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

“依照朝廷現有的情況來看,想要在兩京二十四省全部推行九年基礎教育無疑是不現實的。”

“無論是朝廷儲備的人才,還是資金,還是相關教育資源,都不足以支撐完成全部,乃至一半的計劃。”

“要做,也只能一步步來。”

盧象升緩緩說着如今大明的情況。

的確,大明很大,大明很強,大明非常有錢。

但大明,人也太多了。

大明兩京二十四省,所轄三千餘萬戶,如今大明有口一萬萬六千餘萬,這是大明新政推行至今,數年盛世積累之功。

而如此龐大的人口,想要滿足其基礎教育,別提錢不夠,就是足夠的先生都找不到!

張瑞圖身爲內閣次輔禮部尚書,對此事可以說是最爲上心的,因爲這普及天下的教育對他內閣次輔的身份也好,禮部尚書的身份也好,都是一個極大的聲望推動。

身爲禮部尚書,執掌天下教育,張瑞圖非常清楚新黨所謀計劃需要的海量資源。

撫須笑着,張瑞圖顯然是早有計劃:“盧相所言,老夫也清楚。”

“九年基礎教育若想全面在大明兩京二十四省實施,需要一步步來。”

“如今,倒不妨先以一二地做試點,一方面實驗九年基礎教育的情況,另一方面也給後面積蓄人才。”

黃立極問道:“這試點之地,太小可起不到什麼作用,起碼要一府數府之地,方纔有效啊。”

“次輔是選上哪裡了?”

張瑞圖說道:“如今的情況,其實大家也都看得清楚,這九年基礎教育要想推行,南方是不現實的,必須先在北邊一步步來。”

“等北邊適應了,人才也夠了,才能一口氣推到南邊,那個時候,新政覆蓋到哪裡,這九年基礎教育就能推行到哪裡。”

“眼下,不妨以老底子爲基礎,先覆蓋直隸和山東。”

直隸,山東。

新黨起家之地,說是老底子一點也不爲過。

若是在這兩地推行九年教育,憑藉這些年新黨紮根基層之深,絕不會有任何問題。

張好古點了點頭:“可行,現在直隸和山東推行九年基礎教育。朝廷撥款,地方執行,以府縣爲單位,落實下去。”

“這九年基礎教育,爲的是朝廷大計,是爲大明培養足夠多的人才,爲廣開民智做準備,這個計劃,禮部牽頭,做好相應準備和調研。”

張瑞圖笑道:“元輔放心,禮部已經有所準備了。”

錢謙益問道:“如此龐大的計劃,眼下就覆蓋直隸和山東兩地,這個計劃的負責人,誰來合適?”

張好古說道:“此項計劃禮部牽頭,戶部、吏部、工部都會跟進;禮部教育司負責,次輔主導。先以鋪設九年教育爲主,國考緩緩推進。”

錢謙益不說話了。

這樣的計劃,涉及人員調動,資金走向,的確需要朝廷大員坐鎮,由禮部教育司的侍郎負責,一位內閣閣老作爲主導,是最爲安穩的。

“老夫同意。”黃立極說道,反正他現在也沒什麼太大權力,這件事也和他沒關係,而這個九年基礎教育覆蓋直隸,他的老家自然也在其中,他還有什麼好說的。

喬允升點點頭:“同意。”

錢謙益也是點頭表示認可。

見衆人都認可,張好古看向張瑞圖:“那次輔,此事就拜託了。”

張瑞圖呵呵笑着:“元輔放心,此事老夫必然親自坐鎮。”

這推行教育對禮部來說就是再正確不過的事情了。

而天下百姓也都以教育爲主,都知道需要讓孩子讀書識字纔有好未來。

這樣可以獲得民望聲望的事,張瑞圖自然樂得去幹,而且還是在新黨,在自家的地盤上幹,這還能出差錯?

甚至張瑞圖都在想,這九年基礎教育徹底推廣開來,他身爲主要負責者,起碼也是個立碑作傳,青史留名,萬家生佛都不是沒可能。

內閣會議確認了九年教育推行後,自然是要拿到朝會上落實下去。

但在此之前,張好古與張瑞圖這個主要負責人還有事要講。

“元輔,這九年教育推動,您還有什麼指示?”張瑞圖好奇的問道。

張好古沉吟片刻,才緩緩說道:“次輔,不覺得如今的字,孩子讀起來,認起來,寫起來,還是太麻煩了麼?”

張瑞圖眉頭一皺,張好古想的該不會是變字吧?

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

自古以來,每一種字的推行都需要國家意志的強力推動,需要自上到下的認可,從那些象形文字,到貴族使用的蟲鳥篆,再到普及天下的大篆、小篆、隸書、楷書,一步步變革到現在.

對啊,秦漢都變了,隋唐也變了,兩宋也變了,爲啥大明不能變?!

當今陛下布威德於四海,施仁愛於宇內,王師東征西討四夷鹹服,海外番邦沐王化而萬邦來朝,所以眼下大明定寰宇盛世,開萬世太平。

如此堪比三皇五帝的偉業,怎麼就能沒有什麼象徵呢?

秦有篆,漢有隸,唐宋有楷,那陛下有什麼呢?

一瞬間想明白過來的張瑞圖深刻意識到了變字的重要性:“元輔,您打算怎麼變?”

張好古看着突然嚴肅起來,彷彿把變字上升到什麼政治任務一樣的張瑞圖,有些無奈的笑道:“沒那麼嚴肅,只是如今百姓識字過於困難,繁複字體不便書寫。”

“所以我纔有這個想法,把字體簡化一些,方便天下人去讀,去認,去寫。”

張瑞圖一臉嚴肅的點點頭:“明白了,元輔請放心,此事老夫放在心上了。”

看着張瑞圖這般認真的模樣,張好古也不知道自己眼下提起字體變革是對是錯了,但如今不趁着這新開教育體系對那些孩童啓蒙,等孩童們長大了再變,更加麻煩。

既然如此,讓張瑞圖去試試看吧,不過直隸與山東二地,有試錯的成本。

張瑞圖懷着嚴肅的心情走了,他想着張好古提出來的對字體的要求,簡潔,方便書寫和讀認,開始召集人手,商討對現有字體簡化的事情。

禮部的書法大佬何其多?

從禮部,從翰林院,選取書法好的,精通行、楷、隸、草等書法的大家,然後一起討論如何把現有字體規整統一併簡潔方便天下人讀認。

“朝廷要做的,是簡化一種方便天下百姓去讀認寫的字,一種所有人都能熟練掌握的字,如此,才能開啓民智教育百姓,才能布王化與海外沐化蠻夷。”張瑞圖將字體簡潔的事情提高到了一個讓這些書法大家都驚訝的地步。

隨後,這些書法大家也認真起來,這簡化字體,說到底並不涉及他們的根本,只是簡化一衆能讓普羅大衆更方便讀寫的字體,也能讓海外番邦更快上手的字體。

與普羅大衆相反,他們這些能寫行草書法,有着一手好字的大家到時候絕對更受推崇,文化圈的事就是這樣。

更何況這件事也是諸位大家收穫聲望的好機會,簡化字體使普羅大衆都能讀寫認字,教化萬民啊,這是青史留名的好機會啊。

這可比寫出自己的字體更能得到天下人心的認可,因此這些書法大家也是非常賣力,加上張瑞圖本身也是書法大家,寫的一手好字。

於是大家在大明官方的行楷基礎上,開始簡化過程。

這個過程時間註定不會短,不過眼下教育司的九年教育計劃也只是一個計劃還沒開始落實,大家都有時間。

張瑞圖還抽空去向朱由校彙報了他們簡化字體的一些成果,得到了“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感覺這樣做是對的”的朱由校高度認可,讚揚張瑞圖忠心體國,知道爲朝廷分憂,並稱贊張瑞圖此舉乃是爲大明萬世計,爲天下萬民計,可青史留名。

這下張瑞圖更開心了,他非常高興的將朱由校對他們成果的認可告知這些禮部和翰林院的書法大家,這下大傢伙也都更加努力了,這可是得到陛下認可,確認可以青史留名的大計劃啊。

張好古在知道這個事時,都有些好笑的搖了搖頭:“罷了罷了,讓他們去吧,於國於民有利,也省的他們閒下來在哪無病呻吟。”

能把翰林院那些整日除了憂國憂民就是憂國憂民但除了這樣啥也不會的傢伙整合起來做點事也是好事,起碼朝廷裡能清靜一點。

而九年教育制和行楷簡化一事也順道在朝會上提出來,這個由禮部教育司提出來的計劃,在朝堂上沒掀起什麼大風浪,畢竟之前都鋪墊過了,禮部提出,戶部、吏部、工部附和,同時翰林院也有不少人贊同,在大多數同意,小部分中立的情況下,九年教育制與字體簡化一事定下並確立以直隸和山東爲試點先行推行。

這個計劃通過大明報在大明各地宣傳時,引得無數百姓紛紛熱議:

“朝廷要免費讓娃娃們讀書識字,這是好事啊,陛下真不虧是聖人啊。”

“誰說不是呢?內閣那些相公們果然是爲國爲民的清臣啊,這樣下來,我家那小崽子將來免費讀九年書,說不定還能上箇中學,成爲大學問人呢,就算上不了中學,也能去職業學院學一門手藝啊。”

“這個計劃好是好,就是啥時候才能到我們這裡來啊?”

“朝廷不是說了,眼下朝廷錢不夠,先生也不夠,只能先一省一省的來嗎?朝廷既然說了,那將來肯定有我們的份,別忘了我們也是北方人嘞。”

“就是就是,等直隸和山東普及了,下面不就是我們了,真說起來,南邊想要普及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呢!”

“哼,那些南蠻子到現在都不願意接受朝廷新政,他們憑什麼和我們一樣普及教育!”

民間議論紛紛,正如張好古所料,普羅大衆對朝廷的計劃是支持的,他們最是樸實,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在大明報和大同書院,新政官吏覆蓋之下,百姓們不會再受到士紳地主的蠱惑,他們可以看到朝廷的最新政策,享受到最直觀的朝廷政策所帶來的好處。

而教育,正是百姓最渴望的。

朝廷如今免費試行教育計劃,讓百姓得到讀書識字的機會,得到更多的未來可能,這是百姓無比支持的。

但民間的地域隔閡,南北隔閡之大,也是一時之間難以消除的。

不提大明南北的隔閡,就是兩個相鄰的行省,都有着隔閡歧視。

就像山西人和山東人都是北方人,都是大明百姓,但讓他們說自己是一家人?

啊呸,誰跟你一家人?!

更別提行省之內,各府之間的隔閡了,畢竟就是兩個相鄰的縣、鎮都有隔閡,也只有自己的鄉村,自己的農莊之內,算是一家人。

這樣的情況無比的普遍,張好古眼下也沒有太多的辦法,畢竟大明的官場都是這樣,以每次科舉形成師黨,以自己所在的省府形成本土黨,鄉黨,這種對立並不全是壞事,而上層都這樣,下層百姓什麼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眼下只能是先開啓民智,讓天下百姓都能讀書識字,知曉道理,再一步步讓隔閡消弭。

倉稟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讀書識字才能使人與人之間互相認可,繼而消弭隔閡。

張好古不急,他有足夠的時間來做到這一切。

至於眼下,九年教育制推行開始後,就該是天下人都喜聞樂見的南洋開拓事宜了。

畢竟九年教育制的推行沒有掀起什麼風波來,北方如此很正常,畢竟北方是新黨的地盤,而廣大的南方區域,這片大明傳統意義上的錢糧重地,也沒有什麼風波,自然是南方的廣大商賈士紳都默認了九年教育制,來換取他們對南洋開發的船票。

正如張好古之前所言,他們有知識,有錢財,就算朝廷教育改革,他們也是受益人,起步比尋常百姓高,沒必要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彰顯自己,那不會迎來任何歡呼和聲望,只會有朝廷的鐵拳落下來,畢竟朝廷眼下估計正等着有不長眼的跳出來好殺雞儆猴呢。

既然南方的士紳商賈這麼識時務,張好古自然樂得分他們一杯羹,更何況南洋開發,本就是以朝廷爲主導,由士紳商賈去開拓的,不指望這些有着資金有着人力物力的傢伙去開發,還指望平民百姓去那裡冒險嗎?

文淵閣,這座大明內閣之中,如今人着實不少。

大明南北六部尚書,諸多侍郎聚在,因爲涉及南北的資金投入,所以需要這些代表南北的人都在場。

“元輔。”

這些南北的尚書侍郎們齊齊看向迎面走來的年輕人,那穿着朝廷緋袍,繡着龍蟒文案的當朝正一品,大明首輔、太師、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領兵部尚書銜、特進榮祿大夫、左柱國、遼國公,勳爵官位都已經到了巔峰的男人,張好古.及,他身邊那位穿着魚龍服的老太監,司禮監掌印兼稟筆,東廠廠督魏忠賢。

“諸位辛苦了,不少人都是從南邊千里迢迢趕過來,着實不易。”

“不過日後就好多了,等南北直隸的馳道修成了,大家坐火車來,可就方便多了。”

張好古依舊是面帶微笑,與衆人聊着天。

“魏公公,請。”

“元輔您請,奴婢就是來聽個聲。”

張好古和魏公公落座,魏公公非常識趣的靠後坐了坐,這些一部部堂和侍郎們沒人反對,魏忠賢是代表皇家來的,身爲司禮監掌印兼稟筆的魏忠賢有這個資格代表皇家的態度,而南洋的開發,更說白了就是大傢伙的利益,皇家肯定是要有一成的。

“元輔,那我們開始了?”錢謙益問道。

張好古點點頭:“錢相,開始吧。”

錢謙益清了清嗓子:“尼德蘭人,身爲泰西蠻夷,肆意侵擾東方,擾我大明海疆不得安寧,欺壓我大明藩屬,在南洋之地橫行無忌無惡不作,以至南洋百姓水深火熱,天怒人怨。”

“我大明身爲中原正朔,海外番邦無不朝貢稱臣,自陛下登基以來,大明廣播威德於四海,引萬邦來朝,是爲中央上國。如今尼德蘭人在南洋爲虐,此乃損我上國之聲威,壞我大明天下,爲大明計,爲南洋百姓計,不能放任尼德蘭人繼續在南洋爲禍了。”

百官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沒錯,不能放任尼德蘭人在南洋爲禍了!

那麼多土地,財貨,礦產,還有林木資源,都應該是我大明的!

說完這些場面話,錢謙益轉手拿出一份資料來:“這是關於尼德蘭人在南洋的情況,諸位可以看看。”

這份表明了尼德蘭人在南洋有多少土地,多少礦產,多少城市,多少殖民地和土著的資料,看的百官更是眼熱不已,這海外殖民太賺錢了,海外貿易和殖民如此賺錢,大明怎麼能不摻和一手?

看完資料,張好古緩緩開口了:“正如錢相所言,朝廷不能放任尼德蘭人在南洋繼續下去了,無論是爲了朝廷的海外貿易,還是爲了南洋黎庶,朝廷要準備出手了。”

“而出多少力去掃平尼德蘭人,又要出多少力維持南洋穩定,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這件事,今日要討論出個章程來。”

“南洋的黎庶,可等着我們去救呢。”

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781章 臥槽,漕運真給你廢了?第887章 洪承疇跑了,崇禎:彼其娘之!第16章 坩堝鍊鋼法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402章 三大八項,改造東江軍!第22章 張好古的考卷,不予錄取?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421章 史可法無罪,有功,擢升三邊總督!第264章 葉向高:我把家裡的地都捐出來,求第160章 幾個腦袋啊?敢打皇上?第20章 治遼!第94章 仁君!第418章 陝西驚變,史可法殺瘋了!第17章 鍊鋼!第177章 錦衣衛辦案,抓捕武定侯!第356章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429章 百果宴,大明羣臣的震撼!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413章 皇太極的震驚:八旗,我的八旗,怎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30章 賺錢的營生!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653章 家天下,公天下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186章 炮轟武定侯府,活捉郭成!第653章 家天下,公天下第299章 金山銀山擺出來,大明震撼!第490章 怒砸《東林報》!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814章 學子遇害,風雨欲來第204章 幕後真兇,浮出水面!第112章 張好古入閣!第359章 不廢一兵一卒,拿下南京城!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150章 宣判趙南星,貪腐,通匪,犯上作亂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898章 大決戰之江北大戰第127章 退稅!大明百姓喜笑顏開!第135章 名場面,不亞於土木堡時的午門血案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827章 臉皮撕破,讓張好古趕緊離開京城!第805章 讓東瀛亂一場,把幕府變成大明的狗第331章 發配朱由檢去勞動改造!第123章 人頭滾滾,傳首全國,敢貪者,就是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639章 大明宣傳隊,潤大明,分牧場!第21章 殿試第377章 你狗日的,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第778章 漕運罷工,威脅朝廷?第435章 父慈子孝,重罰張守初,張好古又對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323章 盡滅建奴,皇太子出世!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295章 再給努爾哈赤下個毒,八大晉商一網第653章 家天下,公天下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465章 顧炎武的大震撼,山東見聞,大治之第97章 爲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第244章 大明老農:你狗日的,憑什麼不交稅第62章 權力!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766章 永樂盛世,天啓重現!第654章 朱由校大開眼界, 大明震動!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502章 張好古的欣慰,大同的學員也可以獨第343章 新軍上門:對謀逆之臣客氣什麼?開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671章 狗皇帝要出巡,巡視這萬里江山!第666章 王師歸來,京師歡呼!第523章 朱由檢管不住嘴,又捱罵了!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第604章 有臥龍鳳雛在滿清,我大明無憂也!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276章 炮轟洛陽,兵圍福王府!第374章 被岳父坑慘了的朱由檢!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193章 權貴交稅,清理惡性犯罪,京師的治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
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825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781章 臥槽,漕運真給你廢了?第887章 洪承疇跑了,崇禎:彼其娘之!第16章 坩堝鍊鋼法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402章 三大八項,改造東江軍!第22章 張好古的考卷,不予錄取?第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421章 史可法無罪,有功,擢升三邊總督!第264章 葉向高:我把家裡的地都捐出來,求第160章 幾個腦袋啊?敢打皇上?第20章 治遼!第94章 仁君!第418章 陝西驚變,史可法殺瘋了!第17章 鍊鋼!第177章 錦衣衛辦案,抓捕武定侯!第356章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429章 百果宴,大明羣臣的震撼!第644章 草原決戰,明軍威武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413章 皇太極的震驚:八旗,我的八旗,怎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30章 賺錢的營生!第700章 他們,是大明的忠臣吶!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653章 家天下,公天下第92章 敢 分 朕 的 地 ???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186章 炮轟武定侯府,活捉郭成!第653章 家天下,公天下第299章 金山銀山擺出來,大明震撼!第490章 怒砸《東林報》!第44章 皇上,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你被人當第814章 學子遇害,風雨欲來第204章 幕後真兇,浮出水面!第112章 張好古入閣!第359章 不廢一兵一卒,拿下南京城!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151章 別看當初鬧得歡,現在全部拉清單!第736章 蒸汽船下水,大明重下西洋的曙光!第150章 宣判趙南星,貪腐,通匪,犯上作亂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898章 大決戰之江北大戰第127章 退稅!大明百姓喜笑顏開!第135章 名場面,不亞於土木堡時的午門血案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827章 臉皮撕破,讓張好古趕緊離開京城!第805章 讓東瀛亂一場,把幕府變成大明的狗第331章 發配朱由檢去勞動改造!第123章 人頭滾滾,傳首全國,敢貪者,就是第539章 流言蜚語!第639章 大明宣傳隊,潤大明,分牧場!第21章 殿試第377章 你狗日的,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第778章 漕運罷工,威脅朝廷?第435章 父慈子孝,重罰張守初,張好古又對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345章 三司會審,廢掉功勳集團!第323章 盡滅建奴,皇太子出世!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295章 再給努爾哈赤下個毒,八大晉商一網第653章 家天下,公天下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465章 顧炎武的大震撼,山東見聞,大治之第97章 爲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第244章 大明老農:你狗日的,憑什麼不交稅第62章 權力!第895章 崇禎傻眼了,崇禎要遷都了!第766章 永樂盛世,天啓重現!第654章 朱由校大開眼界, 大明震動!第896章 綁架孫承宗,和平解放順天第642章 連夜潤大明,皇太極的屠刀!第502章 張好古的欣慰,大同的學員也可以獨第343章 新軍上門:對謀逆之臣客氣什麼?開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171章 午時已到,全部坑死!第671章 狗皇帝要出巡,巡視這萬里江山!第666章 王師歸來,京師歡呼!第523章 朱由檢管不住嘴,又捱罵了!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第604章 有臥龍鳳雛在滿清,我大明無憂也!第452章 親至山東,把孔家連根拔起!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276章 炮轟洛陽,兵圍福王府!第374章 被岳父坑慘了的朱由檢!第749章 大明人口統計,一萬萬六千萬人,九第550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638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第715章 擋着大家的財路,你死定了!第193章 權貴交稅,清理惡性犯罪,京師的治第488章 《東林報》的腦殘行爲, 好一個只會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