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案情

這些將領們被朱棣訓斥的滿頭冷汗,更是不知所措的呼啦啦跪了一片,大氣都不敢喘。

恰逢此時,有太監前來通報,刑部和都察院的人前來面聖。

朱棣意味不明的笑了笑說道。

“看看人家,反應多快啊!”

衆將都暈暈乎乎的,還是眉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沒等他們疑惑多久,刑部左侍郎呂震,右都御史鄭賜都跑到這裡面見朱棣了。

朱棣冷這一張臉問道。

“你們來朕這做什麼?”

呂震有些尷尬的拱了拱手說道。

“陛下,剛纔刑部收到洛陽府尹的彙報,集市上出現了一樁當街殺害收稅小吏的案子,但因爲牽扯到原燕王三衛的將士,我等不敢擅自決斷,所以請求陛下聖裁。”

他這話說完,另一邊的將領們有些騷動了起來,原燕王三衛的人?

那不是朱棣的鐵桿手下嗎?怎麼會被人當街殺死了?

這到底是誰,這麼大膽?

也怪不得剛纔朱棣會那麼生氣了,這可是朱棣的一大基本盤,現在有人這麼當街殺了,不是斥裸裸的挑釁朱棣嗎?

朱棣冷淡的聽着呂震的說辭,不置可否。

他之所以先將五軍都督府的這幫將軍們喊來,就是想看看他們到底有沒有牽扯其中。

經過剛纔那番恐嚇,朱棣算是看出來了,這羣人都沒有牽扯到這件事中,恐怕連前因後果都不知道,更不可能是他們內部相互傾軋。

倒是這些文臣,來的速度也太快了,看來這事恐怕跟這羣人脫不開干係。

“那在你們看來,此事該如何處置?”

朱棣沒有先說自己的意見,而是反問殿中的呂震和鄭賜。

呂震有些爲難,不過還是咬咬牙說道。

“啓稟陛下,死者畢竟是原燕王三衛的人,跟着陛下走南闖北,隨後因爲年紀大了,被調到五城兵馬司榮養,這代表了陛下重視舊部,既然此人被人當街刺殺,正該嚴懲死者,明正典刑。”

“不如此,不足以安撫人心。若是查處有同黨,也應一併處理,從重從快!”

不得不說,呂震的這個方案深和一邊的燕王府老人們的心思,他說完之後,鄭亨就站出來鼓譟道。

“陛下,臣覺得呂大人的方案極好,就該這麼做!”

有了鄭亨帶頭,還有幾名將領也陸陸續續站出來附和。

不過張玉、朱能等重將都沒有出聲,他們比鄭亨這些人考慮的更多一點,不覺得朱棣把他們先喊來訓斥一頓,就爲得到這樣的結果。

至於那些原來五軍都督府的老人們,也沒有做聲,這樣的事實在不適合他們插嘴,特別是徐輝祖等原來開國的功勳之後。

畢竟這關係到原來的燕王三衛,他們在這上面插嘴,在不知道朱棣的心意的情況下,很容易給自己招來禍患。

按理說,既然文臣們這麼說了,武將中也有人贊同了,朱棣作爲皇帝,就應該答應下來了,可朱棣偏偏沒有這麼做,一直不開口答應。

眼看氣氛有些僵持,就是本來還在鼓譟的鄭亨也發現有些不對勁了,慢慢收了聲音。

何秋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平靜的說道。

“呂大人,您也說了這件案子比較複雜,你們刑部一時難以決斷,既然如此,那就更應該把問題查個清清楚楚。”

“在這裡,我有幾個問題想問呂大人。”

“第一點,這名死者究竟是不是燕王三衛的人?

第二點,他到底做了什麼,被人當街殺死?

第三點,殺他的人,究竟爲什麼要殺他,偏偏不殺別人,就要殺他?

若是上述三點都弄不清楚,這案子豈不是要被判成冤案了?”

說完,何秋盯着臉上帶着些蒼白的呂震,意味深長的說道。

“雖然陛下看重燕王三衛的老人,但也絕對不會一味地縱容、袒護,陛下肯定是會一視同仁的,只是這其中的內情,恐怕是需要好好查一查了。”

說完之後,也沒理會其他人,何秋又默默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閉目養神了。

朱棣一錘定音。

“何秋說的對,朕看這件事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務必要將死者的身份查清楚,同時將殺人者帶到金殿中,朕要親自審問。”

朱棣將現在接手了錦衣衛的紀綱喊進來,專門令他查探背後的事情。

大概誰都不會想到,本來只是死了一個小吏的事,居然鬧得朝野上下人盡皆知,幾乎大明中樞的所有部門都被迫加速運轉了起來。

事情查的很快,沒等一兩個時辰,紀綱就親自回來彙報。

“陛下,死者張武確實是原來燕王三衛的,在陛下赴京的時候,跟隨陛下南下。

當時年紀就有些大了,到了後來軍制改革,張武就退出軍隊,轉任當時京師的五城兵馬司的差吏,算是朝廷將他養起來了,也不用他負責具體的事務。”

朱棣雖然早有預備,但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這原來是他手下三衛的人之一,心中有些失望,開口問道。

“此人當初在五城兵馬司究竟負責什麼?別說他不負責管事。”

紀綱有些尷尬的笑了笑說道。

“本來五城兵馬司只是給他安排了個閒職,但他自己坐不住,主動請求到街面上收稅。當然,這是兵馬司的人告訴臣的,但據臣查探,張武本來就被安排着巡街的。”

“另外……張武此人的風評不是很好,很多人都說他經常自詡爲陛下親信,拿喬裝大,同僚對他的觀感很差。

在街面上,他也經常四處敲詐,勒索商戶,很是霸道,據他的同僚說,他還……”

紀綱遲疑了一下,實在沒敢接着往下說。

朱棣強壓着怒火,冷冰冰的說道。

“說啊,接着往下說,朕要看看朕當初的三衛究竟成了什麼樣子!”

紀綱深吸了口氣說道。

“他還曾多次強奪婦女,侮辱良家,只是因爲他一直說自己是陛下的元勳之臣,就是犯了錯,陛下也不會懲治他,百姓敢怒不敢言。

至於這次被人當街殺死,也是因爲情殺,之前張武欺侮一名良家,當時這名良家的丈夫並不知道,後來還是良家自盡了,她丈夫才知道的。”

“因而對張武懷恨在心,已經盯上他很久了,這次趁着他喝醉,用柴刀將其捅死。”

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41章 朱棣的表演第178章 治療第141章 後續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299章 祭拜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252章 改組錦衣衛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279章 至昆明第140章 影響第305章 遵化(上)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202章 變故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303章 議洛陽第245章 狗咬狗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37章 一香五兩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73章 逛青樓第171章 教子第266章 反響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81章 跟朱棣結盟第37章 一香五兩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29章 爽快人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165章 大婚(下)第153章 考試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321章 黃河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42章 門下走狗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91章 永安公主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241章 大逆不道第33章 阿拉伯數字第354章 刺殺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201章 皇太孫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藍玉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75章 舉鼎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249章 瑣事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324章 永樂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275章 易儲(下)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337章 海上威脅
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41章 朱棣的表演第178章 治療第141章 後續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299章 祭拜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252章 改組錦衣衛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279章 至昆明第140章 影響第305章 遵化(上)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第190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上)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202章 變故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303章 議洛陽第245章 狗咬狗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37章 一香五兩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73章 逛青樓第171章 教子第266章 反響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81章 跟朱棣結盟第37章 一香五兩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14章:收購小麥製造泡麪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29章 爽快人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165章 大婚(下)第153章 考試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321章 黃河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42章 門下走狗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91章 永安公主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241章 大逆不道第33章 阿拉伯數字第354章 刺殺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139章 紅樓問世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201章 皇太孫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藍玉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75章 舉鼎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249章 瑣事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324章 永樂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275章 易儲(下)第271章 鎮定的呂氏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337章 海上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