴人享受海上風光用的。

船開出港口,霍海纔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不知不覺,離開長安居然近三年了。

三年來,沒有自己的主導,如今長安的發展如何了?

三年過去了,霍海當然知道長安很多事情。

比如,長安城南的房子已經修好賣了大半了。

比如劉徹現在在霸上的新宮殿辦公,逼的長安很多達官貴人花大價錢在南面又買了大院子。

比如長安西面近郊陵縣的房子都被劉徹搞下來了,下一步就是重新修建建章宮,改成新的宮殿了。

到時候,達官貴人們又得在西面再花一次錢。

但是,很多事情霍海聽了也不是很確定世界發展的方向對不對。

比如,有人發明了一個前世工業時代並不存在的東西——內燃蒸汽機。

這個以蒸汽機作爲標準架構的東西的出現,非常特殊。

蒸汽機是利用燒熱水,水的蒸汽膨脹,來產生動力的。

內燃機是利用液體燃燒,讓空氣膨脹,來推動活塞的。

而內燃蒸汽機,是燃燒液體的蒸汽機。

這意味着蒸汽機的體積變小了,但也意味着,有人搞出了高強度鋼!

爲什麼?因爲以前的蒸汽機燃爐如果用汽油柴油燃燒,應該早就爆缸了纔對。

這種新蒸汽機雖然走錯路了,但是似乎是做到了小型化,同時提高了一丁點的輸出能耗比。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

大家在封閉的鍋爐下面燃燒油氣,因爲鋼鐵質量太好了,居然沒人發現空氣膨脹這個現象嗎?

那內燃機的出現豈不是已經有了可能?只是科技樹點歪了?

霍海記得在看短視頻時,看過西方超級古老的柴油蒸汽機的視頻,但是那玩意兒太破舊了所以看不出端倪來。

如果這柴油蒸汽機也有那個水平,改個小型發電機問題不大。

雖然沒法拿來工業化使用,但是給研究院內部做電力電器研究,足夠了!

還有,陛下迷信中跟霍海提到,他想改年號爲元封了。

元封?泰山封禪?

雖然不清楚武帝時期的年號排序,但是霍海敏銳的感覺到,中間有一個年號消失了,否則時間上對不上。

就算五年內就泰山封禪,也比歷史上早幾年,所以肯定消失了一個年號。

霍海的感覺是對的,元鼎消失了。

歷史上的劉徹在元鼎年間真正的一統天下,齊聚九鼎。

但是在如今,一統地球似乎還需要時間。

————

求月票!

第73章 公主假日(求首訂)第58章 橫着宮豎着宮?第23章 但是白紙它真的好!第89章 天命人第54章 李牛日記120.第120章 大化工時代第203章 (大章)大漢的少男少女們第18章 鹽鐵之事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第8章 萬人圍觀第94章 說學逗唱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第80章 經略天竺第37章 製造價值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94章 說學逗唱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第71章 虧麻了都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第31章 澳洲放牛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247章 死亡戰爭第17章 古今咸陽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94章 說學逗唱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97章 沙漠大儒(23萬更)第89章 天命人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51.第51章 白嫖之魂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129.第129章 (大章合一)畝產翻數倍!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80章 經略天竺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74章 天造地設第61章 長安的靈魂第37章 製造價值第218章 (大章)粵地粵人粵菜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第3章 委以重任?第31章 澳洲放牛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64章 太子奶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255章 (大章)腰王與泰山與火三輪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35章 包月(加更)第229章 (大章)重油蒸汽機皮卡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沒了?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第95章 教育產業第41章 白話運動第26章 圖窮匕見165.第165章 (大章)計劃通第211章 (大章)春闈前第56章 借刀殺人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第7章 霍海真猛男!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第44章 全軍蹭飯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第30章 封鋼鐵俠160.第160章 (大章)萬億經濟脈絡第7章 霍海真猛男!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第50章 長安萬年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第56章 借刀殺人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
第73章 公主假日(求首訂)第58章 橫着宮豎着宮?第23章 但是白紙它真的好!第89章 天命人第54章 李牛日記120.第120章 大化工時代第203章 (大章)大漢的少男少女們第18章 鹽鐵之事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239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第233章 (大章)對弈第55章 老劉家的發明家們第8章 萬人圍觀第94章 說學逗唱第226章 (大章)大議會第80章 經略天竺第37章 製造價值第102章 悠閒日子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94章 說學逗唱75.第75章 黑心開發商(首日兩萬更)147.第147章 (大章)天竺公司第71章 虧麻了都第42章 這世界又多了個受傷的人136.第136章 (大章)物極必反第98章 鋼鐵巨獸(萬字更新)第31章 澳洲放牛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第24章 跟我比狡辯是吧?186.第185章 (大章)在太廟發癲第112章 鉅富製造機第247章 死亡戰爭第17章 古今咸陽第19章 世間萬物的道理第94章 說學逗唱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第256章 (大章)昏與明第228章 (大章)羅馬來人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200章 (大章)大漢第一臺開腹手術第97章 沙漠大儒(23萬更)第89章 天命人124.第124章 (超大章合併)沒道德怎麼綁架?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51.第51章 白嫖之魂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129.第129章 (大章合一)畝產翻數倍!第221章 (大章)賣國封侯?第80章 經略天竺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74章 天造地設第61章 長安的靈魂第37章 製造價值第218章 (大章)粵地粵人粵菜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第3章 委以重任?第31章 澳洲放牛154.第154章 (大章)帥得呀匹!156.第156章 (大章) 蒸汽機問世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第25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64章 太子奶第251章 (大章)內燃機!174.第174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161.第161章 (大章)戰匈奴!第255章 (大章)腰王與泰山與火三輪第77章 抓偷車賊啊第35章 包月(加更)第229章 (大章)重油蒸汽機皮卡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沒了?125.第125章 (合併大章)你匈奴王懂個屁匈奴第234章 (大章)大漢警事第95章 教育產業第41章 白話運動第26章 圖窮匕見165.第165章 (大章)計劃通第211章 (大章)春闈前第56章 借刀殺人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電磁感應,牛董力學定律第7章 霍海真猛男!171.第171章 (大章)封狼居胥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第253章 (大章)萬王之王第44章 全軍蹭飯第231章 (大章)霍氏三傑第109章 建築人才(萬更23)第30章 封鋼鐵俠160.第160章 (大章)萬億經濟脈絡第7章 霍海真猛男!141.第141章 (大章)宣佈新城計劃第50章 長安萬年第198章 (大章)朝會 議會第56章 借刀殺人106.第106章 新式教育(萬更23)150.第150章 (大章)天下女子皆可172.第172章 (大章)從東殺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