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渭水之盟

東宮顯德殿。

“涇陽戰報!”傳令兵將戰報遞交後便離開了。

李世民第一時間打開一看,上面寫着夜襲突厥先鋒營,斬敵人兩千三百人,俘獲俟斤(官名酋長)阿史德烏沒啜。

“好!”李世民見到戰報激動的不行,而隨後第二封秘奏很快就遞到了他的手上,這裡記錄了涇陽一戰的詳情,裡面的內容詳細說明了整個戰役的過程,不但尉遲敬德勇猛無比,還着重記錄了鬼騎的事情,深入主營如若無人之境,這是怎樣的戰鬥力才能做到這點。

李世民平靜的臉上叫人一點都琢磨不透,可是另一個信息則是來自突厥主力正在接近長安的消息,雖然涇陽一戰獲勝了,可是這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他的心裡是忐忑的,但是表面上這位千古一帝可是面色如常。

很快召集羣臣繼續想對策,因爲突厥人的主力部隊快到便橋,到時候朝廷的壓力會很大,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忽然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正在元家莊園內看着衆女排練歌舞的元善。

前幾天本來還打算培訓足球裁判可誰成想突厥又來了,於是他就沒什麼事情做了,棉花商會的商人們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都來找他商量對策,商人們就是擔心他們的財產會受到搶奪,不過很快就被元善給呵斥住了這種想法。

說真的元善心裡也是糾結的,上次在蒲州賣掉了黑火藥和手榴彈的製作方法給李世民,還提醒他防範突厥,此時此刻還會有渭水之辱麼。

歷史對勝利者都是充滿褒義的,就像渭水之盟一樣,明明是賠了大量的錢財,可謂是傾盡國力,還說的那麼冠冕堂皇,什麼外政上的勝利。

不想百姓受苦等等一系列的說辭,其實很多裡面主觀的客觀的因素都影響着戰局的變化。

簡單說大唐的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至少現在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剛剛繼位的李世民會怎麼選擇呢,元善有些期待。

就算是按照歷史的進程避免不了渭水之盟,在元善看來其實這樣也是好啊。

人都是要學會成長的,作爲皇帝受點挫折不是壞事,這樣才能激發他的鬥志,勵精圖治發任用賢能,發展經濟,增強國力然後一舉滅掉突厥人。

一天之後,突厥人到了便橋,頡利派親信執失思力進長安進行交涉。

當即就將人給扣押起來,主戰派的武將們都在摩拳擦掌準備打上一場打仗。

李世民第一時間就做好了開展的準備,命令長孫無忌和李靖繞道突厥人後面做伏兵,另一方面則是快速調派軍隊前來增援。

顯德殿內。

兵臨城下,武將們羣情激奮,李世民看看到了,於是說道:“伏兵邀其前,大軍躡其後,覆之如反掌。”

可是剛說完,裴寂和封德彝就發出了不同的聲音,開始力勸李世民放了執失思力,然後使用懷柔之策安撫突厥人。

李世民面露不悅,心裡壓着火氣,其實聽了兩人的話他是有所考慮的。

除非開戰後能夠滅掉突厥人,不然等突厥人在大唐境內四處亂串的時候,情況會變得更加的麻煩。

於是就跟歷史上的一樣,整軍待發,六騎在便橋與突厥人進行談判。

在緊張的談判後,大唐花了兩百萬貫錢(二十萬兩黃金),讓突厥退兵。

具體在便橋之上都發生了什麼事情,除了當事人李世民和頡利之外,就沒有人知道了。

之後突厥罷兵,避免了突厥放兵大掠的行爲,晚上回到東宮之後李世民的心情特別不好,觀音婢伴其左右。

“吾即位日淺,國家未安,百姓未富,且當靜以撫之,朕的選擇對不對。”李世民問道。

長孫皇后還沒有見過李世民的心情如此糟糕,便應道:“陛下力排衆議促成此事,免去了解決了長安之危,百姓之危,有什麼不對呢。”

聽了長孫皇后的安慰心情有所緩解,此次訂盟都是他一手策劃的,將執失思力囚禁在門下省,那裡是宰相的官衙哪裡有牢房,而且哪裡的負責人正好是侍中高士廉,從一開始他們就知道突厥人的目的,只是爲了獲得談判的資本,所以只能私下裡談判,於是經過一番安排之後,就完成了此次外交。

但是此時的李世民心情很糟,一方面是對皇權的維繫,另一方面則是要承受來自朝堂中的壓力。

這次決定之後也讓他嚐到了“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的滋味。

此番突厥入侵解除,百姓們是歡喜的,富商們都安心了下來,轉眼之間就到了九月,紡織廠內原本等級的兩千兩百人,在兩週之後返回一千八百人,這麼多人能夠回來商會管理層還是很欣慰的。

畢竟就算不回來也沒人會說什麼,這些宮女可不是白給的,一些年長的製衣手藝都非常精湛。

紡織廠內穿着統一款式的工作服,粗布帽子套袖等裝備,忙前忙後的女工們,很是熱情。

在這裡工作不用擔心會餓到,中午的飯菜還會有肉食,有錢拿除了上班時間還不限制自由,就算臨時有事也可以請假。

就在一天前,紡織廠的院子裡就修建了一個休閒健身中心,那裡有,鞦韆,蹺蹺板,單槓,雙槓等健身用的器材,休息的時候讓女工們玩耍用。

只是院子裡的鞦韆跟她們見到過的不一樣,這種鞦韆原本是非常高,非常飄的東西,可是現在紡織廠這裡的完全就變成了另一幅樣子,坐在上面會讓人感覺到安心。

這也是爲了這些女工的安全找想,另外元善拿出了大量的跳跳棋給她們作爲平時休息時候的玩具,在半個月內這些女工在紡織廠適應的非常好。

商會辦公樓,元善的辦公室在三層正中間,這會兒剛裝修不久,純實木的裝修風格,木質地板,木質隔斷,全套的木質沙發盒老闆桌。

經過這麼一弄,鄭奇,薛凱等人見到後就立刻喜歡上了這種裝修風格,於是元善給楊五拉倒不少的夥計,直接讓元加工坊的工匠們擴大一倍。

四里,五里莊的村民也從最開始的最苦力,到現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術,盤炕建築隊,在到工坊幫工,這完全就是從農民到工匠垮了行業,他們本質上還是農戶,但是並不影響他們一邊學習手藝一邊種地。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哦,給幾張推薦票吧!

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蹄鐵營生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醫生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宣而戰第七百零二章審案衙門與緝捕衙門第三百九十三章 南靈草第二百四十五章 肥皂宣傳活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唐朝第一人民醫學院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第六百六十九章 溜號的元善第五百一十五章 舞廳內部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產降落傘第一百零五章 程大將軍第八百五十七章 雖遠必誅第九百四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第二十六章 百名侍女第九百四十二章 興州之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建築培訓課程開始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錢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名谷口太郎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三百三十五章 若蘭的反常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四百四十六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六十章 墨鏡第三百三十二章 特色小火鍋第九百零六章 程知節的想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臺鋸第四百六十三章 解救人質第六章 一千五百貫錢第一百九十五章 單獨約見第三百二十六章 侍女的晨練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時工第四百八十一章 軍器監的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蠟燭代理商第四百四十三章 雷霆之勢第四十章 和親西突厥第七百三十五章 加盟培訓第九十八章 鄭奇第六十七章 凝洛的心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稅第二百一十章 四品正監第九十八章 鄭奇第八百一十四章 肉香第四百三十四章 魚鉤第六百八十六章 碎石機訂單第五十七章 刁蠻凝洛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魄馬周第六百零五章 全民貨運計劃第五百零九章 分產業唄第六十三章 尉遲寶林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宮裡又放人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高士廉要種青稞第八百七十五章 民情調查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四十章 和親西突厥第九百八十二章 妙蓮的求助第三百二十三章 義診結束第九百四十章 有所發現第七百七十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草率表決第四百一十六章 六扇門第四百四十五章 安置問題第六百零五章 全民貨運計劃第四百七十三章 元善來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獵騎第二百九十三章 廣告第四百五十二章 綸布第八百九十九章 祿東讚的邀請第八百零六章 侯君集急了第六百章 自行車貨運第七百二十章 評分制度第九百六十三章 南衙十六衛第八百六十七章 晉王遇刺第九百七十二章 化學實驗第九百二十八章 鳳州糧價第二百零二章 詠春葉問第一百一十一章 整人計劃第四百零七章 油炸蝗蟲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五百二十七章 太子學車第四十七章 急救第九百九十三章第八百零七章 祿東讚的建議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一章 一支菸的思考第七百九十一章 長安動態第六百六十一章 貞觀八年第三百一十章 校場放炮第三百九十一章 每石兩貫第九百四十四章 盧國公家程處默第七百五十四章 魚脂第八百八十三章 兩門生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棉花種植計劃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九十章 元家二夫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寶藏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
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蹄鐵營生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醫生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宣而戰第七百零二章審案衙門與緝捕衙門第三百九十三章 南靈草第二百四十五章 肥皂宣傳活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唐朝第一人民醫學院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第六百六十九章 溜號的元善第五百一十五章 舞廳內部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產降落傘第一百零五章 程大將軍第八百五十七章 雖遠必誅第九百四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第二十六章 百名侍女第九百四十二章 興州之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建築培訓課程開始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錢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名谷口太郎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三百三十五章 若蘭的反常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四百四十六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六十章 墨鏡第三百三十二章 特色小火鍋第九百零六章 程知節的想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臺鋸第四百六十三章 解救人質第六章 一千五百貫錢第一百九十五章 單獨約見第三百二十六章 侍女的晨練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時工第四百八十一章 軍器監的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蠟燭代理商第四百四十三章 雷霆之勢第四十章 和親西突厥第七百三十五章 加盟培訓第九十八章 鄭奇第六十七章 凝洛的心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稅第二百一十章 四品正監第九十八章 鄭奇第八百一十四章 肉香第四百三十四章 魚鉤第六百八十六章 碎石機訂單第五十七章 刁蠻凝洛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魄馬周第六百零五章 全民貨運計劃第五百零九章 分產業唄第六十三章 尉遲寶林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宮裡又放人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高士廉要種青稞第八百七十五章 民情調查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四十章 和親西突厥第九百八十二章 妙蓮的求助第三百二十三章 義診結束第九百四十章 有所發現第七百七十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草率表決第四百一十六章 六扇門第四百四十五章 安置問題第六百零五章 全民貨運計劃第四百七十三章 元善來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獵騎第二百九十三章 廣告第四百五十二章 綸布第八百九十九章 祿東讚的邀請第八百零六章 侯君集急了第六百章 自行車貨運第七百二十章 評分制度第九百六十三章 南衙十六衛第八百六十七章 晉王遇刺第九百七十二章 化學實驗第九百二十八章 鳳州糧價第二百零二章 詠春葉問第一百一十一章 整人計劃第四百零七章 油炸蝗蟲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五百二十七章 太子學車第四十七章 急救第九百九十三章第八百零七章 祿東讚的建議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一章 一支菸的思考第七百九十一章 長安動態第六百六十一章 貞觀八年第三百一十章 校場放炮第三百九十一章 每石兩貫第九百四十四章 盧國公家程處默第七百五十四章 魚脂第八百八十三章 兩門生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棉花種植計劃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九十章 元家二夫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寶藏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