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

昌平城中,幾乎是一日數驚。

很多士紳第一時間就接到消息,一兩日內,消息確實之後,開始有大量的官紳帶着全家老小離城而去。

史從斌從客棧出來時,正看到西門那裡堵着,人山人海,不僅有套着大車舉家出逃的士紳或富商大戶,也有相當多的推着獨輪小車,或是挑着扁擔的平民小戶人家。

真真是扶老攜幼,城門口一片混亂,普通的百姓都是儘可能的將家當都帶上,縱是士紳富戶也是儘可能的把浮財都帶在身邊,加上隨行的小廝僕婦丫鬟一類,平時都不太出門的女眷在城門處也是與平頭百姓擠着,香汗淋漓,驚叫連連,很多大腹便便,穿着長衫長袍,戴頭各色頭巾帽子擠在人羣裡,他們有馬或是大車,但在城門處只能下來擠着走,他們白淨面龐上滿是汗水和驚惶之色,因爲體能不佳,多半擠的氣喘吁吁,還得惦記着保護自家的女眷,倒是那些面色黝黑或是焦黃之色,看着頗爲瘦弱的平民百姓,婦人抱着小孩,男子推着小車,走起來都是沉穩有力,並不太過慌亂,便是白髮老人或是留着雙角剃着光頭的小孩,也是比富戶家的要靈活許多。

“三兄,三兄,我在這裡。”

史從斌沉着臉看城門處的情形,不提防城門處有人在叫他,他吃力的在人羣中看過去,纔看出來是這一次帶出來的一個本家遠房兄弟,不知怎地被擠到人羣裡去了。

史從斌只能也走到人羣裡外圍裡去,叫幾個從人幫着把堂弟拉出來。

這時不免聽到不少對話,都是士紳們交流信息,衆人對大局如何都有揣測,但沒有人知道確切的消息。

有人道:“總督大人出城沒有?”

“似乎是今早出去了,城門早開了一刻。”

“是往潘家口去否?”

“正是,確實無誤。舍下有一個僕傭曾在總督衙門打雜,親眼見到總督儀衛簇擁着總督騎馬出城去了。”

“這般天氣,騎馬可是苦事,不過定然是戎情緊急,否則總督大人會坐轎的。”

“正是。我一聽說便立刻下令家人準備,務必要在今日出城,昌平距離京師不遠,我想今晚京師城門關閉之前,一定要進入京師城中。”

“對,對!進了城就安全了。”

“唉,北虜兇惡的狠,至今各處還傳着嘉靖年間那次北虜大掠各處,燒殺奸。淫之事,我輩飽讀之士,宜早遠避,將此處交給那些武夫吧。”

“也不能純然交給武夫,總要有總督大人這樣的文臣統率運籌,否則彼輩哪知大勢戰略。”

“無語多言,還是趕緊出城爲要。”

“是的,趕緊離開爲上算……當年北虜破潘家口,大掠各城,在下年幼,但當時之事歷歷在目,所以此番定要在北虜破口前帶家人先走,縱是一場虛驚也不過就是白走一趟而已。”

所有人都在議論着這一次的虜情,並沒有人瞭解北虜的兵力,也並不會有人憤於北虜的囂張和異族對本族的侵襲騷擾而憤而舉兵,在大明,士紳擁有特權,但在此時絕不會有人將這特權化爲對家國和民族的報效,一直到十幾年後,天下崩壞,流賊與東虜時不時的威脅到更遠的地方,那裡的士紳沒有京城這樣的方圓五六十里的大城可以躲避,甚至家破國亡,那時候倒是有不少士紳起來練兵,將自家僕役家人編成團練,但到了那時已經晚了。

士風頹敗,眼前便是十足的例證。

不要說以尚武聞名的漢朝,邊郡的良家子和士族足可將那幾千北虜揍的滿地找牙,便是魏晉之時的漢族地主,也絕不會是這樣驚惶逃難的末世景像……

“算了,這裡氣悶的很。”史從斌心中煩悶,帶着從人自城門口離開了。

最近祥符史家可謂流年不利,當然不是仕途不順或是在地方上有人爲難,有史可法這個舉人還有左光斗這樣的強援,加上世代讀書有人出仕的官紳世家,就算是地方官也要倚重幾分,絕不會敢爲難史家這樣的大士紳家族。

史從斌的流年不利主要是生意上的事……和當時普通的官紳家族一樣,由於成化之後社會風氣轉向奢靡,地方士紳家族的用度大爲增加,加上風氣上對商人不再如國初那麼排斥和打壓,官紳世家經商的漸漸增多,到了隆萬開海之後,罕有不經商的士紳家族了。

本份規矩的就是做各種生意,強梁心黑的便是放高利貸印子錢,實力夠的就是開銀鋪錢店當鋪等穩賺不賠的生意,史家雖然家族頗有實力,但也就只做些雜貨生意,有些榨油坊和糧店這樣很常見的鋪子,最賺錢的就是史從斌打理的布店。

自從上次率先擠兌後,史從斌便是上了京城商號的黑名單,不僅是和裕升不再替他轉存銀兩,也不再售旗給他,物流上當然也不可能配合,如此一來,成本已經大爲增加了……天啓年間由於商稅和地稅都大爲增加,民間其實是很困苦的……崇禎早年的輕簡徭役固然有理想化的一面,也主要是因爲天啓年間,主要是魏忠賢秉持國政的期間搜刮太過,民間過於困苦,也是有些撥亂反正,與民休息的感覺。

向例是朝廷收三分,地方加上七分,負擔足足加上一倍,民間困苦,顯著例證是流民漸漸增多,雖然大規模起義是崇禎二年,但在萬曆末年兵變和有名的流賊記錄就有好多起了,風起於清萍之末,此時的河南與山東,其實已經是個火藥桶,山東多響馬,河南則多土匪強梁。

史家的車隊,打上和裕升的旗號,不僅不必擔心沿途稅卡和胥吏喇虎敲詐,也不必擔心小股的土匪強梁,那些人也知道和裕升不是好惹的,儘可以去搶別人,不必來捋和裕升的虎鬚。

史家原本打和裕升的旗號,所費不多,近來無法再用,連續數次都被敲詐,還需多僱打行的人跟隨車隊,以防被搶……這樣費用上去一倍還多,卻也不敢不用。

這還罷了,到了京城才發覺原本合作的幾家大商行已經不再與史從斌合作,當然人家不會那麼直接粗暴,只是將價格提上去好幾成,另外也不回購史從斌帶來的貨,上兩次的貨,史從斌費了幾倍力氣纔出脫,算算成本,不僅沒有賺錢,反而賠出去不少。

史家的貨,只好不再去京城出,而繞道臨清去出,臨清的竟爭更加激烈,本錢厚利錢薄,而且山東響馬鬧的厲害,路上更加的不安全。

此次到昌平來,主要是想看看是否能在京城周邊出售祥符帶過來的土產貨物,順道於昌平一帶打聽一下布匹的行市……現在史從斌已經在京城買不到便宜的布匹了,他家的存貨眼看就要出空,而天氣漸冷,賣布的出貨量最大的時節就是冬天,夏秋時人們可以穿的薄些破些,只要能遮體便可將就,到了秋冬時如果不做襖服就很難撐的下去,再儉省的人,一旦襖服破損到無可修補,也就只能買布量衣,另外小孩子年年都長,也不一定舊衣服都適合,只要日子過的下去,寒冬將至,也是得做身新衣服的,另外這些年棉花產量增加,冬季又一年比一年冷,棉布和棉花的需求量都是大增。

史從斌深知布匹生意越來越好做,但貨源不足他也沒有辦法,臨清那邊有布,但價格反比京師要高些,京師吸納的量大,而且都是大宗交易,竟爭也激烈,價格反是比臨清這樣的中轉城市要低不少,比之開封祥符更是低的多了,所以縱然是路途艱難,成本增加,史從斌也想再找穩定的貨源供貨,就算少賺些,也比手頭無貨可賣要好的多。

可惜在昌平數日,連跑了多家大的商號都是沒有結果,可能是昌平距離京師太近,和裕升對祥符史家的禁令也傳達到了這裡……自上次的事後,史從斌對這樣的結果也是很能接受,既然做了那樣的事,被人反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兄,這是和裕升的分號?”

史從斌帶出來的幫手堂弟史從德頗有幾分呆氣,畢竟是有童生的身份,經過縣試和府試,奈何道試死活不過,蹉跎至今窮困潦倒,只能跟着史從斌出來學做生意,一年好歹能弄回家幾十兩銀子,以童生的身份很難就館,就算能當個塾師也是鄉村塾師,一年封個六兩的紅包就算不錯的出息了。

“正是。”史從斌心中憂愁的很,進貨的貨源沒着落,出貨也難,這樣再折騰兩回就只能徹底放棄,日後只能在河南京近做一些小買賣,那利潤如何能與此前相比,可恨自己耳根子軟,一時不合聽了侄兒史可法的勸說,出頭露面與和裕升爲難,卻忘了商人固然要依賴家族,亦不可不與官府周旋,然而在商言商,壞別的商行信譽也就等於壞了自己的信譽,從一個祥符數一數二的大布商,落到如今這般田地,其實也怨不得自己。

不過眼前和裕升的分號倒是頗有一些熱鬧可看,有很多正打算出城的士紳和商人都圍在和裕升的分號之前,聽着那個分號的掌櫃在大聲宣講着什麼……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一千七百章 撲空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六百二十二 錢至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聲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八百章 爭位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紅雲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三百二十八章 開火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戰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八百五十四章 要完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一千七百章 撲空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六百二十二 錢至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聲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八百章 爭位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紅雲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三百二十八章 開火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戰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八百五十四章 要完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