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

“王爺在府沒有?”

“午後進宮去了。”

曹化淳下馬時問一個守着府門的王府太監,得到對方肯定的回答之後也鬆了口氣。

他知道信王的脾氣,交代自己辦事就一定想早點知道結果和得到回報,要是信王已經回府自己還沒有回來,必定會引起信王的不滿。

由於時間差不很多,曹化淳決定就在王府正門口等着。

“小皮猴兒。”守門的太監叫着一個小宦官,笑道:“又是娘娘派你出去?”

“是。”小宦官拎着個小包,笑着躬身道:“娘娘派我送到周太爺府上去。”

守門太監和曹化淳相視一笑,信王妃果然還真是把孃家看的很重,進府這幾個月,隔一陣就派個小宦官帶着一些東西送回去。

不外乎是信王賞的一些滋補品,還多半是天啓賞給信王,或是張皇后賞下來的東西。

這個時代的銀耳和燕窩很難獲得,也沒有辦法用人工或工業化的手段來獲取,所以相當的昂貴。信王妃很少拿古董玉器一類的東西給孃家,一般都是滋補品或綢緞料子之類,有時候也會把自己的體己銀子拿出來給自己的父親貼補家用。

信王倒也是知道,並無不悅,還私下裡同信王妃說起此事,將來總要想辦法替丈人多弄一些莊園,使周家世代鐘鳴鼎食纔好。

說起這些事時,少年夫妻二人都很平淡和正常,在此時想富貴傳家,衣食無憂,多謀田產莊園是相當正常的事,就象幾百年後的夫妻討論哪裡的學區房更好一樣,都算是時代的常態。

信王妃周氏不會覺得叫丈夫替自己父親謀私不對,信王也不覺得叫妻子的外家過的好一些有什麼錯。

這麼龐大的帝國,供養天家和天家的親屬完全是正常與合理的,最少在信王等人的角度來看確實是如此。

“去吧,不要誤了差事。”曹化淳也只是隨口一問,信王小夫妻倆感情很好,年輕,才貌相當,信王對妻子相當的滿意,這麼一點東西拿出去,算不得什麼。

周氏當然不是什麼名門千金大家閨秀,但大明皇家除了開國時諸皇子娶勳貴之女外,打仁宣之後就一直是和平民百姓聯姻,最多不會超過六品武職和七品文職,所以信王對周氏的家世也沒有什麼可挑剔的。

再怎麼高貴的血脈,怎麼能和朱氏皇族相比?

倒是一旁的管事太監小聲嘀咕道:“周太爺聽說與和記來往甚密啊。”

曹化淳眼皮跳了跳,他當然也知道這事,周奎與和記的關係相當密切,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周家與和記住斜對面,周鐵口的卦攤就在和記對面,這關係不密切纔是相當奇怪的事情吧。

曹化淳做了一個手式,對另外幾人道:“這事最好不要和王爺說。”

信王夫妻感情很好,俗話說疏不間親,就象外臣很難離間君主和太監們的關係,他們這些閹人也很難在皇帝和后妃間做什麼手腳。

后妃的枕頭風一吹,上頭一怒,當場打死幾個宦官算什麼?

這是後宮的生態圈,太監比外臣可信,后妃又比太監重要的多,就算現在的客氏老太,也遠比諸多太監要被信任的多,魏忠賢能擊敗王安,成爲後宮最有權勢的太監,主要依靠的就是客氏,可以說,沒有客氏就沒有今天的魏忠賢。

一個客氏老太都這樣,太監們又怎麼敢和后妃鬥?

衆人對曹化淳的話都是會意,信王的脾氣,要是知道自己岳父與和記往來密切,準定會很不舒服,關鍵是現在還沒有什麼辦法解決和記,又不能因爲此事叫周氏傷心,最後倒黴的還是他們這些在信王身邊伺候的人。

天黑之前,衆人聽到喝道的“吃吃”聲響,都是精神一振,知道是信王從宮裡回來了。

自天啓六年之後,信王入宮的次數明顯增多了不少,天啓皇帝身體欠佳之後,更是加大了對皇弟的培養力度。

但這種加大力度的栽培用心良苦,只是收效相當不佳。

信王的這年齡,正是逆反期最厲害的時候,如果天啓是雄才大略的帝王,說不定信王會加以崇拜,對皇帝兄長的話能聽的進去。

可是大明外憂內困,天啓也不過勉力支撐,這使得少年心氣的信王對兄長着實有幾分瞧不起,如果信王沒有機會繼承大統,少年王爺倒也不會心態失衡,但皇兄遲遲沒有皇子,信王十幾歲了還在京師這樣的地方,心態早就扭曲變化。

信王視大明爲自己的責任,對兄長百般挑剔,對自己則抱以厚望。

幾十個穿淺黃袍子的宦官出現在人們眼簾,兩側是一些騎馬的錦衣衛官在護衛,信王的儀衛在京師也是相當的排場,大學士加在一起也比不過。

如果皇帝有皇子,信王早就會被文官們上書攆出京師去之國了,但皇帝遲遲無子,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投注在信王身上,視其爲未來的國君,不僅沒有人提起叫信王之國的話,在各種待遇排場上,也是越來越高擡信王幾分。

在這樣的儀衛開道之下,少量的路人已經早就閃避在一旁,天氣炎熱,信王坐的是通風極好的涼轎,王承恩等幾個信王最信任的王府宦官站在轎子兩側。

其後又是數十個護衛跟隨,在過百人的簇擁下,信王大轎一路擡到王府中門,上了臺階繞過儀門,到了二門附近才把轎子放下。

府門內外稍許混亂,很快也就平靜了下來。

十六歲的信王已經長成了相當健壯的青年模樣。

個頭不高不矮,皮膚很白,眼睛大而有神,鼻樑高挺,五官搭配的合理而協調。歷代皇帝未必會在意皇后的家世和長相,但一般生下皇子的可未必是皇后。

朱由校和朱由檢兄弟都是由時爲太子的光宗皇帝與身邊的選侍所生,那都是挑選出來的頂尖的美人,不需要講德才,由於是側室,所以以相貌爲佳。

歷代都是如此,皇室的基因當然不差,在十幾歲的少年時還沒有被養尊處優酒色無度的生活摧毀掉身體和相貌,信王整體看起來就是一個俊美的美少年,英容挺拔,令人一看就產生不小的好感。

比起兄長天啓皇帝,信王最大的優勢還在於身體健康。

並不是民間的那種青年男子的壯實,信王還是有些偏瘦弱的,但在合理的健康的範圍之內。他的手也是纖細白皙,這也正常,這是一個連洗臉水都不會自己打的最頂級的貴族。

相比起乃兄天啓,信王只是一個正常的健康的貴族男子的樣子,精神體力都處於少年往青年過度時期,讓人想起松樹,茁壯挺拔。

信王的缺陷就是過於年輕,不過天啓皇帝怎麼也還能熬幾年的樣子,況且天啓即位時也只有十七歲,沒有幾年就掌握了大局,對信王朝臣們也寄予更大的期望,最少信王明顯的更有自制力,每天在王府學習讀書不綴,不管事情多忙都要讀書,對這樣的不是儲君的儲君,朝野上下都還算滿意。

天啓皇帝的身體不管如何,朝廷始終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儲君在。

不至於如宣德年間,年富力強的宣宗皇帝突然駕崩,說是生病,其實就是服用了有毒有丹藥暴斃而死。

當時的英宗皇帝才八歲,可想人心有多慌亂。

但大明還是挺了過來,並且沒有什麼大的混亂,到了神宗繼位時也是沖齡,內有李太后和馮保,外有張居正,國勢居然蒸蒸日上。

只有武宗崩逝時有過短暫的混亂期,當時的國家大政其實就是楊廷和一總掌之,包括迎立等諸事都是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主導,但楊廷和代表的相權名不正言不順,十分的薄弱,世宗才十五歲,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帝王教育,但拿捏起朝廷最頂尖的那羣朝臣還是得心應手。因爲大明已經高度的集權,朝臣無所謂,首輔也無所謂,關鍵還是身居九重的皇帝是什麼樣的人。

信王對自己很有信心,同時也有相當多的人對信王有信心,這就足夠了。

當信王下轎的時候,四周所有人都躬下身子,幾個得寵的有品級的太監站的最近,其餘穿淺黃或藍色袍服的宦官們站的稍遠一些。

信王穿着紅羅紗袍,繡四團龍,戴着紗制的翼善冠,天氣很熱,信王的鬢角明顯有汗跡,幾個持着大扇的宦官趕緊站在信王兩側,斜着揮動扇子,揮起縷縷清風。

“曹伴伴回來了?”

信王一眼就看到了躬身侍立的曹化淳,有些尖的下巴點了點,說道:“我要一碗酸梅湯飲子,涼的就好,不要冰鎮了。曹伴伴來。”

“是,王爺。”

曹化淳心中一陣慶幸,還好自己沒有偷懶跑去歇息,侍候眼前這位主子可真不是好乾的差事,需得時時刻刻的加以小心。

從二門入就是正殿所在,信王當然不會往正殿去。

也就是剛封王賜府時,信王有時候會到正殿坐坐,沒幾次也就無聊了。

碩大的銀安殿只有寶座和空蕩蕩的殿堂,也沒有羣臣環立,只有小貓兩三隻,議的事也無所謂,王府開銷用度自有長史和太監們負責,親王沒有之國以前是不會過問這些事的。其餘的軍國大事,當然也不能和這些人商議,後來每常見人說事,都是在正殿之後的信王寢殿一側的偏殿之中。

第五百零三章 關門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十一章 交易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九百零七章 戰損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一十二章 決斷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情報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退隱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四百章 異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一百四十七章 彆扭
第五百零三章 關門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十一章 交易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九百零七章 戰損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一十二章 決斷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情報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退隱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四百章 異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一百四十七章 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