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宮闈諸嬌

冬日的暖陽普照着京師的亭臺樓閣,皇城上空卻彷彿陰霾重重。

薛祿戰敗的消息,已驛傳到朝廷的通政使司;朝廷對這種事當然不會大肆宣揚,從皇宮到千步廊、都籠罩在詭異的沉寂之中。

這兩天皇帝朱高熾聽到的都是壞消息。只有御醫稟奏的一件事,才讓他得到了些許慰藉。張輔那十餘歲的長女張妙華、新封的貴妃,進宮數月後,剛剛被御醫診斷出有喜了!

朱高熾趁機放下手裡十分煩惱的軍國大事,馬上回到了後宮去看望張妙華。

貴妃的宮闈中有許多人,不久前封的張皇后、張太貴妃都在。大夥兒向聖上執禮罷,皇后繼續說着一些吉利話,叮囑張妙華膳食啊、起居啊之類的事,十分關心她。

朱高熾伸出手,當衆輕輕摸向張妙華的腹部。張妙華那稚氣未脫的臉蛋,頓時羞紅一片,她輕聲道:“妾身方有喜不久,聖上現在可瞧不出來呢。”

“哈哈……是這麼回事!”朱高熾難得地笑出了聲。

皇后張氏瞧着朱高煦的模樣,抿嘴露出了笑容;而張妙華的姑姑太貴妃,側目看着皇后、十分留意她的臉色。

朱高熾道:“一定是個皇子!”

皇后聽罷,笑吟吟地帶着些許責怪:“妹妹還小,聖上這麼說,不怕嚇着她了,要是個公主您就不喜歡了呀?”朱高熾笑道:“公主也好,不過出嫁的時候要賠許多嫁妝。當初父皇沒少給俺那幾個姐妹花錢。”

皇后道:“聖上富有四海,過兩年國庫就緩過來了。”

就在這時,宦官海濤帶着皇子朱瞻基、朱瞻塏進來了,兩個孩兒一起鞠躬道:“兒臣拜見父皇、母后。”

朱高熾的臉色立刻拉了下來,神色嚴厲道:“瞻基,你別整天和你弟弟一塊兒到處跑,得好好讀書寫字!”

朱瞻基縮了一下脖子,悻悻低頭答道:“是,父皇。”

他的弟弟瞻塏還小,胖乎乎的、十分乖巧地站在那裡,不哭也不鬧。

本來朱高熾是很喜歡瞻塏的,覺得瞻塏很像他、而且性情溫良;但郭嫣牽涉到非常嚴重的事,現在還關在東宮,漸漸地朱高熾對她的兒子也愈發冷淡了。而今瞻塏沒了親|娘照顧,已經交給皇后撫養。

朱高熾問了幾句皇子們讀書的事,便揮手讓他們走了。

這時張太貴妃起身道:“今日不知聖上皇后會駕臨貴妃宮中,失禮之處請聖上皇后恕罪。我請告辭了。”她是前朝的皇妃,沒有進冷宮住着、已實屬罕見;但輩分上屬於長輩,若是常常在皇帝皇后跟前出現,確實不太妥當。

朱高熾點了點頭,客氣地說道:“太貴妃慢行。來人,送太貴妃回宮。”

皇后張氏也站了起來,知趣地說道:“妾身本想來和妹妹說話,聖上卻忽然駕到,妾身明日再來走動罷。”

朱高熾道:“你們說你們的話,俺礙着事兒了?”

張氏露出一副嬌嗔的表情,瞪了朱高熾一眼,立刻又露出微笑道:“妾身告退。”

……作爲皇帝的結髮妻,張氏幾乎從來不干涉聖上找別的嬪妃、甚至宮女。此事叫宮中很多人都稱賢。

先帝駕崩後,聖上找過各種各樣的女人,先是每天換不同的宮女;後來又恢復了原樣,一段時間裡主要親近一個女子。不過這些年來,聖上有一點始終沒變:難逢難月會和妻子張氏同寢。

郭嫣被關押之後,張妙華作爲國公之女,出身高貴、知書達禮;她年齡還小,又白又嫩,立刻得到了聖上的寵愛。最近幾個月,聖上有一大半夜晚在貴妃的宮裡。

張皇后出來後,坐着車朝南邊的坤寧宮去了。

一羣人簇擁着御輦剛到交泰殿附近,太監海濤便追了上來。張氏轉頭看一眼,海濤立刻躬身站在磚地上行禮。但張氏沒有說一句話,繼續往坤寧宮而去。

張皇后徑直進了寢宮,說道:“天氣越來越冷了,海濤,你去給我多添些炭。”

“哎!”海濤一副心甘情願的模樣,趕緊去幹活。這時張皇后揮了一下衣袖,叫其他奴婢都出去了。海濤很神奇地從懷裡掏出了一隻竹筒,輕輕吹起了炭火,好像早就料到會幹這件事一般。

張氏款款地在一張軟毛皮大椅子上坐下來,開口問道:“薛祿在四川打敗了?”

海濤把嘴從竹筒上挪開,轉頭道:“回皇后娘娘,是。皇爺昨天聽到消息,非常震怒!不過叛賊漢王統率過四川衛所的官軍將士,多有舊識;還有瞿能曾多年在四川領兵。據報四川各部投降者極衆!此役確是難爲了陽武侯。”

他頓了頓,接着說,“盛庸、平安、瞿能而今都在漢王麾下。有消息說,漢王從京師逃到雲南的時候,那些建文舊臣半路去投。不過司禮監的猛哥說,或許漢王在永樂初就窩藏了他們,居心叵測!”

張氏微微點了一下頭,皺眉坐在椅子上。宮闈裡沉默了好一陣子。

海濤悄悄側目看了一眼,見張氏沒有說話的意思,他便又開口道:“鄭和、侯顯、王景弘帶回來了許多西洋貢物,皇爺挑了一些養身的補物,專門賜給淇國公。您說這……”

張氏道:“而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武臣尤爲重要。聖上心裡有數,善待這個曾爲漢王搖旗擊鼓的邱福,便是要額外看重勳貴武臣的意思。”

海濤一副敬仰的表情,急忙點頭稱是。

他接着小心翼翼地說道:“對了,鄭和從西洋珍寶裡挑了一樣東西,託奴婢進獻給皇后娘娘。”

張氏露出一絲淺笑,單眼皮小眼睛瞧着海濤的臉。這宦官先提到下西洋的幾個人,然後一副忽然想起、順便提到的口氣,做得不着痕跡;不過張氏心裡清楚,海濤怕是收了鄭和的好處,早就在找機會說此事了。

海濤從懷裡摸出一隻盒子,輕手輕腳地打開,再掀開裡面的紅緞子,雙手捧到了椅子前面。

張氏低頭一看,裡面放着一串佛珠。

海濤道:“皇后娘娘,佛陀釋迦摩尼是天竺人,成佛之前常捻此珠參悟佛法,後藏於天竺國王宮中。大明船隊在天竺海邊登岸,機緣巧合換取了此寶物。鄭公公言,當世除皇后娘娘之外,無人敢擁有此物,故專門從船上無數寶物中挑出來,進獻於皇后娘娘。”

張氏輕輕拿起,發現很重,放在面前仔細觀摩起來。她愛不釋手地把玩了好一會兒,目光才從佛珠上挪開。她忽然問道:“鄭和以前是不是和高煦關係不錯?”

“這……”海濤的臉一白,忙道,“奴婢不敢欺瞞娘娘,可奴婢此前一直在世子府、東宮,極少知道先帝跟前的事。”

張氏道:“你不是收了個頭發白了的乾兒子,叫雲祥、便是剛纔你提到的猛哥,他是以前燕王府的宦官。你去問他。”

海濤忙拜道:“奴婢謹遵懿旨。”

就在這時,張氏冷不丁地問道:“張輔現在何處?”

海濤道:“回皇后娘娘,照最近報到宮中的奏章,英國公剛進雲南。英國公奉詔,與貴州鎮遠侯(顧成)合軍攻雲南;但英國公行軍非常緩慢,上奏言云南的南部山林縱橫、補給艱難,他要先在沿途修建據點和倉庫。”

海濤想了想,又沉聲道:“英國公此前還曾上書,他是反對與顧成合擊雲南的。後來朝廷下旨他北進,他才動身。”

“哦?”張氏一副十分關注的表情。

海濤便道:“英國公得知漢王軍去四川后,上奏提出了一些主張,與進攻雲南的旨意大相徑庭。

他認爲薛祿絕不是漢王的對手。四川失陷後,雲、貴、川三地戰場是爲一體,朝廷應先封一個平漢將軍,統籌雲、貴、川全局;而不是讓薛祿、顧成、張輔各自爲戰。英國公的意思,必定是想聖上封他做平漢將軍;西南的三個勳貴,只有他英國公的爵位最高。

英國公還言朝廷不宜急戰,提出了‘圍困西南,固守貴州、分割雲川’的方略。奴婢聽猛哥解釋,大致是英國公主張求穩,欲先把漢王堵在西南,穩中求勝,所以纔不太願意和顧成一起去進攻昆明。”

張氏認真地聽完,只問了一句:“張輔是一個有才幹的人罷?”

海濤道:“奴婢聽外朝的武臣們比較,‘靖難’功臣裡,張輔該是最有能耐的人。”

張氏不動聲色道:“武臣不止有‘靖難’功臣的。”

海濤愣了一會兒,忙道:“除了漢王麾下的那些人,朝廷裡的魏國公(徐輝祖)、江陰侯(吳高)、寧遠侯(何福)這些建文朝的人,在‘靖難之役’中讓先帝十分頭疼,因此必定是有些能耐的!不過那些人卻不如英國公、陽武侯等人靠得住了。”

張氏正色道:“咱們都得到了聖上的恩惠,便要爲聖上分憂。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只要能幫上聖上,咱們一定要爲他們着想!”

海濤躬身道:“娘娘教訓得是,奴婢謹遵懿旨。”

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七百八十三章 再活五百年第九十九章 找不到的心第一百九十章 大喜第八百一十一章 博多的櫻(2)第八百八十八章 戰鼓不息第十一章 野村第二百三十七章 四面震炮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二十七章 可悲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着意味第八百章 湖畔的柳枝第七百七十一章 戲裡戲外第五百三十二章 誰主沉浮(5)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四百三十一章 舊傷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分應景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二百三十八章 蛛絲馬跡第八百二十二章 隱約的真相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一百七十四章 必有異心第三十二章 高皇帝顯靈第九十九章 找不到的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主沉浮(8)第三十七章 重着戰袍第三百六十二章 雨夜陰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五百一十七章 習慣違令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如投我第五百六十九章 欲發而先忍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一百七十章 良辰吉時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四百一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六百二十一章 雁過留痕第二百二十四章 玉器鋪第六百六十八章 舊甲第一百零三章 薄荷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絲成繭第三百四十五章 俺是被逼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二百二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八十三章 魂歸故里第一百九十四章 馬皇后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紅山第八十六章 罪惡的新生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仗義第六百七十三章 膚淺之物第五十四章 話糙理不糙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四百八十章 天公不作美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第八百四十九章 圖上的餅第三百零三章 品茶第四十章 開玩笑第六百六十六章 往日小黃貓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七百四十九章 乂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第八百二十八章 輔佐之責第七百四十九章 乂安第一百八十六章 假得那麼真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櫻(1)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三百七十一章 煙霧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零八章 半個饅頭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戰天府之國(9)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皇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淑妃的舊凳第四百八十二章 炮聲再鳴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羈的美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血之皇朝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六百七十一章 血之皇朝第四百一十八章 擔當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姓王第四章 黃大人的煩惱第四百零三章 有緣來相會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八百三十七章 宮闈深秋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六百零四章 憂國憂民第三百六十九章 榜樣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帝就了不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
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七百八十三章 再活五百年第九十九章 找不到的心第一百九十章 大喜第八百一十一章 博多的櫻(2)第八百八十八章 戰鼓不息第十一章 野村第二百三十七章 四面震炮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二十七章 可悲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着意味第八百章 湖畔的柳枝第七百七十一章 戲裡戲外第五百三十二章 誰主沉浮(5)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四百三十一章 舊傷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分應景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二百三十八章 蛛絲馬跡第八百二十二章 隱約的真相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一百七十四章 必有異心第三十二章 高皇帝顯靈第九十九章 找不到的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主沉浮(8)第三十七章 重着戰袍第三百六十二章 雨夜陰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五百一十七章 習慣違令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如投我第五百六十九章 欲發而先忍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一百七十章 良辰吉時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四百一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六百二十一章 雁過留痕第二百二十四章 玉器鋪第六百六十八章 舊甲第一百零三章 薄荷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絲成繭第三百四十五章 俺是被逼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二百二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八十三章 魂歸故里第一百九十四章 馬皇后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紅山第八十六章 罪惡的新生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仗義第六百七十三章 膚淺之物第五十四章 話糙理不糙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四百八十章 天公不作美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第八百四十九章 圖上的餅第三百零三章 品茶第四十章 開玩笑第六百六十六章 往日小黃貓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七百四十九章 乂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第八百二十八章 輔佐之責第七百四十九章 乂安第一百八十六章 假得那麼真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櫻(1)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三百七十一章 煙霧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零八章 半個饅頭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戰天府之國(9)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皇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淑妃的舊凳第四百八十二章 炮聲再鳴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羈的美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血之皇朝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六百七十一章 血之皇朝第四百一十八章 擔當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姓王第四章 黃大人的煩惱第四百零三章 有緣來相會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八百三十七章 宮闈深秋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六百零四章 憂國憂民第三百六十九章 榜樣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帝就了不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