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返老還童應有術

夏至之後,暑氣日益加深,最後在一片乾燥悶熱中宣告了酷暑的到來。

爲了便於人們遮蔽日光,大樹也都垂下枝條,似乎在半死不活中煎熬着,大街上的狗總是耷拉着舌頭,不停吐出熱氣,眼睛都懶得睜開,彷彿睜眼也是很吃力的事,人們則是儘量減少外出,在家裡、在庭院裡找尋陰涼的地方休養生息。

蕭妮兒身上的衣服一天比一天少,卻還是嚷着熱。

這是她來到蘇州的第一個夏天,家鄉靠山鎮冬暖夏涼,夏天藉着山裡的涼氣滋潤養人,她從沒遇到過這種熱,感覺就像是待在火爐裡一樣。

隨着她衣服的減少,況且的眼神在她身上停留的時間也長了。

蕭妮兒並不在意他的眼神在自己身上的駐留,可是有時候卻也羞澀道:“討厭死了,看什麼啊,又不是沒看過。”

“這不一樣,你穿着不同的衣服的美感也都是不同的嘛。”況且辯解道。

“大忽悠,我纔不信你。絲絲可是說了,她都被你忽悠懵了,石榴承認她被你忽悠成白癡了,只知道愛你不知道管你了。”

“那你哪?”況且笑了起來。

“我是屬於那種不用忽悠不用騙,主動投懷送抱的天生傻瓜。”蕭妮兒笑着就坐在他懷裡,因爲他的身上總是很涼爽。

況且暗自發笑,蕭妮兒跟着他這麼長時間,也開始試着說一些文詞了,而且用的基本準確。

他說的是實話,女人穿不同的衣服美感當然是不一樣的,否則就沒法解釋時裝爲什麼會流行了。

“你爲什麼從不出汗?穿的衣服還比我多。”蕭妮兒不解道。

“嗯,我身體裡有個調節器,可以調節陰陽寒暑,對熱比較能適應。”

醫家養生功就是有這點好處,抗冷耐熱,據說修煉到最高峰,可以達到百毒不侵、寒冷不入的程度,神農嘗百草就是因爲有神功護體,但那只是傳說而已。不過佛家修煉有成者,的確一年四季都是一件僧袍,對季節的轉換冷熱的交替根本無感,這樣的人他倒真是見過。

“憨山德清又跑到哪座寺廟參禪去了?”況且心裡想着,現在他的崇拜目標已經轉換了,由唐伯虎、文徵明轉換到憨山德清,儘管德清現在只是一個才華初露的小和尚,卻不影響他崇拜的心態。

他現在忽然有些想德清了,他毫無緣由地想到,德清應該也已經能自我調節寒暑了吧,他在鳳陽和這裡看到的德清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厚度,說明季節變換對他的身體已經不構成影響。

也就在這個最熱的晚上,周鼎成從閉關的屋子裡走了出來,他沒有說話,只是靜靜走到況且的對面坐下,然後把蕭妮兒煮好的一大壺冰紅茶一口喝乾。

“想明白了?”況且看着他不再佈滿血絲的眼睛問道。

“恩,想明白了。”周鼎成眼神澄澈。

“那好,有什麼體會?”況且輕語道。

“那幅畫不是人能畫出來的。我放棄了。”周鼎成同樣輕聲道。

“你的意思是說,我不是人?”況且忍住笑,問道。

“你是人,可是你在畫那幅畫的時候不是人。”周鼎成語意堅定,不容置疑。

“那就是我被鬼附身了?”況且啞然失笑。

“不是,那時候的你是神。”周鼎成看着他,一字一句道,這就是他悟出來的。

況且沒反駁,他也覺得自己當時的那種狀態太過特殊、奇妙。那一陣,周鼎成總是纏着他讓他描述畫畫時的狀態,但他真的說不出來,他心裡有時也疑惑,那是否就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狀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種狀態乃是神仙所獨有的領域。

“這世上真有神仙嗎?”況且跟着自己的思路追問道。

“當然有,老子就是神仙,所以有了道家,張三丰祖師就是神仙,所以有了武當派,達摩祖師是佛陀,所以有了少林,每一個大教必然是神仙開創的。”周鼎成非常肯定的論述道。

“那你說,這世上有沒有人能夠返老還童?”況且問到了自己在思考的問題。

“當然有,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要達到返老還童,只是很少有人能修煉成功。”周鼎成作爲武當弟子,對這個深信不疑。

況且想起太夫人返老還童的事,這事兒困擾他至今,一直沒有答案。他已經委託左羚派人回鳳陽去查看那位趙老太爺的情況,他想確定背上千機老人畫的那條金龍到底有多大能耐。

他給周鼎成講了太夫人返老還童的事,以及他對這件事情的理解和認知,想聽聽他的意見。

“嗯,你在那種狀態下能做出什麼奇蹟都不新鮮,相反要是沒有奇蹟反而不正常。進入一次那種狀態真的要折壽五年嗎?”

況且點點頭卻又搖搖頭,不過給趙老太爺治病只是脫力了,並沒有折壽,這也是他要查詢趙老太爺情況的原因。

千機老人給他畫的金龍應該是對他有益無害的,可是爲何背上有了金龍後再進入那種神的領域反而會折壽,沒有時只是脫力和難耐的飢餓,就好像餓死鬼從地獄中剛爬出來一樣。

他想到了一種可能,若是背後沒有金龍的話,進入這種神的領域只能讓他的醫術有近乎起死回生的手段,卻沒有返老還童的效果,有了金龍後既有返老還童的效果,還有可以讓畫上人物成精的神效,代價就是折壽五年。

半個月後,左羚送來一封信,證實了他的猜想,趙家老太爺只是病好了,身子骨還算硬朗,卻沒有出現返老還童的跡象。

周鼎成從牛犄角里走出來,恢復了正常,他不再談論那幅畫,甚至自己也歇筆,暫時不作畫了,每天裡有時沉思,有時跟況且、蕭妮兒閒聊,再有就是每頓喝酒。

“大哥,我還以爲你真的瘋了呢,也不敢去招惹你。”蕭妮兒看着正常過來的周鼎成道。

“前一陣我的確是瘋了,不過現在恢復正常了。”周鼎成誠懇道。

“可你明明知道,爲什麼還要瘋呢?自己不難受嗎?”蕭妮兒疑惑道。

“一點都不難受,妮兒,我告訴你,人不瘋狂就不能成大事。”周鼎成解釋道。

“這話也是哲理嗎?”蕭妮兒不理解。

“哲理是什麼?”這回是周鼎成發矇了。

“就是我不懂的話兒唄。”蕭妮兒解釋道。

“哦,那就不是人說的話,只要是人說的話,都是讓人能懂的。”周鼎成道。

“可是哲理不是人人都能懂的,我哥就經常跟我說哲理,我一句也聽不懂。”蕭妮兒反駁道。

“你是被那個混蛋忽悠了,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哲理、玄理這些東西,只有生老病死、吃喝拉撒。”周鼎成憤憤道。

蕭妮兒皺皺眉,又用力揉揉眉心,然後道:“你說的這些也不怎麼像人話啊。”

旁邊聽着的況且哈哈大笑起來。

“你還笑,我差點被你弄成瘋子,妮兒已經被你忽悠成傻子,都是你的錯。”周鼎成忽然怒了。

“這可跟我沒關係啊,你的事都是自找的,我從來沒有干涉過。”況且急忙擺手道。

“嗯,我也不是被他忽悠成傻子的,自從看到他第一眼我就變成傻子了。”蕭妮兒認真道。

“我也不跟你們閒扯,小子,我只問你,那個藥方研究得怎麼樣了?”周鼎成問道。

“今天怎麼有心情關心藥方了?從來沒見你對我診治病人關心過啊。”況且有些詫異。

“我是想啊,你不是說你那個方子是神方嗎?如果真是這樣,你這樣研究沒用,必須找機會進入畫畫時的那種狀態,只有得到神助才行。”周鼎成道。

“不行。大哥,你少出這些壞主意,我堅決反對!”蕭妮兒急忙道,她知道況且每次進入那種狀態都要付出很大代價,只是她還不知道折壽五年的事呢。

況且也搖頭苦笑,倒不是折壽不折壽的事,如果能夠研製出藥方,他心甘情願付出慘重代價,只是那種狀態不是他想進入就能進入的,必須等,而且來不來不一定。

進入這種狀態的最佳捷徑就是遇到國醫束手的臨死病人,這是外因,內因是,他有急切的心情,願意不惜代價治好對方,只有這兩者同時出現,才能打通那種狀態的通道。與唐伯虎比畫時被逼至絕境,也算外因成立,內因則是他願意用盡全力絕地反擊,於是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現在藥方研究的過程很順利,他感覺已經有一半可行性了,只是還需要繼續擴大實驗對象,還需要積累更多的臨牀數據,進行更多的演算,大概一兩年後才能真正把藥方完善,具備製成藥的基本條件。

現實的情況是,他並不着急,也沒有什麼特殊狀況逼着他去搶時間、爭速度,也就是說他絲毫沒有那種被逼至絕境的心理,當然就無法進入那種狀態。

周鼎成對蕭妮兒的反對錶示認同,但轉而又對況且說道:“在神助這一點上,醫學和繪畫同理,兩者你都有過嘗試,我相信你會把握住機會的。”說完他眨了眨眼睛,意思是不想再激怒蕭妮兒。

第一百五十九章 神醫初入侯爵府第六百四十二章 中山王府設家宴第五百六十八章 鄭氏家族發家史第七百六十一章 侯爵府添丁雙喜第二百零六章 局勢走向白熱化第二百零九章 渡劫神功顯神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姑娘金龍附身第一百一十五章 左東閣依計行事第十九章 初進周公館第六百三十二章 左羚被逼回鳳陽第二百六十七章 石榴再怒怨況且第六十七章 鄉村小鎮起風波第五百六十八章 鄭氏家族發家史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公夫婦扮公婆(下)第九十一章 告別小鎮去鳳陽第五百七十九章 江南才子再聚首第一百九十章 小君謀劃毀圖計第二百零八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七百四十章 慘絕人寰無底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兩口突遭夜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絲絲急尋況公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左家不惜挖巨坑第三百四十一章 文徵明一見如故第七百三十三章 滿街告示赦元兇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君孤身尋況且第七百五十三章 海外勢力傳消息第四百二十八章 石榴遠眺左小姐第一百四十五章 袍哥會覬覦藥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兩才子惺惺相惜第九十八章 況且偶得兵器符第七百四十六章 地獄圖騰空飛走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王爺探問況且第七十九章 辦學堂萬事俱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公夫人起邪念第六百二十一章 左姐姐疑似懷孕第二百六十三章 師兄弟真情對白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山寺況且正名第五十九章 蹊蹺的人間蒸發第五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懷疑況且第一百九十章 小君謀劃毀圖計第三十六章 張太嶽所薦何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夫子暗傳衣鉢第五百五十五章 小王爺眼噙淚花第三百一十一章 況且有心追天道第五百六十七章 況公子入住陳府第二百章 纏情絲出招奪命第四百六十章 秋香問罪況公子第一百九十章 小君謀劃毀圖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公夫婦扮公婆(下)第三十七章 祝枝山粉墨登場第五百四十七章 況且再會師兄弟第三百四十三章 周文傑遊戲成功第二百四十九章 衆文友聚會況府(上)第六百七十章 石榴左羚藏秘密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派爭奪況公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況公子腦洞大開第六百零四章 對手搖身變恩公第七百零一章 閱卷官挑燈夜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虞博士自討沒趣第三百五十四章 況公子戰前饕餮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安乃人生大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邢天如願得寶圖第六百五十四章 嘉靖帝龍體抱恙第五百五十四章 師兄上門找彆扭第四百零五章 老夫子暗助弟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東坡轉世重生第六百六十八章 五日散解毒成功第二十八章 老夫子的密室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夫人的心頭肉第五百二十七章 國公夫人來信函第五百五十五章 小王爺眼噙淚花第五百三十七章 秦淮河畔置新房第六百三十一章 李香君巧遇況且第二百二十一章 蕭妮兒喜看姑蘇第三百六十八章 豪飲通宵夜未央第五百八十八章 鄭家謀劃往北逃第十七章 周鼎成不甘落後第五百三十四章 練大人提親下聘禮第二百二十六章 石榴初見蕭妮兒第六百四十七章 鹽幫效力謀遠慮第三百六十章 貴婦糾纏況公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文祥重設計謀第七百零七章 期待文賓中狀元第九十二章 鏢車遭遇劫道者第一百二十五章 好男不吃祖上飯第二百零八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五百九十五章 祖孫三代見閻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風聲鶴唳鳳陽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周家巨資捐官府第七百三十四章 蒙面女孩再現身第三百八十一章 小王爺現身晚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左姑娘宛若仙子第六百六十章 風陽知府限時令第四百二十三章 左姑娘宛若仙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山寺況且正名第一百零六章 左家父子有玄機第五百零三章 武城侯府傳消息第十五章 老夫子直抒胸臆第六百九十一章 考場內外皆愕然第五十一章 途中袒露真性情
第一百五十九章 神醫初入侯爵府第六百四十二章 中山王府設家宴第五百六十八章 鄭氏家族發家史第七百六十一章 侯爵府添丁雙喜第二百零六章 局勢走向白熱化第二百零九章 渡劫神功顯神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姑娘金龍附身第一百一十五章 左東閣依計行事第十九章 初進周公館第六百三十二章 左羚被逼回鳳陽第二百六十七章 石榴再怒怨況且第六十七章 鄉村小鎮起風波第五百六十八章 鄭氏家族發家史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公夫婦扮公婆(下)第九十一章 告別小鎮去鳳陽第五百七十九章 江南才子再聚首第一百九十章 小君謀劃毀圖計第二百零八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七百四十章 慘絕人寰無底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兩口突遭夜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絲絲急尋況公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左家不惜挖巨坑第三百四十一章 文徵明一見如故第七百三十三章 滿街告示赦元兇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君孤身尋況且第七百五十三章 海外勢力傳消息第四百二十八章 石榴遠眺左小姐第一百四十五章 袍哥會覬覦藥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兩才子惺惺相惜第九十八章 況且偶得兵器符第七百四十六章 地獄圖騰空飛走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王爺探問況且第七十九章 辦學堂萬事俱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公夫人起邪念第六百二十一章 左姐姐疑似懷孕第二百六十三章 師兄弟真情對白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山寺況且正名第五十九章 蹊蹺的人間蒸發第五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懷疑況且第一百九十章 小君謀劃毀圖計第三十六章 張太嶽所薦何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夫子暗傳衣鉢第五百五十五章 小王爺眼噙淚花第三百一十一章 況且有心追天道第五百六十七章 況公子入住陳府第二百章 纏情絲出招奪命第四百六十章 秋香問罪況公子第一百九十章 小君謀劃毀圖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公夫婦扮公婆(下)第三十七章 祝枝山粉墨登場第五百四十七章 況且再會師兄弟第三百四十三章 周文傑遊戲成功第二百四十九章 衆文友聚會況府(上)第六百七十章 石榴左羚藏秘密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派爭奪況公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況公子腦洞大開第六百零四章 對手搖身變恩公第七百零一章 閱卷官挑燈夜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虞博士自討沒趣第三百五十四章 況公子戰前饕餮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安乃人生大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邢天如願得寶圖第六百五十四章 嘉靖帝龍體抱恙第五百五十四章 師兄上門找彆扭第四百零五章 老夫子暗助弟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東坡轉世重生第六百六十八章 五日散解毒成功第二十八章 老夫子的密室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夫人的心頭肉第五百二十七章 國公夫人來信函第五百五十五章 小王爺眼噙淚花第五百三十七章 秦淮河畔置新房第六百三十一章 李香君巧遇況且第二百二十一章 蕭妮兒喜看姑蘇第三百六十八章 豪飲通宵夜未央第五百八十八章 鄭家謀劃往北逃第十七章 周鼎成不甘落後第五百三十四章 練大人提親下聘禮第二百二十六章 石榴初見蕭妮兒第六百四十七章 鹽幫效力謀遠慮第三百六十章 貴婦糾纏況公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文祥重設計謀第七百零七章 期待文賓中狀元第九十二章 鏢車遭遇劫道者第一百二十五章 好男不吃祖上飯第二百零八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五百九十五章 祖孫三代見閻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風聲鶴唳鳳陽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周家巨資捐官府第七百三十四章 蒙面女孩再現身第三百八十一章 小王爺現身晚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左姑娘宛若仙子第六百六十章 風陽知府限時令第四百二十三章 左姑娘宛若仙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山寺況且正名第一百零六章 左家父子有玄機第五百零三章 武城侯府傳消息第十五章 老夫子直抒胸臆第六百九十一章 考場內外皆愕然第五十一章 途中袒露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