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小冰河期將至,大明朝廷的難關

“可是滎陽縣令兩三年內無法赴任啊。”

黃立極死咬着這一點不鬆口。

黃立清是皇帝稱讚的賢臣不錯,皇帝也的確欣賞黃立清要給他升官。

但黃立清自己說了要堅守滎陽等着滎陽重建,那兩三年內黃立清是離不開滎陽了更何況黃立清還說自己資歷淺薄能力不足,難不成直接讓黃立清直接從知縣做到總督?

朝廷根本沒這樣的例子!

張好古抿了口茶笑着說道:"這點本閣也考慮到了,如今河南水患平定,同樣是百廢待興。河南洪澇一事也已經查明,並非是河南總督貪污錢款營造河堤不利,而是天災。河南總督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完全可委以重任,黃相,不妨先給他加加擔子。”

黃立極愣住了,這張好古竟然想讓周進勇當兩省總督?!

魏廣微問道:"元輔的意思是讓周進勇兼任湖北總督?”張好古微微頜首:“有何不可嗎?”

張瑞圖笑道:"黃相,元輔的話,我也是認同的,河南總督周進勇的表現堪稱幹吏,皇上也對其讚賞有加,能者多勞,加一加擔子也是應該的。”

黃立極看向喬允升,這可是東林黨人啊,在這種大是大非上,他總不可能還偏向張好古,讓新黨進入湖廣地區吧?

“喬相,你認爲呢?”黃立極想得到喬允升的支持。

內閣爲何三人新黨三人東林黨,還不是爲了平衡朝堂不讓一方勢大?

如今新黨握緊了首輔、次輔、吏部、戶部、禮部可以說是大權在握,若在眼睜睜看着新黨把湖北拿下,那東林黨人在南方的基本盤可就真的要崩盤了。

但喬允升就是一副光棍模樣:”此事,幾位商議即可。”張好古笑問道:"如此,大家不妨決議一下?”

黃立極和魏廣微互視一眼暗自嘆息,這件事,擋不住了。

這湖北總督的人選告一段落,下一個議題又被拋出來,張好古趁勢追擊,絲毫沒給東林舊黨留什麼情面,直至此次內閣會議結束,黃立極和魏廣微是恍恍忽忽離開,宣告着新黨的大獲全勝。

新黨推新政,新政不是請客吃飯,黨爭也不是。

此間事了後張好古前往西苑,朱由校難得的陶冶情操在這裡揮灑胸臆抒情山水,一旁的魏公公湊得很近,臉笑得和綻開的菊花一樣燦爛。

見張好古來了,連忙說道:"張師傅來了,快看看皇爺新作的畫。”朱由校也是放下筆招手道:"師父你看,這幅畫如何?”

張好古上前一看,這幅畫描繪的是山川景物氣勢雄渾,顯然是落筆之前就有了定意:"皇上此作,氣象萬千啊。”

朱由校笑道:"不親眼見識一下這大明的江山,光看書中前人所記,或者看着輿圖畫卷,總是缺少了什麼,難以畫出有意境的畫來。”

"相比這畫畫啊,還是匠活更適合朕,格物致知,格物致知,這格物真是件妙事。”

朱由校笑的很開心,他說的也並不是單指這幅畫。

張好古說道:“皇上,湖北總督一事,內閣商議出來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端着筆打量着自己的話思索着題名:”何人啊?”張好古說道:"內閣商議,以河南總督周進勇暫代湖北總督。”

朱由校對此十分滿意:”嗯,暫代湖北總督,能者多勞嘛,那真正的人選,師父看好誰啊?”

張好古笑道:"滎陽縣令。”

朱由校愣了下,隨即笑道:“可。”

在朱由校心裡,還真就是打算讓黃立清來擔任這個湖北總督。

滎陽已經是他的基本盤,這黃立清也就是他的人了,這是個忠臣也是個幹吏,朱由校自然想把他放在重要位置上,河南湖北之地,地處中原,連接四方,交給黃立清倒是合適。

至於年紀,至於資歷…

開玩笑,他任用官員什麼時候看過年紀和資歷?

又與朱由校聊了會兒天,張瑞圖也來了,看見張好古和魏公公後,張瑞圖笑呵呵的上前:"元輔,魏公公。”

魏公公笑道:”張相可是寫了新的戲本?”

張瑞圖笑道:"聽聞皇上和元輔、魏公公此行經歷,這腦中靈光一閃,就有了新的戲本了。”

魏公公說道:"哎呀,那這得抓緊拿給皇爺看看。”

這和以往不同,以往那是藝術加工大於現實,但這次的戲文,魏公公可是全程參與的,他自然也是高興的很,親身經歷的事情寫成戲文,這可能流傳好幾百年啊。

"張愛卿,天啓微服私訪記出新戲文了?”朱由校問道。

張瑞圖連忙從袖子裡取出戲文遞上去:“皇上請看。”

朱由校展開一看,臉上不自覺的帶上了笑容:?好!好!”“這戲文啊,寫的不錯,朕很喜歡!”

這戲文,首先就是要誇讚朱由校,甭管別的,皇帝肯定是最正義,最仁愛百姓,最見不得民間疾苦的。

戲文裡寫着:原本在京師忙於政務的天啓皇帝朱由校和大明首輔張好古忽然接到有人告御狀,說是湖北有貪官污吏欺壓百姓,讓百姓民不聊生。天啓皇帝大怒,帶着首輔張好古,大內第一高手魏公公等人微服私訪,親赴湖北探查民情,正好碰到了貪官污吏欺壓百姓的一幕,當即怒打貪官解救百姓,後聽聞河南水患,又立刻趕赴河南,與百姓一道抗洪救災,直至水患結束,湖北的貪官污吏爲了替自己人報仇趕到河南想要了結皇帝,面對層層官兵包圍,河南總督周進勇及時趕到,天啓皇帝正式脫掉馬甲恢復身份…總之,這是非常合格的戲文,內容跌宕起伏,驚險刺激,高潮迭起,張瑞圖這個禮部尚書大明次輔真的,當官可惜他了。

張好古都在感慨,若不是這大明還沒有製作電影的技術,就該讓張瑞圖去拍大戲,就叫天啓微服私訪記系列,絕對大火。

見朱由校滿意,張瑞圖又說道:"皇上,臣已經命人將河南一事寫在大明報裡,傳遍天下,想必用不了多久,這天下百姓就知道皇上是如何仁愛士民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嗯,好。”

“這戲文啊,抓緊讓戲班排練,朕可是急着看。”

張瑞圖笑道:?皇上放心,這戲文用不了幾天就能出演了。”

張瑞圖在這件事上是真的用了心的,禮部,管的可不僅僅是外交,還有教育,宣傳等等。

隨着新一期大明報傳遍全國,隨着張瑞圖編撰的天啓微服私訪記最新戲文在各個戲班之中流傳開來,各地百姓也都知道了,他們大明的天啓皇帝是真的爲民做主的好皇帝。

不信你看看啊,古往今來皇帝都是萬金之軀,哪有親赴險境的?

但天啓皇帝卻能在滎陽和老百姓一起抗洪,還敢跳到洪水裡抗洪峰,這不是好皇帝,那什麼是好皇帝?

而隨後的百姓宴上,人家還給天下百姓,父老鄉親行禮,這是大明皇帝,天下至尊啊!

一時間,大明各地百姓對朱由校的愛戴程度直線上升。

北方的百姓是享受到了新政的福利和政策,對此是深信不疑,而南方的百姓有些將信將疑,但通過商人的傳播,百姓知?

道,這是真的,大明的天啓皇帝就是如此的仁愛,就是一位真真正正爲民着想的好皇帝。

南方如今還沒有新政,不是皇帝不推行,是下面的官出了問題。沒看見皇帝一到湖北,就懲戒了那麼多貪官污吏嗎?

想着大明皇帝對父老鄉親們行禮,把大明千秋社稷託付給百姓們,向着新政已經推行到了湖北,開始逐步推進,南方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是強忍着炙熱的心思,皇上已經很不容易了,他們再等等吧,等新政推行到他們這裡,日子就好過了。

而這大明報給百姓帶來的是希望和對朱由校的愛戴,對南方的官吏們來說無疑是一次震懾了,那些欺瞞皇帝,貪贓枉法的官員有什麼下場還用得着大明報去傳?

河南滎陽那人頭滾滾,整個湖北的官,在河南被砍了大半,這不僅湖北的官吏膽戰心驚,南方各地的官吏誰不害怕?

一時間,整個南方的官場風氣是真的好了不少,百姓也明顯感覺到日子似乎比之前過的好一點了,再聯想着大明報的宣傳,看着戲文裡傳唱的天啓皇帝,百姓是更加愛戴朱由校,對如今的天啓盛世也是越來越期待,越來越驕傲。

而除了大明的百姓官吏受到大明報的影響,在大明留學的各國士子也被大明報影響頗深。

畢竟這可是大明朝廷的報紙,上面寫的不是影響大明的大事,就是朝廷的政策走向,各國學子豈能不關注?

沒看見東北的大清皇帝皇太極和大清國的文臣武將人人都是天天捧着一份大明報麼:

金陵,大明太學國子監,來自各國的留學們匯聚一堂,人人拿着一份大明報高談闊論:

蘇祿的一名學子彬彬有禮的行禮:“諸位兄臺,小弟以爲,上國之所以國強民富,不僅僅是上國地大物博,上國天子仁愛士民,百姓將士豈能不效死?我等學成歸國之後,若想強國,還需學習上國纔是。”

朝鮮一名學子回禮:"李兄所言極是。這新政,上國既然推行成功,我等日後可以諫言各自大王,學習新政。”

1朝鮮邊上是誰?

東邊是東夷,時不時就來一次東夷入侵,尤其是萬曆年間,若不是大明爸爸幫忙,朝鮮就特麼要亡國了。

直到現在,東夷還時不時騷擾朝鮮,覬覦着朝鮮土地。

西邊,那就甭提了,那可是曾經的後金,如今的大清國啊。

大清國的八旗老爺們,如今雖然打不過大明瞭,但欺負朝鮮真的是穩穩的。

朝鮮國小民衰,兵微將寡,如今再不思索圖強之策,怎麼在這強敵環伺之下生存?

作爲有理想有抱負,一心一意想要朝鮮強大起來的朝鮮年輕學子們,他們可是迫切的追尋着一切可能讓朝鮮變強的方法。

朝鮮又一名學子站起來:"諸位兄臺,切以爲,上國能成功的,不一定在我們國家就適用,還需因地制宜,上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民生膏腴,有國本可以去實行新政,我們有這樣的國本嗎?*大城一名學子忍不住點頭:"金兄所言,倒是有理,適宜上國的,不一定能適宜我們。”

一開始說話的那個朝鮮學子問道:"那金兄覺得,我們朝鮮不適合推行新政嗎?

金姓學子說道:"可推行新政,但不能照着上國的樣子來,需要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去推行新政,實際上,我們可以從最基礎的做起,全國上下學習漢語,學習上國的文化思想,進行初步的推行,然後再一步步推行新政。”

"就拿貨幣來說,我朝鮮有錢,你們蘇祿,大城,南掌,他隆都有自己的錢,或金銀,或銅鐵,不是太不方便了嘛?各國爲何不學習上國,使用紙錢,好方便通商呢?”

他隆一名學子說道:"若要用紙錢,各國自己製造的,可有信用?”

有人說道:"我們可以用上國的錢,上國信用好,用上國的錢,在各國通商,這信用足夠了吧?”

一衆學子忍不住點頭,不知不覺,這東亞經濟交流圈,就在這些學子的討論中逐步有了個雛形

而在京師之中,朱由校也是收到了不少摺子,是南方各地的百姓希望朝廷加快推動新政,好讓他們也享受到新政的福利。

朱由校將內閣衆臣叫來,商議關於新政之事。

面對南方百姓的民情洶涌,黃立極和魏廣微這兩個東林黨的魁首不敢輕言說不,而喬允升又是完全就想混到致仕,眼看着似乎新政推行勢不可擋,張好古卻站出來喊停了:“皇上,各位閣老,南方百姓渴望新政,這對朝廷來說,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們真的做好新政在南方推行的準備了嗎?”

“如今紮根南方的官吏,是什麼成色,大家心裡應該也有個數了,說句不好聽的,朝廷頒佈的政令,三令五申的官員素養,他們是全當了耳旁風!”

“這些人,全部罷免,必然有冤枉的,但隔一個罷免一個,絕對有漏網之魚!”說着,張好古瞥了眼黃立極和魏廣微:?如今,限制朝廷新政的,不是南方,而是學子。”

"朝廷沒有足夠的人手了。”

這話說出來,朱由校微微皺眉,而黃立極和魏廣微則是長舒了一口氣。是啊,大明自天啓二年初步試驗新政,到逐步推行新政到現在才幾年啊?

才培養了多少官啊?

倒不是說沒有人,是能擔任一縣縣令、一府知府的人才太少。

大多數的還是一個農莊的農莊主,或者在縣衙,府衙充當助手,真讓他們負擔起一縣、一府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百姓的生計,他們擔得起這個擔子嗎?

朝廷,就真的放心讓他們去幹嗎?

均分田地,一體納糧,推動工業,發展民生,說起來容易,讓誰說誰都能說的頭頭是道,真正去做起來,可就不是動動嘴皮子那麼簡單了。

如今限制朝廷的,就是合適的人才太少。

朱由校沉吟着:"大同書院,的確是少了些。”

“張愛卿,你記一下,禮部自即日起,全國範圍內推行大同書院,務必要各省各府各縣都有大同書院,來給大明培養足夠的人才,無論南北,都要有。”

張瑞圖說道:"臣記下了。”

張好古又說道:“皇上,科舉停了,但國考不能停,吏員考試如今可以推行全國,取代科考了。”

張好古這話出來黃立極和魏廣微立刻變了臉色,徹底推行吏員考試,以後一個小吏,一個生員也能走上高位取代東林官員,這,這是要撅了東林黨的根啊!

朱由校點了點頭:”這件事,內閣議一議,然後試一試。眼下湖北不是百廢待興嗎,就在湖北實驗這個吏員考試,若是可以,就結合大同書院,推行到全國,把國考徹底定下來。”

說完這個,朱由校看向內閣的這些大明宰輔們:.今日朕把各位愛卿招來,可不僅僅是因爲這個。”

“看看這個吧,工科院遞給朕的摺子,根據工科院的學士們研究,加上走訪各地老農的出來的結論,老天爺這些年有可能反覆無常,澇災,旱災,會越來越頻繁。”

說着,朱由校揉了揉眉心:"這幾年,各地均有旱澇出現,朕也察覺到了,這幾年天有點不正常,但不管天如何,百姓總是要吃飯要收成的。”

"諸位愛卿,這要想個法子纔是。”

張好古神情一凝,他自然是明白這幾年爲什麼頻頻有水患有旱災出現,在普通人看來,這就是王朝末年景象,是老天爺看不下去了,實際上,這就是小冰河時期帶來的影響,而且這不是幾年,是自嘉靖二十九年就開始,一直持續到乾隆三十五年的漫長小冰河時期,尤以萬曆四十八年往後更爲嚴重。

夏大旱澇,南方暴雪,冬季奇寒。

這無疑考驗着一個王朝的方方面面,對朝廷的民生來說,無疑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大明,要早作準備了。

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439章 張好古的思想武器,重修《大明律》第139章 人間慘劇!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696章 一個妓女的新生活!第910章 太陽照常升起(大結局)第160章 幾個腦袋啊?敢打皇上?第122章 上手就殺一千多,大明還不得炸了鍋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213章 衣錦還鄉!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227章 你沒死,那可真是太好了!剁碎了,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200章 朱由校中毒!第612章 明軍出塞,打出成祖的威風!第703章 新黨內部有叛徒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231章 暴怒的朱由校:誰害朕師傅,朕滅他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814章 學子遇害,風雨欲來第404章 法不責衆?我張好古最喜歡大開殺戒第142章 八百里加急,大明朝堂炸鍋!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796章 神兵天降, 目標:江戶!第318章 京師大動員,陷入人民羣衆戰爭的汪第78章 千秋之後,吏筆如刀又如何?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42章 張師傅,你婚配了嗎?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503章 這狗皇帝和張好古當真是一條心!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412章 正面搦戰,大敗女真!第282章 廢王爵!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879章 幹崩二十萬,大破崇禎!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第697章 開天下先河,創古今之新!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288章 奉天靖難,清君側,誅好古!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829章 彈指鎮壓遼東軍閥,擔驚受怕的朱由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第681章 朕,好殺人!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878章 二十萬打四萬,優勢在我啊!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607章 張相有後,魏公公:“兒子叫張獻忠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779章 法不責衆?你太小看元輔了!第173章 糧價雪崩,血本無歸!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57章 不敢貪,不用貪,不能貪,不想貪!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508章 正義執行,青天來了!第557章 佛祖也得給大明繳稅!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207章 凌遲,抄家,滅門,夷三族!第632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340章 新軍的待遇,羨慕哭了的京師三大營第30章 賺錢的營生!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758章 援助南洋諸國,在南洋播撒屬於大明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846章 封建的家天下世界,無法誕生天下大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19章 不知殿試張會元!第1章 重生大明,我是相聲世界的張好古第312章 大明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459章 一路哭何如一家哭? 滅了孔老爺全家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428章 願做張氏門下一走狗!第533章 佛門,清淨之地?第159章 錦衣衛辦案?辦到皇上頭上,你是怎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335章 老建奴,努爾哈赤叫門!第373章 引章書院,倒了血黴的朱由檢!第904章 西北中原大旱,大同和百姓的軍民魚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
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439章 張好古的思想武器,重修《大明律》第139章 人間慘劇!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696章 一個妓女的新生活!第910章 太陽照常升起(大結局)第160章 幾個腦袋啊?敢打皇上?第122章 上手就殺一千多,大明還不得炸了鍋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213章 衣錦還鄉!第389章 被張好古殺怕了,我毛文龍絕不投靠第227章 你沒死,那可真是太好了!剁碎了,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200章 朱由校中毒!第612章 明軍出塞,打出成祖的威風!第703章 新黨內部有叛徒第396章 史無前例的大勝仗!第231章 暴怒的朱由校:誰害朕師傅,朕滅他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第814章 學子遇害,風雨欲來第404章 法不責衆?我張好古最喜歡大開殺戒第142章 八百里加急,大明朝堂炸鍋!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796章 神兵天降, 目標:江戶!第318章 京師大動員,陷入人民羣衆戰爭的汪第78章 千秋之後,吏筆如刀又如何?第118章 替天行道,拿狗官,正人心!!第691章 揚州知府:皇上和首輔可憐啊,他們第852章 天下蒼生!第468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呸,怎麼餓死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第443章 父慈子孝,黃宗羲和黃尊素父子反目第42章 張師傅,你婚配了嗎?第89章 短短半年,永定縣大變樣!第503章 這狗皇帝和張好古當真是一條心!第416章 出城三十里迎張相,天大殊榮!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412章 正面搦戰,大敗女真!第282章 廢王爵!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879章 幹崩二十萬,大破崇禎!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771章 大明民間經濟實力的大爆發!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第697章 開天下先河,創古今之新!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288章 奉天靖難,清君側,誅好古!第274章 請聖旨,抓福王!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829章 彈指鎮壓遼東軍閥,擔驚受怕的朱由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第681章 朕,好殺人!第659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627章 狼崽子變狗崽子,跳腳的林丹汗!第878章 二十萬打四萬,優勢在我啊!第527章 天啓七年的財政收入——四千多億!第876章 大清算,大同回來了,就不走了!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607章 張相有後,魏公公:“兒子叫張獻忠第286章 真廢了,怎麼樣,刺不刺激,意不意第779章 法不責衆?你太小看元輔了!第173章 糧價雪崩,血本無歸!第353章 震撼大明,要麼老老實實交代,要麼第57章 不敢貪,不用貪,不能貪,不想貪!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508章 正義執行,青天來了!第557章 佛祖也得給大明繳稅!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692章 揚州公審,依法懲惡第207章 凌遲,抄家,滅門,夷三族!第632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340章 新軍的待遇,羨慕哭了的京師三大營第30章 賺錢的營生!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758章 援助南洋諸國,在南洋播撒屬於大明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846章 封建的家天下世界,無法誕生天下大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757章 惶惶大明,萬國來朝!第19章 不知殿試張會元!第1章 重生大明,我是相聲世界的張好古第312章 大明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459章 一路哭何如一家哭? 滅了孔老爺全家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428章 願做張氏門下一走狗!第533章 佛門,清淨之地?第159章 錦衣衛辦案?辦到皇上頭上,你是怎第723章 朱由檢吐血了:老丈人,你就給我十第335章 老建奴,努爾哈赤叫門!第373章 引章書院,倒了血黴的朱由檢!第904章 西北中原大旱,大同和百姓的軍民魚第745章 東林黨進化了!積極開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