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胡大老爺兩個老登,那叫一個惡趣味啊。
明明早就心裡有數了,可偏生不說出來,就笑!
顯然,對於這兩位老登來說,能看到夙來賢名遠揚的太子朱標露出這等‘幼稚’的問題,二人顯然很是得意。
或者說,兩個老登趁此機會就想着趕緊樂呵樂呵。
直到朱標臉上的羞慚之色都快繃不住了,胡大老爺這纔在朱元璋的示意下開口道。
“太子,你所說之事,乃是必然會發生的。”
“無他,君臣相宜那種事兒,得碰運氣。”
“而且,哪怕再怎麼君臣相宜,那實際上也是雙方互有妥協,方纔能做到的。”
“真正能做到如老夫之前一般的宰輔之位的,爲私利者,你還可以以大義壓制然後手段齊上收拾了。”
“可若是那宰輔乃是一心爲公呢?”
“只是他對於國事的想法、安排卻與你這皇帝的不同,你又能如何?”
“殺了他,未免有些太過咄咄逼人,不殺,卻又頗多掣肘!”
“呵呵,這其實就是陛下早先跟老夫之間的常態!”
朱標聞言轉頭看向了朱元璋,卻發現朱元璋理所應當的點點頭。
“這有甚奇怪的?”
“惟庸當初當丞相之時,他也想幹出一番事業來,可他的想法跟咱的不一樣,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兒?”
“咋地?”
“就因爲這事兒,你覺着有啥不對?”
“而且,咱當初爲啥撤裁丞相一職,而後立下內閣這個機構?”
“還不就是受夠了這種鳥氣?”
“而且,一人計短三人計長,咱多安排幾個人,總能抵得過一個吧?”
“如今看來,還行!”
胡大老爺理所當然的點點頭。
對於內閣,他是支持的。
這東西比一個宰相位子好太多了。
畢竟宰相就是一個人,運氣好,這宰相行,那自然君臣相佐,可若是不行呢,那就是禍害一方呢!
關鍵是,一個丞相,背後站着的必然是一大羣人!
能登上這丞相之位固然千難萬難,可若是這皇帝要把這丞相給去掉,那也得顧忌頗多才是。
還是內閣好,平素裡幫着埋頭幹活,一旦覺着不對,撤換其中一兩個也不是什麼顯山露水之事。
按理來說,話說到這裡就差不多了。
可朱標這骨子裡的倔性子反倒是激發出來了。
或許是方纔胡大老爺跟朱元璋兩個老登一起嘲笑他的事兒引發他的不快了,他轉頭迫不及待的問道。
“既如此,伯父已然知曉這其中的深意了,那爲何還要弄出個垂拱而治來?”
“若依着伯父這般安排的話,那豈不是你安排那人比之前的丞相權利還要大了?”
“若有心懷不軌之人登臨此位,那豈不是這天下都有傾覆之危?”
朱元璋笑眯眯的衝着胡大老爺挑了挑眉頭,示意胡大老爺趕緊回答。
顯然,這老登不僅打算站在岸上看熱鬧,同時他自己也對這問題非常感興趣。
胡大老爺倒是一臉的坦然。
“此事倒也沒有太子想的那麼簡單,放權也不是那麼容易放的!”
“首先,便是軍權不會放手,且會不斷的攀升軍力!”
“有枕戈達旦的軍方在,那麼皇帝便有了隨時掀桌子的能力!”
“固然真這麼幹的話,到時候會亂作一團,可至少,這朝綱、法紀是亂不了的!”
朱元璋笑眯眯的點了點頭。
對此,他可是深有體會!
爲何他這個開國皇帝能一殺再殺都能天下不亂?
還不是因爲軍中威望高不可攀,同時內外均有大軍嚴陣以待?
你小子可不知道這裡頭的味道啊!
胡大老爺也沒在意朱元璋的嘚瑟,反而豎起兩根指頭,笑眯眯的繼續說到。
“其次呢,按照老夫的設想,這首相,哦,就是老夫爲這位子定下的名字,乃是五年一個任期!”
“任何人最多待上兩個任期也就是十年。”
“而其中,每年年終,不僅要對整個朝堂一年的工作進行審覈,還要對未來一年的工作進行安排。”
“尤其是那未來一年的工作,那可是要定下相應的任務的,完成了,自然有褒獎,可完不成,可是要問責的。”
“甚至若是造成了重大問題,那說不定還得提前下臺呢!”
“而到了每五年一期的交接之時,那審覈不僅更加嚴格,同時還有其他競爭對手挑錯!”
“那麼,這位在任的首相,這幾年時間,不得跟拉磨的驢似的,拼了命的幹活?”
朱元璋爺倆這會兒一張嘴徹底合不攏了。
尤其是朱元璋,他不僅驚駭莫明,同時也是兩眼放光啊。
這種變着法的讓臣子當牛馬可勁兒幹活的手段,他可太喜歡了。
雖然他沒打算在撤裁了宰相之職後再弄個更加厲害的首相出來,但這種手段,他似乎可以借鑑一二啊。
朱標同樣兩眼放光。
倒不是別的,是他認爲,這種每年年末安排總結和來年計劃的事兒,似乎很有道理啊。
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借鑑一二?
“伯父,您方纔說的這每年年終總結和計劃,這裡頭可有什麼說頭?”
“還有方纔你所說的五年一任期,爲何一定得是五年,這裡頭又有何說法?”
“還望伯父不吝賜教啊!”
胡大老爺滋溜喝了口茶,而後纔不緊不慢的說到。
“每年的總結既是對一年工作的收攏、回顧,同時也是查漏補缺。”
“最重要的是,對於皇帝和首相來說,藉着這個機會,讓各地的知府都清楚,朝廷這一年的發展究竟如何,他自己的轄區發展究竟如何?”
“同時,最重要的是,他轄區的工作,是不是能跟得上朝廷明年的計劃!”
“至於說爲何五年一個任期,那是因爲任何長遠的計劃,五年時間總能看出點端倪來了吧?”
“那既然五年過去了,那總得有個交代纔是。”
“如此一來,功過是非可不就是擺在了明面上?”
朱元璋和朱標爺倆聞言樂了。
這事兒好!
等於在官員背後抽起了鞭子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