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

待到何秋走後,鬱新急匆匆的往戶部趕,他不着急不行啊!

這麼多年,戶部已經發生了兩起大案了,郭桓案和空印案,都是對準戶部的。

這次若是太倉真的再出什麼事,他這個戶部尚書絕對逃不掉,特別是他原本居然一點消息都不知道,最起碼一個失職之罪是跑不了了。

戶部下屬的這些十三清吏司搞不好會被朱元璋殺個乾乾淨淨,誰讓他這人最恨別人貪污,佔他的便宜。

到了戶部,鬱新也不說到底出了什麼事,直接喊上戶部下屬所有懂得記賬的吏員,查賬!

現在跑去太倉實地查看是來不及了,但查賬的時間勉強還是夠的。

雖說戶部的這批人沒有何秋身邊的知行書院的查賬厲害,但也是個中高手,查賬而已,倒還難不倒他們。

到現在他們裡面有心的也能感覺出來,這太倉怕是出了大問題了,要想不被牽連進去,現在拼命查賬纔是出路。

夜半三更,戶部燈火通明,鬱新手下的吏員總算是把太倉的賬查清了。

“大人,我們已經查完賬了,太倉的虧空有二十萬石糧食。”

鬱新皺了皺眉,這和當時何秋的說辭略有不符啊?而且只有這麼多虧空,很容易就能平賬,他壓根不用這麼着急啊。

“就只有這些嗎?不會是你們沒查出來吧?”

來彙報的那名吏員嘿嘿一笑,說道。

“當然不止如此,大人您細看下。”

鬱新定了定心神,接着往下看,結果就看到了讓他震驚的東西。

“什麼?!有些倉裡全是陳糧?!所有新糧平白無故的少了兩百多萬石!”

“這和太倉送來的數據差距也太大了吧!而且最近不是剛進倉一批糧食?這些算上了嗎?”

那名吏員點了點頭說道。

“新進倉的數據我們一併算上了,就是這樣還少新糧兩百萬石。這種事,關乎我們的身家性命,誰也不敢怠慢啊!”

接着這名小吏有又着臉說道。

“軍倉的數據我們也覈算了,太倉出事最嚴重的的就是這些軍倉,其他的倉庫大都是出現一點虧空,有些少批陳糧,沒有軍倉那麼嚴重。”

“當然,也可能是這批人還沒有完全把網長到整個太倉體系。”

鬱新聽的頭暈目眩,久久失語。

太倉的問題比何秋說的大多了,這麼大規模的陳糧代替新糧,絕對不是倉庫看守的小吏能做到的,這背後一定是有人在操縱。

而且肯定不會單單是這少了兩百萬石新糧的問題,賬本上的東西可比實際小多了,賬面上有這麼多問題,太倉的倉庫中問題肯定更大!

當年的郭桓案,郭桓作爲戶部侍郎,硬生生織出來一張大網,遍佈中樞各個部門,貪墨糧食兩千四百萬石!

而且戶部一般不出案子,一旦出了,朱元璋肯定是要一查到底的。

可是一旦決定查下去,誰也不知道究竟能查到誰身上,就像這次,掌管軍倉的是王弼。

是他個人貪污,還是有人打着他的名頭貪污?這背後牽扯多少勳貴?有沒有藍玉等人牽扯進去?

這些都是未知,但是可能性一點也不小。

事已至此,鬱新已經沒有退路了,不知道是哪個缺德的,把這事捅給錦衣衛的。

鬱新也不是傻子,他能看出來何秋一點都不想沾這個案子,但是別人把舉報信都送到他們衙門裡了,何秋不碰都不行。

鬱新也挺佩服背後的人的,何秋是朱棣的女婿,王弼是東宮軍方巨頭,逼着何秋捅破這事,實在讓人浮想聯翩啊。

難不成有人想挑起奪嫡之爭?可燕王看着不像有奪嫡的意思呀?太孫封了兩個王叔到北平一帶,分割燕王的實力,他都沒有上書抗辯。

難不成是比燕王再小一些的皇子們乾的?

鬱新心亂如麻就待在戶部,等到天亮,匆匆找上何秋,兩人攜手進宮面聖。

鬱新顯然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思,去見朱元璋的,太倉出事,她作爲戶部尚書是撇不清責任的。

何秋作爲錦衣衛指揮使也一樣,這麼大的事,之前沒有收到一點消息,還要人把舉報信送到他手裡才知道。

換句話說,這兩人現在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何秋也是心神不定,王申向他通報,鬱新接到消息就去了戶部衙門,期間沒有接觸其他人,他應該是和這事沒有關係的。

另外,夜裡遞信的人到現在都沒查出來,京城太大了,何況是夜裡悄悄遞進來的信,誰也不知道是誰送過來的。

朱元璋得到鬱新和何秋兩人攜手請求面聖的消息還有些奇怪,他們兩個怎麼走到一起的?

把兩人喊進來,就看到這兩人臉色都不是很好看,朱元璋很奇怪的問道。

“你們兩個有什麼事嗎?”

鬱新和何秋都縮着腦袋,把手中的奏摺遞給邊上的太監,一句話都不敢說。

這些朱元璋感覺怕是出了什麼大事了,鬱新也就罷了,何秋可不像是這麼膽小的人。

從太監手裡接過奏章,先挑起鬱新的看,漸漸地,朱元璋的臉色就黑了下來。

隨後一言不發,拿起何秋的奏摺,也是一件事,但還提到有人深夜遞信。

也就是說,錦衣衛之前也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朱元璋怒氣衝衝的放下兩本奏摺問道。

“鬱新!太倉新糧和陳糧差異如此大,究竟是怎麼回事!”

鬱新滿頭冷汗,小聲說道。

“依臣來看,只怕是有人倒賣新糧,以此牟利。市面上新糧陳糧價格差距很大,存放五年的陳糧,就是太倉每年也會銷燬很多,因爲這時候糧食已經放壞了,基本吃不成了。”

“此事臣身爲戶部尚書,難辭其咎,願任陛下處置。”

鬱新也很心細,不敢說太倉實際情況恐怕更爲嚴峻,這事算是他的推測,萬一賬目和實際能對上呢?

那鬱新身上又少不了一個胡言亂語,污衊同僚的罪名。

第100章 大明第一IP第43章 批命第321章 黃河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238章 孔府拿人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98章 背水一戰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165章 大婚(下)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37章 一香五兩第88章 秋闈將至第319章 陝西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53章 真香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54章 殺字令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354章 刺殺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8章 一株千金第241章 大逆不道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310章 民間疾苦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330章 講學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160章 剖析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02章 變故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140章 影響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60章 兼併第359章 線索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100章 大明第一IP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202章 變故第20章:殺雞儆猴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267章 藍玉進京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28章 一株千金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359章 線索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292章 一年第76章 公子請進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26章 閒暇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70章 煤炭第232章 孔家的問題第345章 打臉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19章:飢餓營銷第155章 演練之後第47章 成了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23章 天子守國門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64章 圖窮匕見第47章 成了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200章 一查到底
第100章 大明第一IP第43章 批命第321章 黃河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238章 孔府拿人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98章 背水一戰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165章 大婚(下)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37章 一香五兩第88章 秋闈將至第319章 陝西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53章 真香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54章 殺字令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354章 刺殺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8章 一株千金第241章 大逆不道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310章 民間疾苦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330章 講學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160章 剖析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360章 貪贓枉法的御史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02章 變故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140章 影響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60章 兼併第359章 線索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100章 大明第一IP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202章 變故第20章:殺雞儆猴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267章 藍玉進京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28章 一株千金第246章 燙手山芋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359章 線索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292章 一年第76章 公子請進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26章 閒暇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70章 煤炭第232章 孔家的問題第345章 打臉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19章:飢餓營銷第155章 演練之後第47章 成了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23章 天子守國門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64章 圖窮匕見第47章 成了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200章 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