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

“不是走水?”天啓只穿着中衣坐在牀上,殿裡把窗子打開了通風,殿閣又高,透氣很好,冬天會太冷,夏天還好,就算這樣,皇帝的額角也有一些微汗,這是體虛的表現,但天啓沒有在意,也不曾叫人來換衣,他沉浸在一種震驚的情緒之中。

沒有走水,那就肯定是急報。

東虜剛打遠遼西,老奴又帶兵在和東江打,東江隔幾天就會送一個塘報過來,並且總是宣稱大捷,如果按毛文龍的捷報來算,東虜現在已經差不多死光了吧。

天啓皇帝對東江塘報的奏捷已經不以爲意了,他也有點理解毛文龍,孤懸海外,後勤補給很難,到現在朝廷還沒有給東江正式開鎮和軍餉,靠內帑和勒索朝鮮來過日子,東江的艱苦可想而知。

如果不吹一下牛皮,提振一下士氣和吸引朝廷的注意,東江又能怎樣?

不管怎樣,在遼西不敢一戰,守城都守不住的前提下,東江鎮敢於三路出擊,引起建虜的警惕和注意,這就相當的難能可貴了。

就用朝中不喜歡東江的大臣的角度來說,制奴不足,而牽奴有餘。

不是遼西,當然也不太可能是有內部的叛亂,天啓沒感覺到任何不妥,那麼唯一的消息來源就是從北邊,從草原方向而來。

早在半個月前,聽說張瀚已經親自領兵赴察哈爾地方時,天啓就叫薊鎮一帶的文武官員留神從草原傳過來的消息,並且再三吩咐,一旦有確切消息就要第一時間急報到京,天啓只不過是一楞神的功夫,立刻就在頭腦裡梳理出了事情的脈落,並且確定是草原方面的最新急報。

果然魏忠賢已經從懷中掏出一份火漆封好的奏摺,小聲說道:“從宮門縫隙裡遞進來的,是薊鎮送過來的急報,守城門的不敢怠慢直接放進來,宮門沒有打開,從門縫隙裡遞進來的。”

兩個太監撩開帳幕,散着頭髮的皇帝坐到了牀榻邊緣,皇帝一邊接過急報,一邊有些懵懂的道:“由宮外自宮門縫隙遞入急報,開國之後,這似乎是第二回?”

魏忠賢對宮中故老相傳的故事還是相當熟悉的,當下果斷的道:“確係第二回,第一回是太監曹吉祥反叛的事情。”

天啓看了魏忠賢等人一眼,問道:“宮門今夜是誰守備?”

魏忠賢道:“是襄城伯,他在外值守,遞入急報之後就到乾清門遞入,奴婢親自去接,問明經過之後不敢耽擱,直接來奏報皇爺。”

“是薊鎮總兵送來的?”

“是鎮臣黑雲龍送來,聽送塘報的說,一聽聞消息並多方打探之後,黑雲龍未敢耽擱,直接派人送急報至京。”

“此人操守怎樣?”

“還算恭謹。”

黑雲龍和張瀚還有和記牽扯不多,在救援十三山成功之後半年此人奉調鎮守錦州一帶,和麻承恩等人搭擋守備遼西最外圍的防線,其部下哨騎家丁經常與小股的建虜交戰,算是一個很得力的老將。

天啓皇帝心中稍安,然而內心的驚悸感還是很強烈的。

天啓的惶恐只有相當短的時間,天子也知道自己過於多慮了。

皇帝現在更關注的是手中的急奏,從黑雲龍的奏報裡來看,察哈爾部是全完了。

雖然和記兜住了九成以上的牧民,跑掉的一成也有近萬人了,他們輾轉逃散,在消息沒有確定之前四處逃散,有往巴林和科爾沁地方跑的,當然也有往西邊或北邊逃竄的。

最少有好幾百人跑到薊鎮邊牆一帶請求庇護,察哈爾人也知道大明這邊會收容一些蒙古降人,當成韃兵來用,各個總兵和以下的將領都喜歡用蒙古內丁,因爲他們是天生的騎兵,騎射俱佳,只要練一些馬上搏殺的技巧和確定忠誠度,然後給他們好馬和戰甲,這幫蒙古人就是身手相當不錯的好騎兵,用來當內丁完全夠格。

幾百人規模的察哈爾人已經可以證明了察哈爾人慘敗的消息了,黑雲龍還是相當持重,又得到了科爾沁和巴林等部眼線的確定,確實了察哈爾戰敗,十萬人煙消雲散,光是押往受降城的俘虜就有近四萬人的消息,而且從林丹汗到其妻妾和兒女,還有腦毛大等臺吉,兩翼大總官,察哈爾內部能叫的出來名字的都是全部選擇了投降。

這樣就可以確定,最後的共主大汗,蒙古最強的一支力量被漢人給征服了,連同他們的大汗在內,所有人都被征服了,一切全完了。

天啓一時茫然若失,半天都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這事看來就這樣了。”皇帝斟酌着道:“從奏報的時間來看,和記都已經辦過受降儀式了,當衆將林丹汗看管了起來,察部的部民也要分批次分時間來安置。短期之內,九邊無事。哦,北虜那邊也無事了。”

想到北虜幾十萬人那麼多的部落,那麼多的大汗臺吉臣服於張瀚靴底,天啓皇帝不得不承認自己也有點嫉妒了。

“張瀚什麼樣,朕都不太記得了。”皇帝還是坐在牀上,下意識的說道。

“奴婢也不太記得了。”

魏忠賢其實記的很清楚,高大的個頭,爽朗的笑容,眼神很自信,有一種久於上位的自信感。

長相則很普通,但明顯是有教養的世家子弟的氣質,沒有太多的商人氣息,並不顯現出市儈模樣。

西商魏忠賢見過不少,有點權勢又沒有真正發達的時候,勒索商人是來錢最快的事。和錦衣衛還有東廠的人一勾結,找個富商隨便安個罪名,錢便是到手了。

京城富商沒有上萬也有幾千,有權勢的人視他們爲羊羣,隨時可以下手。

等張瀚出現之後,魏忠賢其實也是拿他當普通商人一樣的看待。

也就是想要張瀚的錢財而已,另外就是張瀚當時和東林對抗,魏忠賢拿此人當一個招牌,只要有人願意對抗東林,魏公公都會護着他。

張瀚也識作,奉上了大筆錢財,魏忠賢表示滿意,閹黨成了和記在京師的護身符,結果短短時間,張瀚已經成了整個大明的威脅,並且早就和閹黨做了切割。

一想到自己居然把這麼厲害的人物視爲肥羊,魏忠賢就感覺臉上火辣辣的,再想到機會難以復得,張瀚再也不可能出現在京師,魏忠賢也是悵然若失。

“大伴可有什麼想法?”

天啓在幽暗的帳幕裡看着自己委託國政的心腹大伴,看到魏忠賢也是緊鎖眉頭的樣子,皇帝心中略覺欣慰。

不管怎樣,家奴比外臣靠的住,辦大事可以靠家奴,如果名聲弄的太壞,就祭出去平息衆怒……這是大明皇室家傳的帝王心術!

“奴婢不敢亂說。”事涉關係到大明生死存亡的軍政大事,魏忠賢的臉色發白,並不能提供什麼有用的思路。

天啓微微一嘆,閹黨治政看來還是依靠羣體的力量,魏忠賢本人的水準還是相當有限。

天啓認爲和記可能會暫時休兵,畢竟連續多場的大戰剛剛打完,在短期內不會有對大明邊境有實際的威脅,但皇帝不敢確定,他需要更多的幫助。

“明早急召內閣諸先生到會極門見面,商討此事。”天啓對魏忠賢道:“廠臣覺得要不要召六部九卿與會?”

內閣現在完全處於閹黨的控制之中,六部則並不然,六部最少有一半並不受控制,還好近來把不聽話的王永光換成了馮嘉會,魏忠賢答奏道:“事涉要務,奴婢以爲要謹慎一些的好,可召內閣諸先生並兵部尚書在御前奏對,如事再有變,可召六部九卿並都御史,各科掌事一併朝會,各抒已見,以備上聞。”

“哦,那就這樣辦吧。”

……

天色微明時,宮城中雞人報時後不久,住在小時雍坊近長安左門外的周奎就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驚醒了。

女兒周氏嫁給信王之後,周奎的人生際遇立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拿這個宅邸來說就是最明顯的證明了。

這座三進帶花園馬廄的房子有四十多間屋,在寸土寸金的小時雍坊最少值七八千乃至上萬兩白銀才能買到。

打知道和記在草原還有好幾十萬人之後,周奎已經徹底熄了安心當大明國丈的心思,現在的他成天擔心“那一天”的到來,有時候他很煩燥,恨不得那天早點來,有時候又很害怕,唯恐那樣可怕的日子真的來了。

每當有什麼異動時,這個被嚇壞了的前算命先生都會相當的緊張,周奎相當的懷疑,象今天早晨的事情再出幾次,自己非得被嚇的精神失常不可。

不過這也不能怪這個親王老丈人,宮城和皇城有人馳馬出來是相當罕見的事情,事出反常必有妖,周奎的緊張並非沒有道理。

等周奎走出府邸的時候,街道上的人還是很少。

多半是扛着扁擔出來攬活的人,不管天氣炎熱或是寒冷,這些打短力工的漢子是最能下苦的,在城外的菜農和力工們還沒有進城的時候,他們就早早起身,帶着一些工具到固定的場所攬活,無非就是搬搬擡擡的活計,一天苦活做下來能賺十幾二十個銅錢,按此時的物價,只要有工可攬就餓不着,還能養活一家老小。

但如果不幸不巧,連續幾天攬不到活,這些最底層的漢子也可能得餓肚子,畢竟他們的收入有限,家裡的儲糧也相當的有限。

這些力工漢子起的比報時的尼姑還要早的多,在天矇矇亮的時候他們已經吃罷簡單的早飯出門了,周奎一臉迷糊出門張望的時候,幾個力工漢子正小心翼翼的從一堆污水和街角的糞堆旁走過。

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毀礦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八百零一章 潤物第九百六十五 保險第八百零一章 潤物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甘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四百七十五章 突騎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月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七十章 直言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佈局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求去第八百一十二章 掠奪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二百零九章 方陣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爭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割首第四百九十二章 痛恨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恩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
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毀礦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八百零一章 潤物第九百六十五 保險第八百零一章 潤物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甘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四百七十五章 突騎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月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七十章 直言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佈局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求去第八百一十二章 掠奪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二百零九章 方陣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爭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割首第四百九十二章 痛恨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恩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