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

女人?

陸四怔住,旋即感到很生氣。

莫說他陸文宗尚未登基稱帝,就是真登基稱了天子,也絕不是那種沉迷女色之人。

這個馮銓不可重用!

陸四越想越惱,馮銓這傢伙閹黨出身,幹過漢奸,如今替大順立了些許功勞,本應就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爲大順新朝的建設添磚加瓦,如此不僅能補了從前的罪過,將來也得能一善終。

沒想這廝秉性不改,得了機會仍不務正業,不思向大順進獻治國安民良策,反想着用女色投機取巧換來新朝富貴,着實叫人不恥。

對能做事之人,哪怕有污點,有前科,但只要性質不是太惡劣,陸四總是會給這些人一個機會。只要這些人肯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亦是不吝封賞。

如這類人,在大順比比皆是,如陝西總督孟喬芳、行營參軍賈漢復,提督宮內廳高歧鳳、招撫大使胡尚友、行營參議李棲鳳及當初于徐州歸降的原劉澤清部將若干人等。

可以說,降官降將在大順政權體系佔了很大一塊比例,但於這些人,陸四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始終給予信任與器重,使得淮軍能夠從一支地方雜牌軍迅速崛起爲如今即將一統北方的中央軍。

新近才被授官順天府尹的方大猷當初還是替滿清第一個效命的督撫重臣呢,而這位方巡撫上任之後更是以淮揚陸四賊爲大敵,做夢都想生擒陸四賊以獻大清。

現在呢,重用!

所以,只要降官願意做事,陸四就不計過往。

但必須要踏踏實實做事,也要踏踏實實做人,方大猷這幾天在順天府尹任上就乾的很好,幾天就將京師秩序穩定,現在更是着手解決隨滿洲入關的漢人(奴役)安置問題,所獻條策很得陸四滿意,顧君恩那邊也是讚不絕口。

如馮銓這等不務正業,獻女投機,簡直連給人家方大猷提鞋都不配。

而且這等無恥行爲,擱別人那裡或許行得通,在陸四這裡,是門都沒有的!

惱怒之下,便要老太監魏良臣速將人送走,他陸闖王是斷然不會受馮銓那狗賊糖衣炮彈的,又要殿中的行營書記姜學一準備擬諭發往灤州訓斥馮銓,使他知道大順監國的原則和底線在何處,輕易不得冒犯。

可魏老太監卻是吱唔着沒走,姜學一見狀眉頭微皺,他是不喜這等閹人的。

“怎麼?我說話沒用了?”

陸四擡眼,不怒自威。

“老奴不敢!”

魏老太監誠惶誠恐跪下,戰戰噤噤道:“萬歲難道不想知道那馮學士所獻何人?”

“嗯?”

陸四將另一隻腳從桶中抽出,好奇看了眼魏老太監:“何人?”

“回萬歲,馮學士所獻女子乃前明山海關總兵、滿洲平西王吳三桂愛妾...陳圓圓。”

魏老太監說完,將身子匍匐在地上,一動不敢動。

這是滿洲的規矩,他畢竟替滿洲人當了三年奴才,習慣了,一時半會也改不了。

正要擦腳的闖王此時卻是右腳在虛空突然定格,面色也從怒容一點點轉換爲舒緩,最後是平靜。

細看,也是眉頭微皺,似在思索什麼。

“萬歲,這女子老奴是領進還是不領進?”魏老太監不敢擡頭,趴在那小心翼翼道。

陸四卻是沒有吭聲,只是從兜裡摸出煙盒點上一枝煙來,吸了一口後對行營書記姜學一道:“前番滿洲人肯離京出關,沒有憑城死守,避免我大順將士許多傷亡,更保住了這座前明帝都,說起來馮銓於此中功勞很大啊。”

姜學一怔了一下,附和點頭,道:“事實的確如此,若無馮銓,滿洲未必肯出關。”

“這是一功,灤州那裡是二功,要不是馮銓,那灤州城中二十萬生靈就要塗炭了。”

陸四右手食指夾煙,“我大順賞罰分明,馮銓從前雖是不堪,但此二功卻堪比破敵數萬,咱們怎麼也要好生封賞人家。”

說完,陸四問姜學一馮銓從前都做過什麼官。

姜學一忙從大殿右角落堆積的一堆檔案材料中取出一本,翻了幾頁後說道那馮銓在前明天啓年間以禮部侍郎兼閣大學士入閣,不久即升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降清之後,又以大學士銜入內院佐理機務,相當於閣臣。

殿角堆積的檔案材料便是這些日子姜學一整理的降官降將履歷,以供闖王參考用。旁邊還有一座屏風,上面寫了一些人名,有用黑筆寫的,有用紅筆寫的。

“原來是明清兩閣臣,”

陸四點了點頭,想了想,道:“這樣吧,你替我擬道諭旨,着馮銓前來北京就任禮政府侍郎,先輔佐顧先生制定我大順禮制,也算術業有專攻。”

姜學一忙記下,猶豫了一下卻道:“陳圓圓畢竟是吳三桂的愛妾,當年都說那吳三桂是爲了此女才反的我大順,如今雖滿洲朝廷已亡,但阿濟格仍握有十數萬重兵,吳三桂亦在阿濟格麾下,要是闖王納了這陳圓圓,臣恐怕吳三桂會因此...”

言下之意自是提醒闖王,別因女色誤事。

“因此什麼?”

陸四卻是擺手,冷笑一聲道:“吳三桂這反覆小人,便是肯降,我大順也不納,他日也必定以其首級祭先帝,祭奠我陣亡將士。”

“臣懂了。”

姜學一自是不必再言,既然闖王無意招降吳三桂,那莫說納他小妾,就是將他正妻都擄來宮中也沒什麼打緊。

此時可不是永昌元年,他吳三桂可是沒有山海關了!

漢奸妻妾有此下場,也是大快人心之事。

“這個陳圓圓,我早就有耳聞,說起來不是什麼奇女子,倒是個苦命女子,今日不妨見她一見。”

陸四話音剛落,就見一直趴在那不動的魏老太監輕手輕腳起身,後退三步後又躡手躡腳退出了大殿。

陸四看在眼裡,沒有說話,倒是姜學一退下時,他意味深長的對姜說了一句:“我聽說這陳圓圓本是姓邢,陳姓是她後來的改的姓。”

就這一句,也沒說其它的。

姜學一身子微躬,也沒有說什麼。

闖王見的是邢家女,而非陳圓圓,爲臣子的心中已然有數。

“義良吶,”

大殿就剩侄孫了,陸四微微點頭,轉頭看向正捧着本《百家姓》在那看的侄孫。

“啊?四爺爺,有事吩咐?”

陸義良趕緊將《百家姓》放下站了起來。

自打四爺爺說要讓他讀書識字,等中央政府成立後派他出去當官,義良就開始努力認字了。

如今,已是認得趙錢孫李,周吳鄭了。

陸四看着努力識字的侄孫,心中頗是欣慰,關切問道:“這幾天睡在外面冷的很吧?”

“不冷,不冷,我蓋兩牀棉被呢。”

陸義良忙搖頭,他雖睡在四爺爺寢室外面,但墊一牀被,蓋兩牀被子,真就不冷。

就是夜裡有點瘮人,畢竟人家說這乾清宮不祥,死過好多人,生怕睡得好好的,有人過來掀他被子。

“那行軍牀怕是不太舒服吧,夜裡四爺爺我老聽你在那翻來覆去,想是咯的慌。”

陸四一臉慈祥的看着比自己還大幾歲的侄孫,“這樣吧,四爺爺今天晚上給你放假,明天也放一天,你去找陳威力,叫他帶你在京中逛逛,給自己買張舒服些的牀。嗯,別捨不得花銀子,你也老大不小了,有些事情可以去試試,不懂就讓威力帶你去。”

“試試,試什麼?”

陸義良真不知道四爺爺要他去試什麼,而且陳威力那傢伙是個敗家子,每回領了軍餉就不見人影,一天到晚不知在哪鬼混,跟這個敗家玩意在一起有什麼好的。

然而糊塗歸糊塗,四爺爺這邊催了幾次,且透着長輩的慈愛,義良沒辦法只好將《百家姓》塞在懷中去找陳威力了。

待侄孫走後,陸四趕緊把煙掐滅,凝神細想片刻,重新坐在了洗腳盆邊上。

約摸有那麼半柱香時間,殿外有了動靜。

是侍衛詢問的聲音,又是一番檢查後,殿門被人輕輕的推了開來。

“進去吧,萬歲在裡面呢。”

魏老太監往殿中瞄了一眼,便將那陳圓圓推進殿中,爾後趕緊低下頭帶上殿門識趣的守在外面。

這差事,可是美差。

雖說打小淨身,可聽聽總是好的。

而且萬歲有什麼事,他魏公公也能第一時間出現,這次數一多,就簡在聖心,未必就不能在宮內廳謀一職事。

陳圓圓是第一次進皇宮,路上的顛簸使她身子尚還累着,又是渾渾噩噩的被人領進宮中,推入這座她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宮殿,心中自是有些迷茫和忐忑。

殿中一眼看去,宮燈不少,倒也不黑,可似乎並沒有人。

陳圓圓有些詫異,心頭也有一絲悲涼。

她努力平復呼吸,使心緒安定,告訴自己既然來了,便權當被鬼壓,只要能保住吳家滿門,償了長伯對她的一番恩愛便好。

正胡思亂想着,目光卻看到大殿西側角落邊一排書架旁邊竟坐着一個年輕人。

那年輕人手中捧着厚厚一本書正聚精會神在看,人坐在一隻錦凳上,兩隻腳放在一隻木桶中,可能是看書入迷,絲毫不覺腳下木桶中的水已是涼了。

看着,倒不是黑漢。

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展抗清敵後鬥爭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五百一十章 不爭名,只爭利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寧郡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八百一十一章 是漢奸還是人材?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帝豪邁歌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要對老夫做什麼?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鷂子北進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
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展抗清敵後鬥爭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五百一十章 不爭名,只爭利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寧郡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八百一十一章 是漢奸還是人材?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帝豪邁歌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要對老夫做什麼?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鷂子北進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