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湖廣平,天下定

湖南,大潰。

何騰蛟自華容逃回古樓渡口連在此聚攏潰兵的膽量都沒有,就帶着隨從上了水師一艘戰船逃走。

從明軍變成順軍的吳承宗想擒住何騰蛟好立下一樁大功,結果帶着千餘人趕到古樓渡時才發現何騰蛟已經跑了。

然而讓吳總兵也始料未及的是,古樓渡口停泊的水師戰船卻是一艘沒走,副將劉承胤領七千餘水師官兵正在恭侯大順天兵的到來。

洞庭湖水師在未與順軍有一兵廝殺的情況下,就這麼全軍降了大順,使得缺乏水師的順軍一下有了沿江東下的底氣和實力。

而劉承胤之所以降順,除了對明朝不抱希望之外,也是因爲其與何騰蛟有私怨。

當初弘光朝廷初立,身爲湖廣總督的何騰蛟向南都推薦了很多人掛帥印,充總兵官,然唯獨沒有劉承胤,這讓劉承胤大怒認爲何騰蛟輕視於他,又眼見何騰蛟接連兩次如喪家之犬,順軍節節勝利,自是要給自己及部下官兵謀一條富貴之路。

在劉承胤的配合下,反正的三萬新順軍原路返回,浩蕩攻向長沙。何騰蛟聞三萬兵馬盡叛後心如死灰,匆匆逃往衡陽。長沙總兵黃朝宣果斷投降,並引順軍直取燕子窠,又請以先鋒願爲大順攻取衡陽、永州等地。

不久,大順皇帝下詔,授黃朝宣爲衡寶總兵,授劉承胤爲長江總兵,授吳承宗爲長沙總兵,龍見明、滿大壯等來降明朝總兵皆留原職,不日縱兵南下。

長沙失守後,又有明軍將領曹志建,張先壁等人歸降。

湖北巡撫章曠聞知何騰蛟南逃,順軍已經攻佔長沙後,帶了那總兵李國英一同前往長沙向大順歸降。

被陸四戲稱爲前方左大帥的第四軍提督左潘安對來降明將一律重用,並命這些降將領降軍攻略湖南、江西要鎮,結果倒讓第四軍主力騰出手來對付進退失據的吳三桂部。

而湖南戰局戲劇性的變化,以及阿濟格部的覆沒直接導致已與大順多次接觸的左夢庚下定決心歸順,陸四頒詔冊左夢庚爲靖國公。

隨同左夢庚降順的明將有盧光祖、張應祥、徐恩盛、常登、徐勇等十七人。

只有兩名將領不肯隨左夢庚歸降,一個是馬進忠,一個是王允成。二人在知道左夢庚要降大順後,趕緊帶人往東邊的興國逃,原是想逃到九江同金聲桓會合,結果不知道馬進忠怎麼想的又突然決定歸順。

進駐武昌的順軍第二軍提督劉體純不疑馬進忠歸順有假,因其部在興國便要馬進忠向江西進軍,爲此還特意將左夢庚上交的一百多門火炮派人運到興國,好加強馬進忠部的攻城力量。

結果馬進忠得到這些大炮後卻讓士兵將炮都丟到河裡,之後連夜逃進了江西。

劉體純知道此事後,氣得大罵馬進忠不講信用。

陸四聞知此事,也是傳諭劉體純若抓住馬進忠絕不輕饒。

左夢庚投降後,其部下明軍自是成了大順軍,被御營臨時編爲三個集團軍,即第十五、十六、十七三個集團軍。

第十五集團軍提督爲盧光祖;

第十六集團軍提督爲徐勇;

第十七集團軍提督爲徐恩盛。

因左部兵馬成分複雜,又剛剛歸降,陸四不可能下令整編,因此除給出三個集團軍番號外,其餘建制,將領統尾由左部自行決定。

盧光祖與徐勇同時接到命令向嶽州進軍,配合大順第四集團軍圍殲吳三桂部。

八月十三日,徐勇指揮的第十六集團軍五萬餘人(包括張勇部、張應祥部、常登部)最先出發,自武昌境內的崇陽攻佔嶽州所轄的臨湘。

三天後,盧光祖的第十五集團軍近七萬人佔領嶽州東邊的通城。

左大帥潘安親自指揮第四集團軍主力並長沙總兵吳承宗部等新降軍四萬餘人自長沙、華容同時向嶽州進軍。

長江總兵劉承胤部水師也將嶽州水道徹底封死,吳三桂的兩萬關寧軍同阿濟格集團一樣也成了順軍的甕中之鱉。

吳三桂這真是被何騰蛟害慘了,要不是何騰蛟先棄大軍,再棄長沙,他縱是無法攻克華容,也能全身而退回到嶽州從而做下一步打算。結果現在卻是東南西北都是順軍,生生的被按在嶽州動都動不了。

更讓吳三桂咬牙切齒的是,包圍他的順軍一大半在半個月前還是他的友軍。

真是世道變了,人心變了。

二十一日,徐勇指揮第十六集團軍主力兩萬餘人猛攻關寧寧扼守的新牆、潼溪。

已經沒有鬥志的關寧軍大敗,紛紛敗走。

二十四日,左大帥潘安命人向城中的吳三桂部送去勸降信,此勸降書卻指明吳三桂等十七名原關寧軍將領爲不可赦戰犯,其餘人等均可得赦,或擇才視用,或卸甲歸田。

在順軍的強大攻勢下,嶽州城中的吳軍人心浮動,被指名必殺的那十幾名吳軍將領人人自危,莫說指揮守城了,就是出帳都擔心會不會有人冒出將他砍殺。

吳三桂知道大勢已去,他最後一次同謀士方獻亭登上了岳陽樓。

望着快要西下的夕陽,吳三桂很是落寞,突然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不無嘆惜道:“若知今日,當年必不引滿洲入關。”

事已至此,饒是方獻亭足智多謀,也想不出一個可以挽救關寧,挽救好朋友好吳三桂的辦法。

就是他自己,也在戰犯名單上。

遠處的洞庭湖上,戰船林立,船上的炮口卻無一不對準着嶽州城。

呆寂的眼神緩緩收回,最終落在自己的手心後,三十七歲的吳三桂面露痛苦,呢喃一聲:“不知圓圓現在何處?”

說罷,又自嘲搖頭一笑:“我這將死之人縱是得了圓圓又能如何?”

當夜,吳三桂自縊於岳陽樓,死前留下遺書,請求大順能夠赦免其妻子家屬。

“萬般罪由,皆三桂一人耳,望大順皇帝陛下悲天閔人,恕我全家,恕我將士!”

吳三桂死後,城中大亂,有被列名戰犯必殺之將領選擇自盡,也有被軍士擒獲送出城。

方獻亭以毒酒了斷。

三天後,大順皇帝下詔命將罪人吳三桂屍體送京解聖武天王陵前,千刀萬剮。

吳三桂的死及關寧軍的歸降標誌大順對湖廣的完全佔領,也標誌南都小朝廷的喪鐘徹底敲響。

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智順王的心思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七百一十四章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
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智順王的心思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七百一十四章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