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況且受命心惶惶

蘇州縣管轄的就是蘇州這地方,縣衙也在蘇州城裡。這種以府轄縣的制度有很悠久的歷史,只有兩漢時期是郡縣制度,郡直接管理各屬縣,然後就是中央,制度最爲簡潔,政治也最爲醇厚。

後來制度逐漸演變,就不免疊牀架屋之弊,最基本的行政單位還是縣,上面有府,後來又有道,有的地方還有州,上面纔是省一級行政單位。

同時還有分守、分巡等行政單位,以及按察使這一機構所設的層層官員紀律檢查機構。

整個官僚體制看上去行政網絡編織得細密精緻,實則是繁雜龐蕪,相互交叉、相互干擾、甚至相互消耗,最後的結果就是行政近於癱瘓。

況且在屋裡站着無聊,又不敢亂翻藏書,更不敢動桌案上的東西。雖然都是他的老師,在他心裡,最認可的還是陳慕沙。

“公子吃茶。”一個十六七歲的丫環又拿進一壺茶來,斟了一杯,遞給況且。

“不敢當,姐姐自便。”況且急忙接過來。

“老爺讓我在這裡伺候您,聽您吩咐。”丫環嘻嘻笑着。

“嗯,請問姐姐芳名?”

“婢子叫百合。”

“哦,是倭國的國花。”況且隨口道。只是差點說出日本來。

“倭國?”

“就是個小人國,所以稱倭。”

“是鬧倭寇的那個倭國嗎?”百合睜大眼睛問道。

況且閒極無聊,對一個美貌的丫環乾坐着,豈不更無聊?況且索性發揮自己講故事的長處,給這位百合姑娘講起日本國的古代史了。

當時,倭寇基本已經被胡宗憲平定了,剩下一些殘餘也只是時常在海邊騷擾一下,不成氣候。

“那個倭國國王真是徐海的後代?”百合問道。

“當然真是,這還能有假。徐海帶着三百童男童女去了海外一個荒島上,建立起倭國,這三百童男童女就跟你我這樣的。他們的後代就是倭國的主要臣民,再加上原來島子上的野人。”

況且繪聲繪色地講着,這就是欺負百合不是考古學家,隨便大吹法螺,不怕被揭破。

“你我這樣的,他們的後代……”百合喃喃重複着,感覺出什麼來,臉有些紅了。

“嗯,這個……”況且也有些尷尬了,他倒是沒多想,只是按照本源加些材料講出來。百合這一重複,倒是涉及到很深刻的問題了。

“你這人小小年紀,竟跟人講這個,真是壞透了。”百合雙手捂着漲紅的臉,卻從指縫裡看着他。

況且無語了,不過打個比方,也太敏感了吧。他只是講三百童男童女到了荒島上,講他們的後代,絕對沒有涉及少兒不宜的內容。

“你們聊什麼哪?”練達寧推開門,大踏步進來。

“沒什麼,閒聊。”況且笑着說。

百合見老爺回來,急忙悄悄從旁邊溜走了,出門時還回頭看了況且幾眼,眼神有些複雜。

“你坐,我還有話對你說。”練達寧重新躺回到他的躺椅裡。

況且心中忽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似乎練達寧這纔要開始說到正題,適才說了那麼多很可能只是鋪墊。

“那天我去陳府,來去都沒有見主人,老夫子是不是怪罪我了?”練達寧微微笑着問到。

“怪罪倒是沒有,老夫子只是說大人如此做必有緣故。”況且只好替陳慕沙開脫。

“真的沒有?老夫子可不是如此胸襟博大的人,尤其是對我。”練達寧果然不信。

“真的沒有,只是小王爺走得急了些,老夫子有些不高興。”況且只好實說,既然練達寧連自己在陳府品茶的事都知道,這件事想必瞞不過。

“第一,他是你師兄,你只叫他師兄就是。第二,他就算是將來襲爵,也只是國公,而不是王爺,所以你也可以叫他徐公子,不必學一般的平頭百姓,降了自己身份。”練達寧不動聲色地說。

況且還真不知該怎麼回答,只好點點頭。他也並沒叫過小王爺,但在心裡還真是這麼想的。難道練達寧有讀心術不成?然而聽他的口氣,似乎對小王爺頗有不滿,不知爲何。

中山王府在江南固然有名,一般人都是叫國公爲中山王,或者王爺,其世子大家都叫小王爺,這跟雲南沐王府一樣。

然而在江南官場上或士林圈裡,人人自高身份,就不肯這樣稱呼了,一般對國公爺還是叫國公或者爵爺,對世子只稱呼公子。

這一點與沐王府有所不同,在雲南,沐王府就是王爺府第,出來的就是王爺王子,即便官場也得認可,儘管沐家其實只是侯爵,連國公都不是。

練達寧霽顏道:“我這是爲你着想,你們是師兄弟,應該平等論交,不能自跌身分,即便不是師兄弟,一介書生也不比國公世子矮三分,他一輩子註定是繼承國公爵位,書生卻有可能當宰相,做尚書,不比這些爵爺差哪裡。何況國家是我們文人幫聖上掌管的。”

況且點點頭,練達寧這番話坦蕩真切,若不是真心待他,這等話決不可能說出口。可是,理雖如此,畢竟不能明着說,否則就是謗訕朝廷虧待功臣了。

“那天的事是這樣,說起來還真是話長。”練達寧慢慢道來。

朝廷商議如何選擇前朝大賢入祀聖廟的事情,由於陽明學派的子弟佔據了朝廷很多重要崗位,人多勢衆,自然一致推選王守仁入祀。

王守仁不僅是理學巨匠,而且在永樂朝平定寧王造反中立了大功,其後也無人可比。嘉靖帝未登大寶前,就讚賞王守仁的軍功,繼承皇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催促宰相們召王守仁進京受封伯爵,其實就是想見見這位奇人。

話說嘉靖帝對道教很感興趣,不只是信奉,而是狂熱追捧。王守仁也信道,雖然後來改從理學,卻也還有道家的神髓,嘉靖帝與他可謂是“道”友。

嘉靖帝這邊琢磨着要見王守仁,當朝宰相楊廷和那邊卻假裝沒聽見。可憐嘉靖帝,金口玉言全然不管用,是以王守仁未能進京,嘉靖帝只好獨自抓狂。

從這點上看,嘉靖帝自然也偏向王守仁。不過,他最怕的就是朝臣結黨,沆瀣一氣對付皇上。在楊廷和身上,他吃足了苦頭,嘗夠了滋味。

楊廷和率羣臣頑強阻擊三年,弄得嘉靖帝疲憊不堪,甚至氣得撂挑子,要辭去皇帝的職務,回舊藩做王爺。

中國帝王時代近兩千年,皇上提出辭職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只有嘉靖帝獨一份,可見他當時實在是被逼得無路可走。

後來,他雖奪回君權,卻也耗了一半元氣,不要說像太祖、成祖時那樣獨斷專行,就是比之宣宗、英宗都相差甚遠。比如就拿入祀人選這件事來說,如果在永樂朝,皇帝一句話,誰敢不辦?!你要反對,先摸摸腦袋還長着吧。

嘉靖帝呢,已然失去了提名權,只有否決權和批准權,也就是說名單必須由內閣商議,上公提名推選,最後再由皇上定奪。你看看,留給皇上的,只是個面子而已。

不僅僅是此事,還有許多權利,嘉靖帝也是看得見摸不着。以前,內閣作爲皇上的秘書班子,人選當然由皇上指定。現在變了,必須由現行內閣成員商議,擬定人選,皇上只有贊同或者否決的權利。

還有重大案件的定罪權,嘉靖帝也做不到一言九鼎,大臣們只給他最後一票權。這樣的皇上,你說他是不是好孤獨啊!

史書記載嘉靖帝專權,那是因爲君權已經被大幅消弱,他再不“專”,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當然,宰相楊廷和拉攏衆臣與皇帝周旋,並不是爲了攬權,只是想給他帶個籠套,免得再出一個武宗那樣天馬行空、在全國大鬧天宮的主子。嘉靖朝的君臣博弈,故事可是不少。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只道此刻的嘉靖帝,心目中的入祀人選非王守仁莫屬,但是羣臣一直推選,他心裡就警惕了,唯恐他一批准,大臣們恐怕更要抱成團,以後真再出個楊廷和也未可知。所以他一直拖着不予答覆,就是想等有異議出現,再做定論。

事情也湊巧,陳慕沙知道後,自然火上房一般,火速派身邊兩大弟子進京,呈給皇上萬言書,陳述陳白沙的理學成就與宗旨,對王守仁免不了有所抨擊。王守仁軍功第一無可非議,但理學上,想要找他的毛病也不難。

王守仁連朱熹都攻擊過,他攻擊王守仁又有何不可?

果然,嘉靖帝大喜。

嘉靖帝心中早有盤算,國朝能跟王守仁分庭抗禮的只有陳白沙一人。幾年前,他召陳慕沙進京,欲授予官職,正是想再樹立一派,分化瓦解大臣們,免得他們結成一黨。

不過,嘉靖帝的想法未能實現,陳慕沙還是被當道柄政者排擠走了。

而今,得到陳慕沙的手書,嘉靖帝心中高興,於是讓人諷示大臣們。大臣當中也不是鐵板一塊,得到暗示後立即有人上書朝廷,提出陳白沙也是入祀的適合人選。

陳慕沙兩大弟子也沒閒着,遍訪內閣六部大臣,覓到幾個知音,在朝堂上予以呼應。這自然引起兩派的爭鬥,甚至相互攻訐,嘉靖帝便下詔此事緩議,同時誡羣臣結黨結盟,庶免大唐黨爭之禍。

嘉靖帝的旨意不過是延緩了兩派的明爭,暗鬥依然激烈。朝廷上朋黨之風漸起,有識之士不免心生寒意。

這天中山王府魏國公接連接到兩封書信,一封乃是嘉靖帝手詔,敕令他想法安撫陳慕沙,彌合他和江南陽明學派文人的裂痕。另一封則是內閣大學士徐階手書,也是託他從中彌合,以免真的釀成唐朝牛李黨爭之禍。

陳慕沙曾在中山王府做過館,魏國公也算是他的東翁,士林皆知兩人的關係。

魏國公接到詔書和宰相手令後,感覺此事非同小可,恰好兒子被陳慕沙請去做客,他也就明白陳慕沙是要在他兒子身上做文章了。

這可非同小可,自己本就不該與聞國政的,若是捲入君臣、兩黨之爭,不但得不到半點好處,弄不好爵位都得被削,所以他急令家人帶着自己的手書把兒子連夜召回。

此事又不宜聲張,甚至不能顯得是他本意,所以他就把難題推給地方官練達寧,還把皇上跟徐大學士的旨意轉告給他,令他從中斡旋。

練達寧頭大如鬥,卻推託不得,這畢竟是他地面上的事。何況他也不願得罪魏國公,徐家這兩個國公可是王朝的不倒翁。

正是由於此事突發,並且一時無從解釋,纔有練達寧深夜拜訪陳府,卻又來去不見主人的唐突之舉。

當時可以不解釋,事後不能無交代,練達寧思來想去,這件事情必須有人出面調停,雖然況且還是個孩子,卻是最合適的人選。

況且聽了練達寧的解釋,明白他和陳慕沙之間關係微妙,兩人既互相防備,又不想輕易傷害對方。儘管誤解已經形成,惟願不要越描越黑。

倒是嘉靖帝的手詔意思明確,皇上是希望兩派和衷共濟,造福生靈。徐階的意思也是如此。

但是,這等無人敢擔的重任,怎麼會落到我的頭上,真是大明王朝無人了嗎?

“這個……弟子無能爲力,怕弄不好,反而……”況且爲難地說。

“不,只有你最合適,別人當然可以傳話,可是老夫子只能越聽越煩,起到的是反作用,你從中傳話,老夫子還能聽得進去。”練達寧站了起來,有幾分激越地說道:

“你對老夫子說,我不敢擔保別人,但我練達寧,雖是陽明學派中人,對白沙祖師的敬仰絕不比他門下任何一人差,他門下的弟子也未必對陽明祖師不敬重,所以兩派之爭有百害而無一利,只會給局外人口實。”

況且還是猶豫不決,這事太過複雜,而且結果難料。魏國公不願沾手、練達寧視爲燙手山芋的事情,他能處理好嗎?只要一句話不妥,就有可能全部亂套。

若辦不好,他就兩頭不是人;若辦好,好像也是他應該做的。況且心頭一閃念:是不是該違抗師命?

不行。行不通。

一介書生可以不遵從皇上的旨意,士林不但不會排斥你,甚至還會讚賞你。如果不遵從師命,那就壞了,會被士林鄙棄。

問題是,他現在夾在兩個老師之間,誰都不能得罪,究竟該如何?

“你只消把我的話轉給老夫子就行,我練達寧對老夫子的道德文章敬仰如北斗,這一點江南士林無人不知。以後只要我練達寧有說話的地方,一定會提議王、陳二位高賢俱入聖廟陪祀。”

練達寧話已至此,況且只好硬着頭皮點頭答應,卻感覺自己像一隻皮球,隨時會被一人踢到另一人的腳下。既然如此,當初還不如只認一個老師。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大明朝更沒有。

他忽然想到一點,擡頭道:“老師,若要弟子做這中間人,要依弟子一件事。”

“什麼事,你說。”練達寧面露喜色,卻又疑惑地看着他,不知他會提出怎樣的要求。

第六百五十三章 香君如願做模特第五百九十九章 左姑娘突然翻臉(上)第六百三十章 島上美景心懷憂第七百二十章 李香君花容失色第一百七十一章 左羚執着露真情第七百四十八章 李香君如願以償第五百八十四章 鄭伯庸離奇死亡第三十六章 張太嶽所薦何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況且連夜繪寶圖第一百零七章 況且順勢摸了底第三百四十章 唐伯虎再遇況且第五百八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六十九章 老夫子高調出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老夫子錦上添花第四百五十章 況氏藥堂重開張第四百五十章 況氏藥堂重開張第七百一十四章 鹿鳴宴遵循古禮第四百五十三章 唐伯虎誠心求教第三百五十九章 萬人空巷傳佳句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公夫婦扮公婆(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李香君如願以償第一百七十章 有貨賣與帝王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太嶽回函夫子楔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應天府無頭懸案第六百六十四章 左羚住處遭查抄第七百零九章 鹽幫出手送佳人第二百零二章 兩大高手的對決第七百零九章 鹽幫出手送佳人第四百零四章 茶道里面藏玄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況公子大打出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況公子披露身世第四十八章 一個奇怪的念頭第四百九十章 況且拜訪韋知府第二章 生存第一第四百零八章 文徵明胡亂出招第六百八十九章 鹽幫再請況公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千機老人點迷津第二百四十六章 經大難各訴衷腸第五百四十四章 況且私會李香君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府出面爲上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金龍現身惹大禍第三十九章 小王爺再赴蘇州第五百三十四章 練大人提親下聘禮第一百八十三章 吳中才子身是客第六百章 蕭妮兒撫慰況且第四百五十三章 唐伯虎誠心求教第四百六十章 秋香問罪況公子第四百零二章 太僕寺公子求婚第一百三十三章 鳳陽城動向異常第二十七章 中山王府來人第一百章 三張圖紙保性命第五百一十六章 返老還童應有術第二百四十九章 衆文友聚會況府(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文傑夢想娶秋香第三百一十四章 涮羊肉一鳴驚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吳中才子身是客第六百六十一章 況且心中起雜音第四百一十一章 衆才子閒話賭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鳳陽城動向異常第二百四十二章 文傑驚豔蕭妮兒第二百九十二章 七殺今日尋自殺第五百五十三章 況且心中溜彈幕第四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國公下令圍捕第七百四十二章 衆官員無計可施第二百零二章 兩大高手的對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司馬延昭結善緣第四百七十四章 韋知府多管閒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武城侯京城糟心第五百章 秋香私語況公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訪香君況且生疑第三百三十一章 石榴羞談生孩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韓貨郎遊走四方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公夫婦扮公婆(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購藥材滿載而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君話說藏寶圖第三百七十一章 苦思冥想作畫難第二百五十七章 石榴心緒陰轉晴第一章 瞬移成功第五百九十七章 王若非獻圖被拒第六百八十二章 繁華都市迎科考第四百五十三章 唐伯虎誠心求教第五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懷疑況且第五百六十章 國公夫人眯鳳眼第一百五十四章 況且險招失身劫第六百零八章 敞開心扉解心結第七百三十章 應天府知府攪局第三百七十章 況且獲准入南監第四百零九章 賭場押注起變局第七百零三章 新科解元暈倒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況且記掛唐伯虎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下)第二百零一章 道門長老奪寶圖第八十六章 況且出招辦學堂第六十三章 況且金針顯身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侯爵夫人點鴛鴦第五百九十九章 左姑娘突然翻臉(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雙方陣營起風浪第四百七十二章 唐伯虎左右爲難
第六百五十三章 香君如願做模特第五百九十九章 左姑娘突然翻臉(上)第六百三十章 島上美景心懷憂第七百二十章 李香君花容失色第一百七十一章 左羚執着露真情第七百四十八章 李香君如願以償第五百八十四章 鄭伯庸離奇死亡第三十六章 張太嶽所薦何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況且連夜繪寶圖第一百零七章 況且順勢摸了底第三百四十章 唐伯虎再遇況且第五百八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六十九章 老夫子高調出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老夫子錦上添花第四百五十章 況氏藥堂重開張第四百五十章 況氏藥堂重開張第七百一十四章 鹿鳴宴遵循古禮第四百五十三章 唐伯虎誠心求教第三百五十九章 萬人空巷傳佳句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公夫婦扮公婆(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李香君如願以償第一百七十章 有貨賣與帝王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太嶽回函夫子楔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應天府無頭懸案第六百六十四章 左羚住處遭查抄第七百零九章 鹽幫出手送佳人第二百零二章 兩大高手的對決第七百零九章 鹽幫出手送佳人第四百零四章 茶道里面藏玄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況公子大打出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況公子披露身世第四十八章 一個奇怪的念頭第四百九十章 況且拜訪韋知府第二章 生存第一第四百零八章 文徵明胡亂出招第六百八十九章 鹽幫再請況公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千機老人點迷津第二百四十六章 經大難各訴衷腸第五百四十四章 況且私會李香君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府出面爲上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金龍現身惹大禍第三十九章 小王爺再赴蘇州第五百三十四章 練大人提親下聘禮第一百八十三章 吳中才子身是客第六百章 蕭妮兒撫慰況且第四百五十三章 唐伯虎誠心求教第四百六十章 秋香問罪況公子第四百零二章 太僕寺公子求婚第一百三十三章 鳳陽城動向異常第二十七章 中山王府來人第一百章 三張圖紙保性命第五百一十六章 返老還童應有術第二百四十九章 衆文友聚會況府(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文傑夢想娶秋香第三百一十四章 涮羊肉一鳴驚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吳中才子身是客第六百六十一章 況且心中起雜音第四百一十一章 衆才子閒話賭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鳳陽城動向異常第二百四十二章 文傑驚豔蕭妮兒第二百九十二章 七殺今日尋自殺第五百五十三章 況且心中溜彈幕第四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國公下令圍捕第七百四十二章 衆官員無計可施第二百零二章 兩大高手的對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司馬延昭結善緣第四百七十四章 韋知府多管閒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武城侯京城糟心第五百章 秋香私語況公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訪香君況且生疑第三百三十一章 石榴羞談生孩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韓貨郎遊走四方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公夫婦扮公婆(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購藥材滿載而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君話說藏寶圖第三百七十一章 苦思冥想作畫難第二百五十七章 石榴心緒陰轉晴第一章 瞬移成功第五百九十七章 王若非獻圖被拒第六百八十二章 繁華都市迎科考第四百五十三章 唐伯虎誠心求教第五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懷疑況且第五百六十章 國公夫人眯鳳眼第一百五十四章 況且險招失身劫第六百零八章 敞開心扉解心結第七百三十章 應天府知府攪局第三百七十章 況且獲准入南監第四百零九章 賭場押注起變局第七百零三章 新科解元暈倒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況且記掛唐伯虎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下)第二百零一章 道門長老奪寶圖第八十六章 況且出招辦學堂第六十三章 況且金針顯身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侯爵夫人點鴛鴦第五百九十九章 左姑娘突然翻臉(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雙方陣營起風浪第四百七十二章 唐伯虎左右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