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

這段時間來,北平和南京來往的驛件還真的不少,就是八百里加急也連着出了好幾次。

連驛站的驛卒們都在罵娘,前些時日裡,大軍出塞,征伐北元八百里加急都沒有這麼多,怎麼等到戰事結束了,又冒出來這麼多快件。

壓根就不讓人過的安生點!

也不知道北平又發生了啥事,總不會北元又有什麼異動?

太子朱標收到朱元璋的召喚,匆匆趕往宮裡,面見朱元璋。

一路上他也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麼事,會這麼急,難道北元降人的處理出了什麼差錯?

等看到朱元璋的時候,老朱手裡有三五份北平來的奏報,朱元璋已經是看完了的,面上平靜,看不出喜怒。

朱元璋先行做着批示,讓朱標在一旁靜候。

等到朱元璋批示完這幾份奏報後,才擡眼看向朱標,說道。

“太子識人不明啊!”

朱標心裡咯噔一下,這是出什麼大事了?怎麼就會說他識人不明?難道降兵的安排真的出了什麼事?

黃子澄等人沒有按自己的吩咐,只是監管,而是直接插手降兵處理嗎?

太子朱標心思一片繁雜,看着朱元璋,腦門上都見汗了,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畢竟他還沒看過這些報告,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朱元璋倒也沒有再多苛責他什麼,只是問道。

“太子,方孝孺等人主張朝廷發錢發糧,安撫北元降兵,幫他們在草原安居樂業,沐浴皇恩,讓其他蒙古部族主動歸附,從此邊境安寧,對他們這樣的策略,你怎麼看?”

朱標很是無奈,這策略和之前北平方面遞交上來的策略相差何止一籌,但方孝孺等人畢竟是自己的臣屬,只能含糊道。

“這個治國當以仁義爲先,他們這麼想也不能說有錯,只是有些迂腐了。”

朱元璋冷笑道:“有些迂腐?何止是有些?”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上一個這麼厚待蠻夷的是唐宋,唐朝的安史之亂,宋朝給了歲幣,偏居河南,都沒落到什麼好,可見蠻夷的德性也就這樣了。”

“現在國內甲兵百萬,也都是一路征戰而來的精兵強將,我自然是不會怕他們,但是你性子仁厚,恐怕不好處理這些蠻夷,所以我想着在我死前能處理就處理了。”

“本來嘛,北平方向給的這些策略已經很完備了,可是你派去的這些人偏偏想要搞自己的那套,關鍵是又比不過北平的方案,要真按他們這樣做,以後邊境就永遠不會安寧了!”

“爲大明作戰的將士們還沒進行封賞,就要厚待敵人,這豈不是讓將士們寒心?以後還會有誰,爲大明作戰?”

朱標訥訥不言。

朱元璋又丟給朱標一份奏章,不待朱標細看,就又開口說道。

“若僅是如此,也就罷了,可看看他們,又在北平城裡做什麼宣講,結果一口氣全被人打了,這背後要是沒人縱容,絕對不可能!

但現在,也不要再進行查處,只能私底下用些手段,不然你這個太子就真的要和北地的百姓們離心離德了。”

朱標大吃一驚,他此前壓根不知道,他派去的東宮臣屬們被打了,這下朱標也是心亂如麻。

朱標急忙追問道。

“父皇,他們傷勢不嚴重吧?”

朱元璋似笑非笑的說,“出手的人還是挺有分寸的,傷得都不重,就是臉面,嘿嘿。”

朱標更覺得委屈了,這都什麼事呀,把他的臉打的啪啪響。

朱元璋不知道想到什麼,更加生氣了,很是失望的說。

“你那個同門方孝孺,我本來還覺得他人品方正,就是欠缺了點庶務上的磨練,要不然也不會答應你,把他跟着你的那些屬臣派過去。

結果,就現在來看,是我看錯他了,爛泥扶不上牆!沒能力,就是沒能力!

包括你的那些屬臣,也是一樣的,此次回來就不要再入你的東宮了,全部趕回去教書好了。”

“倒是你手底下的那個黃子澄還不錯,能力說得過去,可堪一用。”

朱標臉色大變,朱元璋這話,等於直接判了方孝孺和朱標的這羣東宮屬臣們死刑。

朱元璋在位一天,他們就別想出頭做官,即便是等到他朱標繼承大統。

有道是居三年不改父志,還是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法啓用他們,就是啓用了,這麼大一個污點,不會有人裝作看不到,也就是說方孝孺和這些屬臣們的仕途已經結束了。

“父皇!”朱標想要替他們求情,不管怎麼說,都是他東宮的臣屬,平日裡自己雖然有些厭煩,但也沒想過把他們全部弄成這樣。

朱元璋擺了擺手,不讓朱標繼續說下去。

“我留他們一命就不錯了,提的意見是禍國妖言;辦的這些破事,讓皇室威嚴有失,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都想把他們全砍了!”

見到朱元璋的態度如此堅決,朱標也沒什麼辦法了,只能在心裡跟他們說聲抱歉,等到他們回京,朱標還是會好好照顧他們的,該安撫的還是要安撫。

等到朱標退了出去,朱元璋才更是憂心的嘆了口氣,他這樣處置方孝孺他們自然有他們辦事很讓老朱失望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事朱高燧摻和進去了,朱元璋接到錦衣衛的密報,把朱高燧在整件事裡的作用,說的很明白。

他肯定是沒法下手處理朱高燧的,到底是親孫子,甚至因爲這個對方孝孺更添了一份怨念,覺得方孝孺過於廢物,連個小孩都鬥不過。

朱元璋現在看到朱標身邊這麼多無用的廢物,對未來朱標繼位的事,就很焦心。

朱標的威望夠了,能力也夠了,但是耳根子軟,身邊又有這麼多不能成事的人,大明的未來,還真不好說了。

……

北平,密雲大營。

東宮的這些臣屬,已經收拾好東西,準備回京了,黃子澄和方孝孺和他們一一告別,只希望他們接下來能一路順風。

來時一共三四十人,到現在就只剩下黃子澄、方孝孺和李景隆三人了,其中李景隆還不太願意和黃子澄他們站一塊。

黃子澄現在也只能聽之任之,只要李景隆現在不影響大局,他也懶得再去管人了,畢竟他們出了這麼大簍子,能怪李景隆不仗義嗎?

黃子澄現在也是爲太子感到揪心,北平城出了這麼大事,東宮臣屬被打,這事是瞞不下來的。

現在關於方孝孺這些人當初的言論,也是傳的到處都是,最近軍營裡已經有很多人,看黃子澄不順眼了。

說不定,已經有不少人認爲太子假仁義,不愛惜士卒,反而關懷蒙古人。

一旦出現這樣的想法,太子的人望在北地就沒了,可是話是方孝孺等人自己說的,也沒人逼他們。

他們作爲太子的臣屬,那就不要怪別人把根源定在太子身上了。

就是黃子澄心裡明白,太子也明白,這事純粹就和他沒關係,但其他人眼裡就不是這回事了。

這次朝廷上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風波來,恐怕又會有不少人會被調到北平了。

事情是在這發生的,肯定和這裡的官員和豪強有一定關聯,總要把官員換上一批,再整頓下北平,至少不能在這醞釀對太子的不滿。

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260章 兼併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98章 背水一戰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83章 瞭解農事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71章 教子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142章 婚事第274章 易儲(上)第160章 剖析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171章 教子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24章 紅薯面世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28章 一株千金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228章 解惑第174章 藍玉的苦心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27章 吃紅薯的壞處第136章 到北平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245章 狗咬狗第304章 一舉多得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278章 郢國公第272章 瘋了第323章 何棟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278章 郢國公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303章 議洛陽第134章 離京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45章 生鐵到位第357章 膽戰心驚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135章 平亂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65章 大婚(下)第346章 案情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49章 第二份大禮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178章 治療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42章 門下走狗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72章 整容藥水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126章 閒暇第94章 限量售賣第142章 婚事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94章 限量售賣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172章 有喜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273章 事態擴大
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260章 兼併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98章 背水一戰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83章 瞭解農事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71章 教子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142章 婚事第274章 易儲(上)第160章 剖析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171章 教子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24章 紅薯面世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28章 一株千金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228章 解惑第174章 藍玉的苦心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27章 吃紅薯的壞處第136章 到北平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245章 狗咬狗第304章 一舉多得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278章 郢國公第272章 瘋了第323章 何棟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278章 郢國公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303章 議洛陽第134章 離京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45章 生鐵到位第357章 膽戰心驚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135章 平亂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65章 大婚(下)第346章 案情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49章 第二份大禮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178章 治療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42章 門下走狗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72章 整容藥水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126章 閒暇第94章 限量售賣第142章 婚事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94章 限量售賣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172章 有喜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273章 事態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