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各有所求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這次羣雄討董,對於關東諸侯來說,可說是多災多難,還未到虎牢關,便折損了四路諸侯,若算上之前被孫堅所殺的王睿、張諮,還沒開戰,便有六路諸侯沒了。

好不容易公孫瓚打了一場勝仗,沒等聯軍慶賀,緊跟着因爲糧草的問題,公孫瓚兵敗虎牢,雖然不至於跟其他幾路諸侯一般被直接滅掉,卻也是元氣大傷。

袁紹立下營寨,與虎牢關遙遙相對,召集一衆諸侯商議破關之事時,另一個噩耗再度傳來,令諸侯心中更加沒底。

陳王劉寵,戰死在了伊闕關下,這個消息,對於聯軍來說絕對不算什麼好消息,拋開劉備不說,這次諸侯騎兵,陳王劉寵是唯一一個不但響應,而且付諸行動的漢室宗親,在宗室之中,有足夠的聲望,也算是聯軍的一面旗幟,如今,這面旗幟倒了,對聯軍來說,絕對是一個莫大打擊。

“怎會如此?”孔融失神的看着前來報信的陳國將領,陳王劉寵可是有三萬精兵相隨,而且劉寵本人,也是文武兼備,熟知兵法韜略的人物,若非劉寵不願前來酸棗會盟的話,這盟主之位,恐怕袁紹還未必能輪上。

這麼一個有勇有謀,同時又有着足夠名望的王爺戰死,對諸侯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噩耗。

坐在帳中的葉昭,大概是爲數不多在聽到陳王死訊之後並沒有太多意外表情的人,在那陳國將領前來報喪時,一直注意着袁紹的葉昭敏銳的察覺到袁紹的震驚、悲傷等等情緒都是裝出來的,眼底那股喜意雖然已經極力壓制,卻還是沒能逃過葉昭的察覺。

袁紹在高興?爲什麼?

葉昭仔細思索着陳王劉寵死後,對這場戰爭所產生的影響。

聯軍人心會遭到打擊,但不會太大,真正受到衝擊的是在座的諸侯,對於普通將士來說,陳王距離他們太遙遠,很難體會到陳王之死所帶來的震撼,要籠住人心,袁紹還是能做到的。

影響會有,但不會向孔融這幫人想像的那般大,只是缺了一面旗幟而已,只要願意,完全可以將劉備豎起來繼續。

但即便如此,陳王的死,對袁紹又有什麼好處?或許是沒人能夠威脅到袁紹的地位,畢竟陳王劉寵同樣可以如葉昭這般無需聽從聯軍盟主號令,自行其事,而且在場諸侯當中,陳王若萊,還是能夠拉到一批支持者的,這樣看來的話,陳王一死,對袁家來說的確利大於弊。

不過若真是如此的話,袁紹的心胸氣魄,也就僅此而已了。

袁紹一臉悲傷的看着衆人道:“陳王雖罹難,然討賊大業卻不可終止,諸位且先收束心情,明日我等便發兵攻打虎牢,定要將那虎牢關攻破,誅殺董賊,爲死去之義士報仇。”

“盟主說的不錯。”袁遺站起身來,朗聲道:“逝者已矣,我等既然活着,就當將這討賊大業宛城,如此,方能不負我等結盟之義。”

其餘諸侯也各自點頭,與其說是悲傷,其實更多的還是震驚。

葉昭手指輕敲着胡牀的扶手,眯眼突然之間又雀躍起來的諸侯,嘴角牽起一抹嘲諷的笑意,這些人還真是……

站起身來,葉昭徑直朝着帳外走去。

“葉侯何去?”袁紹皺眉看着葉昭的背影叫道。

“出去透透氣,這天氣,有些悶的慌,怕是快要下雨了。”葉昭頭也不回的說了一聲,徑直除了營帳,他現在總督軍糧,前線戰事跟他就沒多大關係了,這諸侯討董,雖然到現在纔剛剛開始,但葉昭基本上已經能夠預見未來了。

以諸侯這樣的狀態,想要攻破虎牢關都難,要想攻入洛陽,怕是得使些盤外招,看來自己也得早些謀劃退路才行。

戲志才那便,已經差不多撤出陸渾關,至少劉薇還有劉辯母子等重要人員已經撤出,剩下的已經無關大局,紙燈戲志才那邊徹底撤出,自己就再無後顧之憂了。

葉昭在營中隨意走動,想着自己的心事,中軍帥帳之中,袁紹見葉昭離開,卻也沒怎麼在意,深吸了一口氣,看向衆人道:“如今董賊害了陳王,董賊聲勢定然大漲,我等當儘快攻破虎牢,將那董賊氣焰遏制,我等明日便發兵虎牢,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我等尊奉盟主號令!”袁遺等人躬身道。

“好,諸位且整點兵馬,明日便發兵,與那董賊決一死戰!爲陳王報仇!”袁紹朗聲道。

“報~”諸侯正要散去,卻見一名小校飛奔而來,朗聲道:“啓稟盟主,營外有西涼將領華雄在營外搦戰,已連斬我軍八員將領。”

“誰容許他們擅自出戰?”袁紹聞言皺眉道。

“回盟主,是那華雄挑釁在前,幾位將軍不忿,纔出營,本想斬了那華雄解氣,誰知那華雄驍勇非常。”小校躬身道。

“亂箭將其射殺便是!”袁術不屑道:“董賊倒行逆施,我等又何須與他講什麼道義?”

“若我軍將領未曾出戰,倒也好說。”曹操皺眉道:“但如今已有人出營應戰,若是此時以弓箭將其射殺,不但無法助長士氣,反會令人恥笑我聯軍無人,我關東諸侯,聚百萬之中,難道還無人能戰那華雄?”

“孟德所言甚是,不知誰人願意出戰?”袁紹聞言點了點頭,聯軍的士氣一直備受打擊,若此時能夠陣前斬了華雄,於聯軍來說,無疑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好事。

袁術聞言,對着身後一將使了個眼色,那將領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上前道:“末將願往。”

此人,正是當年葉昭在汝南時,主動來投的袁家家將俞涉,如今跟隨了袁術,袁紹自然認得,心中不由有些遺憾,隨着袁術在南方立足,袁家的資源都在向袁術身上傾注,反觀他,謀士武將都得自己去尋。

勉強點了點頭道:“便有勞俞涉將軍了。”

“不敢!”俞涉抱拳一禮,徑直往營外而去。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一百一十四章 涅凡第五十二章 曹操的怨氣第四十五章 認命第一百一十章 技術突破第四十一章 選擇第十八章 問題不斷第七十章 蒙縣第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上第四十四章 和連的恐慌第三十二章 再立賭約第三十二章 孫策的決定第四十二章 建安五年春第三章 劉辯的變化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賞第十三章 馬城第六章 事與願違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一勇士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三章 窩裡鬥第七章 天下格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五十章 軻比能退兵第五十六章 荊州風雲第二十六章 虎老威猶在第五章 無謀第四十章 關羽的請求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一章 CD新貌第二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下第三十五章 端倪第一百章 出城第五十章 再退第七十一章 殺戮第六十九章 蒙縣遇阻今天想欠一更第五十一章 殺戮第十八章 問題不斷第五十三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有吃人心第八十八章 初平四年第六十章 陽壽將盡第五十四章 破軍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九十章 回京第二十五章 設計第七十九章 呂布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四十三章 鹿腸山第四十章 傳位第三十八章 曹孫聯盟第四十章 得隴還是得蜀第九十七章 強請第三十九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九十一章 內訌第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上第六十章 首戰黃巾第五章 諸侯興兵第六章 事與願違第七十六章 各有籌謀萬分抱歉第二十八章 兩年第二十四章 各有所求第四十六章 所爲何來第十八章 廷議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二十七章 弘農之戰第七章 中庸第七十七章 愣頭青第十四章 露宿第三章 方悅第二章 洛陽令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賞第四十九章 太史慈之死第六十章 離別第六十三章 青羌第二十三章 賭鬥開始第四十九章 夜襲第十八章 劉牧的告誡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平元年的第一場雪第三十八章 初次交鋒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八十章 刁難第八章 鋒芒畢露第六十六章 意外第二十八章 寶馬護主第七章 天下格局第二十二章 重歸於好第五十四章 驅趕第九十三章 內部和談第三十七章 看破第五十章 功成第十六章 李儒獻計第五章 衝突第五十六章 諸侯應對第三章 使臣第六十八章 義士第十六章 李儒獻計第五十八章 靜待
第一百一十四章 涅凡第五十二章 曹操的怨氣第四十五章 認命第一百一十章 技術突破第四十一章 選擇第十八章 問題不斷第七十章 蒙縣第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上第四十四章 和連的恐慌第三十二章 再立賭約第三十二章 孫策的決定第四十二章 建安五年春第三章 劉辯的變化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賞第十三章 馬城第六章 事與願違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一勇士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三章 窩裡鬥第七章 天下格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五十章 軻比能退兵第五十六章 荊州風雲第二十六章 虎老威猶在第五章 無謀第四十章 關羽的請求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一章 CD新貌第二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下第三十五章 端倪第一百章 出城第五十章 再退第七十一章 殺戮第六十九章 蒙縣遇阻今天想欠一更第五十一章 殺戮第十八章 問題不斷第五十三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有吃人心第八十八章 初平四年第六十章 陽壽將盡第五十四章 破軍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九十章 回京第二十五章 設計第七十九章 呂布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四十三章 鹿腸山第四十章 傳位第三十八章 曹孫聯盟第四十章 得隴還是得蜀第九十七章 強請第三十九章 爾虞我詐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九十一章 內訌第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上第六十章 首戰黃巾第五章 諸侯興兵第六章 事與願違第七十六章 各有籌謀萬分抱歉第二十八章 兩年第二十四章 各有所求第四十六章 所爲何來第十八章 廷議第二十八章 動盪年月第二十七章 弘農之戰第七章 中庸第七十七章 愣頭青第十四章 露宿第三章 方悅第二章 洛陽令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賞第四十九章 太史慈之死第六十章 離別第六十三章 青羌第二十三章 賭鬥開始第四十九章 夜襲第十八章 劉牧的告誡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平元年的第一場雪第三十八章 初次交鋒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八十章 刁難第八章 鋒芒畢露第六十六章 意外第二十八章 寶馬護主第七章 天下格局第二十二章 重歸於好第五十四章 驅趕第九十三章 內部和談第三十七章 看破第五十章 功成第十六章 李儒獻計第五章 衝突第五十六章 諸侯應對第三章 使臣第六十八章 義士第十六章 李儒獻計第五十八章 靜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