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

楊鎬今日顯得特別威風,身上的官袍,補服,腰間的玉帶,頭頂的烏紗帽都在顯示着他高人一等的身份,他是特授督師,哪怕是遠道而來的薊遼總督汪可受也只能屈就於他之下,在楊鎬出現之後,由汪可受帶頭,各巡撫,巡按,監軍道,糧儲道,管屯糧都司等文官一班,各總兵,副將,參將,遊擊爲另一班,文武兩班魚貫而入,分別向楊鎬報名參拜,汪可受因爲身份高貴,楊鎬沒有叫他參拜,請了汪可受在自己的左下首處等候,待文武官員均參拜過後,所有人躬身肅立,等候楊鎬的訓示。

楊鎬故意用威嚴的眼神掃視着在場的將領,站立在前頭的全別是山海關總兵杜鬆,保定總兵王宣,原任總兵趙夢璘,原任總兵馬林,遼東總兵李如柏,原任總兵劉鋌,原任總兵秉總,總兵李光榮,遼東都司張承蔭,這些總兵和都指揮級別的武官站在武將的最前列,光是正經的總兵就有八位之多,底下還有幾十個副將,參將,遊擊等高級武將,都司以上的武職官職有近四百人,召來瀋陽的就有一百多人,只是今日會議他們還沒有資格參加,等過些時日的誓師大會時纔會出現。

沉默了片刻之後,等人們的神經提了又提,整個節堂裡十分安靜時,楊鎬才把萬曆皇帝剛剛擬就的諭帖一道當衆宣讀,這諭帖是首輔方從哲剛剛自宮中取得,派人以四百里加急的塘馬飛速送到遼東,諭帖的措詞較爲嚴厲,並且點了幾個總兵官的姓名,衆人原本就是跪下聽旨,被聽名的趕緊又將頭帖伏在地上,表示誠惶誠恐,衆人在聽旨的同時都明白了皇帝對遼事十分關切,心中感覺振奮和緊張。

近年來,可能真是因爲身體不好,萬曆虛胖多年,不良於行,高層的文武官員都知道皇帝已經跛足很久,在宮中幾乎很少行走,更不必提到南苑一類的地方散心,皇帝從萬曆二十年以後這二十多年幾乎沒有出宮過一次,胖而不良於行,身體的狀況之差自是不消多說。

皇帝對普通的國政早就不加理會,近年來連各部的堂官出缺都不怎麼去管,甚至內閣在很長時間只有方從哲一個大學士,多次奏請增補萬曆也是不理,在萬曆心中,只要在外朝找一個合格的管家他就可以放心,萬曆十年後萬曆用申時行,十分稱意,後來的首輔也是精心挑選,方從哲是他近十年來挑選的最稱心的一個,方從哲的努力使萬曆更加怠政,但只有一條,涉及到軍國大政時,比如興兵之事,萬曆一定親力親爲,在遼事上他就是諭旨連發,包括籌餉,調兵,集將,命帥,這些事均是萬曆一手操持,只是對楊鎬的挑選其實並不是完全由萬曆自己決定,而是方從哲等朝官的建議,最終萬曆首肯而已。

在宣讀諭帖時,楊鎬的神色十分嚴峻,在讀完之後,他先令各人起身,接着才又態度嚴厲的道:“本督師受皇上信重,畀以重任,誓滅醜虜,諸君都是深受國恩,今當戮力同心,殺滅醜虜,以報陛下,建奴不過跳樑小醜,只要我天兵一至,必敗無疑,只要汝等申明軍紀,功必賞,過必罰,令行禁止,擊鼓而進,鳴金而退,以大將軍炮於前,火銃弓箭於後,挫敵銳氣,而後追迫之,再焚其寨,毀其田,斷其根本,則東事必平,未來數十年太平可期”

楊鎬的話,也是對建州部,所謂建奴或東虜的根本性的討伐主張。

四路合進,主要重火器的運用,這也是明末時明軍做戰的一個特點。

白刃戰是騎兵和家丁的特長,對營兵疏於管理和訓練,朝廷經常欠餉,軍需也遠不足用,對此情形上下均是清楚,營兵的作用就是排列戰陣,打放火器,挫敵鋒芒,最好能將建奴的衝鋒擋住,然後將領們集中家丁騎兵追擊砍殺,用這種辦法獲得勝利。

大將軍炮或二將軍炮,盞口炮,虎蹲炮,佛郎機,此次出征,以北路軍和西路軍火器爲最多,南路軍是遼鎮兵爲主,騎兵稍多,火器數量也並不少,火器最少,路途最艱險最遠的便是東路軍,自寬甸一路北上均是深山密林,女真人道路更熟,地形更加有利,大型火器搬運也很困難,數量也會很少。

只要正面以營兵擋住,然後精銳家丁騎兵衝殺,然後焚燬沿途村寨城池,蕩平女真統治的核心區域,擊敗其主力,不一定要殲滅,這個戰略目標的核心不是殲敵,而是攻克赫圖阿拉,毀滅女真全族的元氣。

這也是成化三年時明軍征伐女真的打法,靠着有名的“成化大征伐”,女真人的元氣過了百年之久才漸漸恢復,這一次當然也是打算與成化年間一樣的做法。

這也是一定要四路出擊的理由所在,只有這樣可以防止女真人率主力遠避,把仗拖成爛仗,最終使明軍在深山老林裡找不到敵手,徒勞無功,糜師費餉。

劉鋌的身量不高,但身體壯實的驚人,他年紀也不小了,早在幾十年前他就隨父親四處出征,早年以征討西南夷爲主,後來萬曆二十年時的壬辰倭亂時劉鋌也曾入朝參戰,到此時他已經是個老將,但仍然腰背挺直,精神健旺,在聽到楊鎬的話時,他坐實了此前的流言和猜測,紫銅色的臉上滿是無奈,他知道東路軍這個苦差和險差必定是自己的了。

楊鎬做了大體的訓示後,一個幕僚邁步向前,開始講解詳細。

如事先放的風一樣,大軍出動主力戰兵九萬餘人,另外還有三萬到四萬人的民夫,總兵力十三萬人左右,分爲四路出擊。

除了明軍之外,葉赫兵預計出兵兩千,這個數字叫不少人爲之不滿,葉赫部與建州部已經是死仇,此次用兵,葉赫部還是不肯出盡全力,首鼠兩端,導致北路軍實力並不很強,如果葉赫肯出盡全力的話,北路軍也可以獨當一面。

東路軍方面已經知會朝鮮國王,朝鮮方面答應由都元帥姜弘立,副元帥金景瑞率兵一萬三千人出戰,朝鮮兵如果肯打的話,這一路的實力倒是不差,可在場的人都知道,朝鮮方面對這場戰事沒有太大的興趣,出兵也是協助爲主,指望他們披堅執銳,幾無可能。

明軍的四路以西路軍爲主,主帥不出意料的是杜鬆。

接令時,杜鬆一臉自負,狂傲之色盡顯無餘。

西路軍出兵三萬,保定總兵王宣和原任總兵趙夢璘也在這一路,聽從杜鬆調遣,各總兵分領其標下將領出徵,有都司管遊擊事劉遇節,參將龔念遂,參將柴國棟,遊擊王浩,張大紀,楊欽,汪海龍,管撫順遊擊事備禦楊汝達等,監軍爲兵備副使張銓。

北路,也就是開原路,總兵馬林,管副總兵事遊擊麻巖,管鐵嶺遊擊事都司鄭國良,管海州參將事楔碧,管新兵中營原任參將李應選,遊擊葛世鳳,趙啓禎,守備江萬春等,兵備僉事潘宗顏爲監軍。

南路,也就是清河路,總兵李如柏爲主將,副總兵參將賀世賢爲副,遊擊張慶昌,李懷忠,總鎮坐營遊擊戴光裕,遊擊馮應魁,遊擊尤世功,備禦徐成名,都司李克泰等爲部屬,分守兵備參議閻鳴泰爲監軍。

東路,總兵劉鋌爲主將,都司祖天定,姚國輔,周文,守備徐九思,備禦周翼明等人爲部屬,監軍爲海蓋兵備副使康應乾,同知黃宗周爲贊理,本路還有朝鮮都元帥姜弘立,副元帥金景瑞爲友軍配合。

從名單上來路明軍實力也確實爲最弱,一則多是南兵,二來多是都司,守備,備禦級別的武官,比起別路副總兵參將遊擊一大把的情形完全不同,這就意味着家丁很少,字面上的數字只代表營兵數字,東路軍的戰鬥力毫無疑問是最弱的一支。

在宣讀諭令時,被點到姓名的武將唱諾躬身,表示凜遵軍令,待名錄讀完後,楊鎬用威重的眼神掃了大家一圈,接着就準備退往後堂,他會在那裡單獨召見各路軍的主帥,面授機宜,說一些更加機密的事情,比如預計具體的出征日期,詳細的路線,各路軍的會師日期等等。

這時西路監軍,兵備副使張銓上前抱拳躬身,沉聲道:“督師大人,下官有話要說。”

張銓爲官以清廉聞名,不僅操守好,能力在遼東的文官中也很出衆,不過楊鎬素不喜此人,覺得張銓好爲大言,經常自行其事的上疏言事,不把他這個督師放在眼裡。只是張銓是進士文官,不比武將好搓弄,心中不滿也只得忍下來,這時張銓又出來多事,楊鎬心中不悅,板着臉道:“張副使有何話”

張銓一臉沉靜的道:“下官認爲此時進兵不妥”

楊鎬沉着臉道:“何以見得”

“奴有山川地理之險,我軍新至不久,各將對地理尚不熟悉,此弊一,突騎野戰,奴之所長而我之所短,此弊二,我軍乃客軍,奴以逸待勞,我軍以客當主,地理不熟,野戰不精,此弊三,各鎮遠道而來,兵器,鎧甲,馬匹,均不如人意,當厚集糧草,精練士伍,充實軍械,提振士氣,然後方可言進兵,下官淺見若此,請督師深察。”

...

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七百六十九章 烈日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獲救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十六章 擲還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賞第一千一十二章 決斷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四百一十三 入宮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八百三十一章 痛罵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論相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
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七百六十九章 烈日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獲救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十六章 擲還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賞第一千一十二章 決斷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四百一十三 入宮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八百三十一章 痛罵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論相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