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高務觀,寧王背後的內閣大臣,這天下是朱氏仙族的!
京城,恭王府,大廳之中。
“明遠,老六他們秘密集會,此事你怎麼看?”五皇子恭王朱載淳手裡剝了一顆葡萄,送入嘴裡,擡手對丫鬟示意,送給客人。
左手第一排的椅子上坐着一名身材微胖,濃眉大眼,與高拱有六七分相似的中粘人。
高務觀,字明遠,乃是內閣大臣,高拱之子。
不同於徐階之子,專精於仙工一道,且爲人執拗迂腐不知變通,也不同於張居正之子張敬修一般沉穩睿智,儒雅氣質讓人信服。
高務觀則是在內閣二代之中,素來以圓滑著稱,沒錯,就是圓滑!
其實誰也沒想到,性格耿直,脾氣火爆的高拱,高肅卿之子,竟會是個圓滑市儈之人。
“謝王爺。”高務觀笑着微微欠身從丫鬟手中接過葡萄,同時還不忘輕拍了拍丫鬟的小手,然後小心翼翼的將葡萄放在桌上,這才坐好。
恭王看着高務觀這一套,則是在嘴角掛起一個饒有興趣的笑容。
他的師傅如今是高拱,高拱閉關前既然能讓他這個外界名聲不怎麼好的兒子留在自己身邊,那就說明此人自有其過人之處。
這些天接觸下來,他也對高務觀有了全新的認知。
如果非要給他一個評價的話,那就是笑面虎。
處處圓滑,處處市儈,又不可以處處藏拙,這種人,如果不是單純的小人,那便是大才。
高家已經跟恭王府綁死了。
高拱是絕對不會在這種事上出紕漏的。
更何況,如今這九龍奪嫡的場面,旁人此前看不出來,高拱這些老傢伙在閉關之前會看不出來?
所以恭王朱載淳對高務觀也是很倚重的。
“王爺,在下以爲,您的機會來了。”高務觀先是不慌不忙的將嘴裡的葡萄皮吐到手心,然後擡頭笑眯眯的開口說出一個讓朱載淳一愣的話來。
不過恭王卻是沒有急着開口詢問,而是靜靜等待着高務觀說話了。
“敢問王爺,除了安王之外,其餘七王如何評價?”高務觀自信的開口詢問。
當然了說話間還不忘又吃了一顆葡萄。
聽到高務觀的話,朱載淳頓了頓,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幾個兄弟,然後道:“老六,沒什麼底蘊實力,母族雖出身江南書香門第,卻自詡清高。”
“其母族可以說是清流中的清流了。”
“也因此,老六的身後,除了翰林院的幾個清流,督察院的一個叔叔,根本沒有什麼支持者。”
“不過老六此人,將兄長的職責看的很重,”說着,朱載淳不由發出一聲輕笑,道:“兄有弟恭這個放在他身上,倒是極爲貼切的。”
“不過,他心裡也是有這一些野心的,但又很礙於面子,怕人說他兄弟鬩牆。”
“也因此做起事來束手束腳,”說着,朱載淳搖頭,甩下一句評價,道:“難成氣候。”
“呵呵,定王殿下,確實爲人友善。”高務觀笑着附和了一句,卻是沒有接後面的話。
不管怎麼說,定王朱載澤那都是皇子,五皇子恭王身爲九王中的老大可以這麼說,但他一個做臣下的,如果當着皇室的面調侃皇室可就不應該了。
“老八此人,脾氣火爆,莽夫一個,做事又極端,再加上其母妃出身是錦衣衛一個副千戶家庭,也因此,仙武衛和錦衣衛內倒是有些支持者。”
“不過,仙武衛跟錦衣衛是父皇直屬,陸炳也不會允許他麾下之人蔘與皇家家事的。”
“因此,老八也註定成不了氣候,”說完,朱載澤略一沉吟,竟是直接跳過了九皇子寧王朱載泓,轉而道:“老十此人,母族出身商賈,家族生意遍佈了全世界,主要勢力都在修仙界。”
“朝中勢力反而少的可憐,不過也摸不準他背後有所隱藏,算是個可塑之才。”
“然後是老十一朱載煜,以及老十二朱載昭,這二人母族出身平凡,朝中勢力支持者有限,因此二人根本沒有稱霸的野心。”
“所以,這二人都投靠了老十三,朱載熙。”說到十三皇子朱載熙的時候,恭王的語氣也不由的凝重了起來,道:“老十三的母妃是溫貴妃。”
“他的母族是四川東川土司家族。”
“不僅如此,自從溫貴妃誕下皇子後,大明境內好多大的土司家族,都與東川家族來往密切。”
“雖說如今的土司家族早已不復當年之盛況,不過他們數十年的經營,在個都指揮使司下轄的衛所,乃至於五軍都督府中也有勢力。”
“這些土司家族,如今看來,已經是鐵了心想要支持老十三,不可忽視!”
“不過老十三唯一差的就是輩分太小,可如今的大明仙朝,皇權更迭早已不能用以前,立長不立賢那一套來衡量了。”
“只要能力足夠,誰都有可能成爲太子!”
高務觀見恭王將除了安王和寧王之外的其他六王分析的透透的,不由滿意點頭。
“王爺,您似乎漏掉了一個人。”高務觀再次開口。
“你說的是老九,本王自是知曉。”提到寧王朱載泓,恭王眉宇間第一次出現沉凝之色。
“老九此人,除了出身不好外,其他的,不論是本命,又或者是父皇對他的讚許都不凡。”
“而他似乎也早就看開了,始終保持中立,不過,我總覺得他並非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寧王的本命啊,”高務觀也是微吸一口氣,感慨道:“乙木蛟龍,只要能捕獲一頭真龍當作本命物,那麼他的本命遲早會化蛟爲龍。”
“如今的大明,本命萬千,可真正與神話傳說這一級別的本命,只有寧王了。”
“不過殿下,”說着,高務觀語氣突然認真,“我現在可以明確的告訴殿下,除了安王之外,您真正的對手,就是寧王殿下!”
“怎麼說?”聽到高務觀如此認真的語氣,朱載淳目光一凝,沉聲問道。
“基本可以確定,他的背後或許有一個內閣大臣在支持,至於是誰還不確定。”說着高務觀手一揮,儲物袋中飛出一卷卷宗,飛向朱載淳。
“這上面記載着,家父對諸王以及背後勢力的研究,除了安王的勢力人盡皆知,無需考慮外,其他六王的勢力與殿下了解的沒什麼誤差。”
“唯獨寧王,父親觀察了很久,此等人物,生於皇家,肯定不會甘願平凡。”
“最後,還真讓家父尋到了一些蛛絲馬跡,寧王對外宣稱,甘願當一個閒散王爺,因此酷愛豪華飛梭,遊覽天地,這些年接觸的人更是不少。”
“甚至他自己,還在海外諸布政使司,成立了不少探險公司,收攬很多散修,探索此方天地。”
“近些時日,更是對域外文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然這些都是表面,但背地裡卻是越挖越深,他所結交的海外諸多散修,出身都不凡。”
“雖然他結交的都是靈石修煉者,可這些人都是一些小家族的嫡系繼承人。”
“或許在我們看來,這些人毫無用處,畢竟海外諸多布政使司,大權一直都在那些頂尖家族手裡,”說到這裡,高務觀不由深吸一口氣,“若是某天有人扇動這些小族動亂……”
“屆時,海外諸多布政使司必然大亂!”
“海外各個家族的情況所有人都知道,就拿不列顛布政使司,如今的布政使乃是薩瑟蘭家族的理查德·薩瑟蘭。”
“此外,就是此前英國議院的幾大家族。”
“按照一朝兩制,只有這些家族修煉,可以使用正常靈物資源,其他人只能用靈石。”
“可是愚昧者衆多,但終究有清醒者。”
“這些小家族心中必然不甘心,他們之所以沒有反抗,不過是因爲缺少一個機會。此外,自然就是因爲朝廷律法他們不敢觸犯。”
“若是這時候有人給他們一個機會,那麼他們會不會推翻舊家族,爲自己爭取利益?尤其是在這個人還是王朝皇子的情況下!”
“可是偏偏,寧王殿下結交的人,都是來自海外諸多布政使司,在某一地有着不俗影響力的小家族。如此連成片的勢力,可見他背後繼續的勢力有多龐大!”
“嘶!”聽到這裡,恭王朱載淳也是不由輕吸一口氣,道:“你是說,老九他要圖謀海外布政使司?將海外納入囊中?”
“結果上看,卻是會如此,可過程就未必了,”高務觀說着,嘆了口氣道:
“外界說是九龍奪嫡,可我們心裡都清楚,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其實九龍奪的不過是一個潛龍騰飛之機罷了。”
“而事實上,太子之位的爭奪,遠遠不是這個時候,”說着,高務觀語氣一頓,道:“臣說一個犯忌諱的話,還請殿下勿怪,未來太子之位是否會落到諸王身上也未可知。”
“所以,大家爭的,都是未來入場域外的資本罷了。”
“可是現如今,諸王的勢力比對,安王自是不必說。”
“殿下身後有我高家,以及南京三分之一的官場、商人、修仙界,海外各大布政使司,掌控一方的部分家族勢力支持。”
“因此,您本身就是一條潛龍,完全沒必要去跟其他人爭,安王同樣的道理。”
“因此,他們纔會拉上嚴黨、徐家、等衆多家族,拖延時間。”
“因爲安王殿下本身就是一條潛龍,域外戰場開啓,他隨時可以入場。”
“如此一來,九龍奪嫡,確切的說潛龍之爭,兩方勢力已經明確,只剩下第三方了。”
“第三方勢力是誰?”說着此時高務觀臉上的圓滑市儈之色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坐鎮千里之外,卻可運籌帷幄的自信之色。
“第三方勢力是除了你跟安王之外的七王,如今的七王可以說是看似聯合,實則是一盤散沙,這點寧王殿下必然看到了!”
“因此,寧王殿下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利用這次所謂的九龍奪嫡,淘汰七王!”
“之後,他會成爲你跟安王之外的第三方勢力。”
聽完高務觀的一番話後,恭王朱載淳沉吟良久後,道:“那你覺得他會怎麼做?”
“大明境內,安王聯合諸多中立勢力抱團取暖,同時還有您在虎視眈眈,”高務觀說着,眸光閃爍,道:“他會讓其他人放棄大明境內的地盤,將諸王引入海外。”
“以他在暗中接觸的那些小家族,故作配合諸王,讓諸王在海外互相爭鬥。”
“等到諸王,把海外諸布政使司攪得翻天覆地,不可收拾的時候,他便會收拾殘局。想來,這就是未來十年的真正走向了。”
說完,高務觀也不廢話,接續道:“殿下,或許我們可以與寧王合作一二。”
“合作?”聽到這裡,恭王朱載淳一怔,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與寧王裡應外合,我們得到諸王在大明的剩餘勢力。”
“而寧王將諸王引到海外,讓他們大鬧十年,父皇出關必然會問責。”
“如此一來,諸王將退無可退……”恭王能得到高拱看中,自然不會是什麼愚笨之人,當即明白了高務觀的想法。
“可是,九弟會跟我們合作……”話剛說一般,恭王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看着同樣笑起來的高務觀,道:“由不得他不合作。”
“殿下英明!”高務觀再次恢復油膩市儈的圓滑模樣,笑着送上一記馬屁。
見他如此,恭王不由在心中無語。
他實在是無法想象,高拱如此耿直火爆之人,被他最看中的長子竟如此諂媚。
“對了,”突然,恭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開口道:“你方纔說,九弟的背後也有內閣大臣,如今看來,他能在海外有如此謀劃和勢力,身後確實有一個內閣大臣無疑了。”
“可知道九弟身後的人是誰嗎?”
“唯一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身後確實有人,要麼是徐階徐閣老,要麼是趙貞吉,趙閣老,”說着,高務觀搖了搖頭道:“不過,等到海外諸王戰爭開啓後就知道了。”
“因爲內閣諸多派系中,幾乎所有人閣老都在海外諸布政使司有支持的家族。”
“一旦寧王殿下開啓諸王之戰,必然藏不住。”
“也只有這些閣老支持的大家族不出手干預,寧王才能暗戳戳的結交這麼多小家族,呵,”說着,高務觀突然發笑,道:
“這就是身後有內閣大臣支持的好處了,如果內閣諸老中,有人支持諸王中的任何一個,也必然能從這些蛛絲馬跡查到寧王。”
“如此說來七弟也知曉九弟身後有內閣大臣了?”恭王朱載淳雖然是在問,但語氣篤定,說着輕笑道:“這個老七,太穩了!”
“確實很穩,安王殿下只需要抱團中立勢力,拖延時間就好,其他的根本不用管。”
“因爲他知道,七王聯合就是個消化,其餘六王註定要爲寧王這條潛龍讓位的。”說着,高務觀感慨道:
“畢竟,張敬修在他身邊啊。”
聽到這話,恭王朱載淳自然知道高務觀爲何突然這麼感慨了。
內閣二代之間,同樣存在着一些暗中比拼的。
畢竟修仙家族可是都要傳承下去的。
內閣諸老是虎狼之輩,他們繼承人自然也是虎狼之輩,虎狼註定了要從龍而生的。
如今,九龍奪嫡,潛龍之爭,何嘗不是他們這些從龍而生的虎狼之輩間的爭奪?
點了點頭,恭王又道:“九弟要吞併海外諸布政使司的勢力,會不會隱形我們……”
“不用擔心,寧王殿下胃口雖然大,但還吃不下這麼多東西。”
“他也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我們,還有安王府,以及嚴黨等中立勢力,願意讓出海外一部分地盤已經夠給面子了,他要是想全吃下去,不現實的。”
“這點,想來他身後的那位內閣大臣也給他提點過。”
“不過以防萬一,我們可以與安王府通通氣,之後與寧王合作的時候也提點一二。”
“他要做這條騰淵的潛龍,我們願意給他讓路,因爲他確實有這個資格。”
“可要是想把不屬於他的肉也吃了,那後果可能會是撐死自己!”
……
九龍奪嫡的本質是潛龍之爭。
如今當初那誕下的九龍,現在已經有兩條潛龍居高俯瞰一切。另外一條潛龍也即將完成蛻變,成爲第三條大明仙朝的潛龍。
不過,這三條潛龍心中都明白,他們的頭上,還有兩條真正的大龍壓着。
一條是看起來勢弱,沒有裕王府強大的景王府,另一條自然是裕王府了。
早在大明仙府成立的時候,景王府世子殿下朱翊瑾就已經佈局天下了。
那些官員、貧民子弟,百家學說,五行八作,修仙界,滲透到了大明諸多勢力深處。
不僅如此,景王府還有軍方的勢力!
各地軍府私兵,修仙家族之間血脈聯繫,利益糾葛,人情關係脈絡,可謂是錯綜複雜。
一旦景王府動真格的,就算是嚴黨也要傷筋動骨,嚴紹庭都不一定能擋得住。
然後是裕王府,人人都知道裕王府除了藉助東林士人培養的嫡系底層官場,以及軍方的勢力,各地的軍府,暗中的私兵。
可是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忽略的,當年仙府開設,景王世子跟裕王世子分別選擇了不同陣營爲班底。
景王選擇了貧民百姓,百家學派,五行八作等等學派子弟,走百姓路線。
而裕王世子朱翊鈞選擇了當時受趙貞吉提出的“聚田削宗”國策影響,日漸式微的大明皇室宗族,這股勢力更爲龐大。
可以說,他們是老朱家作爲除了皇族之外的一個修仙家族存在。單單是皇族這個詞的影響力,就足以讓任何人忌憚。
雖然趙貞吉的“聚田削宗”砍掉了皇室尾大不掉的麻煩,可大明步入仙朝,越發富餘之後,皇族再次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換句話說,皇族再次被養了起來。
不過不再是祖宗之法明確的了,隨時可以廢除那種,養他們的也是裕王府。
可明眼人都知道,皇上沒有干涉,確切的說,是皇上沒打算干涉。
裕王府此舉,深諳聖意!
這就很說明問題了,皇族姓朱,這大明,不論“啓思革新”如何解放思想,終究是朱家的天下,朱氏仙族必須永恆不朽!
即便有一天,朱家的肉爛了,嗯,雖然是不可能的,但意思是一樣的,那這鍋肉也必須要攬在自家的鍋裡。
只是這些道理,不可以言說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