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

“錢大人,如今幕府局勢危機.”

幕府之內被推選出來的議員代表們正在向錢謙益祈求幫助。

德川家康平定東瀛後,幕府共有二百七十六藩,這二百七十六藩在三代德川家將軍的制衡打壓下,一些還保持着強勢,但一些已經被削弱的很慘。

這就是爲何二百七十六藩會分出三百二十縣,甚至縣的大小差距都非常離譜的原因。

二百七十六藩裡,有諸多強藩,這些強藩自身強勢,周圍也有分出去的分家和其他弱藩支持。

他們以各自的地域聯合起來,形成了各地諸藩,這些被他們推舉出來的藩主都無疑有着在當地最強的力量,最多的土地,最多的百姓和士兵,以及最高的石數。

如今,這些被推舉出來的代表,共計有四十三位,他們是幕府時期最強大的大名,不是外樣強藩,就是譜代親藩,一個個都在十萬石以上,遠超其他大名。

實際上,整個東瀛像這樣的強藩,外樣、親藩、譜代加起來有五十九位。

之所以這裡只出現了四十三位,就是因爲其他十六位選擇了暴亂,那十六位已經聯合起來決定將東瀛的現狀毀掉來恢復之前的江戶模樣。

也正是因爲有十六家強藩聯合,纔會在東瀛各地掀起波及所有人的暴亂來。

而如今,那十六家強藩正躊躇滿志的向京都進攻,想要奪回天皇的御所和奉迎退位的後尾水天皇。

看着這些議員們焦急的模樣,錢謙益顯得很淡定:“諸位,根據我們談定的協議。東瀛交給諸位來治理,雖然廢藩置縣,但各位依舊是有着實權的國族,有着各自的領地,子民,軍隊,稅收也都由各位支配。”

“而我大明唯一的要求,就是維持東瀛的秩序穩定,幕府只是一個空殼,這一點諸位應當很清楚。如果不是諸位填充進幕府,幕府到現在都維持不了運轉。”

“如今東瀛出現了混亂,諸位應當快速解決,而不是來找我。如果真要到了讓我大明來收拾殘局的時刻,那麼諸位如今的地位和所享有的一切,豈不是太廉價了嗎?”

議員們神情有些不好看,但他們也清楚錢謙益說的是正確的,如果他們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那麼大明完全可以考慮換一批人,甚至親自來治理東瀛。

之前的協議,也是因爲大明沒有打算徹底摧毀整個東瀛的秩序,也不想派遣那麼多大軍勞師遠征,但不代表大明沒有這個能力。

見此情景,水戶藩藩主開口了:“錢大人,我們身爲國族,身爲幕府的議員,會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但是,我們希望能得到上國的一些幫助。對此,我們願意組建軍隊,交由上國指揮來與那些叛亂者作戰。”

水戶藩藩主的話,代表着不少人的意見。

水戶藩可不是什麼普通的外樣強藩或者譜代,而是親藩,還是親藩中的御三家,水戶德川家可是有繼承將軍位置的資格的。

這樣一位坐擁三十五萬石的御三家藩主開口,顯然是之前內部協商過的。

而錢謙益的態度也很明顯了,要麼各藩自行解決如今東瀛的亂局,要麼放棄現有權利讓大明來重新清掃一遍。

但這之間沒有可以協商的餘地嗎?

有!

那就是各藩組織軍隊,交由大明指揮,這支軍隊最後肯定是回不到各藩手裡了,但這支軍隊也落不到幕府手裡,而是由大明進行操控。

交出一部分軍隊,來換取自身的地位權勢乃至更多的東西,這無疑是很合算的,尤其是當諸藩並沒有太多選擇的權利時。

錢謙益看向其他議員:“諸位,也是這個想法嗎?”

這些議員沉默片刻,點了點頭。

薩摩藩的藩主問道:“錢大人,我們可以把軍隊交給上國,讓上國來帶領我們擊敗那些叛亂者,但之後呢?那些叛亂者會受到什麼處罰?”

錢謙益毫不猶豫的回答:“他們會全家處死,他們的領地也會被收歸幕府,至於後續怎麼處理,大明不感興趣。”

議員們點了點頭,這話的意思就是說那些領地和財富可以讓他們來自行分配了。

錢謙益喝了口茶,又拋出了一個誘餌:“除此之外呢,老夫對幕府現有的格局也有一些構想,例如現在的議會,二百七十六位議員一起開會有些太多了,不如分一分。”

“分爲議會和幕府內會,議會由二百七十六位議員一起討論東瀛大事,而幕府內會有權對這些事情同意和否定,內會也有權決定幕府的一切事務。”

“這個內會,暫定名額四十五個,如何?”

此話一出,這些議員們眼睛亮了。

幕府內會,凌駕在議會之上的存在,有權決定幕府一切事務,還能對議會的決策進行同意和否定,這纔是真正的東瀛決策層。

四十五個位置,顯然在場的四十三位藩主都有一個位置,至於另外兩個,大明肯定要佔有一個作爲監察,而另一個,應當是給皇室的虛名。

但真正有權利的,不還是他們四十三個人嗎?

畢竟大明的官員對這些並不在乎。

趙玉琪默默聽着這些利益交換,他對這些也不在乎,他只知道,他又要打仗了。

很快,幕府正式發出公告,以御三家爲代表,諸多親藩、譜代、外樣大名聯合發出公告,表示那十六強藩及其附屬者乃是極其險惡的野心家和陰謀家,他們陰謀作亂要讓東瀛大亂,要破壞幕府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他們會征討這些野心家,恢復東瀛的秩序。

隨後以四十三強藩爲代表的諸藩開始組建聯軍,而作爲聯軍主帥的,自然是大明四鎮總統官並東瀛處置使趙玉琪大將軍。

各藩聯軍會以最快的速度向京都集結,目的就是在京都和那十六家叛軍決戰,決定東瀛的未來歸屬。

而這麼多強藩爆發出來的力量,也讓諸國感覺到了震驚。

先是那些弱藩將自家兵力匯聚到本地強藩的軍隊中,隨後強藩的主將統帥着這些軍隊向京都前進。

不用幕府出一分錢,也不需要幕府提供軍械和糧食,各家強藩就把一切都供應妥當了。

竹槍、薙刀、弓箭、鐵炮、大筒以及大量的具足和胴丸供應給軍隊,各家的精銳武士和家族嫡系也都準備妥當隨軍出征。

四十三支洪流開始向京都開進,其中軍力少的三五千人,軍力多的上萬人乃至更多,四十三家強藩並諸多弱藩最後彙集的聯軍數量高達驚人的三十萬之多,其中一半都屬於各家的精銳。

而那十六家叛亂者實力也不弱,他們不像那四十三家強藩一樣還有着餘地,十六家叛亂者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因此他們匯聚起了自身全部的力量,招募了大量的浪人武士和忠誠於幕府天皇的低級貴族,大量的錢財散下去,最後竟也有了二十萬以上的兵力。

在東瀛這個狹窄的關西之地,竟然匯聚了超過五十萬的兵力,這個規模讓趙玉琪和錢謙益都感覺到驚詫。

想想當初幕府的常備兵力也不過十二萬,其他親藩譜代湊了六萬這才湊了十八萬大軍與大明作戰。

而如今,十六家叛亂者聯合起來能湊出超過二十萬的大軍,另外四十三家也湊出了三十萬以上的規模來,這還不是四十三家全部的力量。

這豈不是說東瀛如果能聯合起來,能湊出百萬大軍?!

如果真是百萬大軍,哪怕其中一半都是臨時招募的農兵,那趙玉琪當初的四萬大軍也會被這人山人海給徹底淹沒。

但可惜,幕府是幕府,各藩是各藩,他們根本不可能聯合起來,雙方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而各家也都有着各家的心思。

如果不是現在這十六藩叛亂而且弄得整個東瀛動盪不安,加上大明給出了利益交換,這四十三家強藩也不可能聯合在一起還給湊出三十萬以上的軍隊來。

這場戰爭可以說是十七世紀以來在東方爆發的最大規模戰爭,因爲東瀛如今開海貿易,各國的商人把這個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朝鮮、大明、南洋諸國,東南亞諸國,還有西洋的尼德蘭人,西班牙人,弗朗機人等都對這一場大戰表示了關注,其中西洋諸國的商人甚至跑到了幕府聯軍之中親自參與這場浩大的戰事。

此戰也被好事者成爲百藩之戰。

因爲幕府聯軍方面出現的藩旗高達兩百多面,而十六強藩這裡也有數十面藩旗,其中最顯眼的無疑就是幕府的四十三面強藩藩旗和幕府本身的三葉葵藩旗以及十六藩的大藩旗。

因此,這場戰爭也被稱爲六十藩合戰。

經過長達月餘的進軍和後勤準備,幕府聯軍終於成功在京都城外會師,而此時的十六藩也已經攻下京都城,但後尾水天皇在兩營大明將士的保護下早就跑了,連帶皇室的成員,京都城內的奉行、士族、富人一塊跟着跑路了。

如今後尾水天皇正在大阪,隨時可以坐船出海跑路,而大阪有着四營大明新軍,加上大阪和京都兩城的幕府軍士守護,十六強藩一時半會兒不好攻克,於是選擇備戰和幕府聯軍決戰來決定東瀛的未來。

京都城外,營帳漫山遍野,各藩的藩旗迎風招展,放眼望去宛如旌旗之林,而在中軍大營中,四十三強藩的藩旗圍繞着大明的日月旗和幕府的三葉葵旗。

大帳之中,四十三藩的藩主親自到場,各個披掛大鎧帶着兜鏊,與趙玉琪討論着如何剿滅那十六家叛亂者。

“這一戰,我們要一戰擊敗叛軍,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徹底奠定勝勢,諸位也才能穩定自己的位置。”趙玉琪說道。

四十三藩的藩主點點頭,他們很清楚,這一戰他們就是要表現出自己的強勢來,也必須順利的擊敗叛軍,不能顯露頹勢,唯有如此才能證明幕府聯軍的正義,也才能在之後奠定他們大國族的地位和幕府內會的權勢。

雙方依照傳統互相交換戰書規定會戰的時間和地點,同時各自又在暗中準備着,顯然誰也沒真的打算遵照傳統。

大戰爆發了,幕府聯軍是三線攻擊,自上野、奈良、大阪三個方向對京都發起攻擊,而十六強藩的軍隊也是三線迎擊幕府聯軍,雙方加起來五十萬大軍互相廝殺拼命。

穿着具足舉着竹槍的足輕們嘶喊着衝撞在一起,十六強藩組織的浪人武士們想從兩側突襲但遇到了同樣選擇突襲的幕府軍武士,繼而這些武士在京都和大阪之間爆發了混戰。

鐵炮聲噼裡啪啦成片的響起,大筒也架在山丘上對着下方的混戰發射着炮彈將不知道是敵人還是自己人給送上天。

相對於十六強藩,幕府聯軍得到了大明的火炮支持,從戰船上卸下來的超過兩百門的重炮被幕府聯軍安置妥當展開轟擊,整個關西都被戰火所籠罩,混亂的戰局下,人命比草芥來的還輕賤。

趙玉琪指揮着幕府聯軍不斷髮起攻勢,三十萬大軍本來就是兩百多家藩代組織起來的,指揮本就有困難,軍令想要明確無誤的貫徹下去對那些平均胎教肄業的足輕和低級武士來說更是無比困難的事情。

四十三藩的藩主對此也很無奈,即便是他們自己都無法很好的指揮各家聯軍,趙玉琪只能是把命令下達給四十三藩的藩主,然後四十三藩的藩主轉遞給自家聯軍中的各藩。

“如此倉促組織起來的大軍,政令不一,軍紀不嚴,只能憑藉人命和叛軍去填了。”趙玉琪說道。

錢謙益點了點頭:“這不怪趙將軍,這樣的聯軍尚未經過訓練,也沒有組織的概念,指揮他們,難爲趙將軍了。如今我軍佔據優勢,趙將軍保持現狀維持攻勢,叛軍必然失敗。”

趙玉琪搖了搖頭,他知道錢謙益的意思。

江戶時代,東瀛有多少武士呢?

超過四十萬!

這些武士有的有主家,有的是主家被滅的流浪武士。

而江戶時代武家人口又有多少?

超過兩百萬!

這些人,如果不加以消耗,東瀛怎麼可能維持虛弱的穩定?

這場大戰,註定會有無數人死掉。

在東方諸國和西洋商人的關注下,這場六十藩合戰持續了超過二十日,其中爆發的幾百人上千人的小規模戰鬥超過了八十起,幾乎每天各個地方都在爆發小規模的交戰。

而大規模數萬人,乃至十萬人規模的大戰,也爆發了五場,雙方在京都城下打的血流成河,屍體不計其數,整個京都城外的地形都因爲雙方大規模的交戰和炮擊發生了變化。

終於,雙方再也無法接受這樣持續不斷的流血,選擇一戰定勝負。

十六強藩爲首的叛軍匯聚了十萬大軍,這是他們如今手上全部可以動用的力量,這十萬大軍被他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正面與幕府聯軍作戰,另一部分則是去偷襲幕府的中軍大營。

大戰爆發,叛軍在正面匯聚超過八萬的精銳與幕府軍十二萬人展開最後的決戰,在雙方的嘶吼和怒罵中,在隆隆的炮聲呼嘯中,但成片的鐵炮齊射中,硝煙瀰漫戰場,血肉橫飛,血腥味與多日苦戰的壓抑讓雙方都完全忘記了一切只顧着互相廝殺不顧生死。

而叛軍匯聚的兩萬精兵則是被幕府軍的另一股兵力所攔截在了中軍大營外。

“大將軍!叛軍的精銳正在猛攻我們中軍大營,水戶家詢問是否撤離?”

趙玉琪搖了搖頭,神情平靜:“他們的精銳能有多少人?我們在中軍大營的人手足以攔截住他們。”

“如今現在撤離,那麼全線戰事都會受到波及,到時候就是全面的潰敗。”

“讓水戶家死守大營,我們馬上就要勝利了。”

很快又有人來報:“大將軍!尾張家來報,叛軍的主力死戰不退,如今聯軍已經有些抵擋不住了。”

趙玉琪微微皺眉,十二萬聯軍打不過八萬,不過對面叛軍知道失敗是必死無疑,哀兵加成之下有這樣的戰果也不意外。

不假思索,趙玉琪說道:“讓尾張家堅持下去,告訴他們,叛軍手頭已經沒有任何兵力了,這一戰我們馬上就贏了。”

果不其然,正面戰場上幕府聯軍和叛軍苦苦廝殺之餘,忽然歡呼聲在叛軍身後響起,一面面熟悉的幕府聯軍旗幟出現。

叛軍懵了,幕府的聯軍怎麼從京都城裡殺出來了?!

“京都被攻克了!叛軍失敗了!衝啊!”

聯軍足輕和武士們歡呼着,一個個感覺自己又充滿了力量,而一直憋着一口氣拼命搏殺的叛軍士卒此刻卻宛如天崩一般,前後夾擊讓他們明白自己徹底失敗了,胸口那口氣散了,自然也就戰意全無。

歡呼聲和喊殺聲在戰場上不斷響起,繼而就是叛軍全面的潰敗和四散奔逃!

經過近三十日的苦戰,幕府聯軍最終徹底戰勝了十六藩叛軍,那十六強藩連帶附屬的藩代被全家斬首,領土財產由幕府接收,自此東瀛境內再次恢復了穩定和秩序。

而這一戰,幕府聯軍和十六家叛軍加起來死傷超過三十萬之多,整個京都周圍都被戰火所摧毀。

東瀛在不斷的流血。

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891章 自廢遼王,終結帝制!第420章 大明震動!第602章 賊酋遊街,民間的輿論又轉了第358章 趕緊投降,投降給分地!第613章 橫掃大漠!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846章 封建的家天下世界,無法誕生天下大第572章 朱由校笑了:爾要試試朕的刀鋒利否第125章 大仁不仁,朕放過一個狗官就是對着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470章 萬人上書,請廢衍聖公!第877章 暴怒的崇禎:羣臣誤朕!第7章 天子問卷,評分第一!第735章 三百億的大出血!江浙富商誓死報效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78章 千秋之後,吏筆如刀又如何?第404章 法不責衆?我張好古最喜歡大開殺戒第265章 砸鍋賣鐵,奏請抄家,榨乾葉向高!第272章 晉商全都該殺, 朕發誓,必定要踏平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123章 人頭滾滾,傳首全國,敢貪者,就是第250章 舉報,張好古的大危機!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442章 軒然大波,朝野震動!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609章 蒙古內亂!潤大明還是潤大清?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508章 正義執行,青天來了!第346章 兩百年了,你的祖先吞了多少,朕要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889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52章 咱們這爛一點,大明朝就爛一片!第330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太子少師,吏部尚第27章 狀元及第!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79章 是你主動提的,那這養廉銀就不給了!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413章 皇太極的震驚:八旗,我的八旗,怎說明一下情況!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1章 重生大明,我是相聲世界的張好古第390章 先下手爲強,生擒東江軍諸將!第71章 簡在帝心!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178章 朕欲容之彼蒼者天豈能容乎?罪該萬死第75章 大明不變法,天下百姓千千萬,人人都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99章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只有師傅說點真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129章 把巧取豪奪的土地,還給百姓!第519章 河南大治!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347章 還提丹書鐵券?朕說了,它不好使!第614章 北方狼族,衲都那顏的野望第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第120章 驚喜的真定府百姓:只見過官府伸手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224章 必殺張好古,必毀新政!第625章 天啓九年,一邊打仗,一邊還能這麼第742章 紅夷人請降,高達三百萬兩白銀的賠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717章 換內閣!第710章 金山銀海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273章 百姓,朕的的骨肉子民,親王,跟朕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847章 封王,遼王張好古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791章 哭瞎了的崇禎,幕府鎖國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28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62章 權力!第283章 朱由校甩了朱由檢一耳光!第115章 張相爺!第554章 凌遲吧!
第237章 震撼,震撼,震撼,這絲綢質量也太第448章 逆子, 逆子啊!第54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844章 大明的江山,誰說了算?第891章 自廢遼王,終結帝制!第420章 大明震動!第602章 賊酋遊街,民間的輿論又轉了第358章 趕緊投降,投降給分地!第613章 橫掃大漠!第187章 剿滅武定侯府,京師震動!第141章 趙天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負隅頑抗第846章 封建的家天下世界,無法誕生天下大第572章 朱由校笑了:爾要試試朕的刀鋒利否第125章 大仁不仁,朕放過一個狗官就是對着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470章 萬人上書,請廢衍聖公!第877章 暴怒的崇禎:羣臣誤朕!第7章 天子問卷,評分第一!第735章 三百億的大出血!江浙富商誓死報效第461章 禮樂崩壞,狗皇帝的全力支持!第78章 千秋之後,吏筆如刀又如何?第404章 法不責衆?我張好古最喜歡大開殺戒第265章 砸鍋賣鐵,奏請抄家,榨乾葉向高!第272章 晉商全都該殺, 朕發誓,必定要踏平第73章 有堯舜一樣的君主,纔會有堯舜一樣的第257章 東林黨大潰敗,凌遲王化貞!第123章 人頭滾滾,傳首全國,敢貪者,就是第250章 舉報,張好古的大危機!第701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第442章 軒然大波,朝野震動!第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第263章 朝野轟動,哇哇痛哭的士紳們,地價第609章 蒙古內亂!潤大明還是潤大清?第131章 趙南星,你家沒了!第508章 正義執行,青天來了!第346章 兩百年了,你的祖先吞了多少,朕要第485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397章 捷報入京,大明震撼了!第444章 科舉改制,不看孔孟,看唯物!第889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第52章 咱們這爛一點,大明朝就爛一片!第330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太子少師,吏部尚第27章 狀元及第!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108章 大明朝堂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想要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79章 是你主動提的,那這養廉銀就不給了!第536章 清繳寺廟土地,挑戰三清和佛祖!第413章 皇太極的震驚:八旗,我的八旗,怎說明一下情況!第64章 朝廷六部,戶部爲尊第1章 重生大明,我是相聲世界的張好古第390章 先下手爲強,生擒東江軍諸將!第71章 簡在帝心!第322章 趙鐵軍生擒野皮豬!第871章 整軍,出兵,爭奪天下第381章 張好古和朱由校的分歧!第198章 朕不知道什麼是仁德寬恕,朕只知道第178章 朕欲容之彼蒼者天豈能容乎?罪該萬死第75章 大明不變法,天下百姓千千萬,人人都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99章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只有師傅說點真第225章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相爺萬萬不可糊第129章 把巧取豪奪的土地,還給百姓!第519章 河南大治!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第306章 大明如果換個皇帝,是不是就沒有這第347章 還提丹書鐵券?朕說了,它不好使!第614章 北方狼族,衲都那顏的野望第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第120章 驚喜的真定府百姓:只見過官府伸手第297章 抄家,公審,斬立決!第224章 必殺張好古,必毀新政!第625章 天啓九年,一邊打仗,一邊還能這麼第742章 紅夷人請降,高達三百萬兩白銀的賠第577章 天啓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第717章 換內閣!第710章 金山銀海第181章 丹書鐵券?朕覺得它沒用!第273章 百姓,朕的的骨肉子民,親王,跟朕第619章 蒙古人民: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太陽第80章 當他們罵你昏君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第847章 封王,遼王張好古第153章 官員財產上報,狗皇帝強買強賣!第215章 張家分地,去孔家!第791章 哭瞎了的崇禎,幕府鎖國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第28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2章 死太監,魏忠賢!第816章 百姓暴亂,喊打喊殺抓蜀王!第229章 血債血環,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第324章 恐怖的戰損比,朱元璋看了要沉默,第62章 權力!第283章 朱由校甩了朱由檢一耳光!第115章 張相爺!第554章 凌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