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嚴世蕃:那就獻上爾等的忠誠!
“轟轟轟。”
一列高速行駛的仙軌車廂上,隨着仙軌不斷的穿梭入山體,螢蚌石上微弱的燈光閃爍,映照的車廂裡光芒忽明忽暗。
此時,這間宛若小型會議室一般的,仙軌頭部車廂裡,卻是坐着三個年齡、體型、各不相同的男人,氣氛也莫名的有些凝重。
“我們的事情暴露了。”朝鮮王,李琿嘆了口氣,看着面前坐着的東籲王和暹羅王二人,用標準的漢語沉聲道。
隨着大明仙朝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全世界各國所有人都在學習漢語,而像是海外諸國,比如英國、法國、荷蘭等國,早就已經將漢語視作第二母語,甚至日常交流都用漢語。
畢竟,只要是人,只要是想修仙,想要長生不死,那麼就必須學習漢語。
因爲只有學習漢語才能看得懂仙法。
而漢語,更是全世界的官話,諸國臣民交流,用本國的語言自然很難交流,但若是用漢語的話,那自然就是無障礙交流了。
東籲王,孟罕拉扎二世,是一個體型魁梧,古銅色皮膚的壯漢,鬍子花白,且剛硬,看起來就像是鋼針一般。
一雙深邃的眸子,在聽到朝鮮王李琿的話後,眼底閃過一抹異色。
當然,他是害怕了!
他們的事情,什麼事情?
自然是暗中發展修仙王朝的事情了!
諸國給大明做靈氣工廠,而大明也可以保證他們各國王室一脈,可以發展修仙家族。
不過國王和繼承人這一脈可以使用正常的靈物資源修煉,但絕不允許其他人使用正常靈物資源修煉,這是不可觸碰的底線。
可是他們不但使用正常的靈物資源,發展王室嫡系以外的家族,來擴充家族成員數量,意圖壯大自家的修仙家族,還幫助自己親近的大臣,讓大臣家族也跟着修煉。
這些年,隨着大明內部官員的腐敗,還有地下幫派勢力的滋生,以及靈石生意的龐大利潤,讓他們也跟着沾了不少的光。
他們三國,暗中都發展出了一股不小的修仙大軍,數量少說也有大幾千,小几萬人。
雖然說這些精銳大軍的修爲,普遍都處於練氣一層到二層,絕大多數都只是引氣入體階段,可是他們都修煉了仙武法。
到了如今,嘉靖九十九年,幾十年的發展,仙武法前三層,也就是後天三重的內容,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就算是普通衙門的捕快都能修煉了。
至於先天三層的內容,若是想要搞到,也並不是太難,各都司下的衛所高層就有修煉。
當然,先天境有三層,且每層的內容,保密程度也不同。
大明的衛所內部官職等級,從上到下大概有三個分水嶺。最高的自然是都指揮使司了。
都指揮使司中,設都指揮使一人,正二品官銜,是都指揮使司的一把手。
然後是二把手,都指揮同知,有二人,從二品官銜,協助都指揮使處理事務。
之後的三把手,則是都指揮僉事,設有四人,正三品官銜,負責具體的軍事指揮。
先天三層的全部內容,對都指揮使司是完全開放的,甚至一把手,都指揮使還被允許修煉仙武法的後三層,也就是以武入道的內容。
畢竟,仙武法前三層是後天境,也稱爲後天三重,中三層則是先天境,稱爲先天三重,最後則是以武入道境三層。
以武入道境界有多強,鮮少有人見識過,但大明軍中流傳着一句話,當年的第一批仙武武衛,絕大多數都已經達到了這一層次。
傳聞,就算是練氣後期的修士,手中有法器和符籙在手,面對這一境界的仙武衛,也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否則照面即死。
當然,說的是大明修仙界,那些修爲達到練氣八九層的修士,若是仙武衛遇上同樣修煉仙武法的修士,尤其是軍中高層,想要贏,不但不會贏得輕鬆,甚至會輸。
不過,仙武衛和錦衣衛在大明的地位特殊,一旦出動這兩者的話,證明是高層想要動手,膽敢反抗那就意味着反叛了。
衛所制的第二個分水嶺就是衛指揮司了。
官職由高到低,分別是,正三品的指揮使、從三品的指揮同知、四品的指揮僉事,從五品的衛鎮撫,從七品的經歷,正八品的知事,從九品的吏目。
處於衛所制第二分水嶺的軍中官員,只被允許修來先天三層的內容。
之後,則是衛所制的第三個分水嶺。
千戶所,由高到低大致則是千戶、副千戶、百戶、鎮撫、總旗、小旗、吏目等等。
允許修煉後天到先天的內容。
正是因爲如此大規模的仙武法傳播,也讓諸國,有了接觸仙武法的可能性。
甚至,若是配合靈石,不顧及將士們生死和未來的話,周邊諸國修煉仙武法的速度,雖然不至於超過大明,卻也不可忽視。
而這,也是嚴世蕃之所以會看到諸國有心發展修仙王朝,大動干戈的原因之一!
嚴世蕃,可以說他狠毒、壞,但只要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他腦子轉的比誰都快。
自身和家族,與整個王朝綁死在一起,嚴世蕃可太明白,若是周邊諸國又有了十萬,數十萬的仙武法大軍的話,就意味着諸國,有了可以向大明呲牙的本錢和能力了。
雖然面對如今的大明,不會有半分威脅,可若是再放任其成長下去的話,雖然不足以威脅到大明,但真動起手來也還是個麻煩。
所以,在嚴世蕃看來,必須要火速處理了。
海外諸國,因爲有大明的大軍,還有錦衣衛駐紮,而那些頂尖家族,也只管自己家族發展,賣國賣的很徹底,反而安分至極。
偏偏是周邊這些本該更乖巧,更聽話的蛋丸小國,竟是最不安分的!
所以,在嚴世蕃,甚至是張居正看來,這些小國既然不聽話,那不如抹去好了。
正好能在嘉靖一百年的關鍵點,給他們貢獻那一波開疆拓土的政績。
“聽說,這次給我們下命令讓去南京的是內閣的那位小閣老,嚴世蕃,”東籲王,孟罕拉扎二世,語氣頓了頓,又道:
“只要不是內閣首輔,或者是皇帝下達命令,想必他也不會太過分吧?”
“不錯,”暹羅王,納臘萱拉瑪一世,是個皮膚黝黑,大腹便便,年齡約六旬的老者,聽完孟罕拉扎的話,像是爲自己壯膽一般,欠了欠身,緩聲開口道:
“不管怎麼說,我們也是一國之主。”
“內閣大臣就算家族勢力再怎麼強勢,也不能就地將我等處決了吧?”
看着眼前兩個都在這個時候了,還在自欺欺人的老東西,朝鮮王李琿只覺得心累。
他現在心裡後悔的要死。
早知道當初就不應該被利益蒙了眼,跟這兩個看不清形勢的蠢蛋合作了。不過現在說什麼都晚了,爲今之計還是想好應對之策纔是。
於是李琿只好耐着性子開口道:“嚴世蕃就是內閣首府嚴嵩之子。”
“現在事情鬧得這麼大,你們也不想一想,若是沒有得到內閣首輔的同意,甚至是整個內閣的默許,嚴世蕃就算再怎麼狂妄,他敢讓一國之主滾過去見他嗎?”
“他如此強硬的態度,那就表明,這次絕對要處理我們了,”說着,李琿瞟了眼面前,緊張起來的兩個蠢蛋,搖搖頭繼續道:
“至於說什麼沒有皇帝的允許……呵!”李琿發出一聲自嘲的輕笑,道:
“你們覺得就我等彈丸之國的君主,可以讓大明皇帝親自過問嗎?”
“那可是人間在世仙,就連上帝、奧丁、梵天、還有那什麼宙斯都是他的僕人……”說着,李琿擺擺手,道:“罷,不說這些。”
“總之這一次我們去南京,肯定沒有好果子吃就是了!”
“那你說怎麼辦?”東籲王,孟罕拉扎嚥了口口水看向李琿。
一旁的暹羅王,納臘萱拉瑪一世,此時也收起對嚴世蕃此次召見的不滿和無所謂,下意識的坐的端正,雙眼緊緊盯着李琿。
嗯,相比於李琿,他們二人雖然也是在大明周邊,可終究沒有經過漢家文化的薰陶。
所以不論是城府算計,還是治國,文化底蘊上,都沒有朝鮮那麼向大明看齊。
論心智城府上,跟李琿這個年輕人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李琿,就是他們二人的外置大腦。
“這次去了,先認錯,不管大明說什麼,有什麼要求,都認,絕對不能反駁!”李琿知道自己這兩個隊友是蠢蛋,也懶得拐彎抹角。
“好!”納臘萱拉瑪和孟罕拉扎對視一眼後同時點頭。
見此,李琿點了點頭,也不再說話,這時仙軌駛出隧道,一道刺眼的光芒進入車廂。
李琿看向遠處的曠野,不知道爲何總覺得心中隱隱不安,這次的事情其實說大也大,但想要解決,倒也可以平安落地。
畢竟他們這些小國,向來聽話,就算偶爾因爲一些野心犯了些人之常情的錯誤,對大明來說,稍加懲戒即可,倒也不必大動干戈。
畢竟就他們在暗中發展的那些力量,在大明眼中,說的不客氣一些,屁都不是。
只要到時候去了南京,態度恭順一點,把那位小閣老哄得開心一些。再送上一些孝敬,想來這事,頂多也就是被羞辱一番罷了。
可是不知道爲什麼?
他心裡總是有一種不安。
李琿的想法確實沒錯,這次的事情要是往前推個十一二年,就算大明發現他們在私自發展修仙王朝,最多也就是懲戒一番,不會大動干戈。
可他不知道的是,這次實在是太湊巧了。
馬上是嘉靖一百年,這是個大日子,然後又是羣臣期待的三十年年終獎發放之際。
羣臣,此刻全都想要開疆拓土,趕在年終獎發放之際,增添一筆不菲的政績。
再加上,嚴世蕃在修仙世界,剛經歷了一次折辱。這位小閣老,更是剛剛頓悟,只有大明越好,他嚴世蕃的大仇才能得報。
所以面對他們這些損害大明利益和有損大明權威的國家和人,絕對不會輕易放過。
一切的湊巧都碰在了一起,最終結果嘛,就是滅國了。
南京城,留守司衙門。
嚴世蕃面前的留影石,投影出內閣文華殿內的景象,他正在參與遠程會議。
“我同意張居正的提議,”嚴世蕃率先表態,道:“周邊小國確實沒有存在的意義!”
畢竟是要決定是否吞滅周邊諸國的大事,自然是要內閣所有成員參與,因此嚴世蕃也被邀請在列,而在聽完張居正的提議之後,嚴世蕃幾乎想都沒想直接就選擇了同意。
嚴世蕃會同意這個提議,內閣以及六部等高官,並不奇怪。
嗯,毒蛇嘛!誰不知道這位小閣老的本命就是一條貪婪,狠毒的毒蛇。
這種人看到了利益,那自然是不會放過的。
況且從嚴世蕃當年對待瀛洲島的倭國和倭人採取亡國滅種的激進態度,就能知道若是有了可以吞併周邊小國的機會,他會怎麼做。
不過,滅國不是吃飯喝水,而是要從利益角度出發,權衡利弊,還有後續問題要解決,自然不能聽從某個人的一面之詞。
因此,所有人都朝着嚴世蕃投去一個“請說出你同意的理由來”的眼神。
被所有人注視着,嚴世蕃也不廢話,直接開始闡述自己同意滅國的理由來。
“首先,海外諸國,各個家族無比聽話,他們的民衆和國家,對靈石並不排斥!”
嚴世蕃環視衆人,侃侃而談,道:
“其次,海外靈氣工廠,任意一國,每年送入大明的靈氣工業產物數量,等於周邊小國全年的總和!”
聽到這兩點原因,衆人微微點頭。
嚴世蕃如今兼任戶部尚書,自然知道這些。
至於海外諸國聽話嗎?不見得,不過是因爲海外諸國都有大明的精銳大軍所駐紮。
而且錦衣衛監管的也非常嚴格。
此外,海外諸國那些家族,真的是心裡只有自己,而沒有所謂的家國情懷。
甚至那些家族,還在有意的限制普通民衆,接觸到正常的修煉資源。
都不用大明刻意的去嚴格管制。
對於這些家族來說,他們這些上層貴族和商人家族可以保證正常修煉就夠了。
ωωω.ttk an.c○
至於普通民衆?安心當一個使用靈石修煉的修士,在一個個工廠裡邊爲他們做工,從而讓他們跟大明換取正常修煉資源就好了。
正是因爲這種資本冷血殘酷的意識,所以在大明看來,海外諸國的家族更適合控制。
甚至爲了獎勵海外諸國那些掌控一國的家族,大明還允許那些家族的子女入大明的書院上學,允許他們在大明生活。
如此,這些家族的人,自然就更不在乎本國是如何了?
而且,爲了確保靈氣工廠可以一直開下去,他們對修士和普通人也有比例控制,畢竟,修士的來源,還是凡人。
最重要的是,海外諸國的民衆,似乎也沒有什麼想要反抗靈石的意思。
現如今,他們的生活,早已經超越了過去幾十年的水平,這都是靈石帶來的!
若是每家每戶有人成爲修士,還有很多補貼,至於靈石有毒有害?那又如何?靈石效果好,修煉速度快,帶來的利益難以想象。
對他們來說,這些就足夠了!
況且國家不也在大力推行靈石嗎?
靈石有害?若是一直保證靈石的充足供給,那就無所謂了不是嗎?
對他們來說,使用靈石的修士,每個月都可以領取足夠份額,有時候一年攢下的靈石,還有不少富餘,還能做一些小本生意。
嗯,吃飯一頓不吃還餓呢?三天不吃就會餓死人呢?靈石跟吃飯喝水不是一樣的道理?
誰能說,食物和水,是有害的?
“至於吞併周邊小國,靈氣工廠,還有那些靈石修煉者如何安置的問題,”嚴世蕃環視衆人一圈,冷笑道:“管他作甚?”
“誰說我大明的土地上,就不能出現靈石爲能源的靈氣工廠了?”
“一切照舊,不就好了嗎?”
“我等要的,是一個開疆拓土的機會,以及一個完全在我大明律法控制之下的地域。”
“現在周邊小國,有意發展修仙王朝,說明他們已經生出了反叛的心思。”
“既然他們不聽話,那麼便滅國好了,這些所謂的諸國王室管不好自己的國家,那麼就讓我大明來管。”
“我想,在我大明律法之下,靈石貿易,很快會迎來一次整改。”
“再或者,”說到這裡,嚴世蕃的語氣微微一頓,漠然道:“諸位若實在擔心,靈氣工廠影響到我大明,那便搬遷好了。”
“大明周邊,比如那呂宋小國,還有諸多島國一併清繳,然後將工廠搬過去即可。至於那些靈石修煉者,也全部移過去。”
“如此,清理出來的土地,還能成爲我大明的一些靈倉儲備地。”
“總之,辦法太多了。”
嚴世蕃的一番話說完,文華殿內的衆人,再次陷入了沉默當中。
其實嚴世蕃所說的這些,他們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如此太有傷天和,有傷人和了。
海外諸國,以及他們的民衆,那是明知道靈石有害,卻甘之若飴。
雖然靈石貿易的開啓在他們自己看來,有些不道義,甚至是有傷天和,有傷人和,但總體來說,倒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可是周邊小國跟大明牽扯很深,當然是知曉靈石的危害,並且明白大明此舉對他們來說,長此以往就是亡國滅種的下場。
自然而然的,這些國家的高層,以及民衆都心懷牴觸,甚至暗中積蓄力量妄圖救國。
而這也是周邊小國加起來,每年的靈氣工業產物總和,還不如海外一國之力的原因。
如今大明對其進行滅國,在他們自己看來倒也無可厚非,但畢竟是仙朝上國,行事還是要有所體面,需要師出有名。
現在好了,海外諸國妄圖將靈石引入大明,荼毒大明百姓,這倒是一個勉強的滅國理由,但內閣衆人卻不願做拍板的第一人。
換句話說,那就是張居正的提議,需要有人帶頭同意,並且把利益赤裸裸的說出來,表明就是爲了利益才這麼做的。
嚴世蕃,就是最好,最合適的那個人!
小閣老自然明白這些自詡“清流”之人,當婊子立牌坊的一貫作風,也懶得跟他們計較這些,他此舉最終目的是讓大明獲利。
只要皇上心裡明白,那就夠了!
至於污名?他嚴世蕃擔下了,那有何妨?反正到時候,皇上給我嚴家好處的時候,你們別嫉妒的發狂就好!
“周邊小國的危害確實很大,且狼子野心,”這時,嚴嵩也緩聲開口,道:“但若僅僅是如此的話,稍加懲戒即可。”
“可是我等也要考慮現實的問題,”嚴嵩的語氣溫吞,道:“如今人口暴漲,普通百姓的數量也在激增,大明確實需要增加土地了,不光是靈土,靈倉,還有普通凡俗穀物。”
“此前巨糧危機解決了,如今大明供應全世界的糧食,還有本國激增人口的糧食需求,未來十幾年內,就會表現的吃力了。”
“因此,適當的擴張領土,也是必要的。”
好!這回的理由,更像樣了!
衆人心頭對嚴嵩父子二人很是滿意。
一個給了出兵滅國的理由,一個給了爲國爲民的理由。
如此,這豈不是將他們給逼上了絕路?那他們要是不同意吞掉周邊小國的話,豈不是上對不起社稷,下對不起黎民百姓?
好,好,好,大善!
“我同意嚴閣老的提議!”
六部中,有嚴黨一系之人,一番察言觀色後,明白事情到這一步,裡子面子都有了,也該下定論了,於是當即喊了出來。
“周邊彈丸小國,不思恩情,竟妄圖侵害我大明,確實該滅之!”
“沒錯,一切爲了我大明百姓……”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發言,嚴黨,還有朝中其他派系的人,看到閣老們默不作聲後,也明白其中意思,當即表態。
一時間,文華殿內,羣臣激憤!
等到氣氛漸漸平息下來後,趙貞吉輕咳一聲,道:“如此,也只能苦一苦我等了……若是能爲我大明百姓謀福利,罵名擔就擔了。”
“我也同意!”高拱也表態。
之後,張居正、王崇古、俞大猷、胡宗憲紛紛表態。
“既如此,”裕王跟景王對視一眼,起身道:“那就讓他們獻上忠誠吧!”
而後看向留影石投影過來的嚴世蕃,起身道:“嚴世蕃。”
“臣在!”嚴世蕃神色一怔。
“告訴暹羅王、東籲王、朝鮮王,上交國璽,爲大明獻上忠誠,爲周邊諸國做個表率。”裕王語氣嚴肅,道:
“若是他們表現好,諸國以後便是我大明麾下一方布政使司,他們可擔任布政使。”
“是!”嚴世蕃抱拳拱手!
“胡宗憲、王崇古、俞大猷!”這時,景王也跟着開口,點了三人的名字。
“臣等在!”胡宗憲三人起身拱手。
“命令爾等坐鎮,三千營、五軍營和神機營,隨時待命!”
“是!”三人同時領命。
之後,裕王又看向嚴嵩,道:“嚴閣老,您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此舉,還是要上報給皇上知曉……”嚴嵩話還沒說完,緊跟着衆人腦海中就響起嘉靖平靜如水的聲音。
“朕準了,不過記住,既然做了,那便做的乾淨一些,讓周邊小國全部上交國璽,設立布政使司,國主擔任布政使。”
“皇上?!”聽到嘉靖的聲音羣臣一怔,繼而趕緊行禮。
明白皇上也同意吞併周邊小國後,紛紛跪下,高聲道:“臣等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