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傳出去,京津馳道不修了!

眼下的天津,

前有大明第一家股市開張,各地商賈雲集天津爲天津帶來了短暫的繁榮,後有京津馳道修建在即,京津馳道司大筆大筆銀子撒下去購買土地,讓不少人都闊綽起來,眼下天津可比之前的時候繁花多了,不僅人多了,這手裡的錢也多了。

手裡有了錢,就可以給家人置辦幾身衣裳,或者是拿來購買些其他東西,這又進一步促進了天津的經濟,現任天津知府馮宜就開心的很,這經濟增長,人口增長,還有馳道落戶,這麼多的政績坐在頭上,馮宜這幾年的政績評個甲是綽綽有餘了。

連續兩次吏部考覈評價爲甲,他就穩穩的可以升遷了。

眼下已經是正四品的知府,只差一步,就可以邁入從三品了。

別看正四品和從三品就那麼一級,但這一級就是一道天塹,多少人倒在這一道天塹上。

別看正四品和從三品都穿緋袍,但正四品和從三品可不是一個級別,從三品意味着更多的機會,更多的選擇,更大的升遷可能,以及被皇帝和元輔看在眼裡。

這是一道無形的門檻,你看不見,摸不着,但他就在那裡,哪怕都是一府知府,正四品的知府就只是一個知府,而從三品的知府則意味着你已經進入大佬的視線中,是未來有希望進入六部乃至內閣的潛力苗子。

不過馮宜也很清楚,眼下很多人都盯着他呢,誰都知道眼下天津府只要落實了馳道一事就是拖拖的政績,誰不想要政績,誰不想升遷啊。

坐在衙門裡,馮宜翻看着最近的事務,看到馳道用地一項,他忍不住問道:“這馳道的用地,怎麼還沒解決?”

知事苦着臉說道:“楊家那塊地他們不願意賣,非要馳道衙門出三十萬兩銀子才肯出售。”

“三十萬兩,楊家也真敢想,他們瘋了?”馮宜都不敢相信,楊家是喝了多少假酒纔敢問朝廷要三十萬兩銀子的。

知事繼續說道:“大人啊,這楊家背景很深啊,馳道衙門那可是工部所屬,正三品的官,楊家絲毫不懼,這背後有人啊。”

馮宜揉了揉眉心,楊家有沒有背景不去管,他是天津的知府,這馳道修不起來,他可是有連帶責任的,而他眼下想要處置楊家都不好處置,因爲楊家壓根沒犯法,人家賣的不是農田耕地,而是林地,這是人家的地,人家要賣多少你沒法管啊。

但馳道衙門都規劃好了,眼下讓馳道衙門重新選址重新考量,那要耗費多少時間,浪費多少人力銀錢,這他也擔待不起啊。

正想着怎麼解決楊家的事呢,同知進來了:“大人,有京官來了。”

“京官?”馮宜心裡咯噔一聲,這天津府的股市開市後,倒是有些京官的家屬來買過股票,但從來沒有京官親自來過啊,這些京官一個個恨不得鼻孔朝天,拿下巴看人,他們怎麼會跑到天津來?

該不會是因爲京津馳道一事遲遲沒解決,工部來人了吧?

“來人是何身份?”馮宜問道。

同知一臉緊張:“來人自稱是翰林學士,內閣通政參議。”

馮宜一聽連忙起身:“還愣着幹嘛,去迎人啊。”

“不用如此麻煩,馮知府,在下已經來了。”黃宗羲說着走了過來。

看着黃宗羲過來,馮宜上前說道:“不知上使駕到,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黃宗羲笑着說道:“馮知府,還請原諒在下這不告而來,不過請馮知府放心,在下前來,只爲了查一些資料檔案,這是手令。”

馮宜接過手令一看,眼睛一瞪,隨即將其摺好收起:“我明白了,王大人,你陪黃大人去調閱檔案。”

一旁的同知連忙帶着黃宗羲前去調取檔案。

在查閱了黃家的戶籍檔案資料後,黃宗羲返回了京師,悄悄的來,悄悄的走,沒引起什麼風浪。

回到京師的黃宗羲將自己查閱到的情況告訴張好古後,張好古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嗯,太沖下去休息吧,來龍去脈本閣知道了。”

黃宗羲下去休息沒多久,張瑞圖就來了:“元輔,我聽說京津馳道的修建卡住了?”

張好古有些詫異:“這事你從哪知曉的?”

張瑞圖笑道:“嗨,下面人聽到了一些流言,傳的有模有樣的。”

張好古抿了口茶:“京津馳道,的確出了點麻煩。”

張瑞圖看了看左右沒什麼旁人,湊上前問道:“元輔,我聽下面人說,這件事牽扯到了那邊?”

說着,張瑞圖指了指南方。

張好古清楚張瑞圖是什麼意思,南方,指東林黨人。

眼下大明新黨強勢,佔據北方及江南等地,而東林黨人退居南方江淮等地的大本營,但眼下朝廷裡依舊是新黨和東林黨各半,因爲新黨以北方爲根基所以被稱爲北邊,而東林黨老巢和成員基本都是南方人,所以稱爲南邊。

張瑞圖這一點,張好古就知道張瑞圖有新的想法了:“張相有什麼打算?”

張瑞圖說道:“元輔,今晚不妨去我家坐一坐?”

張好古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張瑞圖的想法。

晚上,張好古來到張瑞圖家裡,發現盧象升、徐光啓也在,這下張好古有些好奇了。

張瑞圖在新黨裡不算三號那也是四號人物,能把盧象升和徐光啓找來倒也不奇怪,但看着這場聚會,張好古就感覺,張瑞圖可能要玩次狠得。

“長公啊,你把子先和建鬥都找來,是謀劃什麼呢?”張好古笑問道。

張瑞圖先是請張好古坐下,然後給張好古倒上茶,這才笑着說道:“眼下在這裡的,說是我新黨在朝廷的核心沒錯吧?”

三人點了點頭,當朝首輔兼吏部尚書、次輔兼禮部尚書、閣老兼戶部尚書加一個未入閣的工部尚書,大明內閣佔一半,六部佔四部,具是新黨,軍方的不算,政方的可都在這了。

張瑞圖繼續說道:“元輔,自我等推行新政至今,朝廷形勢一片大好,但東林黨人依舊負隅頑抗,佔據南方與我等作對,企圖伺機而動,這東林黨人是賊心不死啊。”

“大明的未來,有我等新黨就夠了,東林舊黨那些腐儒不自己找個地窖腐爛發臭,偏偏還擋在我等身前礙眼!元輔,我們不能在這麼容忍下去了。”

張好古靜靜抿了口茶,沒說話。

張瑞圖在新黨的地位不低,是絕對的核心人物又是當朝次輔兼禮部尚書,執掌文教與朝廷喉舌,他要是沒有自己的想法,單純的是張好古的工具人,那誰也不信。

人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慾望的,說張瑞圖要挑戰張好古的位置,那沒這個可能,但說張瑞圖想讓新黨的勢力更進一步,這不僅僅是張瑞圖一人的想法,是新黨上下都有的野望。

誰不想徹底幹掉東林黨,讓新黨徹底執掌朝野?

眼下大明越來越強盛,新黨的成員在各地發光發熱,眼看着新黨勢力越來越大,未來前景越來越好,大傢伙也都是蠢蠢欲動,有種迫不及待的把東林黨掃進垃圾桶的慾望。

這不是張瑞圖一人的想法,也不是張好古說控制就能控制的。

新黨發展至今,張好古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和一把手這沒錯,但新黨上上下下那麼多人,都指望着他,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野望,哪怕張好古不想爭,新黨上下也會逼着張好古與東林黨去爭,因爲你到了這個地步,到了這個位置,這種事是無法避免的。

就算如今坐在首輔位置上的不是張好古,是什麼李好古,王好古也會如此。

眼下這些東西,張好古還能控制,但他已經看見不遠的未來,新黨所形成的大勢將他裹挾,帶着他不斷向前,向着未知。

見張好古沒說話,張瑞圖繼續說道:“元輔,魏相和黃相,今年一個五十五,一個六十三了,他們也該退了,也該讓一讓位置了。”

五十五,六十三,老嗎?

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看起來已經是老朽了,但是在朝廷裡,五十五和六十三這還是壯年啊,五十歲能成爲內閣閣老,這就是很厲害了,運氣好能在內閣待十幾年呢。

莫說六十三,就是六十五又如何?

看看嚴嵩,六十三歲才入內閣,隨後在內閣待了十五年,這時候都七十八了,但人家偏偏又再度入閣,先後把持朝政二十四年,到了八十七才病死。

因此六十三歲的內閣閣老,還年輕嘛。

而且年齡若說老,內閣除了張好古和盧象升,還真沒幾個年輕的。

張瑞圖今年也六十一了,刑部尚書喬允升今年四十九,兵部尚書劉鴻訓今年六十六,而工部尚書徐光啓,今年六十八了。

張好古知道張瑞圖的意思,徐光啓再不入閣,就真沒什麼機會了。

所謂的魏廣微和黃立極年紀太大該讓位,就是該讓他們下來,讓徐光啓入內閣了。

這樣不僅新黨的勢力能進一步擴大,打擊南邊的東林舊黨,還能讓徐光啓這個新黨老人進入更重要的位置,從而讓新黨進一步掌控朝政。

徐光啓這些年掌控工部,爲了大明的水利建設兢兢業業,不辭辛勞,按功績,的確夠入閣了。

誰又不想入閣拜相,青史留名呢?

想到這,張好古終於是開口了:“這楊家的事,背後牽扯着誰,你們查出來了?”

張瑞圖說道:“開州那位。”

張好古點了點頭,起身說道:“這件事,我不知道。”

三人眼看着張好古離開,張瑞圖終於是鬆了口氣,笑着說道:“元輔是同意了,這件事我們可以做下去了。”

盧象升嘆了口氣:“我總覺得這樣做有些不好。”

盧象升是耿直性子,張瑞圖清楚,因此他笑着安撫道:“這件事,盧相你不用管,我借一下你手下的人手即可。”

翌日,張瑞圖找來了崔成秀和孫奇逢:“啓泰啊,京津馳道,眼下還是卡在楊家那裡?”

孫奇逢說道:“沒錯,楊家咬死要三十萬兩銀子,不鬆口。”

張瑞圖笑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先不修了。”

“先不修了?”孫奇逢懵了,張相這什麼意思?

張瑞圖解釋道:“這件事啊,已經不單單是楊家的事了,還牽扯到楊家背後的人。因此你放心,此事不會影響你的位置。”

“這件事,咱們先放出風去,說因爲楊家獅子大張口,這京津馳道修不下去了。”

“如此一來,京津馳道的股票必然下跌,而天津已經購買商鋪、修建倉庫的那些大商人和持有京津馳道股票的商賈、朝廷的百官,必然會擔心手裡股票不值錢了,這樣一來,我們的第一步計劃就完成了。”

“不替那麼多大商賈的影響力,就是朝廷百官所形成的壓力,就夠楊家背後那人吃一壺!”

孫奇逢說道:“如此一來,楊家背後那人迫於壓力必然會有動作?”

張瑞圖高深莫測的笑道:“不不不,如此一來,這朝野輿論一起必然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而這有心人,必然會去調查楊家的情況,只要調查楊家的情況,楊家背後那人出不出來,已經無所謂了。”

崔成秀眼前一亮:“張相這招投石問路接拋磚引玉,用的高啊。”

“楊家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只要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那楊家必然會徹底暴露在大庭廣衆之下,到時候一些事被那些御史知道了,不用我等發力,楊家就得玩完,而且還不會引起任何懷疑,民間的商賈百姓甚至還會叫好。”

張瑞圖撫須笑道:“沒錯,楊家擋了天津商賈和百姓的財路猶不自知,我們稍微一推,他們得罪的就不僅僅是天津的商賈和百姓,還有京師百官,這大明南北各大商賈,到時候牆倒衆人推,楊家完蛋不提,他背後那人也會暴露出來,連帶着倒黴!”

崔成秀點了點頭,隨即又提出一個問題來:“可是這是,元輔”

張瑞圖臉上帶着神秘的笑:“元輔什麼也不知道。”

崔成秀恍然大悟:“明白了,下官這就去做準備。”

張瑞圖又看向劉鴻訓:“啓泰啊,你明日就可以發出告示,說京津馳道暫停修建了。”

劉鴻訓說道:“下官明白。”

翌日,工部所屬的馳道衙門貼出告示,因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京津馳道暫停修建。

朝廷百官一開始還沒在意,畢竟有些不可抗力很正常,例如突然遇到地動了,河水暴漲了,或者地方出現什麼情況了,影響到馳道修建很正常,百官以爲是正常因素,沒有多去在意。

而在京的商賈們看到這則消息,雖然有疑惑但也沒放在心上,畢竟是朝廷的項目,朝廷百官和陛下都買了股票,這京津馳道還能不修了不成?

可幾則小道消息的流傳,讓商賈們坐不住了。

“劉掌櫃,你聽說了嘛,那京津馳道暫停修建,是因爲有人想敲詐馳道衙門三十萬兩銀子!”

“啊?!這事真的假的?!還有人敢敲詐朝廷?!”

“真真的,我剛從天津得到的消息,那家上面,有人啊!”

“.”

“李兄,聽說京津馳道不修了?”

“嗨,誰說不是呢,我在天津都買好倉庫和店鋪,就等着馳道開修了,眼下馳道突然不修了,這我的錢都扔進去了,這可怎麼辦啊!”

“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個情況啊?”

“聽說,是天津有個土皇帝從中作梗,有大人物參與其中啊!”

“.”

“諸位掌櫃,這楊家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敢問馳道衙門要三十萬兩銀子,也不怕崩了牙?”

“這不都說楊家背後有人嗎!那背後站着一位大人物啊!”

“原來是這樣!”

“是啊是啊,聽說站着的不止一位大人物啊!”

“.”

京師是小道消息滿天飛商賈們坐不住了紛紛前往馳道衙門詢問情況,得到的消息就是京津馳道的確是暫時停止修建,至於什麼時候重新開工,那就不一定了!

這個消息傳開後,不僅商賈們徹底坐不住了,百官也做不住了。

這京津馳道明明是穩賺不賠的好買賣,怎麼眼下成了賠本生意了?

天津的商賈和百姓得到京津馳道暫停修建的消息後,商賈和百姓也坐不住了,商賈代表,百姓代表,士紳代表紛紛找上天津府知府馮宜,讓他想個辦法,這京津馳道要是真停了,大家眼下這好日子不就沒了嗎?!

這誰受得了啊!

馮宜提前得到了消息,他是一臉苦澀,直言這件事他會盡全力,但他不一定能解決,因爲楊家背後有背景,這下,關於楊家的傳聞在天津是徹底傳開了。

什麼楊家背後站着某位王爺,是某位王爺看到了京津馳道的銀子和股份。

什麼楊家背後是宮裡某位大人物,那位大人物要拿筆錢回家養老。

什麼楊家背後是站着一些不可說的人,他們和遼東有一些不可說的關係。

什麼楊家實際上是野心勃勃,打算對大明取而代之。

一時間,各種流言衆說紛紜,難以阻止.

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894章 下克上,孫傳庭被部下綁架投靠大同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36章 天子之怒!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253章 朝堂決戰,暴怒的朱由校:你們這羣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125章 大仁不仁,朕放過一個狗官就是對着第843章 天啓駕崩,廟號中宗,諡文襄武靖穆第147章 公審趙南星!第6章 木匠皇帝上套了!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861章 十一萬大軍投靠張相,崇禎傻眼!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456章 公審孔家,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它本第782章 抓!自上而下,大清洗!第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731章 蒙古人來大明上市融資了!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893章 重新啓用孫傳庭!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718章 融資上市,直隸最大民營鋼鐵廠成立第889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316章 城頭之上斬阿敏,張皇后要生產了!第584章 大清朝來了!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186章 炮轟武定侯府,活捉郭成!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858章 軍士暴亂,天下震動!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359章 不廢一兵一卒,拿下南京城!第25章 不裝了,我是皇帝,我攤牌了!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819章 千古荒唐,朱至澍竟然死在了野狗嘴第513章 萬民擁戴!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240章 震撼的朱由校:沃日,錢都是這麼好第631章 大勝仗!朱由校:“朕,從未見過有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9章 天啓求教!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362章 廢世襲,天下轟動!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326章 朱由校回到了他忠實的皇城!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364章 一邊血流成河,一邊歡天喜地!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11章 張好古的後臺不是魏公公是皇帝?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312章 大明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第420章 大明震動!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138章 真定府暴亂!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362章 廢世襲,天下轟動!第285章 自請廢王,還有這好事兒?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62章 權力!第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199章 斬立決,萬人空巷!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268章 朝廷六部,我佔其四!第633章 爲了銀子,爲了大清!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541章 天氣八年,四月,神蹟~!第684章 絕大手筆,萬世計劃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60章 東林黨服軟!第698章 封狼居胥, 蒙古各部盟恭請大皇帝巡第574章 亂拳打死周翰林第554章 凌遲吧!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851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279章 諸王震怒,諸王惶恐!
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894章 下克上,孫傳庭被部下綁架投靠大同第218章 衍聖公分地,開天闢地!!第350章 一聽說分地,百姓紛紛來到了京師!第649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36章 天子之怒!第740章 打,打到他全軍覆沒爲止!第608章 遼南人口暴漲!第561章 優待工人,朝野震動!第253章 朝堂決戰,暴怒的朱由校:你們這羣第874章 顫抖吧!孔家!你農民爺爺又回來了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第125章 大仁不仁,朕放過一個狗官就是對着第843章 天啓駕崩,廟號中宗,諡文襄武靖穆第147章 公審趙南星!第6章 木匠皇帝上套了!第349章 朱由校:“沃日,這麼多地?”第640章 打吧,死吧,死的越多,對大明越有第688章 李大善人與張小婉第861章 十一萬大軍投靠張相,崇禎傻眼!第674章 微服私訪!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456章 公審孔家,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它本第782章 抓!自上而下,大清洗!第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370章 大明獨一號的皇帝,親自參與救災,第731章 蒙古人來大明上市融資了!第806章 亂了的東瀛纔是好東瀛!第893章 重新啓用孫傳庭!第486章 今日之責任,全在《東林報》!第718章 融資上市,直隸最大民營鋼鐵廠成立第889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316章 城頭之上斬阿敏,張皇后要生產了!第584章 大清朝來了!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186章 炮轟武定侯府,活捉郭成!第460章 張皇后和張好古統一戰線:你見過王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578章 此生唯有竭盡全力,效死而已!第287章 削藩王,一鯨落而萬物生!第858章 軍士暴亂,天下震動!第802章 又是大勝!大明總在勝利!第359章 不廢一兵一卒,拿下南京城!第25章 不裝了,我是皇帝,我攤牌了!第124章 永定縣見聞,一邊是血流成河,一邊第620章 大明轟動,如此功績,便是成祖,亦第819章 千古荒唐,朱至澍竟然死在了野狗嘴第513章 萬民擁戴!第706章 鐵路開,大規模融資的開始!第548章 公然決裂,朝堂爭鋒!第240章 震撼的朱由校:沃日,錢都是這麼好第631章 大勝仗!朱由校:“朕,從未見過有第409章 大開城門,喜迎王師!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9章 天啓求教!第734章 爲了賺錢,大清和東林黨都迫不及待第362章 廢世襲,天下轟動!第205章 錦衣衛上門,抓捕朱國禎!第326章 朱由校回到了他忠實的皇城!第737章 海上絲綢之路,風波起!第364章 一邊血流成河,一邊歡天喜地!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第66章 給大明的官員制定一個KPI!第167章 狗皇帝下場,糧價能跌了?五倍糧價第11章 張好古的後臺不是魏公公是皇帝?第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爲大明的江山社稷第189章 恍若朱元璋重生,嚇破膽的功勳們!第634章 大明科技之爆發,布價暴跌,百姓能第312章 大明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第420章 大明震動!第726章 吐血的崇禎?有這麼虧待女婿的大善第138章 真定府暴亂!第661章 熱氣球,天罰!第362章 廢世襲,天下轟動!第285章 自請廢王,還有這好事兒?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62章 權力!第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199章 斬立決,萬人空巷!第764章 王者氣度,大東亞聯盟!第268章 朝廷六部,我佔其四!第633章 爲了銀子,爲了大清!第195章 祭獻你的人頭,來試試大明律的斤兩第541章 天氣八年,四月,神蹟~!第684章 絕大手筆,萬世計劃第880章 兩線作戰,震怒的崇禎第60章 東林黨服軟!第698章 封狼居胥, 蒙古各部盟恭請大皇帝巡第574章 亂拳打死周翰林第554章 凌遲吧!第693章 嚴刑峻法方彰顯新政之恩威第70章 乖,聽二叔的話!第851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279章 諸王震怒,諸王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