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

天啓十二年的大明,

沿海各省府,尤其是山東、江浙一代,較之去歲更多了幾分繁華景象。

隨着朝廷開了海禁加上工業化的推動,各類商品層出不窮,無論是瓷器還是綢緞,都愈發精製美觀,也愈發讓海外異邦欣喜,這些都是價值連城的貨物。

而沿海各地沒了海禁,漁民可以外出捕魚,海鮮水產如今在大明倒是愈發的多了,一些大型海魚或者水產被捕獲上來送到城裡,往往都能賣上個好價錢。

除此以外,東南沿海那沉寂許久的造船業也開始再度發展起來,眼下有心人都清楚,這是一個屬於海外貿易的時代,出海做生意,只要能到達目的地,那就能賺得盆滿鉢滿。

因此大明各地的海船數量都在快速增長着。

拿江浙一代來說,原本的江浙地區,各家士紳掌握的走私船,小型貨船大型海船加起來,攏共也不過幾百艘,但去歲朝廷明確開海禁後,這個數字就翻了一番,也不知道這麼多海船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至於今年,江浙、福建、廣東等地的海船貨船已經不下三千艘,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膨脹着。

拿江浙那些做綢緞布匹生意和瓷器茶葉生意的富商來說,他們以家鄉爲劃分,成立一家家公司融資上市,然後集資購置大船進行出口貿易生意,

同鄉同姓之情就是最穩固的紐帶,衆人集資之下企業也能有更好的競爭力,充足的資金讓企業發展極快,連帶着衆人收穫更多,這也讓這種以家族、同姓同鄉爲主的企業遍地開花,無論是不是上市,其能力都是不小的。

因此在如今的東南海域,最常見的便是一艘艘懸掛着各家旗幟的海船在海上乘風破浪。

這些或掛着沈、或掛着劉、張、李、錢等豪紳大族旗幟的海旗,往往就是一地的物產或者一個家族的主營。

大明東南沿海之上,風光秀麗,千帆競發,來往船隻如魚羣一般不斷迴流往復,將各地的物產和金銀源源不斷的匯入大明,匯入這個大時代。

而伴隨着各地商船不斷下西洋,在高麗、倭國、東南島國番邦乃至更遠的地方貿易,大明股市之中,瓷器、茶葉、綢緞布匹的相應股票也在節節攀升,東南這些大族趁着大明開海新政的新風,將自家的資產膨脹了好幾倍,一個個吃的滿嘴流油,盆滿鉢滿,自然而然也對朝廷愈發擁戴。

在南洋之上,一支船隊正在劈風斬浪。

這支船隊有十幾艘大船組成,每艘大船滿帆鼓風,在季風的帶動下沉穩的前進着,那一面面船帆之上的沈字,代表着這支船隊屬於江南的沈家。

沈家無疑是江南大族,歷來對漕運、鹽引都有參與,且有不少海船做着走私生意,是真正的家資巨億。

沈家掌握的船隊,有足足百艘之多,不可謂不強。

眼下這支十幾艘大船的船隊,只是沈家旗下一隻普通的船隊罷了,畢竟隨着沈家的生意上市,原本就精通海外貿易的沈家更是趁着這股東風開始做起了瓷器、布匹的生意,食鹽和糧食是能在國內賺錢,而且因爲朝廷定下的制度,爲了穩定市場,食鹽、糧食、油這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都是由朝廷根據情況制定,漲幅極低。

可以說能賺錢,但都是薄利,屬於不會虧,但你也不可能大賺的地步,畢竟食鹽和糧食這些東西說到底就和煤鐵一樣,大頭都是在朝廷手裡。

倒也不是沒有人試圖多賺一點,例如之前河南洪澇,淹了半個河南行省,朝廷要求臨近各地支援河南,就有些商人藉機高價售賣食鹽糧食等。

可朝廷的倉儲一開,大量食鹽糧食以低價涌入河南,這些商人不僅沒賺,還虧了不少路費。

如果是這樣也就算了,澇災剛結束,朝廷就開始清算,一隊隊緹騎從京師出發開始拿人,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什麼背景都在皇宮裡那位至尊的怒火下灰飛煙滅。

朝廷這一波低價出糧最後不僅沒虧,還沒收了大批錢財和食鹽糧食,可是讓各地商賈們知道了朝廷新法的厲害和什麼叫投機倒把發國難財的下場。

用沈家老太爺的話,那就是“一羣被豬油蒙了心的死人,也不看看什麼時候,還想着和朝廷作對,死有餘辜就算了,別牽連着我們這些好好做生意的。”

受那些被張相爺定性爲“投機倒把發國難財”的商人影響,各地衙門那段時間嚴查各家商人情況,可是把各家嚇得不輕,畢竟說破大天,你就是富可敵國,在朝廷眼裡也不過是一頭肥豬,朝廷真要下手,你除了待宰還能如何?

沈超倒是沒多想,當今朝廷可是講規矩的,無論是聖上還是張相爺,人家那是什麼地位?

別人發財靠腦子,靠機遇,靠背景,但聖上和張相爺則是決定着伱們能不能發財,人家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

沈超作爲沈家二房的嫡子,如今正值而立之年,今上登基時他不過十餘歲,可以說他是真正體會到新政改革的那一批人。

從天啓二年開始,朝廷在變化,衙門在變化,什麼都在變化。

當時作爲十五六歲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沈超也是頗爲崇尚張好古提出的新學、實學對東林舊學萬分鄙夷,認爲自己將來起碼也是個揮斥方遒的一代名臣。

奈何,沈家在江南,當時新學在江南不顯,他也沒能溜去北方。

後來爆出來事情倒是不少,聖上都能遭遇刺殺和陰謀,可隨着這些小波小折過去,當今聖上龍威愈重,朝廷的威儀也在不斷的體現,破遼東,平漠南,收交祉,朝廷新軍向天下人彰顯了朝廷的實力,新政的推行在朝廷幾十萬新軍和遍佈各地的大同書院,新黨士子下已經成爲了朝野間的真理。

至此,沈家也開始向新黨靠攏,如今沈家是愈發的感受到了新黨的好處,不貪圖你的錢財,也不需要你的恭維,只要你不違法就什麼事都沒有,如果你還能做些實事,那新黨就更喜歡你了。

拿如今的船隊來說,如果不是有新黨的支持,沈家也不可能輕易的融資上市啊。

站在船頭上嗅着海上那清新的空氣,這些空氣可比如今江南的一些地方好多了。

如今江南的鄉下莊園還好說,但那些大城各個在弄什麼工業化,工業化的確帶來了便利,帶來了錢財,但也將原本的好空氣給弄得烏煙瘴氣。

朝廷推行的工業化,對風景秀麗的江南來說,相當於在一副精美的煙雨畫卷上抹了灰,但誰也不可能拒絕工業化的進程。

沈超也是到過天津府,看着那冒着滾滾黑煙發出刺耳汽笛聲的火車在馳道上奔馳的畫面,他清楚地意識到,這些東西纔是未來。

在吃飽穿暖,養家餬口之前,沒人會在乎其他的。

不過實際上眼下大明南北直隸的工業化進展也有限,因爲各類工廠都是緊挨着城鎮,依託充足的人口市場以及道路便利,所以一些小城市,或者城外的莊園,山村還是那麼漂亮,充滿了詩情畫意。

嗅着海上有些微冷帶腥的空氣,沈超感覺自己還是喜歡海上生活多一些。

沈家各房,大房雖然在打理生意,但大房的孩子都在學習,他們希望能在未來再給沈家多幾張官衣。

三房那幾個,一個個遊山玩水,吟詩作對,到是在江南弄出了不小的名頭,稱什麼几子,但對沈家來說,沒什麼用。

各房你爭我鬥,想着在如今愈發富裕的沈家爭奪自己那份家產,這有什麼意義?

沈超覺得,他天生就該在海上,這海上風光多好啊,正午時分,天上太陽高掛着將和煦溫暖的陽光灑在海面上,蔚藍的大海碧波盪漾,船隊踏浪而行,去往一個個異國他鄉,見識各地的風土人情。

拋去腦中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沈超悠閒的伸了個懶腰:“海上風光真是好啊,想那麼多幹嘛,還是看看遠處的風景吧。”

“嗯?船隊?!”

“子健?子健?!拿千里鏡來!”

聽着沈超的呼喊,他那表弟從船艙裡匆匆跑出來,將一根三節的千里鏡遞到沈超手裡。

沈超拉開千里鏡打量着遠處那支船隊,那支船隊沒有什麼顯眼的標識,看起來就像是普通的商隊,但哪家商隊會用這麼多雙層的紅夷船?

這些荷蘭人的船,與其說是商船,更像是戰船,他們的兩層甲板常常安置着超過二十四門火炮,且船隻比尋常海船要快,可以說是海上打劫的必備船隻。

當發現這支船隊直衝衝向自己這邊開過來時,沈超心裡就咯噔一聲,他意識到不對勁了:“子健,快請福叔來。”

沈子健看自家表哥的神情也知道出事了,他立刻去找福叔,那可是沈家的老人,是這支船隊的定海神針。

今年已經五十歲的福叔來到前甲板,看着沈超的模樣問道:“二少爺可是發現了什麼蹤跡了?”

沈超將千里鏡遞過去:“福叔你看,那船隊是不是衝我們來的,那是不是海賊。”

福叔毫不猶豫結果千里鏡一看,神情立刻就凝重起來:“全是紅夷船,這勢頭,絕對不是商船,是天殺的紅夷賊!”

“這些紅夷賊一直和我們各家搶生意,這些年不知道在海上做過了幾次,這眼下是看着我們生意越做越大,忍不住了!”

沈子健還有些不敢相信,他這才第一次出海,怎麼就碰到海賊了?

抱着僥倖心理,沈子健問道:“有沒有可能是朝廷的水師?”

沒等沈超說話,福叔就擊碎了沈子健的幻想:“朝廷的水師怎麼可能到這片水域來?而且朝廷水師戰船也不是這等模樣,上面更不見朝廷水師青龍旗,這怎麼可能是朝廷的水師?”

“二少爺,讓各船準備作戰吧,我們逃不了的。”

沈超沉聲說道:“那就靠福叔了。”

顯然,在這一方面,還得看海上老人福叔。

而福叔也沒多遲疑,他快速和各船聯絡,隨後一門門火炮從船艙裡推出來,不過幾刻鐘,這一支商船就變成了可以兼職海賊的武裝船。

在大海上航行,各方皆不可信,唯一能信的,就是自家人和刀劍槍炮。

這海上行船不置備一些火炮,那就是純純的肉包子,誰都能來咬上一口。

福叔命令各船都準備好火炮後,又來到沈超身邊:“二少爺,這情況不對,依我看,我們要邊打邊退,能退到朝廷海域,就有可能得救,不然,這些紅夷賊不可能輕易放過我們。”

沈超也知道眼下不是考慮生意賺錢的事情,這十幾條大船上的貨沒了倒還好說,但人沒了,不提按照朝廷制度下的各種賠償問題,就是損失了這麼多熟練水手船工,再折損十幾條大船,那沈家必定是要傷筋動骨的,到時候沈家的股市都會受到影響。

.t t k a n .C○

“一切聽你的,福叔。”沈超直接給了福叔全權,讓福叔處理此次危機。

而此時,對面那些紅夷船也到了近處了,這個距離,沈超可以看得清楚,這些紅夷船相比自家的商船有些窄,不同於大明商船的寬胖,這些紅夷船是窄而長,前面佈置撞角和火炮,前後四根桅杆,各類船帆掛滿,甲板上已經能看見那些紅夷人揮舞着火繩槍和刀劍。

這已經毋庸置疑了,就是衝着沈家的商船來的!

在福叔的指揮下,水手們的高喊聲起此彼伏,一艘艘商船開始慢吞吞的轉向調舵,同時炮手們已經裝填好火藥,將沉沉的實心彈塞進炮口裡夯實,等待着開火的命令。

雖然這些炮手還有些緊張,但畢竟都是多次航行的老手,其中一些也碰到過紅夷人,因此在這些老人的帶領下,新人沒有做什麼傻事。

隨着雙方船隻越靠越近,沈超看了看身後那些緊張的水手們,還是想爭取一下和平,因此他高聲喊道:“對面的朋友,我們無意和你們爭鬥。”

此時對面的紅夷船上也傳來有些彆扭的漢話:“對面的朋友,我們也不想打,只要你們願意把貨物交出來,我們願意讓你們離開。”

一聽是要自己的貨物,沈超倒沒有什麼遲疑:“如果只要貨物,我們可以給你,但你怎麼保證放我們安全離開?”

那紅夷船上的人喊道:“你們停船,我們搬走你們的貨物,就會放你們離開。”

沈超不喊話了,停船,這不是要命嗎?

顯然沈家的水手也不傻,這停船放對面的人上來,那自己的小命不就是全在對面的一念之間了?

別家的船隊不提,這紅夷人的話能信?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話可不是說着玩的,在茫茫海上,哪怕都是大明所屬,沈家的船隊要是碰到李家,王家之類的敵對家族,也是不介意臨時客串一把海賊的。

這都是漢人還這樣呢,更何況對面還是經常和大明沿海起衝突的紅夷人。

“打吧,對面沒打算放過我們。”沈超平靜的說道。

水手們一個個握緊了武器,靜等着開戰。

紅夷人喊了半天,見沈家船隊不說話,也知道是沒用了因此一個個加快了速度,那船首的火炮開始瞄準。

伴隨着轟的一聲,一枚實心鐵球從紅夷人的火炮裡打出來,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翻滾旋轉着帶着炙熱的氣息蹭着沈家的商船落入水裡濺起一道水花來。

這炮擊彷彿信號一般,雙方的火炮很快就你來我往不斷開火,一枚枚實心炮彈在海面上不斷飛來飛去,大部分都是落入水中濺起一片片的水花。

而伴隨着隆隆炮響,硝煙升騰,各船之間通訊受到阻礙,原本就只能靠大聲喊話才能知道什麼意思的船隊,這下是各自爲戰了,一艘艘商船上高聲怒罵呵斥的聲音就沒有斷過,但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這些都被炮彈和硝煙所掩蓋。

十七世紀的海上作戰,沒有什麼恢弘壯麗的畫面,只有一艘艘船隻隔着一兩海里,將一發發炮彈打出,並祈禱這些炮彈能命中。

沈超站在甲板上,指揮着自家的水手反擊,一個水手咬着牙漲紅了臉將一枚實心彈塞入清理過的炮膛中,還沒鬆口氣就倒在了地上,這時才發現他的腦袋不知被哪裡來的流彈打中,腦殼上多了個暗紅的血洞,有鮮血和一些白的黃的流出來。

但此時沒人在意這個已經死了的水手,船隊正在拼了命的將一發發炮彈打過去,時不時就能看到一枚炮彈飛過衆人頭頂落在後方濺起大片水花,但更多的還是落在了近舷,激起的水花宛如雨水一般潑了衆人一臉。

緊張的水手們哆哆嗦嗦的拾搗着火繩槍,將一顆顆鉛彈射出,七零八落的槍聲和炮聲就是此時的一切。

流彈飛舞,在空氣中劃出一道道炙熱的線來,沒入人體,船壁,或者在風帆上打出一個個破洞;實心的炮彈翻滾着砸破船壁,在船舷上形成一個大大的缺口,一些炮彈徑直落在甲板上砸出一個個坑洞,有些倒黴的直接被炮彈砸去半邊身子,缺胳膊少腿的倒在甲板上淒厲的哀嚎。

呼喊聲,怒罵聲,呻吟聲,充斥着海域。

第571章 畝產四百五十斤!這纔是百姓需要的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579章 信王不可靠,潤吧,潤吧!第251章 科舉舞弊,東窗事發!第210章 大明轟動: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623章 民心在我,四萬蒙古男人齊卸甲!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599章 大明上下炸鍋了!第591章 碾壓,大敗清兵!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428章 願做張氏門下一走狗!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600章 遼東敗了,你狗皇帝就一點責任都沒第273章 百姓,朕的的骨肉子民,親王,跟朕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625章 天啓九年,一邊打仗,一邊還能這麼第79章 是你主動提的,那這養廉銀就不給了!第138章 真定府暴亂!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707章 京津馳道計劃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49章 朕,要殺人!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282章 廢王爵!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453章 二打孔家店,張好古:孔孟是我祖師第331章 發配朱由檢去勞動改造!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第277章 福王不便出來?那好,餓到福王願意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第591章 碾壓,大敗清兵!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489章 顫抖吧!《東林報》,嚐嚐做題家的第805章 讓東瀛亂一場,把幕府變成大明的狗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663章 擄其王室勳貴,滅其國,毀社稷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472章 廢衍聖公!第438章 朱由校悟了:“原來是朕的思想有問第354章 幸福的生活,北方宗族勢力的瓦解!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143章 新政不能停,否則,萬劫不復!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47章 拉狗皇帝下水!第48章 何不食肉糜?第773章 火爆至極,什麼叫大明盛世啊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27章 狀元及第!第25章 不裝了,我是皇帝,我攤牌了!第655章 引寇自重,黔國公,我勸你善良!第690章 紙醉金迷,揚州瘦馬!第142章 八百里加急,大明朝堂炸鍋!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第511章 天下大治!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21章 殿試第549章 皇上與武宗不一樣,臣與劉瑾亦不一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679章 禍事了!皇上和元輔不見了 !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295章 再給努爾哈赤下個毒,八大晉商一網第74章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172章 水太涼,汪文言自殺!第839章 天啓遇刺,遊船落水!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第138章 真定府暴亂!第351章 狠狠挖,挖出百萬頃土地!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26章 教化他們是孔聖人的事兒,我們的任務第765章 萬丹國主:我仰慕大明,我想葬在大明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86章 因禍得福,投奔張好古,剎那天地寬!第12章 這個張好古,真是非同凡響!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588章 真正的戰場,在遼南!第15章 張好古的背景有多硬,全靠腦補!第226章 血債,不共戴天!第794章 小國膽大欺天,狼子野心,當遣王師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105章 弒君!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430章 正是因爲朕重用史可法,纔有此祥瑞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724章 老摳周奎——給崇禎十兩,花幾百萬
第571章 畝產四百五十斤!這纔是百姓需要的第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輩少交的租子,這一第579章 信王不可靠,潤吧,潤吧!第251章 科舉舞弊,東窗事發!第210章 大明轟動: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623章 民心在我,四萬蒙古男人齊卸甲!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599章 大明上下炸鍋了!第591章 碾壓,大敗清兵!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428章 願做張氏門下一走狗!第481章 《東林報》號召集體罷考,還有這種第522章 周王:我只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第525章 雜交水稻,徐光啓的這些年!第600章 遼東敗了,你狗皇帝就一點責任都沒第273章 百姓,朕的的骨肉子民,親王,跟朕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625章 天啓九年,一邊打仗,一邊還能這麼第79章 是你主動提的,那這養廉銀就不給了!第138章 真定府暴亂!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531章 綠了,綠了!狗皇帝綠了!第707章 京津馳道計劃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49章 朕,要殺人!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792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282章 廢王爵!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453章 二打孔家店,張好古:孔孟是我祖師第331章 發配朱由檢去勞動改造!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第277章 福王不便出來?那好,餓到福王願意第863章 崇禎:要朕反思?反思個鬼!第591章 碾壓,大敗清兵!第113章 滿朝文武破防了,朕,昏君也!第489章 顫抖吧!《東林報》,嚐嚐做題家的第805章 讓東瀛亂一場,把幕府變成大明的狗第41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史可法可比張好第663章 擄其王室勳貴,滅其國,毀社稷第41章 做人不能忘本,張師傅弄來的錢得分他第472章 廢衍聖公!第438章 朱由校悟了:“原來是朕的思想有問第354章 幸福的生活,北方宗族勢力的瓦解!第788章 絕望,朝廷怎麼這麼多銀子?第143章 新政不能停,否則,萬劫不復!第492章 皇上仁政,善政待我,我縱然粉身碎第47章 拉狗皇帝下水!第48章 何不食肉糜?第773章 火爆至極,什麼叫大明盛世啊第754章 大明水師下南洋,凡日月所照皆爲明第77章 再苦一苦清流,罵名我來擔!第27章 狀元及第!第25章 不裝了,我是皇帝,我攤牌了!第655章 引寇自重,黔國公,我勸你善良!第690章 紙醉金迷,揚州瘦馬!第142章 八百里加急,大明朝堂炸鍋!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第511章 天下大治!第520章 國之棟樑!第21章 殿試第549章 皇上與武宗不一樣,臣與劉瑾亦不一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466章 讀書內訌,張好古無錯,錯在孔府!第679章 禍事了!皇上和元輔不見了 !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72章 打工不給錢, 還有天理麼?還有法律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295章 再給努爾哈赤下個毒,八大晉商一網第74章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172章 水太涼,汪文言自殺!第839章 天啓遇刺,遊船落水!第636章 暴利!大明資本的崛起!第138章 真定府暴亂!第351章 狠狠挖,挖出百萬頃土地!第651章 朱由校:抓得好,抓的妙,狗官當斬第26章 教化他們是孔聖人的事兒,我們的任務第765章 萬丹國主:我仰慕大明,我想葬在大明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86章 因禍得福,投奔張好古,剎那天地寬!第12章 這個張好古,真是非同凡響!第477章 山東之富裕,教化之道之盛興,縱然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588章 真正的戰場,在遼南!第15章 張好古的背景有多硬,全靠腦補!第226章 血債,不共戴天!第794章 小國膽大欺天,狼子野心,當遣王師第662章 天火焚城,燒個白茫茫大地徹底乾淨第105章 弒君!第234章 秋後算賬,先殺個人頭滾滾再說!第902章 厲馬秣兵,圍剿崇禎!第430章 正是因爲朕重用史可法,纔有此祥瑞第96章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頭上就是第724章 老摳周奎——給崇禎十兩,花幾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