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犧牲

當聽見這其中的原委時。

百夫長和護衛們,頓時對餘學夔肅然起敬。

這便是朝堂大佬嗎?

走一步看三步。

在剛進入山東時,就已經規劃好了一切,哪怕是死了,這次也是不虛此行了。

朝廷,總不會虧的。

或許,這就是大佬和普通人之間的思想不同吧。

在聽完這番話後,百夫長他們心中並不平靜。

因爲糧倉雖然被燒,但也意味着,餘學夔九死一生,危在旦夕了……

勸降,失敗了。

既然勸降失敗,漢王還會留着餘大人活着嗎?

這一刻,百夫長意識到了,大家也都意識到了。

百夫長心中狠狠一顫,彷彿丟失了什麼最重要的東西。

那個拼命爲國的餘大人,死了……

他的眼眶中,淚水不爭氣的掉落,他怒吼道:“準備給餘大人收屍吧。”

“我們去青州城外守着,看能不能守到餘大人的屍體。”

“守不到,我們就不回京城了!!”

百夫長敬佩餘學夔的精神,燒掉了青州糧倉,但同時,又爲這位大儒的隕落而感受到極度的悲傷。

他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

WWW _тт kán _c o

但,這樣的大人物,纔是真正的爲國爲民,不是嗎?

將士們也重重點頭,眼中含淚:“好!”

餘大人捨生取義,爲國盡忠,他們身爲護衛,怎能不將餘大人的屍體帶回京城?

若是帶不回去,他們也沒臉回去了。

曾幾何時,將士們認爲,廟堂上高坐着的那些文官,根本就是一些蠅營狗苟之輩。

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利益,跟戰場上拼殺的武將根本不同。

武將,是真刀實槍的保家衛國,而文官卻只是耍耍嘴皮子。

可現在,餘大人僅憑孤身一人,就燒掉了整個青州糧倉,這又是何等的壯舉,何等的聰明才智?

……

糧倉被燒,青州城內,漢王大怒。

然而,身在青州城外的將士們,卻沒有感受到漢王大怒的氛圍,他們仍舊緊緊的守在青州城門口,躲在暗處,看能不能等到餘大人的屍體。

直到深夜之時。

終於有七八個賊兵,踉踉蹌蹌的擡着一口大鼎,朝着青州城外走來。

“這鼎可真夠重的!”

“他奶奶的,受不了了,這也太重了。”

賊兵們抱怨着,可同時也有人開口道:“今天那一幕,可真是夠嚇人的,漢王竟然直接把這朝廷大員,給扔到油鼎裡面去了。”

“那滋滋滋的冒油聲,真是聽得我心驚膽戰啊。”

其餘擡着大鼎的將士們,紛紛點頭。

“我也是啊。”

“咱們漢王可真夠狠心的。”

“這朝廷大員,死得倒也真是冤枉,誰讓他往漢王的臉上吐口水呢。”

賊兵們議論着,恰巧這些聲音,被躲在暗處的百夫長和護衛們聽見了。

頃刻間,蹲在草叢中的百夫長以及將士們,淚水洶涌而下。

“被扔進油鍋裡了?”百夫長喃喃道。

“餘大人,被扔進油鍋裡面烹了?”

百夫長和將士們心神劇顫,在聽到了這種淒涼的結局,他們每一個人的眼神中,露出極致的悲涼,痛苦。

今日,大儒隕落,沒有人爲餘學夔哭。

可在聽到餘學夔最終下場的護衛隊們,明明都是七尺男兒的壯漢,此刻卻哭得淚水洶涌,梨花帶雨!

百夫長拼命的哽咽着。

他的口中,發出喃喃的聲音:“被烹了……”

“被烹了……”

死前,餘大人該有多痛苦?

這一點,他們不敢想象,也實在不敢去幻想。

餘大人,爲國盡忠,到最後卻落得個被烹的下場。

極度的悲傷過後,百夫長偷偷潛行,拔出腰間的刀劍,朝着那七八個賊兵快速地衝了過去。

不用命令,身後的將士們拔刀,迅速衝了過去。

那七八個賊兵還沒反應過來,突然看見幾十個黑影朝着他們衝殺而來,他們於慌亂中拔劍,和護衛隊廝殺在了一起。

一陣子後,這七八個賊兵已經全部倒下。

百夫長等人,沒有再關注這些賊兵了。

他們的眼神,全部落在了那口大鼎上。

幾乎是頃刻間,百夫長等人,齊刷刷落淚。

淚水洶涌地從這些漢子們的臉上滑落。

百夫長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將士們,也全部跪下來了。

他們跪在了地上,百夫長哽咽着,怒吼一聲:“恭送餘大學士上路!”

將士們也跟着怒吼起來。

“恭送餘大學士上路!”

“恭送餘大學士上路!”

聲音,在這青州城外迴盪。

身後,將士們哭的泣不成聲。

他們未曾想到,山東一行,竟然是這樣的結局。

到最後,餘大人被烹死在這大鼎中。

一位將士在悲傷中,走上前,來到百夫長面前,詢問道:“百夫長,我們怎麼把餘大人擡回去?”

落葉總要歸根。

哪怕死在了異地他鄉,魂魄總要跟着回京城的。

然而,餘大人早已經死無全屍。

擺在他們面前的,只剩下了這口大鼎。

百夫長望着這口大鼎,喃喃道:“把鼎帶回去吧。”

“讓所有人看看,漢王的罪行。”

“讓朝廷看看,餘大人捨身爲國,哪怕死得憋屈,死後也總該得到榮譽吧?”

百夫長喃喃的說着,將士們也紛紛點頭,不再多言。

……

次日。

應天府,雞鳴寺。

陽光明媚。

這裡的景色很好。

老和尚照舊踩着鋼絲,手中拿着佛珠,口中振振有詞,彷彿在念着經文。

忽然,天地間好像微微黯淡了一絲。

老和尚擡頭,看了看天象。

毫無變化。

這讓老和尚鬆懈了一口氣。

只不過,待看向北方天象時,老和尚心中突然咯噔一聲。

“文昌星暗沉,低迷無光……”

他望着北方,喃喃道:“當世又一位集儒家學說大成者,隕落了?”

苦笑着搖了搖頭,老和尚發出一聲嘆息。

……

數日後。

從青州到應天府的距離,大概需要花費十天的時間。

可將士們在六天左右,就已經從青州趕到了京城。

待拉着這口大鼎,回到京城,看見這偌大的應天府時,護衛隊的心中頓時百感交集。

他們也不猶豫,拉着這口大鼎,便往應天府內走去。

繁華的街道上,人來人往,顯得有些擁擠。

護衛隊便拉着這口大鼎,行走在繁華街道中,撒着白紙錢。

沿街的百姓們看見這麼一口大鼎,也十分驚訝。

爲什麼拉着大鼎,卻要撒白紙錢?爲何不拉棺呢?

就在百姓們疑惑之時,百夫長見人數足夠多了,終於從口中憋出一道大喊:“翰林院大學士餘學夔,前往山東勸降漢王,不幸被烹,捨生取義,燒燬漢王糧草,功不可沒,請朝廷封賞!”

“翰林院大學士餘學夔,捨生取義,忠君報國,功不可沒,請朝廷封賞!”

“請朝廷封賞!”

吶喊聲,層層傳了出去。

百姓們,頓時譁然一片!

前段時間,翰林院大學士被派遣去山東,勸降漢王的消息,已經在應天府傳開了。

可誰都沒想到,這位大學士去了山東後,竟然屍骨無存,回來的時候,只剩下一口大鼎?

百姓們震撼莫名,望着那口大鼎,心中複雜無比。

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244章 火併第115章 丘鬆搗亂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415章 大明孫皇后上線。第527章 恭迎皇上第372章 犧牲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217章 升官了第408章 小紅裙心碎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43章 太孫殿下萬安第424章 隨心所欲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216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494章 得到消息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194章 正統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88章 官員無能就是罪第507章 變故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561章 獎勵第138章 瓦剌偷襲第287章 我不是宰相第82章 天降鉅富了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144章 爲國辦事,義不容辭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44章 永樂盛世第292章 淮王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594章 佔便宜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101章 這天下不是任由你們胡來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462章 爺爺的偏愛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564章 炮轟第233章 獵殺時刻第573章 賣掉玉佩第587章 部署第193章 造反第591章 回來第507章 變故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378章 挖開徐皇后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587章 部署第437章 胡瀅的證據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81章 韋妃瘋狂輸出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212章 戰端結束了第38章 你把永樂當個屁?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156章 大明的喜事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590章 情況第66章 祖宗之法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391章 兗州戰結束第117章 爺爺替你愁啊第582章 朝會第575章 見面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439章 下獄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618章 威脅第473章 登上倭寇船第150章 開宰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475章 心寒第500章 朝會第447章 放人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186章 小紅裙的能力
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244章 火併第115章 丘鬆搗亂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415章 大明孫皇后上線。第527章 恭迎皇上第372章 犧牲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217章 升官了第408章 小紅裙心碎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43章 太孫殿下萬安第424章 隨心所欲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216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494章 得到消息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194章 正統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88章 官員無能就是罪第507章 變故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561章 獎勵第138章 瓦剌偷襲第287章 我不是宰相第82章 天降鉅富了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144章 爲國辦事,義不容辭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44章 永樂盛世第292章 淮王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594章 佔便宜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101章 這天下不是任由你們胡來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462章 爺爺的偏愛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564章 炮轟第233章 獵殺時刻第573章 賣掉玉佩第587章 部署第193章 造反第591章 回來第507章 變故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378章 挖開徐皇后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587章 部署第437章 胡瀅的證據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81章 韋妃瘋狂輸出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212章 戰端結束了第38章 你把永樂當個屁?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156章 大明的喜事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590章 情況第66章 祖宗之法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391章 兗州戰結束第117章 爺爺替你愁啊第582章 朝會第575章 見面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439章 下獄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618章 威脅第473章 登上倭寇船第150章 開宰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475章 心寒第500章 朝會第447章 放人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186章 小紅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