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代表各自家族的家主,最終留下個意味深長、之後再聊的眼神後,轉身在下人的招呼下重新走進了禮堂。
顯然,方纔的討論,已經不適合繼續下去了。
倒不是說不能聊,而是至少有些話不適合在這種地方聊。
這方面林家尤其注意。
畢竟,幾個月前他們家才因爲涉及造反一事被砍翻了一大堆人來着。
如今的林家,傻子都知道還有不少人盯着呢。
這要是在這種關頭又鬧出什麼事兒來,那麼哪怕只是說了幾句抱怨皇家的話,那說不定也會被安上一個‘心有怨懟’的罪名,然後再來一次抄家滅族。
所以,老實一點、謹慎一點,絕對是活命的好建議。
而這場宣講會的下半場,其實主要就是朱雄英在那兒答疑解惑了。
該說的,其實上半場就已經說得差不多了。
現在這點時間,就是留着給這些人提問的。
畢竟,胡大老爺這陡然見弄出這麼個‘新鮮玩意兒’,一般人還真得費點力氣、花點腦筋才能弄明白這裡頭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呃,皇孫殿下,你的意思是說,以後這碼頭建立起來了,來這兒交易的商戶反而要交更多的商稅?”
“你若是這麼理解的話,倒也沒錯!”
朱雄英或許是幾年前在宮中受胡大老爺教育的那段時間還真學到點東西了。
這不,明顯這處理起這些問題的時候,這風格居然跟胡大老爺有些相似了。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個光明正大,走的就是陽謀。
“商稅這東西,我可以明着說,以後大明的肯定會更高,而且你們照樣還要繳納其他的諸如城門稅以及當地的苛捐雜稅。”
“可如果你們這些人從外地採購的也好,或者從當地生產的也罷,只要走水路運到了華夏國,那麼只需要交易之時繳納一份商稅,那便能通行天下了。”
一衆商賈聽到這兒頓時一個激靈,大聲喊到:“這不可能!”
“戶部也好、應天府衙也罷,他們不會放過這等財源的!”
“華夏國乃是一介藩國而已,怎麼可能跟戶部爭搶財稅?”
不該商賈們驚訝啊,實在是這事兒沒道理啊。
對於商賈來說,那自然是稅越少他們掙得就越多。
可若是按照朱雄英的說法,他們來華夏國這兒交易,或許在稅款的總額上會享有些許的優惠。
但若是這種優惠是以得罪戶部爲前提的話,那他們寧願不要。
要知道,看似戶部一點都不起眼。
若不是衙門衆人,似乎都不用跟戶部打交道一般。
可實際上,作爲真正意義上大明的錢袋子,侵佔了戶部的利益,那實際就是侵佔了整個大明官場的利益。
你若是本身就是官場的一員,還能帶着大家一起發財也就算了。
那無非就是一幫子碩鼠從戶部薅大明的羊毛罷了。
可你若是公對公,或者身爲‘民’卻要來佔‘官’的便宜?
呵呵,那看你怎麼死吧?!
而朱雄英面對着一衆激動的商賈倒是半點沒有自己幫着藩國挖了自家牆角的激動,反而笑眯眯的解釋道。
“諸位,稍安勿躁!”
“華夏國乃是大明承認並且由皇爺親封的藩國,怎麼可能幹出這等事情來。”
“戶部的財稅,實際上不僅不會少,反而會增多。”
“因爲華夏國的商稅跟大明不一樣,華夏國的商稅是你交易量越大稅收反而越低。”
“交易量上去之後,稅收的總額自然增加了。”
“而戶部那邊,則是由華夏國直接按照一定比例把財稅劃撥過去。”
“要知道,他們原本可收不到這麼些稅的。”
“畢竟,各位在當地都是多多是是是有些勢力的,別說如今這個大明商稅幾乎沒有的時代了,哪怕是之後有了商稅了,你們也能有各種辦法繞過去的。”
“只不過,你們繞過商稅的法子不能見光,見光就得死!”
“可如今好了啊!”
“來華夏國交易,交易量越大商稅反而越低,而繳了商稅之後,你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販賣任何不違禁的物事了。”
“這不比之前偷偷摸摸、提心吊膽要好得多?”
朱雄英這話一出,一衆商賈們面面相覷。
他們算是看出來了。
這甭管是大明還是胡大老爺這的華夏國,似乎都已經瞄準了他們的錢袋子啊。
聽聽方纔朱雄英那話就知道了。
那就是明晃晃的指着他們鼻子在說,他們以前在逃稅,以後還是會逃稅啊。
可若要說反駁的話,那這些商賈們還真就沒法開口。
因爲這裡不是朝堂,不是讓他們講那些冠冕堂皇的話語的地方。
有些事兒,壓根就不是什麼秘密,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已。
商人逐利、不擇手段,又不是什麼希奇事兒。
只不過,朱雄英方纔解釋的這幾條,倒是真讓不少大商賈心動了啊。
他們這些豪商,爲何非要銀錢、珠寶、古董、字畫、美人兒各種東西流水一般的往那些個官員府上可勁兒送?
還不就是圖個平安?
固然裡頭有逃稅、多掙錢的原因在,但更多的,還是因爲他們掙的錢,大部分見不了光啊。
因爲若是攤開來講的話,光是這錢財的來源一說,那就涉及到稅收等一系列問題了。
那些個大商賈,其實並不在乎大明眼下那一丁點商稅。
可他們也不會主動交,這是商人之間的默契。
他們寧願拿出更多的錢去收買官員、培養自己的代言人都行,反正就是不能繳稅。
可如今若是按照朱雄英所說的那樣正大光明繳稅的話,那麼是不是有那麼個可能,他們的錢財能見光了?
這一條對於他們這些豪商來說,那可是大大的好消息啊。
更何況,這不僅僅是商稅的問題,還是一個能傳家的產業啊。
那這裡頭的說頭可就更多了啊。
一時間,整個會場再次陷入到了嘈雜的討論聲中。
哪怕朱雄英就站在講臺上,同時所有人都知道,胡大老爺和朱元璋就坐在第一排,他們也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