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

“這倒也是。”湖廣商人輕笑一聲,說道:“既然牧齋公這麼說,我們就直說了。咱們這一次陸續有一百七十多萬石,後續還有三百五十萬石糧過來,入夏之前,我們這些人大約就是這個數,五百多萬石,大約是差不多了。現在是春荒,要再等三個月之後,再陸續過來的糧船就不斷,那時候也不必多談,按市價來就成。現在這個時候,我們運的是去年秋收的糧,收糧的價是三錢五左右,存糧至今,本錢得上去,上船運過來,加起再上去一錢,我們賺一錢的利,按說五錢五差不多了,但現在江南一帶普遍的糧價是一兩四錢,所以我們打算收一兩二錢,這個價還是很合理的。”

另一個湖廣商人道:“若是咱們一路北上,到河南山東,糧價怕是能到二兩,所以這也是看在諸位還有和記的面子上了。”

www★TTkan★¢ ○

在座諸人都皺眉不語,看向錢謙益。

湖廣糧商當然是在坐地起價,往年湖廣的糧過來,大宗買賣也就四錢五,到百姓手裡是五錢左右,糧食是大宗商品,利潤是很薄的,但有個好處,不愁銷路。

江南的糧價因爲各處都在大規模的囤糧,也是從均價五錢六錢漲到了一兩二,有的地方賣一兩,但畢竟不多。

這麼多年來,物價第一次漲這麼高,各地也是怨聲載道了。

但錢謙益等人還得繼續收糧,在江南也得控制發售,用和記的人的話來說,這叫全國一盤棋,不然的話江南還是四錢五錢一石,總是堵不住大量的小糧商北上賺錢。

湖廣商人也是在胡說八道,他們都是在徵收秋稅時收糧,百姓手裡無錢,被迫賤賣,一般收價就是三錢,存到現在能有什麼損耗,最多本錢不超過四錢一石,運輸費用也極低,都是苦力扛上船沿河至江就過來了,相當有限,不會超過五錢一石。糧食是大宗商品,江南的地普遍改爲經濟作物,這纔會大規模從湖廣買糧。

而冬季春荒時,江南糧價也就六錢七錢,這已經是最貴的價格了,湖廣商人薄利多銷,有時候一石糧賺不到一錢銀,要是價格高了,江南這裡就自己種糧了,這是一種經濟互利,江南人種桑養蠶賺海貿的錢,買湖廣的糧,大家都有利可圖。

“成,就是這個價。”錢謙益道:“談妥了,糧食立刻送我們準備好的大庫。”

幾個湖廣商人臉都笑爛了,頓時答應下來,直接帶人去搬糧去了。

“牧齋公似乎有些急切了啊?”程嘉燧是牽線的人,不過不妨礙他的好奇心。

“這點虧算什麼……”錢謙益微笑道:“一則將來糧價還是會漲上去,虧不了。二來,我們收的越多,和記就知道咱們真的出錢出力,就算吃點虧又如何呢?”

錢謙益面向四周的大士紳們,沉聲問道:“諸位沒有什麼意見吧?”

“沒有,沒有。”

四周是一迭聲的回覆,錢謙益將來就是共治會首,大議長,江南士紳的代表和領頭人,這點小事,誰真的會和他計較?

錢謙益心中滿意,不禁感慨道:“京裡的人還在發夢,糧價非得漲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北方就要毀了,還好和記據說快南下了,這樣也好,免得傷了我華夏元氣。”

四周嗡嗡聲起,當然是一片讚賞的聲音。

……

已經近三月份,會試果然一推再推。

京師各家權貴紛紛放糧,糧價從三兩多被推低到二兩,然後最低降到一兩八,但出多少糧被人收多少,開始時各家還不在意,持續放糧,都是沉浸在發財的美夢裡頭,等到了發覺不對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十來天后,各地都傳來消息,保定,真定,遵化,山海關,到處都有人收糧,糧商們放多少有人收多少。

而沿漕運的山東臨清,德州,濟南,南下到宿遷,淮陰,直抵揚州,居然沒有一艘商船北上!

這下問題就糟糕透頂了,不僅沒有糧商北上,還是持續的有人在收糧,南到開封,再到湖廣,江南,幾乎是沒有一粒糧食能正經的流入民間。

這一次收糧風波,主要還是針對去年的秋糧,幾乎是出多少有人收多少,總額肯定在千萬石以上,動員的資金肯定在大幾百萬兩乃至千萬兩。

這一刻幾乎是朝廷所有不是豬的官員都明白了,一切都是和記的有意操控和設計。

官員明白過來,民間自然也明白過來了。

糧價如斷線的風箏一般扶搖直上,慌了手腳的京師勳貴和太監們又拿着剛賺到的銀子瘋狂的把拋出去的糧食買回來。

所有人不是對和記有信心,他們只是對大明更沒有信心。

這一次的事叫人們隱隱明白了,戰爭的形式不一定是火炮和刀槍,更可能是現在的這種形式。

和記未出一兵一卒,大明已經慘不忍睹。

從勳貴到太監,到文武官員和普通百姓,從士紳到商人,到車伕腳伕,人們都在努力撈取最後一根稻草。

糧價從一兩八到二兩八沒有幾天,十天不到就竄到四兩,二十天不到竄到十兩以上,一個月不到竄到了二十兩的天價!

這一下京師每天又恢復了大量人被餓死的情形,皇帝無奈之下連下詔旨,所有的勳貴和品官之家,富民之家,全部都得拿出糧食來賑濟災民。

但朝廷自己這一次還是不敢開倉放賑。

京師通州大倉的糧已經降到不到三百萬石,沒有大量的新漕糧來補充,通州大倉的糧就是京營和皇室還有勳貴們的救命糧,宮裡就幾萬嘴張,一個月消耗糧食在百萬石差不多,京營一年也得百萬以上,加上大量不事生產的僧道尼姑和消耗極大的權貴,通州糧庫在持續不斷的大量消耗着儲糧,皇帝在這個當口就是考驗膽量的時候,很多人盼着皇帝拿出決斷來,但事實上還是叫人失望了,皇帝只拿出十萬石來,在這當口當然是杯水車薪,在皇帝宣佈放賑之後,糧價又上去一大截。

……

孫元化家裡有二十來口人,負擔很重,他儲糧不多,薪俸更低,文官原本就靠着舉債活着。還好孫元化在草原上幫和記做事賺了不少,不然的話更難以爲繼。

但就這樣他也撐不住了,只能來尋老師打秋風。

“無妨,我這裡還有幾百石糧,夠熬過去了。”

看着心愛的弟子也瘦了一圈,徐光啓頗覺心疼,說道:“近來找我借糧的門生故舊很多,我只能小小接濟,你家人口多,我回頭叫人送二十石給你,差不多也夠了。”

“門生多謝恩師。”孫元化眼圈通紅,二十石糧在京城只值十兩銀子,當然是正常年景下的價格。現在麼最少值三四百兩,他哪有這麼多銀子去買糧。

而且大家都不敢大宗出售,生怕自家糧都斷了,一次只能買幾鬥,一石,二十石糧是兩千四百斤,有這些糧,家裡的人心就穩了。

“近來兵荒馬亂,”徐光啓吩咐自家管事,說道:“你多帶些人。”

徐光啓又回頭看自家學生,苦笑道:“京師裡頭居然也有流賊了,你說可笑不可笑?”

京裡確實有流賊了,多是活不下去的貧民,開始是單幹,很快被五城兵馬司彈壓,後來成羣結隊,拿槍弄械,五城兵馬司死了不少人,後來皇帝也顧不得面子了,京營兵,錦衣衛,東廠,所有武裝力量一起出動,當街殺了不少流賊,但還有小股零星的在活動,京師街道天一黑就沒有人敢出門,一副兵荒馬亂的情形。

“小人省得。”管家一點頭就出去了。

“你自己也要萬事小心。”徐光啓叮囑一句,接着嘆道:“時間也不會太久了。”

孫元化突然怒道:“張文瀾怎麼這麼狠心,這麼弄法要死多少人!”

“你想差了。”徐光啓一臉平靜的道:“如果不這麼做,大明怎麼能人心盡失,這是最短時間內使大明崩潰,失掉人心,和記大軍一下,除了極少數人外,不會有人真心替大明殊死賣命了。這樣的話,打起來反而死的人要少的多。你想,如果和記大軍南下,大明各處紛紛殊死抵抗,兵禍連結,那得死多少人?”

“張文瀾是心狠,但歷來得天下者,怕是死的人最少的,就是和記開創的新朝了。”

“皇帝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嗎?”

“難,日薄西山,積累的毛病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況且,皇上也是才具不足。”

徐光啓最後道:“也不是一點機會沒有,看有沒有人能點醒皇上了。”

“老師要上本?”

“我當然不會做這個事。”徐光啓道:“聽說是黃幼玄。”

“啊,是他?”孫元化想了想,搖頭道:“這人是純儒,我不擔心他不敢說話,我反而擔心他說不清楚。”

“你差不多悟了。”徐光啓道:“現在是聰明人不願說,也不敢說,純儒麼,敢說,又怕說不清楚,呵呵,大明哪。”

孫元化一臉鬱悶出門,他感覺自己這一生怕是追不上師弟孔敏行了,將來新朝宰相勳貴,孔敏行肯定算一個,而且排行靠前。而他呢,選擇留在大明這邊,看似聰明,結果愚不可及。

一個好機會曾經擺在他的面前,卻是被他輕鬆放棄了。

出門時孫元化仰臉看天,距離天黑還早的很,徐府家人出動了十幾個人護着兩輛大車,各人都是持着槍棒,一副小心戒備的模樣。

府門前積雪還是很多,這年月哪還有人關心掃雪鏟雪的事,前幾天又下一場雪,雖然可能是開春後最後一場,還是又凍死了不少人。

這時有人把一具凍屍從徐府門前擡走,孫元化眼角一眼,驚道:“等一下。”

孫元化急行幾步,走到凍屍前。

十五六歲的少年,倒伏在距離徐府二十步不到的地方,看來是暈倒了之後被凍死了。

少年身形瘦弱,簡直風吹就倒的體形,看來就是餓的。

“這是誰?”徐府管事好奇的問道。

“唉,一個少年名士。”孫元化簡直是不知說什麼是好,曾經得到皇帝褒獎,已經是大儒劉宗周的入室弟子,父祖都是儒臣,名臣,烈臣之後,堂堂浙東少年名士,世家子弟黃宗羲居然被凍餓死在大街上,這真是從何說起!

黃宗羲是上京來京控的,也是一舉揚名,後來留在京師一時未走,後來物流車馬斷裂,物價飛漲,黃宗羲困在京師,他家並不富裕,帶的銀子也不多,可能就是這麼各家打秋風勉強活下來,結果就死在了向徐光啓求助的路上,真是情何以堪!

“真他孃的……世道真變了。”孫元化罵了一句粗話,不然真的不知道怎麼排解自己內心的衝擊和震動。

--------

多謝石頭記的大力支持。

月票排名掉了不少位,但只要有朋友們的繼續支持,心中不乏安慰,繼續努力吧。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看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四百零六章 輜兵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糧第五百二十七章 訪客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軍令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百九十章 回程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解決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六百零六章 文龍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一百五十章 挑細作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二百一十六章 巡看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四百零六章 輜兵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糧第五百二十七章 訪客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軍令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百九十章 回程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解決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六百零六章 文龍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一百五十章 挑細作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