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廖淳

人的名,樹的影,葉昭如今在樑國一帶已經不是籍籍無名之輩,不說斷案如神的名頭,單是自這太平教亂起之後,葉昭一夜驅逐樑發,保住睢陽,隨後數次以寡敵衆,與樑發大戰皆勝,這一次樑發聚攏樑國數萬太平教圍攻睢陽,不但未能攻下,反丟掉了性命,更讓葉昭的名聲在這樑國一帶如日中天,當城外的漢軍掛起了葉昭的帥旗之後,好不容易鼓舞起來的士氣在此低靡下來。

城牆上,廖淳帶着副將杜遠立於牆頭,手搭涼棚,觀看着漢軍的陣勢,但見旌旗碧空,隊列整齊,甲冑森然,四千大軍在城外列陣,絲毫沒有單薄之感,也不像黃巾軍那般擁擠,相比之下蒙縣的黃巾軍無論軍容還是氣勢,都難以與之相較。

“元儉,不想那葉昭竟親自至此!”廖淳身旁,黃巾賊將杜遠見到葉昭的旗幟後,有些慌亂的看着廖淳。

廖淳微微皺眉,看了一眼左右將士,低聲喝道:“莫要自亂陣腳,爾乃大將,此刻如此慌亂,叫三軍將士如何看?”

杜遠鎮定了一些,但神色卻依舊有些畏懼,低聲道:“如今樑國大勢已去,不如我等率衆突圍,前去潁川,投奔波才大帥如何?”

“你當那葉昭會如此輕易放我等離開?”廖淳搖了搖頭,低聲道:“昨日我已命人飛馬前去潁川求援,你我只需固守,那葉昭便是再厲害,有堅城爲屏障,短時內也無力攻破城池。”

正說話間,卻見遠處漢軍陣中一將策馬飛奔而出,徑直來到城下。

鬥將麼?

廖淳皺了皺眉,看着來人,並不像是鬥將的樣子,正自疑惑間,卻見那漢軍將領停在城下一箭之地,擡頭對着城頭朗聲道:“我乃樑國相葉昭麾下軍司馬丁力,不知廖淳將軍是哪位?”

廖淳與杜遠對視一眼,上前一步朗聲道:“某便是廖淳,葉昭使你前來,有何貴幹?”

“樑國八縣,如今出蒙縣之外,其餘七縣,已盡數爲我軍收復,賊首樑發、裴元紹已然授首,其餘太平教賊衆,我家主公並未再造殺戮,只需放下兵器投降,我家主公既往不咎,大勢已去,我家主公聽聞廖頭領本乃豪族,焉何從賊?何不放下武器,出城投降?”

廖淳聞言,不禁沉默了。

跟尋常黃巾不同,廖淳跟樑發的身世頗爲相似,他乃中盧豪族,世居沔南,只是跟樑發不同的是,他是因不忿官場黑暗,才憤而聚衆爲寇,後結識太平教,對太平教的一些理念也十分認可,才幹脆投了太平教,只是他名望不高,再加上若只論才學比不得樑發,是以並不被張角重視,屈於樑發之下。

最終,廖淳搖了搖頭道:“道不同,不相爲謀,回去告知你家主公,廖某不降。”

丁力點頭道:“我主已想到將軍會如此說,然我主愛才,知將軍人才,想在這城下與將軍一敘!”

不等廖淳說話,丁力一揮手,已經有人擡着一張桌案來到兩軍中央靠近城牆的位置擺下,丁力拱手笑道:“我主說了,他會在此等候將軍一個時辰的時間,一個時辰之後,將軍若不出來,我主便會知曉將軍之意,屆時將會出兵攻城,只是這兵兇戰危,不知你我雙方將有多少兒郎死在這蒙縣之下,萬望將軍深思。”

說完,不等廖化答應,丁力已經退回軍中,葉昭帶着邱遲來到桌案前,盤膝坐下,有將士爲葉昭搭了一頂華蓋遮陽。

邱遲立在葉昭身邊,有些緊張,畢竟這裡距離城池更近,若那廖淳不講規矩直接派兵出來捕殺葉昭,那可就完了。

不止是邱遲,城池之上,看着葉昭真的就這樣只帶一名隨從出現在城下,杜遠也是頗爲意動,扭頭看向廖淳道:“元儉,不如趁此機會一舉擒殺葉昭,樑國羣龍無首,你我不但能夠守住這蒙縣,說不定還能將樑國從朝廷手中奪來!”

廖淳看了一眼葉昭所在的位置,默默地搖頭道:“你且看仔細些,若我等此時出兵,真能擒殺葉昭?”

葉昭所選的這個位置有些微妙,看似靠近城池多一些,表明葉昭坦蕩,不懼城中有人來攻,也算是一種信賴,但若廖淳真的想要趁虛來攻,葉昭隨時可以從容退走,甚至出兵趁亂攻入城中。

若蒙縣守將真是一個愣頭青,不明就裡來攻,怕是立時便會被葉昭反制,一舉攻破城池。

杜遠一開始不解其意,被廖淳點破之後,恍然大悟,一拍城牆道:“好賊子,端的狡詐。”

狡詐嗎?也許吧。

廖淳默默地想到,不過葉昭貌似從不以正人君子自居,行事也是奇正結合,不拘泥於手段,這種人,纔是最難對付的,他們會逼得你守規矩,但通常自己不會守規矩,就比如現在……

“開門,待我出城會他一會!”沉默片刻後,廖淳沉聲道。

“元儉不可!”杜遠聞言大驚,連忙阻住廖淳道:“既知那葉昭沒安好心,何必再見他?安知其沒有詭計?”

“詭計?”廖淳苦笑一聲道:“若我不去,怕是纔會中計,你且看看身後的將士們。”

杜遠聞言,連忙向後看去,卻見周圍將士目光都看着這邊,一時間不解其意,卻也感受到一份難言的壓力,這些人的目光,明明沒有任何力量,卻形成一股無形的壓力。

“我若不去,士氣必落,這一仗,已經開始了。”廖淳默默一嘆,轉身朝着城牆下走去。

第七章 任命第三十三章 不尋常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賞第七十一章 殺戮第六十一章 火燒赤壁第四十四章 總有宵小想害陛下第四十七章 接見匈奴使臣第五十一章 瑣事以及大婚第五十二章 曹操的怨氣第五十七章 天子籌謀第三十八章 敗露第二十九章 天無二日第十五章 士氣低迷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平元年的第一場雪第七章 算心第六章 整頓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四十二章 建安五年春第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六十二章 重典第二十四章 各有所求第五十七章 誘敵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五十九章 詔令第二十三章 關羽的故人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二十二章 重歸於好第七十六章 各有籌謀第四十八章 短暫的平靜第十四章 呂布來襲第四十三章 暫代第七章 算心第二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下第一章 誠意第三十六章 衝動的代價第三十四章 大戰伊始第三十七章 蔓延第六十二章 重典第八十八章 驅賊自重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一章 王匡的恐懼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三章 公堂之上第一章 誠意第四十二章 撇清第五十八章 刺殺第十一章 無知者無畏第九十一章 意外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第七十三章 長安來信第十五章 葉昭親征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陽城第三十六章 天子出巡第七十七章 利益交換第九十九章 公主第三十八章 敗露第十四章 謀劃第十八章 漢末無間道第六十四章 二虎爭食第二十三章 賭鬥開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七十七章 利益交換第二十章 衛家入局第八十章 葉昭一戲呂布第三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二十一章 郭嘉請命第一百零五章 首戰告捷第九十章 回京第九十一章 意外第十五章 葉昭親征第九十九章 廢立之議第七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平元年的第一場雪第二十五章 奇襲、遭遇和反殺第六十九章 不講情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題第三十九章 回頭無路第三十七章 看破第四十章 得隴還是得蜀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八十四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下第五十章 功成第六十四章 一本書第三章 劉辯的變化第一百零五章 首戰告捷第八十六章 洛陽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黃巾落幕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四十七章 接見匈奴使臣第八十一章 威逼第二十章 衛家入局第五十六章 荊州風雲第一百一十六章 御獸第六章 整頓第三十一章 人心向背第四十章 驚聞第三十四章 激戰連連
第七章 任命第三十三章 不尋常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賞第七十一章 殺戮第六十一章 火燒赤壁第四十四章 總有宵小想害陛下第四十七章 接見匈奴使臣第五十一章 瑣事以及大婚第五十二章 曹操的怨氣第五十七章 天子籌謀第三十八章 敗露第二十九章 天無二日第十五章 士氣低迷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平元年的第一場雪第七章 算心第六章 整頓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四十二章 建安五年春第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六十二章 重典第二十四章 各有所求第五十七章 誘敵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五十九章 詔令第二十三章 關羽的故人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二十二章 重歸於好第七十六章 各有籌謀第四十八章 短暫的平靜第十四章 呂布來襲第四十三章 暫代第七章 算心第二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下第一章 誠意第三十六章 衝動的代價第三十四章 大戰伊始第三十七章 蔓延第六十二章 重典第八十八章 驅賊自重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一章 王匡的恐懼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三章 公堂之上第一章 誠意第四十二章 撇清第五十八章 刺殺第十一章 無知者無畏第九十一章 意外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第七十三章 長安來信第十五章 葉昭親征第九十四章 一入洛陽城第三十六章 天子出巡第七十七章 利益交換第九十九章 公主第三十八章 敗露第十四章 謀劃第十八章 漢末無間道第六十四章 二虎爭食第二十三章 賭鬥開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七十七章 利益交換第二十章 衛家入局第八十章 葉昭一戲呂布第三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二十一章 郭嘉請命第一百零五章 首戰告捷第九十章 回京第九十一章 意外第十五章 葉昭親征第九十九章 廢立之議第七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平元年的第一場雪第二十五章 奇襲、遭遇和反殺第六十九章 不講情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題第三十九章 回頭無路第三十七章 看破第四十章 得隴還是得蜀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八十四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下第五十章 功成第六十四章 一本書第三章 劉辯的變化第一百零五章 首戰告捷第八十六章 洛陽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黃巾落幕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四十七章 接見匈奴使臣第八十一章 威逼第二十章 衛家入局第五十六章 荊州風雲第一百一十六章 御獸第六章 整頓第三十一章 人心向背第四十章 驚聞第三十四章 激戰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