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

王勇看了幾眼,他對這些東西確實不懂,只看出來那個什麼博山爐樣子確實好看,色澤很好,外形圓潤,顯然作工很考究。

他隨口道:“這是漢代的東西?”

銀錠道:“正是。”

“東西難得。”王勇道:“臺吉倒還真是捨得。倒是在下,沒有這些東西,只能叫人打造一些精巧銀飾,到時候送給大人。”

張瀚的生日是每年九月,時間也確實相差不多,這個時代給上司賀壽也是人之常情,張瀚也不能完全杜絕,那樣太沒有人情味,不過對部下送禮他也有規定,賀禮不得過一定之數,否則這些部下不好好做事,一門心思在每年的壽禮上下功夫,那就得不償失了。

倒是銀錠不受此限,不過銀錠也沒有仔細說這種事的心思,他感覺王勇很是奇怪,巴巴跑上門來,就是說這些閒話?

銀錠想了想,慢慢的說道:“我覺得東西只是其次,要緊的還是人,我連拉克申都送給瀾兄去用了,又怎會在惜些許財貨。”

這也算是警告,王勇再是怎麼厲害的特務頭子,銀錠也是要叫他知道自己與張瀚的關係非同一般,不是內情司可以隨意上門來恐嚇的。

王勇兩眼一縮,微笑道:“臺吉怕是誤會了。今日冒昧上門,還是有事相求。”

銀錠道:“請說,公事竭力相助,私事也是力所能及,絕不推辭。”

王勇立刻從懷中掏出一張手令來,說道:“請臺吉看行軍司的軍令。”

銀錠原本就懂漢話和能看一些漢字,這幾年沒斷了學習,漢語書信都能書寫了,一封措詞明確簡潔的公當然毫無問題,他匆匆一看,便道:“沒有問題,只是爲什麼不等大人的命令呢?”

王勇笑而不語,並未回答。

銀錠低頭思索,片刻之後擡頭道:“看來是李先生他們主動爲主公分謗了。”

近來和裕升內部已經有不少人自動對張瀚的稱呼升級,比如以前都稱大人,其實並不是什麼美稱,只是民間的稱呼不及官場那麼規範講規矩,自從得了青城,從上到下不少人都改稱主公,銀錠也是知道。

王勇道:“這些事我們不必多想,依在下想,我們照命令行事就是了。”

“好。”銀錠道:“這就集結人馬,兩刻鐘後出。”

“臺吉真是行事果決,迅若雷霆。”王勇抱拳,大聲誇讚起來。

……

晚霞映照之下,一小隊騎兵在一望無際,無比磅礴大氣的草原上顯得孤苦伶仃,似乎被青草淹沒了一樣。

隊伍中間的是一位二十來歲的穿着藍色官袍,着六補服的青年官,這人相貌清癯,一臉不叫人喜歡的剛愎神色,打量着眼前橫亙在草原上的青色城池時,眼中也滿是鄙夷之色。

“這就是青城?”官員鄙夷的道:“不過數裡方圓的一座小城耳。據學生估算,恐怕還不如鄙鄉嘉興秀水城大。”

官員身邊有一個年齡與其相當的舉人模樣的青年,濃眉大眼,身量不高,但看起來人樸實而舉止大方,身體也很健康的樣子。

聽到官的話,青年舉人微笑道:“寶摩兄,這畢竟是草原地界,當初興修此城,俺答汗也是仰賴板升地的數萬漢人,若非如此,連這城也築不起來的。北虜地界,有白城,庫倫城,鄂爾多斯地方也有供佛的城池,論規模,都比青城相差很遠呢。”

官微微點頭,還是一臉傲氣的道:“也還罷了,憲之不愧是蒼嶼先生的高足,博聞廣記。另外,聽說那些依附北虜的白蓮教徒被和裕升殺傷甚多,真是天道好還。”

說話的官是新上任的工部主事徐石麒,這人是浙江嘉興人,並沒有加入已經勢微的浙黨,而是以江浙一體的身份加入了東林黨,東林黨的核心地盤當然是在南直隸,浙江也有相當多的黨人,以黃家父子最爲聞名,徐石麒在黨內的根基很淺薄,完全不能和史可法這樣的大佬的弟子相比,好在他已經中了進士,授了工部主事官職,在黨內開始經營自己的人脈,此番奉命前來青城,史可法託左光斗寫了封書子,徐石麒便是欣然將他帶來,並且兩人以字相稱,彼此十分親熱了。

史可法沒有出聲,徐石麒在東林黨內也被譽爲後起之秀之一,現在的地位比史可法還要高一些,當然如果史可法能中進士,徐石麒仍然無法和他相比。

以史可法的年紀和現在的資歷,只要下科能中進士,二十年後就是下一代的葉向高,韓爌,比起趙、南星和鄒元標等前輩還要強一些,從這方面來說,徐石麒是無法相比的。

徐石麒又道:“張瀾與王老前輩之事,學生當年聞之也是扼腕,王老前輩一心要剷除奸逆,怎奈此人無比狡猾,託在魏閹門下,魏閹之事又事涉黨爭,皇上震怒,汪先生也只能退讓兩步,怎料兩年不到,此人居然就坐大到如此地步了。”

史可法也是皺眉不已,當初張瀚得罪了汪言,此人是東林黨暗中的暗子,地位當然算不得領,但很多事情都是出於此人的主張,左光斗和楊漣等大佬也是受汪言的左右,現在汪言已經擺脫江湖身份,被葉向高親自保舉爲內閣中書,從七的官員也還罷了,人就是成日在內閣之中,與葉向高和韓爌等東林大佬隨時決斷天下大事。

史可法覺得,一個江湖中人,學識也很普通,竟能左右諸多學識過人的東林大佬,暗中決斷朝堂大事,這樣的人,這樣的人生,也可謂之爲傳奇了。

史可法試探的問道:“此次寶摩兄奉命出行傳旨,觀察北地情形,出京之前,汪先生是否有所囑託?”

“這,倒沒有。”徐石麒一徵,搖頭道:“吾未曾得見汪先生,只有葉閣老和韓閣老先後見了學生,囑託了幾句,並無要緊事情。”

史可法心中有些感嘆,眼前這人,當道的輔和次輔召見,似乎並未叫徐石麒有什麼受若驚的感覺,囑咐的事情,也並未被怎麼放在心上,倒是沒有見汪言,沒有受到汪言的重視,叫徐石麒感覺有些遺憾。

東林黨這幾年急劇擴大,恐怕已經失去了當初創立時的初衷……或者說,有相當多的入黨的同道,恐怕加入東林的初衷與這個黨已經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史可法心中不滿的時候,徐石麒倒是頗有興致的道:“學生久聞張瀾之名,也算是名臣之後,可惜投附閹黨,逆我東林,聽說此次皇上頗有給此人封爵之意,還好被幾位閣老堅決頂了回來。”

天啓皇帝確實有給張瀚封爵的打算,甚至在旨意裡都隱約有此事的透露,張瀚屢敗北虜,斬雖然上報的少,但朝中上下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李成樑因對北虜和東虜的戰事而受封爵,在天啓看來,張瀚的功勞其實已經在李成樑之上,畢竟當初的遼東總兵官雖然多次斬殺北虜,上繳的級甚多,但在其任內北虜多次大舉入侵,遼鎮也未能收復失土,相反在李成樑任總兵官的後期,畏懼東虜實力主動放棄寬甸六堡,數萬軍民內遷,不遷者甚至被殺,在百姓的哭號聲中東虜反而不費吹灰之力拓地數百里,張瀚與之相比,不費朝廷分就是拓地千里,屢次大敗北虜,數十年前被俺答汗圍困京城的恥辱,一朝洗雪。

以天啓的角度來說,張瀚有功則酬其功,特別是洗雪了高祖父和曾祖父遭遇的恥辱,如果不是張瀚的身份尷尬,已經使舉朝側目,以實際的功勞來說,足可以令天啓皇帝親自去太廟告廟祝捷了。

皇帝的想法,剛剛稍許透露,便是遭了內閣的堅決反對。

在這件事上,不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步調和說法都是相當一致的。

張瀚並非純粹的大明武將,出征北伐也是以自己的團練武裝進行,形同自立,雖然並未顯露反跡,然而大明開國這二百來年,除了少數世家擁有自己的武裝外,地方的團練只是以防盜輯賊爲主,從未有哪個商人做到張瀚這般的地步。

以官對武將的防範和打壓來說,便是正經的經制之師的總兵,如戚繼光那樣立下大功,最終仍然不得封爵,整個萬曆年間四十八年,得到封爵的武將只有李成樑一人而已。

張瀚,以其人之危險難制,怎麼可能再授給爵位?

皇帝的心思也不能完全說錯,示之以公正,授給以爵位,最少可以羈縻張瀚與他的力量,不使其生亂,但很多時候事情不會往好的方向展,相反會往壞的方向……也有可能皇帝的處斷是對的,不過官們對武將的打壓和防範已經成爲習慣,這習慣大到連閹黨和東林黨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擯棄彼此的爭鬥,在這一件事上站在同一個立場上,連魏忠賢也不會替張瀚說話,甚至魏忠賢已經開始和張瀚切割開來,對一個隨時可能造反的地方實力派示好,並且加固兩者之間的關係,就算是魏忠賢也不敢!

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二章 說賠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駕崩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六百七十九章 證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二百一十章 發餉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八百五十四章 要完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四百九十五章 祝禱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友誼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發段感言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
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二章 說賠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駕崩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六百七十九章 證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二百一十章 發餉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動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八百五十四章 要完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四百九十五章 祝禱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友誼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八十一章 常寧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發段感言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