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

原本蒙古破壞的糧道就是晉商從張家口和薊鎮一帶往科爾沁草原和遼東運送的糧食,八大晉商彼此配合,在後金最困難的那幾年裡拼命供給糧食和軍事物資,他們藉此了大財。

而此時和歷史不同的就是糧道的主人從八家晉商換成了張瀚一個,並且從張家口一帶出口的車隊換成了從新平堡一帶出口,另外就是運糧車隊的規模變大,數量增加。

後金在此前因爲儲備充足,並沒有太大的糧荒,和張瀚的貿易雖然未停,但也縮水的厲害,但到了冬季之後,儲備迅消耗,供給開始困難,到十一月後,女真一方要求和裕升的供貨量猛然增長了一倍還多,到了十二月,比夏天時增長了三倍。

大量的進貨同時,女真人也是把糧道一路開到廣寧附近,此前和裕升的物資是從科爾沁走,近年來林丹汗加大了對內喀爾喀和科爾沁各部的壓迫,很多蒙古部落因此疏遠了和女真的關係,只有奧巴臺吉控制的地方還算穩定,和裕升的車隊就是抵達奧巴臺吉的地方爲止,女真人則是在廣寧地方建立了新的糧道,一路再抵達遼東,而蒙古人現在騷擾的,就是女真人和科爾沁奧巴臺吉部落建立的長達千里的糧道!

努兒哈赤對皇太極的話大爲肯,表現的十分明顯。

老奴現在對代善十分不喜,原本褚英死後,代善已經是事實上的長子,除了自己掌正紅旗外,鑲紅旗其實也是代善的地盤,兩個旗的牛錄有不少直接掌握在代善手中,坐擁近兩旗的牛錄,代善的實力原本是最強的一個,又隨着老汗打了幾十年仗了,少年時就躍馬揚鞭,在征服葉赫部等戰事中立功甚大,實力和威望都是最高,後來皇太極奮起直追,始終還是差了一籌,不過出了與大妃通姦一事,代善百口莫辯,努兒哈赤爲此大怒,與代善已經疏遠很多。

代善眼見如此,索性只道:“既然如此,我就往廣寧,錦州一帶,若能,就攻克十三山,徹底保障住糧道安全。”

努兒哈赤哼了一聲,不看代善,對皇太極說道:“老八不妨和張瀚溝通一下,糧道也關係到他的利益,最好他能不幫助明國運糧至十三山。”

皇太極知道這事不太可能,對張瀚,他的感覺是越來越難以掌握,原本張瀚初到遼東時還是個少年模樣,當初後金還沒有打贏薩爾滸,也沒有奪取遼、沈,對任何過來的勢力都是抱以歡迎的態度,又因爲和明國交戰,物資確實極爲匱乏,張瀚聲言能與後金合作之事後金高層並不怎麼相信,連努兒哈赤的盟誓也只是多半看在皇太極的份上,也有死馬當活馬醫的感覺。

不料只是幾年時間,風雲突變,那個少年般的漢商居然真的有這般實力,不僅建立糧道,而且很明顯的把勢力一路伸展到了遼東,並且引起明國皇帝的注意,遼陽這裡對明國的情報十分重視,張瀚受到天啓召見的事這邊隔了幾天就知道了,後來更是知道張瀚在北境開疆拓土,從一個普通商人已經成爲明國的二品武官,其間的這些變化,皇太極一直在關注,心中也是不停的感慨着。

這樣的人傑,當初很該強留下來,爲之所用!

不過現在後悔也晚了,張瀚已經成長起來,原本就非池中之物,現在更是難以掌控,他和後金方面只是合作,而非從屬,叫張瀚放棄在明國的根基,不受明國朝廷的驅使,隨意想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當着代善在此,皇太極可不會說什麼畏難的話,只是含笑答應了。

“再說文龍的事,”努兒哈赤道:“存銀再多,也難當連年的天災,若這兩年對蒙古用兵,所耗亦是非小。文龍既然願意公平買賣,當然可以和他做生意,只是這事要隱秘,不能叫八旗上下知道,地方也要限定,不能使東江鎮的人混入我們腹地。”

“汗阿瑪說的極是。”皇太極一臉敬服的道:“算無遺策。”

努兒哈赤卻是嘆了口氣,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以前只在赫圖阿拉時,部民一共不過二十幾萬人,地方大,各部光是漁獵就能存活,沒有進撫順關內,女真人的眼界也就算沒衣袍穿也沒有一樣沒有怨言,披着獸皮過一年四季的比比皆是。

進了撫順關後,連連征戰,男子要從軍,還要上交公中糧食賦役,替公中種地,養馬,自己準備刀劍,甲衣,良馬,征戰雖然可以搶掠,但損耗也大,近年來成爲擁有幾百萬人的大國,更是令努兒哈赤頭痛不已。

天災,戰爭,對大國來說是最要命的兩件事,對後金這種根基不穩,內患重重的小國來說更是如此,如果不是用戰爭來彌補漏洞,這個初立的小國早就崩盤,就算如此,也是舉步維艱,不僅漢民困苦,就算八旗中也不乏生活十分困難的人家,如果不用大量的物資向八旗傾斜,使旗下人還能保持相當旺盛的鬥志,不要說再出擊攻打蒙古,再相機攻明,恐怕連眼下的局面也是維持不住,若非如此,努兒哈赤怎麼可能會同意與毛文龍的東江鎮私下貿易!

和張瀚的貿易,是以金銀爲主,只有少量的實物貨物拿出來貿易,和毛文龍倒是以出售實物爲主,收回金銀,這也算不無小補!

眼看快出正月,李莊和它的周邊地方已經漸漸恢復了原本的生活軌跡。

田地裡還是沒有太多的事,百姓在農田裡只需要少許時間就可以把事情做完。

工場區完全恢復了,過年期間有不少工人放假,只有少量的人輪值,很多地方都停了工,到了十五過後工場6續開工,火器局一帶又是重新燃燒起了黑煙,並且時不時的傳來大炮和火銃打放的巨大聲響。

張瀚在內宅逗弄了一會兒子,小人兒已經睜眼看這個世界,偶然還會笑上一笑,每次叫張瀚見到時,他都會開心不已。

張瀚長子的降生,也似乎給了這個團體更強的向心力,連孔敏行已經也視張瀚爲主公的姿態了,想起當初招納這個農學專家的困難,也是令張瀚感慨不已。

在侍從司的陪伴下,張瀚並沒有坐車,衆人騎着馬,一起往南北渠的方向而去。

陪同的各軍司人員都有,最多的當然是軍政司中人,愁眉苦臉,看起來心事重重的田季堂最爲引人矚目,惹得李慎明時不時的拿玩笑話來逗弄這個財務主管。

李東學並不在,他和孫敬亭還有蔡九等人還在北方的銅礦上,那裡的事太過重要。

軍政司的大半力量,現在還是在長城邊牆之北,大量的土地要開荒,先期已經有幾萬人出塞,軍司準備了幾千頭牛,過萬匹的挽馬,大量的優質的鐵鑄農具被運到塞外,但開荒還沒有展開,到目前爲止,大量的民夫壯勞團主要做的就是一件事:燒磚。

不僅修築房舍要大量的磚瓦,等開春時又要在幾處要緊地方修築軍堡,然後沿途築軍臺和邊墩,由點及線,和裕升又劃了幾個大大的圓,把自己的核心區域又往四周擴了一大圈,修堡和墩臺都要大量的磚石,修築房舍也要磚石,加上天寒地凍,草原上時不時的落雪,天氣比大同這邊還要寒冷的多,土地開荒的事還是先放了一放,軍司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修築房舍和準備各種物資之上。

銀子當然也是用的極多,年尾時軍司趕回來大量的牛羊和馬匹,除了戰馬留下大半自用外,北方的草原也留了一些,剩下的大半都賣往京師一帶,迴流的三十多萬銀子在年後就開始大量取用,每天田季堂的眉頭都是皺成川字,很簡單,這樣用下去,要不了兩個月財政又得赤字了。

雖然遼東的出貨量大爲增加,利潤爆漲,是一個很可觀的利潤點,但因爲過年的關係,騾馬行的物流和帳局的現銀收入大爲減少,兩相折抵,十二月到二月這三個月期間,和裕升的總體利潤還是在每月三十萬兩左右,這還是壟斷了整個北方的鐵業和走私貿易的豐厚利潤的前提下,而海上的貿易無法按月統籌計算,並不穩定,而且收益幾乎就被臺灣那邊用了,加上在皮島招募新兵,砍伐大木,籌備中的水師學堂和造船場的開銷也不李東學和田季堂等人都擔心數月之後臺灣那邊光靠海貿的收入也支撐不住,還得靠李莊這邊撥款過去。

若是那樣,可就真的支撐不住了。

現在草原的開銷就是極大,近四萬駐軍,還有五六萬人的墾荒百姓和民夫,十餘萬人光是運糧和鹽菜和肉食一類的吃食每月就得十萬兩以上。加上軍餉等諸多支出,火器局的材料消耗也是大頭,李莊這邊的工場開銷是折算在成本里頭,但軍司人員的開銷也是一個月要好幾萬,還有各個學堂,軍醫院,田季堂已經赫然覺,在張瀚的一手主持下,和裕升的基業已經膨脹到每月開銷接近四十萬兩左右的程度!

儘管沒求票,咱們在紅票榜上還是挺不錯的位置,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吧。

另外要呼籲一下月票了,掉到四十了,月底了,希望大家支持一把,咱們進步幾位

...

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四百七十五章 突騎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諉過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歡聲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六百九十九 俯首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好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炮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六十章 會合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豁達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主奴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九十八章 醉裡挑燈看劍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五十七章 死局
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四百七十五章 突騎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諉過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歡聲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六百九十九 俯首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好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炮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六十章 會合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豁達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主奴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臺北第九十八章 醉裡挑燈看劍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五十七章 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