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大明仍有危機,皇上還需努力!

大明要處理的問題很多,有近的,有遠的,也有就在眼前的。

都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點大明的君臣都清楚。

開海與各國貿易也不僅僅是爲了商稅,最主要的,還不是爲了那遠慮嗎?

大明爲什麼要打造這麼多戰船商船,大明爲什麼要驅逐南洋的紅夷人?

是爲了安撫南洋藩國?

是爲了正義和天理?

有,但不多,說白了還是爲了南洋的糧食。

南洋的香料也好,橡膠甘蔗油棕也好,都是附屬品,最主要的就是南洋氣候適宜土壤肥沃,糧食足夠多!

大明未來會有大災,這點是欽天監的學士和大明科學院的學士早就對大明君臣發出的預警。

朱由校明裡暗裡也派人調查,包括詢問有着豐富經驗的老農,有着相關經驗的官員,或是調查歷朝歷代的記載以及在各地實地調研等等。

最終得出來的結論,讓朱由校很憂心,因爲這些結論最終都指向一點,所有東西都表明,大明未來真的會迎來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

那個時期氣候混亂,北方會有大旱,南方會有洪水,草原會有雪災

什麼天災都趕到一起,那是什麼場景?

北方乾旱蔓延數省,千里絕收,千百萬人失去賴以爲生的糧食和田畝,若無朝廷救濟只能流亡遷徙,那會死多少人?

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而南方的洪水,更是會讓大明最精華的兩淮江南之地遭災,南方的糧食會減產,洪水會摧毀沿途的一切,房屋、城鎮、農田、工廠.

大明在南方辛苦建立起來的工業會毀於一旦不提,災後的救治和瘟疫就能讓大明頭疼愈烈。

這一切,都會讓大明眼下的好局勢毀於一旦。

而草原一旦發生凍雨雪災,牲畜凍死餓斃,那麼飢寒交迫的草原遊牧民族就會變成兇殘的餓狼,去啃食能看到的一切,大明在草原的統治不過幾年,根基必然會動搖!

因此,未來幾年,是朝廷必須要重視的幾年,是大明需要上下齊心才能渡過的幾年。

而這一切,都需要錢財,都需要糧食,都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需要一個強權人物去辦。

所以朝廷纔開海商貿,與各國互通有無,所以朝廷才解禁商賈匠人,讓其自由發展,所以朝廷纔打造瞭如今的工商體系,不斷修建水利工程,爲的就是不至於在未來大災那幾年,朝廷無糧無錢還沒人,以至於國運轉瞬急下。

而想要渡過去,必須有一個手腕強硬能力足夠的人統調一切。

這個人還能是誰?

只能是張好古。

只能是這個一手將新政推行大江南北,建立起如今大明的工商體系農業體系,創立新軍,建立新黨的大明首輔。

只有張好古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資歷,也有這個決心能辦成這些;也只有滿是年輕人,積極向上,昂揚熱血的新黨纔有那麼多充滿理想的人願意在那個時候親赴災地安穩地方,不至於貪腐救災錢款以至局勢敗壞。

朱由校之所以當着文武百官說那麼多,不僅僅是安張好古的心,表示自己對張好古的重視信任,也是提醒文武百官裡那些有小心思的,別去想那些歪門邪道,好好辦事,好好聽話,未來幾年誰不聽話,誰不讓他朱由校舒服,他就砍誰的腦袋!

而這些遠慮想要到時候安心解決,最先要解決的就是近憂!

遼東的滿清,成化年間被一棍子差點打死的貨色,讓遼東的軍鎮養寇自重,最後成了氣候來了個惡奴噬主,成了大明的外患不提,連帶着遼東的軍鎮都不聽話了。

朝廷爲了看住遼東,看住滿清,各方面佈置人手,牽扯的人力物力太多了,每年消耗的錢糧太多了。

若是平時也就算了,朝廷有錢支撐,有糧可用,但大災之年都快到了,再每年投入那麼多錢糧,拿什麼去救災去平患?

遼南三鎮兵馬,草原兩鎮兵馬外加四萬民兵,朝廷在直隸的三大營還有十二鎮兵馬。

這些加起來就是二十六萬大軍,其不僅僅是圍堵滿清,更是看着遼東軍鎮,省的其再生出禍患來。

二十六萬大軍,不提草原那四萬遊牧民兵,二十二萬新軍,朝廷經制之師,這可都是完全的脫產士兵,不事生產,平日裡只有訓練操演的全職軍事人員。

而南直隸十鎮還有十三萬脫產的全職士兵,每年供給這三十五萬全職士兵,朝廷給出的軍餉,糧草就是個驚人數字,更何況還有每年操演訓練的軍械消耗磨損。

也就是如今朝廷稅收多,開海和解除禁錮,讓工商業蓬勃發展,每年的錢糧足夠支撐朝廷的各種開支,大明各地官員如今可都是拿着足足的工資,額外還有養廉銀,逢年過節朝廷還有額外福利,這些東西以前大明的官敢想嗎?

大明的官以前誰每年能拿到足額工資啊?

別說足額了,能給你發點就不錯了!

有的時候,三五年,七八年,甚至十幾年不發工資都有!

如今天啓朝給大明各地官吏發着十成的工資,加上養廉銀,額外福利等等,還養着三十五萬脫產的全職士兵,養着草原半脫產的八萬遊牧民兵,養着遼東那十幾萬人,還有科研投入每年都要上百萬乃至更多的銀子,外加朝廷給民間的一系列福利,包括普及教育,普及醫療,讓天下百姓少有所養老有所依.

這麼多開支,朝廷每年還有不少結餘,這些靠誰?

還不是靠張好古,靠張相爺!

正是新政才解除了禁錮有的開海,有的工商業蓬勃發展,讓百姓的負擔減輕,讓朝廷有了足夠的收入可以支撐一切;而新黨和新軍,一個負責治理,一個武力威懾,讓新政得以順利推行,這些是相輔相成依存關係。

張好古一手握着新軍這個大明最強大的武力組織,一手握着新黨大批年輕人才治理地方,新政這才推行的順暢,大明天下才有如今堪比貞觀、永樂的盛世,有了屬於平民百姓的好日子。

百姓日子過得紅火,大明天下才安穩。

這點朱由校清楚,歷代皇帝也清楚,但他們都有各種掣肘,或受制於人,或實力不足,或根基不穩,等等種種情況,讓他們只能在大明原有的破爛上修修補補,卻無法徹底根治,最後只能迫於無奈,而大明的臣子更清楚大明朝的病症,但他們本身就是獲利者,他們還能推翻自己的階級嗎?

也就是張好古,纔有這樣的決心,這樣的覺悟。

朱由校很清楚大明的根基是什麼,也很清楚大明爲什麼會身患重病,他與其他永樂仁宣之後的其他大明皇帝不同的是,他很幸運,他有張好古,而且他們足夠小心,一步步把大明掰正過來,有了如今的大明中興局面。

朱由校不知道張好古勢力龐大嗎?

朱由校不清楚新黨眼下有多麼厲害嗎?

朱由校怎麼可能不清楚?

新黨掌握着吏、戶、禮、工四部,掌管着大明官吏的升遷,大明的財稅錢糧,大明的修繕建設,還有大明的科舉教育,刑部渾渾噩噩雖然是東林黨人掌控但卻無可奈何必須按新政來做事,至於兵部?

兵部沒有張好古這位內閣首輔的批條,調動得了新軍嗎?

衛所兵都難調動!

而大明遍佈北方正在向南方發展的新黨中人更多,他們掌控着大明整個北方以及江南、湖北等地的政務軍務,新軍之中更全部是新黨之人。

可以說如今大明的財政軍事全部在新黨手中。

換做一般皇帝早就膽戰心驚睡不着覺或者是準備掀起一場大清洗了。

但朱由校不用,新黨怎麼了?

新黨之人就不是他的臣子了嗎?

開玩笑,大同書院的書院長可是他,說起來新黨所有的文臣也好,武將也罷,都是他的學生。

君臣師生的情誼不僅僅是他和張好古,他和新黨也有。

新黨之中派系也是林立,如今的三巨頭,也就是張好古、張瑞圖、盧象升,那只是朝中三巨頭,不是軍中三巨頭,更何況這些巨頭上面還有個他呢。

沒有他這位大明天子的明裡暗裡支持,新黨能有如今?

所以說,朱由校根本不擔心新黨勢力大,這些都在他掌控之中,他對張好古的一些限制,也真的是爲張好古好,他想和張好古完成這段千古佳話,把他們君臣師生間的情誼流傳下去。

而張好古也沒辜負他的信任,軍政大事雖操於手,但歷來大事小事他朱由校都清楚,張好古不會瞞着他,尤其是涉及軍事調動,政務任命,錢財支出的事,朱由校每一項都清楚。

張好古用權,但不好權,更不佔權。

朱由校記得昔日閒聊時張好古就說過,權利是國家公器,非一人一家之私有,使用權利需小心謹慎,戰戰兢兢,不可驕橫狂妄,爲所欲爲,否則必有禍端。

張好古的言行如一也是朱由校最敬佩的地方,一個人掌握權利,卻不貪戀權利,入朝爲官十年來,一步步到了大明首輔,執掌大明權柄五年,卻從不爲己謀私。

張家在臨清沒有強佔一畝百姓田地,沒有什麼巨大的生意,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張好古貴爲大明首輔,新黨執政,卻不貪財不戀權,對家族也沒什麼照顧,行事更不驕橫,絲毫沒有因爲自己執掌着國家神器就狂妄自大肆意妄爲,相反其兢兢業業,十年來休息的時日用手指數的過來,而擔任首輔之後更是幾乎沒休息可言,哪怕是朝廷休沐和節假都在忙於公務。

這份清醒,這份勤勉,這份心境,都是朱由校對張好古信任如一的緣故,也對得起張好古書房內懸掛的那副朱由校親筆題寫的牌匾:天下爲公。

所以,朱由校信任張好古,也願意把這份權利交給張好古,接下來無論是平遼,還是治理南方,穩定時局,都需要張好古來當這根定海神針。

西苑內羣臣散開各自聊天,隨行的宮人帶着瓜果菜蔬,還有炭火茶水,可自行野炊休憩。

朱由校和張好古坐在水邊垂釣,看着那靜靜垂入水中的吊鉤,朱由校忽然嘆了口氣:“又要辛苦師父了。”

“爲國爲民,何來辛苦一說?與其說辛苦,倒不如說,臣樂在其中。”張好古笑道。

朱由校也笑了:“師父不怕人說你戀權?”

張好古咧嘴笑道:“說就說了,臣有什麼好怕的,不是還有陛下麼,臣既然坐在首輔這個位置上,就知道會有風言風語,貪戀權柄也罷,欺佔國器也罷,且有他們說去,千百年後,自有公論。”

朱由校哈哈笑了起來:“是啊,千百年後,自有公論。師父啊,你我再辛苦辛苦,替後世兒郎打好基礎,雖說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但我們做的多了,後人也就省心了不是?”

“等太子長大了,能負擔朝政了,到時候國事交予太子,你我就清閒了。”

張好古笑道:“那臣可等着和陛下游山玩水了,說起來這些年一直在京師,偶爾外出也不過在地方衙門,這大明的大好河山臣沒去過的地方可太多了。若有機會,臣還想去南洋,去西洋瞅瞅呢。”

“會有機會的,會有的。”

朱由校欣賞着湖面風光,水波漣漪,遠處飛鳥入鏡,紅楓如火:“朕,寄大希望於太子,他自幼勤勉聰慧,可擔大任。這大明,將來有他執掌,朕哪怕九泉之下也能笑對列祖列宗。”

“唯一可惜的,是朕的弟弟,信王被那些腐儒忽悠瘸了,被蒙了心。朕原以爲幾年時間見識了民間疾苦百姓不易能讓他清醒過來,可眼下看來,是朕想多了。”

“也罷,隨他去吧,朕的大明,還養得起一個儒生,養得起他一家老小。”

張好古說道:“信王殿下終究是陛下的弟弟,是高祖血胤,他一定會清醒過來,知道陛下苦心的。”

朱由校看着微微晃動的魚線笑道:“不提他了,今日遊玩,朕和師父比一比釣魚,看看各自的本事,這自己釣上來的魚烹製起來,才別有一番滋味。”

這一日閒遊,文武百官可算是舒適了,西苑這地方可不是官就能來的,能在西苑裡休閒野炊一番已經是值得稱道的事情了,更何況還有那麼多大佬在,攀一點關係將來也有好處。

而張好古和內閣閣老們,也是難得的休息了下,也是真的沒再去說什麼政事而是靜下心來放鬆一日。

回了自己的家,張好古就看到朱七七正帶着孩子咿咿呀呀的玩着,張承澤今年才三歲多,還小,但已經開始學着看一些小畫本,學習一些東西了。

這也是張好古有意爲之,都說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懵懵懂懂又知道什麼是善惡?

幼時渾然不知好壞,只顧着自己開心,人性之善惡,還需後天教育引導。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師父,也是言傳身教的第一步。

“夫君回來了,今日可是得了清閒了?”朱七七笑着上前迎接張好古。

“夫人。”

張好古抱了抱朱七七,然後牽着朱七七的手坐下:“今日啊,也算是得了清閒吧,沒處理甚公務,倒是與陛下聊了聊,然後釣了釣魚。”

朱七七笑道:“那就算是忙裡偷閒了,和皇帝哥哥聊,哪怕有心偷閒,怕也是三句不離國事。”

點了點頭,張好古到沒有反駁,一手牽着自家夫人的手,一手將張承澤抱在懷裡,看着白白嫩嫩瞪着黑溜溜大眼睛的娃娃在自己腿上歡喜的笑着,張好古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幾分:“國事總是要忙的,大明兩京二十四省,三千七百五十七萬戶,億萬百姓的擔子,總是得有人挑着。”

“不過啊,爲夫倒也不累,反而甘之若飴,這份擔子能擔在爲夫身上,爲夫高興。”

朱七七歪了歪頭看向張好古,張好古長得的確不是什麼貌似潘安,但在朱七七眼裡就是天下第一好看,比皇帝哥哥還好看。

這是自家男人,是她的夫君,是把她從水火苦難裡拯救出來的人,也是主動挑起這天下重擔,把大明朝億萬百姓擔在身上的人。

逗了逗腿上的張承澤,看着這小娃娃被自己逗得癟起嘴來,張好古也不由得哈哈笑着:“每日和這小子逗逗玩玩,這心啊,也就放鬆下來了。”

逗弄着自己的兒子,張好古看着這小人,臉上帶着掩飾不住的溫柔和笑意:“承澤再大一點,就可以送去蒙學了。”

朱七七笑道:“夫君讓承澤多看畫本,可是爲了讓承澤贏在那什麼起跑線上?”

張好古哈哈一笑,這個什麼起跑線,還是某日在牀上他與朱七七的隨口閒聊。

“倒不是說讓承澤贏在起跑線上,起跑線這個東西啊,天生就不公平,人生都有一條起跑線,可有的近有的遠,有的人的起跑線,也許就是別人的終點線。”

“爲夫只是希望承澤現在多看一些有益的東西,學一些道理。夫人,你我也是師傅,承澤最先學習的道理學問,可都是從你我身上學習的。”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爲夫眼下能教承澤的不多,希望他慢慢學,能學一點算一點。”

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184章 朝廷來了給分地,何必給武定侯賣命第253章 朝堂決戰,暴怒的朱由校:你們這羣第1章 重生大明,我是相聲世界的張好古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223章 相爺高,御史硬,皇老爺又高又硬!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103章 欺天吶,欺天吶!拿朕的名義侵吞土第280章 削藩王!第593章 看清楚了,我是你漢人爺爺第885章 朱由檢微操,葬送陝甘大軍!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666章 王師歸來,京師歡呼!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115章 張相爺!第587章 兵敗如山倒!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429章 百果宴,大明羣臣的震撼!第320章 大合圍,插翅難逃!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727章 朱由校的野望,朕要看看全世界!第682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第305章 張好古的政務員升遷體系,陝西驚變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697章 開天下先河,創古今之新!第328章 震撼大明朝堂,把努爾哈赤給朕押上第776章 漕運已經爛了兩百年了,該徹底清理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355章 禮部的全面改制,教育,出版,內宣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第21章 殿試第812章 誰也別想好過,都得把租子給王爺交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535章 滅佛!第35章 魚兒上鉤!第535章 滅佛!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501章 捨命一死爲君王!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698章 封狼居胥, 蒙古各部盟恭請大皇帝巡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598章 秦始皇摸電線杆,大家集體贏麻了!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182章 你自裁吧!朕給你體面,你不想體面第657章 割地?大明萬里江山,一寸也不能少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635章 震撼的大明商人,蒸汽紡織機!第663章 擄其王室勳貴,滅其國,毀社稷第854章 加速,加速,加速到人民覺醒!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314章 慘烈的廝殺,殺出去!第413章 皇太極的震驚:八旗,我的八旗,怎第563章 五年之間,五倍糧食增產!第337章 震撼的百官,大明什麼時候這麼有錢第768章 雄心壯志,萬國來賀第534章 觸目驚心!第313章 決戰開始,數百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265章 砸鍋賣鐵,奏請抄家,榨乾葉向高!第728章 天啓十一年,一個新時代正在宣告它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說一下更新!第34章 神乎其神!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560章 大明不差錢,朱由校的雄偉藍圖!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837章 師徒情分徹底覆滅,惱怒的朱由校: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
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647章 捷報抵京,張公有後,我大明雙喜臨第184章 朝廷來了給分地,何必給武定侯賣命第253章 朝堂決戰,暴怒的朱由校:你們這羣第1章 重生大明,我是相聲世界的張好古第498章 埋給皇太極的大雷,大明的禍害開始第410章 什麼叫人民的軍隊啊?(後仰)!第551章 韓林崩了!第223章 相爺高,御史硬,皇老爺又高又硬!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219章 捅破天了,張好古此僚,實乃儒家最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645章 蒙古暴亂,拼死也要讓皇太極付出代第152章 什麼叫仁君聖主啊?(後仰)第222章 百里相送,張相回京!第103章 欺天吶,欺天吶!拿朕的名義侵吞土第280章 削藩王!第593章 看清楚了,我是你漢人爺爺第885章 朱由檢微操,葬送陝甘大軍!第611章 漢化蒙古!第666章 王師歸來,京師歡呼!第695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447章 恩師,張好古!第110章 分田,百姓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第115章 張相爺!第587章 兵敗如山倒!第93章 我對大明愛的深沉,恰如大明愛我一般第429章 百果宴,大明羣臣的震撼!第320章 大合圍,插翅難逃!第158章 豬撞樹上了,你撞朱上了!第727章 朱由校的野望,朕要看看全世界!第682章 千古仁君,唯此一人!第305章 張好古的政務員升遷體系,陝西驚變第119章 公審,認罪,衣冠禽獸!第463章 讓孔家子弟大規模改姓!第697章 開天下先河,創古今之新!第328章 震撼大明朝堂,把努爾哈赤給朕押上第776章 漕運已經爛了兩百年了,該徹底清理第543章 警犬,被狗活捉的積香教教主!第355章 禮部的全面改制,教育,出版,內宣第168章 張好古砸盤子,糧價跌了,集體傻眼第826章 朕,要封師傅一個王!第21章 殿試第812章 誰也別想好過,都得把租子給王爺交第252章 你以爲我殿試的考題誰泄露的?先下第535章 滅佛!第35章 魚兒上鉤!第535章 滅佛!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501章 捨命一死爲君王!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201章 來,吾弟當爲堯舜!第626章 變祖制,改兩京一十三省,新舊兩黨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698章 封狼居胥, 蒙古各部盟恭請大皇帝巡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598章 秦始皇摸電線杆,大家集體贏麻了!第325章 另立新君,信王登基?第182章 你自裁吧!朕給你體面,你不想體面第657章 割地?大明萬里江山,一寸也不能少第605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635章 震撼的大明商人,蒸汽紡織機!第663章 擄其王室勳貴,滅其國,毀社稷第854章 加速,加速,加速到人民覺醒!第411章 六十熊變五十兇,東江軟腳蝦(×)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314章 慘烈的廝殺,殺出去!第413章 皇太極的震驚:八旗,我的八旗,怎第563章 五年之間,五倍糧食增產!第337章 震撼的百官,大明什麼時候這麼有錢第768章 雄心壯志,萬國來賀第534章 觸目驚心!第313章 決戰開始,數百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317章 民兵戰術,努爾哈赤既然來了,那就第265章 砸鍋賣鐵,奏請抄家,榨乾葉向高!第728章 天啓十一年,一個新時代正在宣告它第101章 下定決心,朕要分地!說一下更新!第34章 神乎其神!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560章 大明不差錢,朱由校的雄偉藍圖!第474章 蓋棺定論,給孔府修史,把罪惡曝光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837章 師徒情分徹底覆滅,惱怒的朱由校:第797章 島國鬼子的震驚,這他媽是大明的水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862章 陛下!打遼東?我TM真的打不過啊!第245章 不交稅,罰沒土地,分!勾結邪教,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