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奪寶(7)

“萬歲可是擔心事情傳出去,對萬歲的名聲不好?老百姓再也不敢投靠我朝了?”牛金星道,“其實這根本就不用擔心。因爲那些老百姓大都是些蠢貨,怎麼會知道這些?要騙他們真是太容易了。”牛金星跪在地上不緊不慢的說。

“餓死數十萬人,別人怎麼會不知道?”李自成道。

“京師本來就有瘟疫,如今的情況雖然好了一點,但是也不是完全沒事了。對外面我們完全可以說這些人都是瘟疫死掉的。”牛金星道,“士兵們得了好處,自然也不會反對。至於其他的老百姓,萬歲,一般的老百姓沒事都不會出遠門,又能把消息傳多遠?何況北京還有城門呢。而且他們也不識字,不會寫文章。聖人曰:‘言而無文,行而不遠。’這些普通百姓,既然寫不了文章,那他們說的話就傳不遠,而且,前明的那些官員一心想要投靠我朝,他們自然要幫我們說話。他們的活動能力可遠遠超過那些普通老百姓。有他們支持,微臣敢說,出了北京一百里,人人知道的就只有我軍秋毫無犯,百年之後,就是北京城裡的人,也不會知道發生過什麼事情。只會知道,我軍秋毫無犯,解民倒懸。”

“秋毫無犯,解民倒懸?”李自成冷笑了一聲,“天下人有這麼好騙?早些年的時候,那些讀書做官的人說的話,老百姓倒還肯信,如今……呵呵,況且,這些明朝官員,本來都是些無恥的東西,崇禎天子對他們何嘗不好了?可是他們是如何回報崇禎天子的?朕信不過他們!崇禎天子給他們那麼多,如果是條狗,早就該對崇禎天子死心塌地了,但他們卻沒有!崇禎天子都養不起他們,朕也養不起他們,也養不家他們!朕對他們,不可能比崇禎天子對他們更好!崇禎天子爲了養他們,弄得天下都造反了,朕要是繼續養着他們,天下人也一樣會造朕的反的!”

“皇上……”牛金星道。

“丞相起來吧。自從遇到丞相之後,丞相每每勸朕多讀史書,朕也一有空便讀。朕發現,自古以來,以革命得國者,國祚必然長久;而大凡以篡逆而得國者,國祚必定不長,國勢亦多不張。丞相你覺得這是因爲什麼?”李自成問道。

“革命得國,順乎天而應乎人,可謂以正道得國,自然能上順天意,下安民心;至於篡逆得國,得國不正,安能長久?”牛金星一邊爬起來,一邊回答道。

“天意是什麼?”李自成又問道,不過他並沒有等牛金星迴答,而是自己回答道,“‘天視自吾民視,天聽自吾民聽。’天意就是民心。使民心皆忠於天子,天下又哪裡有誰能行篡逆之事?所以凡是能被奸臣篡位的皇帝,都是失去了民心的昏君。前明太祖洪武皇帝,對大臣何等嚴苛,真可以說是官不聊生。所以胡維庸欲行篡逆,附逆的官員乃以萬數。而太祖一朝滅之,如猛虎滅豬羊。這是爲什麼?這是因爲前明太祖洪武皇帝真正的愛民如子,而天下百姓自然是無不視洪武天子爲父母。數萬官員,和天下萬民相比,又算得了什麼?所以,他們的富貴生死,洪武皇帝便能一言而決,這纔是真正的皇帝,真正的天子。”

雖然李自成乾的就是反明,乃至滅明的事情,但是提到洪武皇帝,他卻還是滿心的欽佩,倒是牛金星,聽到李自成的話之後,卻低下了頭。

不過李自成並沒有注意到牛金星的這個舉動,他只是繼續說了下去:“自古以來,篡逆得國的,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皇帝寵幸奸佞,魚肉百姓。如此,皇帝便真的就只是孤家寡人了,然後這些奸佞們聯合起來,便能行竊國之事。只是,這竊國之人,依靠的是朝中的奸佞,他也沒有民心,得了國,自然只能處處顧着這些奸佞的好處,顧着這些奸佞的好處,自然就只能讓他們繼續魚肉百姓,如此,新的天子一來沒有民心,二來一樣讓民不聊生,時間略長,自然就要麼有新的奸佞竊國,要麼,便有像前明太祖這樣的英雄來革命。所以,這樣的國祚,如何能夠長久?可是革命得國的卻不一樣,前朝的奸佞死的死了,便是活着的,也失去了名位權勢,無法再魚肉百姓。革命得國的皇帝,弔民伐罪,自然能得民心,如此手下大臣不敢,也不能變成魚肉百姓的奸佞。如此一來,國祚自然長久。丞相,如今我們走的是革命的這條路。這條路自然艱難,卻是得天下的正路。這條路如此艱難,但我們也已經快走好了不是?如果這時候,爲了貪圖快捷,去和前明的那些奸佞勾結,背叛天下百姓,朕不就從革命得國,變成了篡逆得國了?這豈不是因小失大了?所以,越是有捷徑的時候,就越要忍得住,走正路。”

“皇上聖明!非微臣所能及。”牛金星拱手道,“只是這軍資的事情……”

“呵呵……”李自成冷笑道,“有些奸佞不是還想到我大順來做一個兩朝元老嗎?行呀,朕給他們一個投效的機會,只要他們願意拿出銀子來勞軍,便算是願意上我們大順的船。”

“皇上,他們要是不肯出銀子呢?當初崇禎向他們要銀子,他們可都沒給的。”牛金星問道。

“崇禎天子就是對他們太好了。但朕可不是崇禎。”李自成道,“崇禎天子遺詔,說這些狗官都是貪官,就是他們害死了崇禎天子。朕給了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他們不肯把握的話,朕就要替崇禎天子來好好的懲治他們。”

“可是如此一來……”牛金星道。

“丞相,我們既然要走革命的正路,就不能怕打仗,無非就是再多打一些年的仗嘛。寧可多打幾年仗,也不能走歪路,你說是不是?”李自成笑道。

“陛下聖明。”牛金星迴答道。

“嗯,”李自成道,“丞相,這件事情,你去和劉將軍商量一下,一定要把它辦好。另外,崇禎天子的幾個皇子找到了嗎?”

“皇上,劉將軍,李過將軍都派了人在城中查找,不過現在還沒有什麼消息。”牛金星迴答道。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一定要儘快找到他們。”李自成吩咐道。

……

朱慈照不知道自己在地道里到底呆了多久了,因爲點燈會產生濁氣,而爲了安全,這地下室的通風口又不可能太大(否則便不好隱蔽了。)所以只要在有人送飯來給他吃的時候,地下室裡纔會亮起燈光。他也只有在這時候,才能從那些人的嘴裡面打聽到外面的一些情況。

“聖上已經殉國了。闖賊將聖上的屍身用棺材裝着,放在宮門口,讓官員們去拜祭,大部分的官員雖然去了,卻並不下拜,更不會哭,還對闖賊的人獻媚,說聖上是桀紂之君,早就該……”老.胡正在對朱慈照講起外面的事情。

“這些奸臣!我只恨……如今父皇的遺體?”朱慈照滿臉是淚的問道。

“殿下,我們也不敢太細細的打聽,不過聽說,闖賊將聖上還有皇后的遺體都埋入了恭淑貴妃的墓中。”老.胡回答道。

“多謝了。”朱慈照又問道,“我哥哥如今怎麼樣了?”

老.胡卻不說話了,過了一會兒才道:“太子殿下病了……病得不輕……很像是瘟疫。”

“什麼!”朱慈照猛地站了起來,差一點就碰翻了油燈。

“你們找了郎中給哥哥看了沒有?你們怎麼知道是瘟疫!”朱慈照又問道。

“昨天晚上,我們冒險去綁了一個姓白的太醫去給太子看過病了。”老.胡回答道,“白太醫說,京師本來就有疫氣,太子又憂愁過度,再加上地下潮氣重,通風又不好,所以便……”

“那我哥哥如今怎麼樣?”朱慈照焦急的問道。他和太子並不是同一個母親生的,但是兩個人的關係其實還不錯,尤其是到了這時候,朱慈照的親人似乎已經不多了,突然傳來太子染上瘟疫的消息,卻還是真的讓朱慈照很是擔心。

“殿下,草民也不是很清楚。”老.胡說,“殿下您也知道,闖賊肯定不會放過先帝的子嗣,如今賊兵正在到處搜捕幾位殿下,我們平常也不敢出門,怕引來了賊人的注意。自然更不敢到那邊去聯絡,所以到底如何,草民也不知道。不過草民想,吉人自有天相,太子殿下一定會逢凶化吉的。”

“但願如此了。”朱慈照道,“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逃出去。”

“殿下,還是耐心一些,如今外面搜拿正緊,卻還不是時候。”老.胡道。

“胡先生,這地下實在是難受,到了晚上的時候,能不能讓小王上到地面上去喘口氣?不然,孤也很擔心自己在這裡住長了,怕也會得病的。”朱慈照又道。

“殿下,如今安全爲上,殿下最好還是再多忍耐一下。”老.胡卻搖了搖頭,這樣回答道。

第一百零六章,實學(2)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二百九十章,封鎖(4)第三百五十七章,教化(11)第五百八十五章,總攻(2)第二百五十二章,呆仗第一百七十三章,勇氣和絕望第二百四十五章,打算第一百四十一章,赴死(2)第七十章,藍鯨(2)第四十八章,移民(4)第四百九十三章,周伯符的大買賣第一百二十五章,“荷蘭人”的新訂單(4)第一百一十五章,陷阱(2)五百七十八章,強攻第五百三十一章,鐵壁(3)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第五百三十六,撤退(2)第二百二十章,暴雨(3)第三百九十五章,應變的準備第二百二十四章,王大力歷險記(4)第二百九十九章,風暴(3)第三十六章,賣隊友和追窮寇(7)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四百二十三章,風起第二百二十四章,王大力歷險記(4)第四百七十二章,撤退第三百九十四章,戴罪立功第五百五十三章,攻防(2)第二章,族學第五百零三章,捆綁(1)第二百四十五章,打算第五百七十七章,火藥危機第二百六十三章,巡視第三百七十一章,平戶藩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四百四十六章,偷襲(4)第十二章,西學泰斗鄭芝龍(1)第四十三章,築城安平第五百六十二章,雪橇第五百五十九章,罵陣第二百四十三章,謀劃(2)第六十三章,北港集訓(2)第四百零五章,掃蕩第一百七十四章,勝利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四章,明空和尚第五百一十二章,進軍第五百五十五章,攻防(4)第二百四十一章,騎兵第四百三十二章,監國(2)第一百三十八章,試探性進攻(3)第二十三章,兄弟們的榜樣第一百一十五章,陷阱(2)第三百四十二章,會戰(10)第二百五十四章,假貨第五百二十三章,牛莊堡(7)第五百七十四章,巨炮(3)第二百二十五章,鋼鐵第八十章,掠奪和貿易第三百六十六章,日本(2)第三百七十七章,鎖國和艦隊(4)第五百零二章,李自成的決斷(4)第七章,洪氏族學第二百六十四章,巡視(2)第一百七十一章,優勢第二百六十章,大事(2)第四百九十四章,周伯符的大買賣(2)第三百一十章,攻城(3)第四百四十三章,偷襲(1)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五百五十二章,攻防第二百一十五章,檮杌(5)第五百二十八章,穿刺第四百六十六章,撤退(3)第四百七十二章,撤退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二百零一章,武裝的華人(6)第七十六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4)第一百七十四章,勝利第二百一十五章,檮杌(5)第九章,出洋相了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一百七十九章,西班牙人的反擊(4)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二百二十五章,鋼鐵第四百三十六章,監國(6)第五百五十七章,反正第七十一章,藍鯨(3)第75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3)第一百零六章,實學(2)第二百七十一章,潰敗(3)第四百零三章,備戰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五百八十三章,天使第一百七十章,T頭優勢第五百八十五章,總攻(2)第二百六十九章,潰敗(2)
第一百零六章,實學(2)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二百九十章,封鎖(4)第三百五十七章,教化(11)第五百八十五章,總攻(2)第二百五十二章,呆仗第一百七十三章,勇氣和絕望第二百四十五章,打算第一百四十一章,赴死(2)第七十章,藍鯨(2)第四十八章,移民(4)第四百九十三章,周伯符的大買賣第一百二十五章,“荷蘭人”的新訂單(4)第一百一十五章,陷阱(2)五百七十八章,強攻第五百三十一章,鐵壁(3)第四百七十九章,趕上(2)第五百三十六,撤退(2)第二百二十章,暴雨(3)第三百九十五章,應變的準備第二百二十四章,王大力歷險記(4)第二百九十九章,風暴(3)第三十六章,賣隊友和追窮寇(7)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一百六十七章,建議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事第四百二十三章,風起第二百二十四章,王大力歷險記(4)第四百七十二章,撤退第三百九十四章,戴罪立功第五百五十三章,攻防(2)第二章,族學第五百零三章,捆綁(1)第二百四十五章,打算第五百七十七章,火藥危機第二百六十三章,巡視第三百七十一章,平戶藩第五百章,李自成的決斷(2)第四百四十六章,偷襲(4)第十二章,西學泰斗鄭芝龍(1)第四十三章,築城安平第五百六十二章,雪橇第五百五十九章,罵陣第二百四十三章,謀劃(2)第六十三章,北港集訓(2)第四百零五章,掃蕩第一百七十四章,勝利第三百二十二章,立威(3)第四章,明空和尚第五百一十二章,進軍第五百五十五章,攻防(4)第二百四十一章,騎兵第四百三十二章,監國(2)第一百三十八章,試探性進攻(3)第二十三章,兄弟們的榜樣第一百一十五章,陷阱(2)第三百四十二章,會戰(10)第二百五十四章,假貨第五百二十三章,牛莊堡(7)第五百七十四章,巨炮(3)第二百二十五章,鋼鐵第八十章,掠奪和貿易第三百六十六章,日本(2)第三百七十七章,鎖國和艦隊(4)第五百零二章,李自成的決斷(4)第七章,洪氏族學第二百六十四章,巡視(2)第一百七十一章,優勢第二百六十章,大事(2)第四百九十四章,周伯符的大買賣(2)第三百一十章,攻城(3)第四百四十三章,偷襲(1)第三十章,賣隊友和追窮寇(1)第五百五十二章,攻防第二百一十五章,檮杌(5)第五百二十八章,穿刺第四百六十六章,撤退(3)第四百七十二章,撤退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暴(1)第二百零一章,武裝的華人(6)第七十六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4)第一百七十四章,勝利第二百一十五章,檮杌(5)第九章,出洋相了第三百一十二章,大事(1)第一百七十九章,西班牙人的反擊(4)第二百一十六章,《物種起源》和安安餓殍第二百二十五章,鋼鐵第四百三十六章,監國(6)第五百五十七章,反正第七十一章,藍鯨(3)第75章,趁火打劫的“泰西海盜”(3)第一百零六章,實學(2)第二百七十一章,潰敗(3)第四百零三章,備戰第三百六十章,備戰第五百八十三章,天使第一百七十章,T頭優勢第五百八十五章,總攻(2)第二百六十九章,潰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