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練達寧弦外有音

練達寧正要說,兩個丫環進來,一人端着茶盤,上面是一壺剛煮好的茶,另一人端着一個漆盤,上面是兩個青藍透明的瓷杯。

“老爺公子請喝茶。”領頭那個丫環笑着說。

況且急忙欠身致意,爲人處世就是這樣,寧對主人禮疏,決不怠慢下人,下人往往是主人的臉面。

唐代宗時,他派出去的宮女宦官到各大臣武將,甚至外戚家傳旨,回來後,代宗總要問都得了什麼禮物,如果禮物少了,他就大怒,覺得此人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如果禮物豐厚,他就大喜。

有一些窮嬪妃,實在拿不出像樣的禮物,只好將皇上賞賜給自己的物件,再賞這些要命的使節。

代宗做得雖然有點過分,也有他的道理。你如果當着一個人的面踢打他養的貓狗,他肯定不高興。打狗看主人嘛。

見況且知書達理,練達寧頗爲高興,說了一句:“你坐着就是,不用多禮。”

說到茶,只是在唐朝才逐漸被人們所飲用,早先一直是做藥材,有一些藥劑就講明要先煮茶湯,然後送下藥丸。

茶的日常飲用,是由禪僧發明的,他們發現茶葉具有提神醒腦作用,可以用來在坐禪時解除睏意。

唐朝士大夫多數信佛,跟禪僧們彼此往來頻繁,也就學會了飲茶。

不過那時候的茶必須得煮着喝,沒法用滾水泡着喝。品茶名家們慢慢鑑定出許多好的茶葉品種,研究出茶爐、茶壺、煮茶用的水跟炭火等一系列考究至極的飲茶方式,形成了茶藝即茶道。

唐人陸羽的《茶經》極盡繪聲繪色之能,把煮茶的工藝描繪成如同書法繪畫一般的藝術,成爲茶道的開山鼻祖。

茶壺也是精美的瓷器,容量只有一茶杯大小,茶盞更是小如酒盅,可是一盞茶喝下去,卻滿口生津,舌底不住有甜津滋生,身體也瞬間似乎被茶香浸透了。

飲茶的習慣,在五代時得到發揚光大,傳播到了民間。

中原普遍飲茶形成風氣後,塞外的遊牧民族也開始引進,不但學會了喝茶,而且喝上了癮。

因爲遊牧民族是肉食族,對蔬菜從不問津,每日裡除了牛羊肉就是奶製品,當然其他飛禽走獸的肉也都在食譜上。肉食多了,消化就是個問題,而茶葉最解油膩,通腸胃,提精神,幾碗滾燙的茶水喝下去,就覺得遍體舒坦,飄飄欲仙。

中原朝廷由此發現了一條財路,向塞外輸出茶葉,慢慢茶葉就成了國庫的大宗買賣之一。堪與茶葉相比的只有綢緞布匹與鐵器。

遊牧民族引進茶葉布匹,輸出馬匹,由此形成了歷史悠久的茶馬古道。

明朝初,茶葉還是煮着喝,慢慢炒茶工藝提高,出現一些可以用滾水泡着喝的茶,稱爲點茶,意思是說用滾水一點就能喝。這跟速溶咖啡的發明有的一拼。

說到點茶,《金瓶梅》裡有所描述,書中人物飲茶,沒有煮茶的,基本都是點茶,甚至直接把茶葉嚼着吃。

不過考究的人,還是用爐具耐心煮茶喝。

用今天的話講,哥不是飲茶,哥飲的是一門藝術。

“好茶。”況且脫口讚道。

“那是,夫人的茶藝可是比我審案的功夫高明多了。”練達寧頗爲得意地說。

“是師母親手煮的?這怎麼敢當。”況且面現惶恐,十成十裝出來的。

“她聽說你會品茶,才肯親手給你煮,我平日裡想喝,也不是隨時都能喝得到,怎麼樣,不比陳老夫子的茶藝差吧?”

況且心中一凜,他在陳慕沙府中品茶的事,練達寧如何得知?當時可是隻有陳慕沙的一個大弟子在旁。難道……他有些不敢想下去了。

“茶葉不一樣,可是茶藝都是絕頂境界。”他笑着說道,心裡卻充滿詭異的問號。

練達寧嘿嘿一笑,似乎看破了他的心事,卻把話題拉回來。

“咱們剛纔說到哪兒了?對了,說到那兩個小姑娘的死相的事。”

兩個丫環本來侍立在練達寧身後,準備給兩人續茶,聽見老爺的話後,都不禁身子一縮,趕緊悄悄退出去了。

練達寧接着說,令他最感到恐懼的是這兩個小姑娘的死,舌頭腫脹着伸出嘴外,可是臉上卻掛着詭異的笑容,是的,不是痛苦,而是笑,很舒服很得意的笑容。

另外一件事更加深了他的恐懼,四個人都是身着大紅吉服自縊的,兩個小姑娘臉上還精心化過妝。

聽到這裡,況且感覺有一股冷風從骨頭縫裡冒出來,瞬間遍佈周身。他急忙給自己倒杯茶,喝下去暖暖,同時也壓壓驚。

當時就有人下結論:這四人是被吊死鬼害死的,看情形應該是兩個吊死鬼,附身在兩個小姑娘身上,先誘惑兩個老的自縊,然後害死兩個小姑娘。

似乎也只有吊死鬼附身一說,能解釋兩個小姑娘臉上詭異得令人恐懼的表情:微笑。

練達寧對這種說法半信半疑,而且也無法形諸案牘,最後只好把案子懸起來,將卷宗封存。

“老師是想讓我從行醫角度,看看會不會是某種毒藥造成的?”況且問道。

“這我也打聽過太醫院的太醫了,他們完全否決了毒藥迷藥的可能。所以我最後想,這會不會是有人下蠱?”

“下蠱?苗疆人的巫蠱之術?”況且驚問道。

“據說令尊曾爲了採藥,深入過苗疆,對苗人的下蠱手段最爲稔熟。也應該當故事對你說過吧?”

“家父講過一些,無非是些傳奇故事。跟三寶太監下南洋回來對成祖講的故事一樣,都是傳奇。”況且苦笑道。

這回輪到練達寧驚疑了:“怎麼?你覺得三寶太監下南洋,記載下來的那些事不是實事嗎?”

況且當然知道南洋是怎麼回事,那些小島國住民的生活狀況,在明朝時肯定和中原不一樣,但也絕對不會像鄭和口中所講的那樣。

什麼有一個民族,慣會偷盜,夜間就讓自己的手臂飛出去,到別人家裡偷東西,然後自己回來,再安在身上。如果被發現了,手臂就被扣下,明天就要備重禮去把自己的手臂贖回,不然就成了獨臂人。

還有的民族更加奇葩,頭顱會飛出去,四處遊玩,也有被人發現扣住的危險。

凡此種種,荒誕不稽的事比比皆是。

鄭和沒事就在宮裡講給成祖朱棣聽,朱棣也未必全信,卻是逗樂的好材料。旁邊給皇上做起居錄的翰林學士,卻老老實實把每個字都寫上了,後來也都堂而皇之寫在明史裡。

“恕弟子大膽猜測,三寶太監下南洋的事當然是真的,可是他說的那些化外島民的事,根本不在天地情理之內,所以不敢置信。”況且巧妙解釋道。

“嗯,我原來也疑着此事,只是看到白紙黑字寫的明白,就只當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或許有些島民真如三寶太監所說的那樣,看來也跟吊死鬼的傳說一樣不可信。”練達寧沉吟到。

“然則,苗人下蠱的事也是虛無縹緲的嗎?”他又問道。

“這倒不然,苗人的確善於養蠱,放蠱,給人下蠱,其實是當地巫教的遺風。但是如江湖上傳聞的那樣,什麼給人放蠱就能完全迷惑住一個人,然後盡情擺佈,也只是傳說,至少沒人親眼見過。家父倒是親眼見過苗人祭司怎樣養蠱。這方面的傳說那是太多了。”

“令尊行醫多年,沒治過被人下蠱的病人嗎?”

“家父見過病例,有人在飲食或酒中下蠱蟲,被害者喝下去,蠱蟲就會存活在體內,吸食人的精血,直至亡故。家父曾經從病人體內查出了蠱蟲,還用藥物驅除出來過。”況且仔細回想着,慢慢說到。

“嗯,你回去再問問令尊,看看是否跟苗人祭司還有來往,可以就此案諮詢一下。另外,你拋開所有這些,用你的智慧大膽設想一下,這案子還有沒有其他可能。”練達寧佈置作業似的說到。

況且點頭應諾道:“弟子明白。”

“嗯,此事跟破案已經沒關係,反而倒成了我的前世宿怨,我只是想解開自己這個心結,不想讓它時不時冒出來干擾我。”練達寧忽然長長喟嘆一聲。

“弟子一定竭盡所能!”況且這回答應得十分爽快。

他以前沒事時也研究過各種密室案件的可能性,而且很喜歡這種題材,就如同喜愛象棋殘局、圍棋珍瓏一樣,都是燒腦的活兒,卻能給自己帶來最大的成就感。

“那就好。但願今世能解開這個謎團,不然恐怕我會帶到下世,難說不會成惡因而結惡果。”

“老師多慮了。您就是太勤於案牘了,這些事當由交給刑房師爺處置。”

“別人做官是這樣,我不行,看各房師爺做事顢頇、圓滑的樣子,總不放心,不能不用他們,卻也不能都由着他們來。一些事還是要自己親自動手才行。”練達寧慨然嘆道。

明人做官,都是通過八股科舉應試而得,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治理地方,大多數人一竅不通,更無動手能力,要想當好官,就得依靠別人幫忙。做官的方式形成了定式,並不複雜。

第一是自己聘請一些各方面的專家,組成幕僚團,由這些人來出謀劃策,官員只是按照他們的決定去發號施令。

第二是各衙門的固定吏員,比如刑房專管刑事,財房專管財務,就是賦稅收入和各項花費等等,下面又有三班衙役、捕快等人,這些基本都是固定吏員,說他們固定,是因爲這些職位都可以世襲。

是故,明朝有兩種繼承製度,一種是帝王公侯伯,一種就是由中央到地方的吏員。繼承者的地位雖是高低懸殊天地之差,但實質卻是一樣。

明朝將吏員的工作叫差事,什麼佈政衙門的差事,按察使衙門的差事等等。差事不僅可以由後代繼承,奇葩的是,差事還是一筆固定資產,沒錢時可以作價賣掉。

官員們自己聘請的幕僚有能力者實際很少,大多是生活困窘、不得不投靠某個官員的文人,這些人通行政管理的同樣少之又少。

是以,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大部分行政工作實際不是官員在做,而是吏員在做。

從古人的一些文章中可以看出端倪,官員們往往沒事就出去遊玩、和朋友一起喝酒做詩,吟嘯自若。這不是他們真能幹,也不是地方事情少,而是他們不能幹什麼,都交給手下人去做了。

瞭解了這些情況,況且不禁點頭道:“有道是,鐵打的衙門水流的官,老師卻是忠於職守。”

練達寧的確屬於那種喜好吏務的官員,凡事都親力親爲,不想依靠手下吏員,所以方能以“能員”、“幹員”聞名於江南官場。由此,也就有了他將要升爲按察使的傳聞。

按察使就是一省主管官員紀律風紀的官員,每年負責考察所有官員的行政績效,然後向朝廷報告,又稱爲臬史,這是所有官員都畏懼三分的官。

明初,布政使就是一省的地方長官,官職全名爲承宣佈政使,即直接領命於皇上,管理地方政務的意思,又稱爲藩使,即封疆大吏的意思,權力最重。後來朝廷又加派巡按、巡撫,重要地方還加派總督,布政使的職權基本被瓜分,只保留主管財政的權力。

明朝中後期,就形成了巡撫(巡按)、按察使、布政使這一省級行政的三駕馬車。清朝幾乎完全繼承了這種行政制度,直到王朝覆滅。

兩人正談着,一個丫環進來稟報:“老爺,蘇州縣令求見。”

練達寧眉毛微揚,頗感意外,站起來對況且說:“你在這裡等我,我去去就來。”

況且起身道:“是。”

練達寧轉身出去,先去了臥室,換上常服、烏紗帽和朝鞋,這纔出去會客。

第三百七十五章 柳絲絲願嫁才子第六百零二章 古絕戶財命雙收第三百五十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五百八十七章 應天府尹立卷宗第一百七十九章 侯爵夫人點鴛鴦第二百九十章 況且聽音斷病情第四百五十七章 蕭妮兒喜形於色第四百八十九章 老夫子不涉正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鳳陽知府樂呆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唐伯虎斂財有方第七百一十六章 應天府無頭懸案第五百零一章 文賓決定入南監第三百一十一章 況且有心追天道第五百零八章 太夫人返老還童第一百三十九章 況且賜字救鹽幫第五十一章 途中袒露真性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七殺今日尋自殺第二章 生存第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王若非演技高超第四百四十三章 秋香一笑唐伯虎第四百五十一章 春天真正到來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石榴喜來卻怒走第二百五十二章 蕭妮兒大方出場第七百五十一章 況且初入國子監第四百六十二章 七笑過後見真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周鼎成再度癲狂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公夫人起邪念第七百一十四章 鹿鳴宴遵循古禮第九十三章 四位鏢師嚇尿了第四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八十四章 訪香君況且生疑第三百四十六章 況且智鬥唐伯虎第六百五十九章 練達寧遊說況且第八十四章 況且夜探蕭妮兒第一百二十二章 兩女孩針鋒相對第三百一十九章 陳石榴答應求婚第三百七十六章 況且徹悟點睛法第二百五十章 絲絲充當女主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況公子胡編亂造(上)第二百零八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七百六十五章 況公子再遇危機第三十一章 兩小有猜見真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秋香有了主心骨第七百三十五章 文賓維護兄弟情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府出面爲上策第三百七十四章 地下賭場開盤口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場惡戰倒計時第一百三十二章 況且下手不留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況且徹悟點睛法第二十二章 家事隱現第四百零七章 唐伯虎噩夢不祥第三百九十一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榴心裡不踏實第四百六十二章 七笑過後見真情第一百四十章 鹽幫撤出鳳陽城第三百五十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場惡戰倒計時第三百四十六章 況且智鬥唐伯虎第四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零四章 茶道里面藏玄機第三百九十九章 鳳陽舊事未完了(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貪官必須先是官(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君話說藏寶圖第七十一章 神醫疑是天外客第三百二十八章 況且神遊尋自由第一百零七章 況且順勢摸了底第七百二十四章 相國寺巧遇德清第四百六十五章 況公子深謀遠慮第三百一十二章 石榴高調收禮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滿城謠言化無影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字文倒背如流第五百一十二章 小王爺護衛師弟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座城池一首詩第二百零九章 渡劫神功顯神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左姑娘突然造訪第二十三章 況且智評才子詩第三百六十九章 詩稿傳遍南京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況且鬱悶無處解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賓科考做文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況且變身二老爺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況且研製六神丸第二百五十六章 蕭妮兒痛罵士林第七百六十六章 星光龍天運在身第七百四十二章 衆官員無計可施第一百零三章 鳳陽豪富設酒宴第七百三十二章 老夫子治病救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大佬露真容第一百九十九章 況且置身半空中(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況且再繪地獄圖第一百八十章 德清法師拜左府第二百二十五章 陳慕沙突然光臨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位神人忽現身第五百二十六章 秋香五笑透溫柔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住舊址如夢幻第六十三章 況且金針顯身手第五章 留得殘荷聽雨聲第一百三十四章 鹽幫謀劃擒況且第七百二十五章 方丈出關見況且
第三百七十五章 柳絲絲願嫁才子第六百零二章 古絕戶財命雙收第三百五十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五百八十七章 應天府尹立卷宗第一百七十九章 侯爵夫人點鴛鴦第二百九十章 況且聽音斷病情第四百五十七章 蕭妮兒喜形於色第四百八十九章 老夫子不涉正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鳳陽知府樂呆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唐伯虎斂財有方第七百一十六章 應天府無頭懸案第五百零一章 文賓決定入南監第三百一十一章 況且有心追天道第五百零八章 太夫人返老還童第一百三十九章 況且賜字救鹽幫第五十一章 途中袒露真性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七殺今日尋自殺第二章 生存第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王若非演技高超第四百四十三章 秋香一笑唐伯虎第四百五十一章 春天真正到來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石榴喜來卻怒走第二百五十二章 蕭妮兒大方出場第七百五十一章 況且初入國子監第四百六十二章 七笑過後見真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周鼎成再度癲狂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公夫人起邪念第七百一十四章 鹿鳴宴遵循古禮第九十三章 四位鏢師嚇尿了第四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八十四章 訪香君況且生疑第三百四十六章 況且智鬥唐伯虎第六百五十九章 練達寧遊說況且第八十四章 況且夜探蕭妮兒第一百二十二章 兩女孩針鋒相對第三百一十九章 陳石榴答應求婚第三百七十六章 況且徹悟點睛法第二百五十章 絲絲充當女主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況公子胡編亂造(上)第二百零八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七百六十五章 況公子再遇危機第三十一章 兩小有猜見真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秋香有了主心骨第七百三十五章 文賓維護兄弟情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府出面爲上策第三百七十四章 地下賭場開盤口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場惡戰倒計時第一百三十二章 況且下手不留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況且徹悟點睛法第二十二章 家事隱現第四百零七章 唐伯虎噩夢不祥第三百九十一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榴心裡不踏實第四百六十二章 七笑過後見真情第一百四十章 鹽幫撤出鳳陽城第三百五十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場惡戰倒計時第三百四十六章 況且智鬥唐伯虎第四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零四章 茶道里面藏玄機第三百九十九章 鳳陽舊事未完了(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貪官必須先是官(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小君話說藏寶圖第七十一章 神醫疑是天外客第三百二十八章 況且神遊尋自由第一百零七章 況且順勢摸了底第七百二十四章 相國寺巧遇德清第四百六十五章 況公子深謀遠慮第三百一十二章 石榴高調收禮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滿城謠言化無影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字文倒背如流第五百一十二章 小王爺護衛師弟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座城池一首詩第二百零九章 渡劫神功顯神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左姑娘突然造訪第二十三章 況且智評才子詩第三百六十九章 詩稿傳遍南京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況且鬱悶無處解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賓科考做文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況且變身二老爺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況且研製六神丸第二百五十六章 蕭妮兒痛罵士林第七百六十六章 星光龍天運在身第七百四十二章 衆官員無計可施第一百零三章 鳳陽豪富設酒宴第七百三十二章 老夫子治病救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大佬露真容第一百九十九章 況且置身半空中(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況且再繪地獄圖第一百八十章 德清法師拜左府第二百二十五章 陳慕沙突然光臨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位神人忽現身第五百二十六章 秋香五笑透溫柔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住舊址如夢幻第六十三章 況且金針顯身手第五章 留得殘荷聽雨聲第一百三十四章 鹽幫謀劃擒況且第七百二十五章 方丈出關見況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